CN215124585U - 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4585U
CN215124585U CN202120698702.7U CN202120698702U CN215124585U CN 215124585 U CN215124585 U CN 215124585U CN 202120698702 U CN202120698702 U CN 202120698702U CN 215124585 U CN215124585 U CN 215124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wearer
mask body
face
concave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987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飞燕
雷晓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ninsula Med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eninsula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eninsula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eninsula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987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4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4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4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口罩。所述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黏贴条,口罩本体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围合形成有容置腔;黏贴条设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周缘,所述黏贴条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当佩戴者佩戴所述口罩时,所述第一罩体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左侧,所述第二罩体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右侧,以使得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围合形成的所述容置腔能罩盖佩戴者的口部和鼻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为L1,所述口罩本体的高度为H1,所述L1符合50mm≤L1≤70mm,所述H1符合60mm≤H1≤80mm。本实用新型的口罩,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条件,以提高口罩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口罩通常是是绑带式口罩,绑带式口罩在面部的覆盖面积过大,而且通过绑带绑在佩戴者的头部也会影响佩戴者的舒适性,绑带式口罩在用户体验上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例如用户需要做面部美容治疗时,现有的绑带式口罩的遮盖面积过大,会遮盖住部分待治疗区域,如眼眶、脸颊、侧脸及下颌等脸部区域,并且绑带也会遮挡脸颊、侧脸等部位,进而影响面部美容治疗;再例如用户需要进行理疗按摩时,医疗复健需要服务人员协助用户进行反复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绑带式口罩容易脱落,进而使得口罩失去防护作用。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口罩不能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条件,口罩的适用性较差。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口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旨在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条件,以提高口罩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口罩,所述口罩包括:
口罩本体,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围合形成有容置腔;
黏贴条,设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周缘,所述黏贴条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其中,
当佩戴者佩戴所述口罩时,所述第一罩体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左侧,所述第二罩体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右侧,以使得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围合形成的所述容置腔能罩盖佩戴者的口部和鼻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为L1,所述口罩本体的高度为H1,所述L1符合50mm≤L1≤70mm,所述H1符合60mm≤H1≤80mm。
可选地,所述第一罩体的边缘处设有第一凹弧,所述第一凹弧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罩体的边缘处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弧相对设置的第二凹弧,所述第二凹弧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
可选地,当佩戴者佩戴所述口罩时,所述第一凹弧位于佩戴者鼻孔的左侧,所述第二凹弧位于佩戴者鼻孔的右侧,所述第一凹弧与所述第二凹弧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2符合40mm≤L2≤55mm。
可选地,所述口罩本体呈葫芦形设置。
可选地,所述口罩还包括防脱垫片,所述防脱垫片设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连接处的内侧,所述防脱垫片用于与佩戴者的鼻梁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的连接处形成有脊线条,所述脊线条由热熔胶高温压印形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的内侧周缘设有边缘线条,所述边缘线条通过热熔胶高温压印形成,所述黏贴条设于所述边缘线条上。
可选地,所述边缘线条的宽度为L3,所述L3符合3mm≤L3≤8mm。
可选地,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无纺布层,所述中层为过滤层,所述外层为无纺布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口罩本体和黏贴条,口罩本体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围合形成有容置腔,黏贴条设于口罩本体的内侧周缘,黏贴条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当佩戴者佩戴口罩时,第一罩体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左侧,第二罩体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右侧,以使得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围合形成的容置腔能罩盖佩戴者的口部和鼻部,口罩本体的长度为L1,口罩本体的高度为H1,L1符合50mm≤L1≤70mm,H1符合60mm≤H1≤80mm,如此设置,即可以通过黏贴条将口罩本体黏贴于佩戴者的脸部,而使得口罩本体不易从脸部脱落下来,而且本方案中的口罩没有绑带,避免了绑带不适用于部分场景的情况发生,本方案还通过对口罩本体的长度和高度进行限定,使得口罩本体仅能遮盖佩戴者的口部和鼻部,当佩戴者佩戴该口罩时能够将口部和鼻部外的区域显露出来,进而方便对显露区域进行治疗,进而提高了口罩的适用性。由此可见,本方案中的口罩满足了不同场景的使用条件,提高了口罩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口罩 121 第二凹弧
100 口罩本体 130 容置腔
110 第一罩体 140 脊线条
111 第一凹弧 150 边缘线条
120 第二罩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口罩。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口罩10的一实施例中,口罩10包括口罩本体100和黏贴条(未图示),口罩本体100包括第一罩体110和第二罩体120,第一罩体110和第二罩体120围合形成有容置腔130,黏贴条设于口罩本体100的内侧周缘,黏贴条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当佩戴者佩戴口罩10时,第一罩体110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左侧,第二罩体120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右侧,以使得第一罩体110和第二罩体120围合形成的容置腔130能罩盖佩戴者的口部和鼻部,口罩本体100的长度为L1,口罩本体100的高度为H1,L1符合50mm≤L1≤70mm,H1符合60mm≤H1≤80mm。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通过黏贴条将口罩本体100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通过这种固定方式,替换了现有技术中口罩10上的绑带,进而方便医用人员对佩戴本实用新型口罩10的患者进行治疗,例如进行脸部手术治疗时,现有技术中的口罩10因包括绑带,绑带会对脸部区域进行遮挡,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脸部治疗;再例如,在理疗按摩时,医疗复健等需要服务人员协助佩戴者反复转动头部时,因佩戴者佩戴包含绑带的口罩10,绑带容易在转动头部时松动而使得口罩10掉落,进而失去防护作用。由此可见,本方案通过设置黏贴条,使得口罩10不仅能适用于平常生活中的场景,而且还能适用于手术治疗的场景,提高了口罩10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黏贴条可以采用不易过敏的医用粘剂材料,例如医用敷贴等。黏贴条设于口罩本体100的内侧周缘,即黏贴条在口罩本体100上呈环形设置,如此设置,确保了口罩本体100的周缘与佩戴者面部之间贴合的紧密程度,避免了佩戴者佩戴口罩10时有缝隙而导致病毒通过缝隙进行飞沫传播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口罩10的防护效果。此外,口罩本体100的周缘初呈圆弧过渡,如此设置,使得口罩本体100能与脸部贴合紧密。
进一步地,通过对口罩本体100的长度L1和高度H1进行限定,即限定了口罩10的大小,使得口罩10仅能罩盖佩戴者的口部和鼻部,而将口部和鼻部以外的区域显露出来,避免了口罩10覆盖佩戴者脸部的区域过大,而不适用于部分场景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口罩10的适用性。L1的值可以为50mm,或者60mm,或者70mm等,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同理,H1的值可以为60mm,或者70mm,或者80mm等,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口罩本体100和黏贴条,口罩本体100包括第一罩体110和第二罩体120,第一罩体110和第二罩体120围合形成有容置腔130,黏贴条设于口罩本体100的内侧周缘,黏贴条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当佩戴者佩戴口罩10时,第一罩体110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左侧,第二罩体120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右侧,以使得第一罩体110和第二罩体120围合形成的容置腔130能罩盖佩戴者的口部和鼻部,口罩本体100的长度为L1,口罩本体100的高度为H1,L1符合50mm≤L1≤70mm,H1符合60mm≤H1≤80mm,如此设置,即可以通过黏贴条将口罩本体100黏贴于佩戴者的脸部,而使得口罩本体100不易从脸部脱落下来,而且本方案中的口罩10没有绑带,避免了绑带不适用于部分场景的情况发生,本方案还通过对口罩本体100的长度和高度进行限定,使得口罩本体100仅能遮盖佩戴者的口部和鼻部,当佩戴者佩戴该口罩10时能够将口部和鼻部外的区域显露出来,进而方便对显露区域进行治疗,进而提高了口罩10的适用性。由此可见,本方案中的口罩10满足了不同场景的使用条件,提高了口罩10的适用性。
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110的边缘处设有第一凹弧111,所述第一凹弧111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可以理解的是,人体脸部的脸颊呈非平面设置,并且在说话时脸部肌肉活动而使得脸颊具有一定的弧度,通过将第一罩体110的边缘设置呈凹弧状,不仅减小了口罩10罩盖脸部的面积,而且在佩戴口罩10时,第一凹弧111处的第一罩体110能与脸颊的弧度贴合紧密,使得第一罩体110不易出现褶皱,避免了佩戴者佩戴口罩10说话时第一罩体110不能与脸颊贴合紧密,而使得口罩本体100与脸部出现缝隙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口罩10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120的边缘处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弧111相对设置的第二凹弧121,所述第二凹弧121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可以理解的是,人体脸部的脸颊呈非平面设置,并且在说话时脸部肌肉活动而使得脸颊具有一定的弧度,通过将第二罩体120的边缘设置呈凹弧状,不仅减小了口罩10罩盖脸部的面积,而且在佩戴口罩10时,第二凹弧121处的第二罩体120能与脸颊的弧度贴合紧密,使得第二罩体120不易出现褶皱,避免了佩戴者佩戴口罩10说话时第二罩体120不能与脸颊贴合紧密,而使得口罩本体100与脸部出现缝隙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口罩10的可靠性。此外,第一凹弧111与第二凹弧121相对设置,即第一凹弧111与第二凹弧121在口罩本体100上可以呈对称设置,因人体的脸颊呈对称设置,如此设置,不仅使得设有第一凹弧111和第二凹弧121的口罩10能更好的与脸部贴合,而且使得在佩戴该口罩10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当佩戴者佩戴所述口罩10时,所述第一凹弧111位于佩戴者鼻孔的左侧,所述第二凹弧121位于佩戴者鼻孔的右侧,所述第一凹弧111与所述第二凹弧121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2符合40mm≤L2≤55mm。可以理解的是,L2的值可以为40mm,或者50mm,或者55mm,具体在此不做限定,通过限定第一凹弧111与第二凹弧121之间的距离,并且第一凹弧111与第二凹弧121分别设于佩戴者鼻孔的左右两侧,即限定了口罩10的大小,不仅避免了口罩10的面积太大导致遮盖脸部的区域过大而可能影响治疗的情况发生,还避免了口罩10的面积太小而出现不能完全罩盖鼻部的情况发生,确保了口罩10的适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100呈葫芦形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鼻部和口部在脸部所占区域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而本方案的口罩本体100覆盖区域从上至下也逐渐增大并呈葫芦状设置,葫芦状的口罩本体100的上半部分具有拱型结构并与鼻部的结构适配,而葫芦状的口罩本体100的下半部分能够罩盖口部,进而确保了本方案的口罩10能完全罩盖佩戴者的鼻部和口部,并且呈葫芦状设置还避免了口罩10罩盖的面积太大的情况发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口罩10还包括防脱垫片(未图示),所述防脱垫片设于所述第一罩体110和所述第二罩体120连接处的内侧,所述防脱垫片用于与佩戴者的鼻梁贴合。可以理解的是,防脱垫片的形状可以与佩戴者的鼻梁适配,通过设置防脱片,可以使得口罩本体100不易从鼻梁处向下滑落,确保了口罩10佩戴的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防脱垫片上可以设有黏贴条,如此设在,使得口罩本体100能稳定的黏贴在佩戴者脸部而不易掉落,确保了口罩10黏贴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110和所述第二罩体120的连接处形成有脊线条140,所述脊线条140由热熔胶高温压印形成。可以理解的是,口罩本体100由第一罩体110与第二罩体120采用热熔胶高温压印形成脊线条140,脊线条140使得第一罩体110和第二罩体120之间连接紧密,没有缝隙,确保了口罩10的防护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100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无纺布层,所述中层为过滤层,所述外层为无纺布层。可以理解的是,内层的无纺布层与佩戴者的面部接触并贴合,主要具有吸湿透气的功能;外层的无纺布层作为口罩10的外层,主要用于防尘、防飞沫、防细菌等等;而中层的过滤层则作为口罩10的关健结构层,一般由熔喷布形成,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110和所述第二罩体120的内侧周缘设有边缘线条150,所述边缘线条150通过热熔胶高温压印形成,所述黏贴条设于所述边缘线条150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罩体110和第二罩体120组合形成口罩本体100,口罩本体100的内层、中层和外层依次堆叠,并通过在口罩本体100的内侧周缘上采用热熔胶高温压印形成边缘线条150,使得内层、中层和外层的周缘能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通过将黏贴条设于边缘线条150上,使得黏贴条的粘附组装较为方便,有利于提高口罩10的生产效率;此外,边缘线条150呈环形设置,进而使得口罩本体100的内侧周缘能与佩戴者面部之间贴合紧密,避免了佩戴者佩戴口罩10时周缘与脸部有缝隙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口罩10的防护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边缘线条150的宽度为L3,所述L3符合3mm≤L3≤8mm。可以理解的是,L3的值可以为3mm,或者5mm,或者8mm,具体在此不做限定,通过限定边缘线条150的宽度,即可以确保口罩本体100的内层、中层和外层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了内层、中层和外层连接的边缘线条150的宽度太小,而出现连接不牢固的情况发生,还避免了内层、中层和外层连接的边缘线条150的宽度太大,而增加了口罩本体100对脸部的压合力,确保了空气能沿口罩本体100进行高效过滤。
在一实施例中,黏贴条沿边缘线条150的宽度设置。如此设置,使得口罩本体100与佩戴者的脸部之间具有足够的粘附力,确保了黏贴条能稳定的将口罩本体100黏贴在佩戴者的脸部,提高了口罩10佩戴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包括:
口罩本体,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围合形成有容置腔;以及
黏贴条,设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周缘,所述黏贴条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其中,
当佩戴者佩戴所述口罩时,所述第一罩体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左侧,所述第二罩体位于佩戴者脸部的右侧,以使得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围合形成的所述容置腔能罩盖佩戴者的口部和鼻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为L1,所述口罩本体的高度为H1,所述L1符合50mm≤L1≤70mm,所述H1符合60mm≤H1≤8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的边缘处设有第一凹弧,所述第一凹弧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的边缘处设有与所述第一凹弧相对设置的第二凹弧,所述第二凹弧用于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当佩戴者佩戴所述口罩时,所述第一凹弧位于佩戴者鼻孔的左侧,所述第二凹弧位于佩戴者鼻孔的右侧,所述第一凹弧与所述第二凹弧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L2符合40mm≤L2≤5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呈葫芦形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还包括防脱垫片,所述防脱垫片设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连接处的内侧,所述防脱垫片用于与佩戴者的鼻梁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的连接处形成有脊线条,所述脊线条由热熔胶高温压印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所述第二罩体的内侧周缘设有边缘线条,所述边缘线条通过热熔胶高温压印形成,所述黏贴条设于所述边缘线条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线条的宽度为L3,所述L3符合3mm≤L3≤8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无纺布层,所述中层为过滤层,所述外层为无纺布层。
CN202120698702.7U 2021-04-06 2021-04-06 口罩 Active CN215124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8702.7U CN215124585U (zh) 2021-04-06 2021-04-06 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8702.7U CN215124585U (zh) 2021-04-06 2021-04-06 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4585U true CN215124585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98702.7U Active CN215124585U (zh) 2021-04-06 2021-04-06 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4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98624A (en) Simple mask for protection of respiratory system
CN111513397A (zh) 一种硅胶口罩
CN211910639U (zh) 一种分体式口罩
CN215124585U (zh) 口罩
CN215585159U (zh) 一种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保护贴
CN214229963U (zh) 一种婴幼儿用一次性防护口罩
CN213344414U (zh) 一种呼出气体独立排出的防护口罩
CN213074559U (zh) 一种防眼镜起雾的口罩
CN213247045U (zh) 一种新型罩杯式口罩
CN210043237U (zh) 一种用于保护耳面部神经的口罩
CN217391356U (zh) 吸氧面罩
CN213074544U (zh) 一种口罩
CN213785493U (zh) 一种舒适的一次性医用口罩
CN213285134U (zh) 一种便于穿戴的呼吸吸氧面罩
CN217723694U (zh) 一种口腔用手术洞巾
CN213077091U (zh) 一种用于无创呼吸机的可防止压疮的面部敷料
CN215685024U (zh) 一种避免压伤的n95口罩
CN214677686U (zh) 一种盐雾口罩
CN212590437U (zh) 一种防镜片上雾的透气口罩
CN211932716U (zh) 一种防压疮口罩
CN214596867U (zh) 一种预防面部压力性损伤的保护性面罩
CN212185280U (zh) 一种立体式防护口罩
CN216875140U (zh) 一次性防勒耳口罩
CN216165407U (zh) 一种减压防护型口罩
CN213370048U (zh) 一种医疗防护面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3rd floor, block a, building F2, Changfeng Industrial Park, Liuxian 3rd road, 68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Peninsula Medical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3rd floor, block a, building F2, Changfeng Industrial Park, Liuxian 3rd road, 68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Peninsula Med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