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6855U - 一种佩戴式气象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佩戴式气象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6855U
CN215116855U CN202120579519.5U CN202120579519U CN215116855U CN 215116855 U CN215116855 U CN 215116855U CN 202120579519 U CN202120579519 U CN 202120579519U CN 215116855 U CN215116855 U CN 215116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shell
wearable
circuit board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795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诸葛杰
缪琛彪
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uog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uog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uog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uog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795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6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6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6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佩戴式气象仪,涉及气象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池和电路板,电池与电路板相连接,电路板上设有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电子罗盘,电子罗盘设于所述壳体内;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设于壳体内;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设于壳体内,菲涅尔透镜与光照传感器对应设置;控制器,控制器设于壳体内,控制器分别与电池、电路板、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电子罗盘、GPS定位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气象仪不仅体积小巧,便于随身携带,且检测精度高,能够在任何地域和环境下,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和气象各项要素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佩戴式气象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象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佩戴式气象仪。
背景技术
气象站是一种用于监测气象数据和环境数据的设备,传统的气象站都是固定式设备,体积大、需要外接电源,从而无法移动使用。目前,市场上虽然出现了自动化气象站,但现有的自动化气象站,整体体积仍比较大,无法随身携带;同时,现有的自动化气象站,在监测气象和环境的数据准确度上很容易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比如光照强度的感应方面,很容易因为地域和环境(如雨雪天、雾露、等可见度低的环境)以及气象仪放置角度的不同,使得光照感应的测量工具所接收的光源信号衰减,从而降低了测量精度,无法实时精确的监测气象和环境各项要素的数据。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因受地域环境限制,无法实时精确监测气象和环境各项要素数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佩戴式气象仪,它能够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实时精确的监测气象和环境的数据。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佩戴式气象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电子罗盘,所述电子罗盘设于所述壳体内;GPS定位系统,所述GPS定位系统设于所述壳体内;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菲涅尔透镜与所述光照传感器对应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池、所述电路板、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电子罗盘、GPS定位系统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电池、电路板、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电子罗盘、GPS定位系统、控制器均集合在一个壳体内,使得佩戴式气象仪的体积小巧,便于随身携带;当气象仪开始工作时,通过电子罗盘和GPS定位模块获取风向、地域位置、地域所处的海拔、经纬度等相关环境信息数据的同时,电路板上的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监测并获取所处地域环境内的相对温度湿度、光照的强度、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气压和风速的数据信息,然后将上述环境信息数据和气象数据信息均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同时,通过设置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与所述光照传感器对应设置,环境的光照通过菲涅尔透镜聚焦到光照传感器的位置,不仅能够增加光照传感器的感光角度,提高光照传感器的感应灵敏性,且可以使光照传感器的感光度随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影响降到最小,进而提高了光照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便于气象仪实时的监测环境和气象数据信息。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气象仪不仅体积小巧,便于随身携带,且检测精度高,能够在任何地域和环境下,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和气象各项要素数据。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一端贯穿设有第一槽孔、第二槽孔和第三槽孔,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槽孔对应设置,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所述第三槽孔对应设置。
可选的,与第一槽孔相邻侧的电路板上设有所述风速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蓝牙通讯模块,所述蓝牙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照明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电池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互卡合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上还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电池相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上贯穿设有导气孔,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导气孔对应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铰接于所述第二盖体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对应设置,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一端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挂绳的穿入。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佩戴式气象仪,通过将电池、电路板、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电子罗盘、GPS定位系统、控制器均集合在一个壳体内,使得佩戴式气象仪的体积小巧,便于随身携带;当气象仪开始工作时,通过电子罗盘和GPS定位模块获取风向、地域位置、地域所处的海拔、经纬度等相关环境信息数据的同时,电路板上的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监测并获取所处地域环境内的相对温度湿度、光照的强度、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气压和风速的数据信息,然后将上述环境信息数据和气象数据信息均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同时,通过设置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与所述光照传感器对应设置,环境的光照通过菲涅尔透镜聚焦到光照传感器的位置,不仅能够增加光照传感器的感光角度,提高光照传感器的感应灵敏性,且可以使光照传感器的感光度随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影响降到最小,进而提高了光照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便于气象仪实时的监测环境和气象数据信息。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气象仪不仅体积小巧,便于随身携带,且检测精度高,能够在任何地域和环境下,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和气象各项要素数据。
(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佩戴式气象仪,由于壳体上贯穿设有第一槽孔、第二槽孔和第三槽孔,均用于于外界环境相通,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槽孔对应设置,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所述第三槽孔对应设置,该设置能够保证整个气象仪内部空气流通的同时,保证光照传感器与温湿度传感器的灵敏性;同时,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散热孔,便于外界的空气流入到壳体内,起到散热的作用。
(3)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佩戴式气象仪,通过将风速传感器设置在与第一槽孔相邻侧的电路板上,使得风速传感器能够快速感应到风速的信号,获得风速的信息。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风速传感器与电子罗盘的结合,能够在获得风速信息的同时,获得风向的信息。
(4)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佩戴式气象仪,通过设置蓝牙通讯模块可以将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传送到移动设备端,比如手机,便于用户在手机上实时的获得环境和气象数据,并可以通过手机控制佩戴式气象仪的工作状态。
(5)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佩戴式气象仪,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互卡合连接,便于拆卸与组装,进而便于对壳体内部元件的清洁、更换与维修;所述第一盖体上还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电池相连接,能够显示气象仪中电池的工作状态;通过设置导气孔与所述气压传感器对应设置,而导气孔用于外界空气的流通,当空气通过导气孔流入壳体内时,气压传感器能够快速灵敏的感应到并产生信号,然后反馈到控制器,从而提高了采集数据的效率。
(6)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佩戴式气象仪,采用红外测温传感器用于测量被测环境温度,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红外测温传感器将测量的环境温度反馈到控制器;同时,由于温湿度传感器会将获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信息,也会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红外测温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同时反馈的温度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被测环境温度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佩戴式气象仪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佩戴式气象仪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佩戴式气象仪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佩戴式气象仪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佩戴式气象仪,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电池2和电路板3,所述电池2与所述电路板3相连接,所述电路板3上设有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5、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6、紫外线传感器;电子罗盘,所述电子罗盘设于所述壳体1内;GPS定位系统,所述GPS定位系统设于所述壳体1内;菲涅尔透镜7,所述菲涅尔透镜7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菲涅尔透镜7与所述光照传感器6对应设置;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池2、所述电路板3、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5、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6、紫外线传感器、电子罗盘、GPS定位系统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池2、电路板3、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5、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6、电子罗盘、GPS定位系统、控制器均集合在一个壳体1内,使得佩戴式气象仪的体积小巧,便于随身携带;当气象仪开始工作时,通过电子罗盘和GPS定位模块获取风向、地域位置、地域所处的海拔、经纬度等相关环境信息数据的同时,电路板3上的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5、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6、紫外线传感器监测并获取所处地域环境内的相对温度湿度、光照的强度、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气压和风速的数据信息,然后将上述环境信息数据和气象数据信息均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同时,通过设置菲涅尔透镜7,菲涅尔透镜7与所述光照传感器6对应设置,环境的光照通过菲涅尔透镜7聚焦到光照传感器6的位置,不仅能够增加光照传感器6的感光角度,提高光照传感器6的感应灵敏性,且可以使光照传感器6的感光度随光线照射角度的变化影响降到最小,进而提高了光照传感器6的测量准确度,便于气象仪实时的监测环境和气象数据信息。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气象仪不仅体积小巧,便于随身携带,且检测精度高,能够在任何地域和环境下,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和气象各项要素数据。
实施例2
结合附图1-2,本实施例的佩戴式气象仪,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相比,所述壳体1的一端贯穿设有第一槽孔8、第二槽孔9和第三槽孔10,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散热孔1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与所述第二槽孔9对应设置,所述光照传感器6与所述第三槽孔10对应设置。由于壳体1上贯穿设有第一槽孔8、第二槽孔9和第三槽孔10,均用于于外界环境相通,温湿度传感器5与所述第二槽孔9对应设置,所述光照传感器6与所述第三槽孔10对应设置,该设置能够保证整个气象仪内部空气流通的同时,保证光照传感器6与温湿度传感器5的灵敏性;同时,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散热孔11,便于外界的空气流入到壳体1内,起到散热的作用。
实施例3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佩戴式气象仪,与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相比,与第一槽孔8相邻侧的电路板3上设有所述风速传感器。通过将风速传感器设置在与第一槽孔8相邻侧的电路板3上,使得风速传感器能够快速感应到风速的信号,获得风速的信息。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风速传感器与电子罗盘的结合,能够在获得风速信息的同时,获得风向的信息。
实际运用中,风速传感器包括叶轮12、叶轮12嵌套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槽孔8内,使得叶轮1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便于后续叶轮12的拆卸与组装。
实际运用中,所述叶轮12的外表面设有防护壳13,所述防护壳13用于保护所述叶轮12。所述防护壳13可拆卸的安装与所述壳体1上,该设置便于叶轮12的更换与维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佩戴式气象仪,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相比,所述电路板3上还设有蓝牙通讯模块,所述蓝牙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通过设置蓝牙通讯模块可以将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传送到移动设备端,比如手机,便于用户在手机上实时的获得环境和气象数据,并可以通过手机控制佩戴式气象仪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5
结合附图1,本实施例的佩戴式气象仪,与实施例4的技术方案相比,所述壳体1上设有显示屏14,所述显示屏14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电子罗盘、所述GPS定位系统、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采集到的相关的环境和气象数据信息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对接收到相关的环境和气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并将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光照、温湿压、红外测温、指南针、定位轨迹、海拔、紫外线、辐射、人体舒适度等相关环境和气象数据信息和气象仪工作状态信息实时呈现在显示屏14上,或者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传输到移动端或者服务器,便于用户实时查看。
实施例6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佩戴式气象仪,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相比,还包括照明灯15,所述照明灯15设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照明灯15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电池2相连接。照明灯15为LED灯,用于在光线暗或者黑夜环境下进行照明,实际运用中,照明灯15表面覆盖有防护罩26。
实施例7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佩戴式气象仪,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相比,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盖体16和第二盖体17,所述第一盖体16和所述第二盖体17相互卡合连接,所述第一盖体16上还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电池2相连接,所述第二盖体17上贯穿设有导气孔18,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导气孔18对应设置。便于拆卸与组装,进而便于对壳体1内部元件的清洁、更换与维修。指示灯为双色LED灯,该指示灯作为佩戴式气象仪中电池2的工作状态指示灯,通电后指示灯亮起,利用亮起的颜色来显示对应的工作状态;由于导气孔18与所述气压传感器对应设置,而导气孔18用于外界空气的流通,当空气通过导气孔18流入壳体1内时,气压传感器能够快速灵敏的感应到并产生信号,然后反馈到控制器,从而提高了采集数据的效率。
实际运用中,所述导气孔18覆盖有防水透气膜,设置防水透气膜能够在不影响气压传感器感应压力差的情况下,起到防水的作用。
实际运用中,电路板3具有两个,两个电路板3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内壁上。
实际运用中,所述第一盖体16的外表面上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包括电源开关按键19、上下按键23、确认按键24和菜单/返回键25,所述电源开关按键19、上下按键23、确认按键24和菜单/返回键25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电源开关按键19用于控制佩戴式气象仪的工作状态,上下按键23和确认按键24便于查看监测到的环境和气象数据信息。
实施例8
结合附图2,本实施例的佩戴式气象仪,与实施例7的技术方案相比,还包括夹持部22,所述夹持部22铰接于所述第二盖体17的外表面。设置夹持部22便于将佩戴式气象仪夹持在其他设备上。
实施例9
结合附图2和4,本实施例的佩戴式气象仪,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相比,所述壳体1内设有红外测温传感器4,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4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5对应设置,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4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采用红外测温传感器4用于测量被测环境温度,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红外测温传感器4将测量的环境温度反馈到控制器;同时,由于温湿度传感器5会将获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信息,也会反馈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红外测温传感器4和温湿度传感器5同时反馈的温度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被测环境温度的精确度。
实施例10
结合附图2,本实施例的佩戴式气象仪,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相比,所述壳体1的一端贯穿设有通孔20,所述通孔20用于挂绳的穿入。设置通孔20用于挂绳的穿入,便于用户随身携带。
实际运用中,所述壳体1上设有USB接口21,所述USB接口21与所述电池2相连接。设置USB接口21用于充电与通讯。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佩戴式气象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
电子罗盘,所述电子罗盘设于所述壳体内;
GPS定位系统,所述GPS定位系统设于所述壳体内;
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菲涅尔透镜与所述光照传感器对应设置;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池、所述电路板、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电子罗盘、GPS定位系统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端贯穿设有第一槽孔、第二槽孔和第三槽孔,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槽孔对应设置,所述光照传感器与所述第三槽孔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式气象仪,其特征在于,与第一槽孔相邻侧的电路板上设有所述风速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蓝牙通讯模块,所述蓝牙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佩戴式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气象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照明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电池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互卡合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上还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电池相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上贯穿设有导气孔,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导气孔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佩戴式气象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铰接于所述第二盖体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对应设置,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式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端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挂绳的穿入。
CN202120579519.5U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佩戴式气象仪 Active CN215116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9519.5U CN215116855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佩戴式气象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9519.5U CN215116855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佩戴式气象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6855U true CN215116855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44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79519.5U Active CN215116855U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佩戴式气象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68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7416A (zh) * 2022-06-23 2022-08-30 深圳市牛角尖大数据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然天气预测软件系统的智能手表及其软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7416A (zh) * 2022-06-23 2022-08-30 深圳市牛角尖大数据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然天气预测软件系统的智能手表及其软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16855U (zh) 一种佩戴式气象仪
CN10859433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气象环境监测装置
CN209590003U (zh) 一种水质监测装置
CN215116856U (zh) 一种气象仪
CN218584653U (zh) 车载激光甲烷探测装置
CN103267988B (zh) 一种手持环境监测仪
CN207851571U (zh) 一种多合一传感器装置
CN211954042U (zh) 一种树木测高仪
CN106404622A (zh) 颗粒物监测装置
CN205038127U (zh) 一种便携式粉尘浓度检测装置
CN212281339U (zh) 一种动物疫病的检测报警装置
CN209894787U (zh) 一种用于室内有毒气体检测的气体传感器
CN213091022U (zh) 一种测温装置
CN208688566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多功能测量仪
CN206132087U (zh) 一种测试设备的显控终端及测试设备
CN210833806U (zh) 一种防水防潮物联网可视秤
CN216349147U (zh) 一种高精度多功能的阵列式红外测温仪
CN210157435U (zh) 一种多功能灯具
CN208283365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质量检测仪
CN105928558A (zh) 一种自行车测速导航及环境监测装置
CN207895283U (zh) 旅行式多参数智能环境采集箱
CN219370032U (zh) 一种便携移动式气象传感器
CN207366082U (zh) 一种热成像监控测温预警系统
CN206136303U (zh) 一种户外运动路径创建及重现装置
CN219713314U (zh) 智能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