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4466U - 一种手持测距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测距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4466U
CN215114466U CN202120538820.1U CN202120538820U CN215114466U CN 215114466 U CN215114466 U CN 215114466U CN 202120538820 U CN202120538820 U CN 202120538820U CN 215114466 U CN215114466 U CN 215114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
handheld
range finder
disposed
shaped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88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泽
曾继华
梁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ngtian Wei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ngtian We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ngtian Wei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ngtian Wei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88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4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4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4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测距仪。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手持测距仪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握件和下握件,上握件设置于壳体的顶部,下握件设置于壳体的底部,手持测距仪还包括防滑结构,防滑结构设置于上握件,或下握件,或上握件及下握件上,防滑结构的设置使得上握件和下握件不仅具有防滑效果,解决长期使用不良触感的手持测距仪影响手部健康的技术问题,同时保证握持手持测距仪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防滑结构来解决长期使用不良触感的手持测距仪影响手部健康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测距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距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测距仪。
背景技术
市面上目前的测距仪及其它类型的手持产品,国内主要用于工业、户外的测量工作,国外较大部分的是用于高尔夫及打猎。随着使用频率的升高,对这类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的产品在经常使用时,因不良的触感会感觉到手指或者手掌的劳累,酸涨,尤其是拇指关节,有些人可能还有出现抽筋现象,时间长了,将严重影响手部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测距仪,旨在解决长期使用不良触感的手持测距仪影响手部健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持测距仪,所述手持测距仪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握件和下握件,所述上握件位于壳体的顶部,所述下握件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上握件与所述下握件中至少一者均设置有防滑结构。
可选地,所述上握件包括上握持部与操作部,所述上握持部对应人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所述操作部对应人手的食指设置,所述防滑结构设置于所述上握持部及/或所述操作部上。
可选地,所述下握件包括与人手的拇指对应的下握持部,所述防滑结构设置于所述下握持部上。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于顶部和底部之间的相背离的两个侧握件,每个侧握件的上下两边缘分别连接上握件和下握件,所述防滑结构设置于至少一所述侧握件上。
可选地,所述防滑结构为点状凸起及/或条状凸起。
可选地,所述条状凸起为直线或曲线型。
可选地,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上的防滑结构为点状或环形凸起。
可选地,设置于所述上握持部及/或下握持部的条状凸起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手指握持时的长度方向平行。可选地,设置于所述侧握件的条状凸起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手指握持时的长度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上握件和下握件为软胶或所述上握件和下握件上设置有涂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防滑结构来解决长期使用不良触感的手持测距仪影响手部健康的技术问题。手持测距仪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握件和下握件,上握件设置于壳体的顶部,下握件设置于壳体的底部,手持测距仪还包括防滑结构,防滑结构设置于上握件,或下握件,或上握件及下握件上,防滑结构的设置使得上握件和下握件不仅具有防滑效果,解决长期使用不良触感的手持测距仪影响手部健康的技术问题,同时保证握持手持测距仪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持测距仪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持测距仪一实施例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持测距仪一实施例的俯视图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手持测距仪 10 壳体
11 上握件 12 下握件
111 上握持部 121 下握持部
112 操作部 13 侧握部
20 防滑结构 31 目镜
32 物镜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持测距仪100。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手持测距仪100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上握件11和下握件12,所述上握件11位于壳体10的顶部,所述下握件12位于壳体10的底部,所述上握件11与所述下握件12中至少一者均设置有防滑结构20。
本实施例中,手持测距仪100包括壳体10,壳体10包括上握件11和下握件12,上握件11设置于壳体10的顶部,下握件12设置于壳体10的底部,手持测距仪100还包括防滑结构20,防滑结构20设置于上握件11,或下握件12,或上握件11及下握件12上,防滑结构20的设置使得上握件11和下握件12不仅具有防滑效果,解决长期使用不良触感的手持测距仪100影响手部健康的技术问题,同时保证握持手持测距仪100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人在使用手持测距仪100时,人的手部握持手持测距仪100的壳体10,人手的拇指设置于手持测距仪100的底部,即拇指设置于下握件12上作以支撑,除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设置于上握件11上,此设置能保证手持测距仪100具有稳定的握持感,间接延长手持测距仪10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上握件11包括上握持部111与操作部112,所述上握持部111对应人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所述操作部112对应人手的食指设置,所述防滑结构20设置于所述上握持部111及/或所述操作部112上。
本实施例中,上握件11包括上握持部111与操作部112,上握持部111上设置有人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中的至少一者,即人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均可以放置于上握件11的上握持部111上,人手的食指对应设置于上握件11的操作部112上,在上握件11的上握持部111及/或操作部112上均设置有防滑结构20,以方便人手的食指与操作部112的对应放置、人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中的至少一者与上握持部111的对应放置,防滑件可以提升人手握持手持测距仪100的稳定性,并降低人手直接握持手持测距仪100的壳体10的不适,能起到适当按摩手指的功效,并具有防滑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操作部112可设置有操作键及/或开关件,操作键及/或开关件上设置有对应操作键及/或开关件形状或者尺寸的防滑件,防滑件能使人手准确在上握件11上的操作部112及/或上握持部111定位,且上握持部111的形状亦可以为适于人手的工学设计,用以提升人手握持手持测距仪100的舒适度。
可选地,所述下握件12包括与人手的拇指对应的下握持部121,所述防滑结构20设置于所述下握持部121上。
本实施例中,下握件12包括下握持部121,下握持部121与人手的拇指对应设置,下握持部121设置有对应的防滑结构20,在人手设置于手持测距仪100的壳体10上时,拇指位于设置有防滑结构20的下握持部121,人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中的至少一者位于设置有防滑结构20的上握持部111及操作部112上,具体为食指设置于操作部112上,可进行操作键及/或开关件的操作,其余三指中的至少一指设置于上握持部111,保证握持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下握持部121的形状亦可以为适于人手的工学设计,既贴合手指弧度设置,将下握持部121设置为具有弧度的曲面结构,用以提升人手握持手持测距仪100的舒适度。
可选地,所述壳体10还包括位于于顶部和底部之间的相背离的两个侧握件13,每个侧握件13的上下两边缘分别连接上握件11和下握件12,所述防滑结构20设置于至少一所述侧握件13上。
本实施例中,壳体10还包括位于顶部与底部之间的两个侧握件13,两个侧握件13设置于壳体10相背离的两侧,每个侧握件13靠近壳体10顶部的边缘连接上握件11延伸向侧握件13方向的边缘,每个侧握件13靠近壳体10底部的边缘连接下握件12延伸向侧握件13方向的边缘,在人手握持手持测距仪100时,人手的手掌位于侧握件13的位置,上握件11与下握件12上设置有防滑结构20,即人手的五指与壳体10的接触部均设置有防滑结构20,在两个侧握件13上,至少有一侧握件13上设置有防滑结构20,用于与人手的手掌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侧握件13可选择性设置防滑结构20,即两个侧握件13只有一侧设置有防滑结构20或两个侧握件13上均设置有防滑结构20。当手持测距仪100的两个侧握部上均设置有防滑结构20时,不论人使用左手或者使用右手握持手持测距仪100时,防滑结构20均与人手的手掌接触,在提升触感的同时能增大人手与手持测距仪100的摩擦力,维持稳定的握持效果。
可选地,所述防滑结构20为点状凸起及/或条状凸起。
本实施例中,手持测距仪100的上握件11、下握件12以及侧握件13上均设置有防滑结构20,防滑结构20为点状凸起及/或条状的凸起,点状的凸起接触手指具有一定程度的按摩效果,条状的凸起结构纹路清晰,不论是点状的凸起还是条状的凸起,与人手接触时均有增大手指与手持测距仪100的摩擦力的作用,并能提升握感,获得良好的握感和防滑效果,缓解因长时间使用手持测距仪100对人手形成的不良触感甚或健康问题。
可选地,所述条状凸起为直线或曲线型。
本实施例中,防滑结构20包括点状凸起及/或条状凸起,条状凸起可以为直线型,亦可以为曲线型,多个相邻的点状凸起可连接成一条直线型凸起防滑结构20,亦可连接成一条曲线型凸起防滑结构20,不论是点状凸起或条状凸起,设置于上握件11、及/或下握件12、及/或侧握件13上,均是为了与人手形成接触和摩擦,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保持稳定性,同时人手在上握件11、及/或下握件12、及/或侧握件13上移动时,手指与设置于上握件11、及/或下握件12、及/或侧握件13上的点状凸起或者条状凸起形成相对摩擦,能起到一定的按摩手指的效果,缓解长期握持手持测距仪100对手指产生的酸痛等不良触感。
可选地,设置于所述操作部112上的防滑结构20为点状或环形凸起。
本实施例中,防滑结构20是点状凸起或条状凸起,防滑结构20设置于上握件11、及/或下握件12、及/或侧握件13上,其中,设置于操作部112上的防滑结构20为点状或环形凸起,位于操作部112设置有操作键或者开关件,以开关件为例,电源开关件为圆形的开关按钮,一种防滑结构20的设置为,圆形的开关按钮上及/或开关按钮的边缘设置有点状凸起,包括开关按钮的边缘设置有围成一圆环的点状凸起,位于圆环内的点状凸起阵列排布或呈环形排布,当多个点状凸起呈环形排布时,能围成至少一环形点状凸起;另一种防滑结构20的设置为由开关按钮的中心向外设置有多个同心圆环的点状形成的环形凸起或者连续的环状凸起。
可以理解的是,点状凸起和环状的凸起也可以自由组合设置,在同一电源开关件上同时设置有点状凸起和环状凸起。
可选地,设置于所述上握持部111及/或下握持部121的条状凸起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手指握持时的长度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中,手持测距仪100上,位于上握持部111和下握持部121的防滑结构20为条状凸起或点状凸起,如图1所示,示出一种条状凸起,条状凸起分别设置于上握持部111、操作部112及下握持部121上,条状的纹理延伸方向与人手握持手持测距仪100时手指的延伸方向是垂直的,以此增大摩擦力和握持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位于上握持部111和下握持部121的防滑结构20为多个点状凸起组成的条形纹路,同时与上述不同的是,点状凸起或者条状图其的纹理延伸方向与人手握持手持测距仪100时手指的延伸方向是同向的,以此也能增大摩擦力和握持的稳定性。
可选地,设置于所述侧握件13的条状凸起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手指握持时的长度方向垂直。
本实施例中,设置于侧握部上的防滑结构20为多个点状凸起组成的条形纹路或为条状凸起,当防滑结构20设置为条状凸起时,条状凸起的长度延伸方向与人手握持手持测距仪100的手指长度延伸方向是垂直的。
可以理解的是,手持测距仪100有目视功能,则有目镜31和物镜32,有目镜31到物镜32的方向即为光路传输的方向,则位于侧握件13上的条状凸起的延伸方向至少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位于侧握件13上的条状凸起的延伸长度以及两端处于上握件11与下握件12之间,当人使用手持测距仪100时,条状凸起的延伸方向与光路的传输方向同向;其二是位于侧握件13上的条状凸起的延伸长度以及两端分别朝向上握件11与下握件12,当人使用手持测距仪100时,条状凸起的延伸方向与光路的传输方向相互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的条状凸起或者点状的凸起与手指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也有曲线型凸起或直线型凸起,其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手指呈交叉。
可选地,所述上握件11和下握件12为软胶或所述上握件11和下握件12上设置有涂层。
本实施例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手感,手持测距仪100的上握件11和下握件12设置为软胶,软胶具有弹性还能提供一定的磨砂手感,具有防滑效果,或手持测距仪100的上握件11和下握件12上喷涂有手感油,例如橡胶油等;以上方式用以提供舒适手感并具有防滑效果,缓解因长时间使用手持测距仪100对人手形成的不良触感甚或健康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测距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握件和下握件,所述上握件位于壳体的顶部,所述下握件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上握件与所述下握件中至少一者均设置有防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握件包括上握持部与操作部,所述上握持部对应人手的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所述操作部对应人手的食指设置,所述防滑结构设置于所述上握持部及/或所述操作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握件包括与人手的拇指对应的下握持部,所述防滑结构设置于所述下握持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于顶部和底部之间的相背离的两个侧握件,每个侧握件的上下两边缘分别连接上握件和下握件,所述防滑结构设置于至少一所述侧握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点状凸起及/或条状凸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凸起为直线或曲线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测距仪,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上的防滑结构为点状或环形凸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测距仪,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上握持部及/或下握持部的条状凸起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手指握持时的长度方向平行。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测距仪,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侧握件的条状凸起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手指握持时的长度方向垂直。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手持测距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握件和下握件为软胶或所述上握件和下握件上设置有涂层。
CN202120538820.1U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手持测距仪 Active CN215114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8820.1U CN215114466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手持测距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8820.1U CN215114466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手持测距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4466U true CN215114466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41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8820.1U Active CN215114466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手持测距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4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09463B2 (ja) 生体インピーダンス測定用ハンドユニット
CN215114466U (zh) 一种手持测距仪
CN107898028A (zh) 一种多功能绝缘手套
CN201707008U (zh) 一种指套
KR20090087521A (ko) 생체 신호 계측용 휴대용 장치
JP2001000408A5 (zh)
EP0710575A1 (en) A digit positioning sleeve
CN220442656U (zh) 一种斜颈活动度测量器
CN215460768U (zh) 一种抽吸冲洗器
CN213154207U (zh) 一种配药专用手套
CN212963107U (zh) 一种骨科创伤测量尺
CN215840288U (zh) 手持式按摩仪
CN217140441U (zh) 一种容量瓶的防滑结构
CN216702876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把手套
CN203289767U (zh) 防滑手持终端
CN219960988U (zh) 一种操控终端
CN213217067U (zh) 一种智能手握指力测压器
CN209966590U (zh) 一种增加趣味性卡通图案儿童标识腕带
CN210472995U (zh) 球拍防滑贴
KR200274062Y1 (ko) 마우스
CN210454244U (zh) 一种方便单手使用的尺子
KR20180035525A (ko) 측정오류를 줄이는 휴대용 체성분분석기
CN211097029U (zh) 颈部按摩器及其手柄体
TWM614907U (zh) 多功能按摩刀
KR200258281Y1 (ko) 이중버튼이 장착된 컴퓨터용 마우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