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3329U - 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3329U
CN215113329U CN202120323135.7U CN202120323135U CN215113329U CN 215113329 U CN215113329 U CN 215113329U CN 202120323135 U CN202120323135 U CN 202120323135U CN 215113329 U CN215113329 U CN 215113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eam
heat
molten sal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231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瑞娟
马汉军
王禹
刘芳
史学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Longyua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Longyua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Longyua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Longyuan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231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3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3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3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包括熔盐储罐、太阳能集热器、蒸汽发生器和蒸汽‑水换热器,其中,所述熔盐储罐内储存有熔盐,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路和所述熔盐储罐连通,所述熔盐能够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熔盐储罐之间循环,所述熔盐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内吸收太阳能热量温度升高后输送至所述熔盐储罐,冷却后的所述熔盐能够从所述熔盐储罐回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内,所述蒸汽发生器置于所述熔盐储罐内,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水换热器换热后能够向用户供热,换热后的所述蒸汽转化为冷凝水返回所述蒸汽发生器。以太阳能加热为主,谷电时期电加热,太阳能与电加热结合可提供稳定的热量,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

Description

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大的利用潜力。利用太阳能供暖可有效降低煤、燃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由于太阳能具有波动性,无法提供连续稳定的能量,另一方面,我国电力系统存在电力峰谷差、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等问题,蓄热技术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可在需要时释放储存的热能并利用。因此,需要一种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同时实现谷电消纳,达到削减电网峰谷差、增强电网的输电能力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用于冬季供热、夏季供冷,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同时实现了利用谷电加热熔盐将热量储存在熔盐罐中,在用热高峰时段释放热量,达到削减电网峰谷差、增强电网的输电能力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包括熔盐储罐、太阳能集热器、蒸汽发生器和蒸汽-水换热器,其中,所述熔盐储罐内储存有熔盐,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路和所述熔盐储罐连通,所述熔盐能够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熔盐储罐之间循环,所述熔盐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内吸收太阳能热量温度升高后输送至所述熔盐储罐,冷却后的所述熔盐能够从所述熔盐储罐回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内,所述蒸汽发生器置于所述熔盐储罐内,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水换热器换热后能够向用户供热,换热后的所述蒸汽转化为冷凝水返回所述蒸汽发生器。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中,所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溴化锂制冷机组,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能够作为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的驱动热源,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能够向所述用户供冷。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中,所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疏水器,换热后的所述蒸汽转化为冷凝水经所述疏水器返回所述蒸汽发生器。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中,所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位于所述熔盐储罐内部的换热区,所述电加热器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中,所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熔盐泵,所述熔盐通过所述熔盐泵在所述熔盐储罐和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之间循环。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中,经过所述蒸汽-水换热器中换热后的热水经第一供水管输送至所述用户,所述热水在所述用户处换热后经第一回水管返回所述蒸汽-水换热器;优选地,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中,与所述第一回水管连通有第一补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通过所述第一补水管与补水箱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补水管上设置有定压装置,优选地,在所述定压装置与所述第一循环泵之间的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有压差过滤器;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蒸汽-水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中,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一蒸汽供管进入所述蒸汽-水换热器换热,所述第一蒸汽供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换热后的所述蒸汽转化为冷凝水通过第一蒸汽回管返回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第一蒸汽回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中,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二蒸汽供管进入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加热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所述第二蒸汽供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在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内换热后的所述蒸汽转化为冷凝水通过第二蒸汽回管返回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第二蒸汽回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经过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冷后的冷冻水经第二供水管输送至用户,所述冷冻水在所述用户处换热后经第二回水管返回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优选地,所述第二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七阀门;所述第二回水管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补水管与所述补水箱连通。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中,所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和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连通,冷却水能够在所述冷却塔和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之间循环,所述冷却塔通过冷却水供水管与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连通,在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内换热后的冷却水经过所述冷却水回水管返回所述冷却塔;所述冷却水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优选地,与所述冷却水供水管连通有第二补水管,所述第二补水管上设置有第八阀门。
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在供暖季可在夜间太阳能不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夜间时段谷电加热熔盐作为热源为用户供热;白天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作为热源为热用户供热,同时还可将富裕的热量储存于熔盐储罐中,用热高峰时释放。供冷季夜间太阳能不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夜间谷电时段加热熔盐作为溴化锂制冷机组的驱动热源为用户供冷;白天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作为驱动热源为用户供冷,同时还可将富裕的热量储存于熔盐罐中,用冷高峰时释放。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和电加热熔盐蓄热相结合,可有效改善太阳能不稳定性带来的问题,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同时可实现谷电消纳,达到削减电网峰谷差、增强电网的输电能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熔盐储罐;2太阳能集热器;3蒸汽发生器;4蒸汽-水换热器;5溴化锂制冷机组;6疏水器;7电加热器;8熔盐泵;9第一供水管;10第一回水管;11第一补水管;12补水箱;13定压装置;14压差过滤器;15第一蒸汽供管;16第一蒸汽回管;17第二蒸汽供管;18第二蒸汽回管;19第二供水管;20第二回水管;21第二补水管;22第一阀门;23第二阀门;24第三阀门;25第四阀门;26第五阀门;27第六阀门;28第七阀门;29第八阀门;30冷却塔;31冷却水供水管;32冷却水回水管;33第一循环泵;34第二循环泵;35外部电源;36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示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实用新型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所附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详细描述使用了数字和字母标记来指代附图中的特征。附图和描述中的相似或类似标记的已经用于指代本实用新型的相似或类似的部分。如本文所用的那样,用语“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等可互换地使用,以将一个构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且不旨在表示单独构件的位置或重要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包括熔盐储罐1、太阳能集热器2、蒸汽发生器3和蒸汽-水换热器4,其中,熔盐储罐1内储存有熔盐,太阳能集热器2通过管路和熔盐储罐1连通,熔盐能够在太阳能集热器2和熔盐储罐1之间循环,熔盐在太阳能集热器2内吸收太阳能热量温度升高后输送至熔盐储罐1,通过熔盐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储存于熔盐储罐1中,利用蒸汽发生器3换热冷却后的熔盐能够从熔盐储罐1回到太阳能集热器2内,实现熔盐在熔盐储罐1和太阳能集热器2之间的循环,蒸汽发生器3置于熔盐储罐1内,熔盐储罐1内的熔盐释放热量能够使蒸汽发生器3产生蒸汽,蒸汽发生器3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水换热器4换热后由蒸汽-水换热器4能够向用户36供热,换热后的蒸汽转化为冷凝水返回蒸汽发生器3完成循环。
本实用新型为单罐(熔盐储罐1)系统,蒸汽发生器3内置于熔盐储罐1中,节省占地面积;系统以太阳能加热为主,谷电时期可利用电加热,太阳能与电加热结合可提供连续稳定的热量,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太阳能加热低温熔盐,熔盐储罐1中内置蒸汽发生器3,供热季蒸汽发生器3产生的高温蒸汽通过蒸汽-水换热器4换热后用于冬季供热;供冷季蒸汽发生器3产生的高温蒸汽作为溴化锂制冷机组5的驱动热源用于夏季供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冬季供热、夏季供冷,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
并且,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加热低温熔盐,将热量储存于熔盐中。相比于利用熔盐加热水并将热量转化为热水储存于储水箱中当地方案,结构简化,效率提高。
进一步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溴化锂制冷机组5,溴化锂制冷机组5为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蒸汽发生器3产生的蒸汽能够作为溴化锂制冷机组5的驱动热源,溴化锂制冷机组5能够制备出冷冻水经管路输送至用户36,实现向用户36供冷。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包括吸收器、冷凝器和蒸发器,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以蒸汽的热能为驱动热源,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水为制冷剂。当溴化锂水溶液在蒸汽发生器3内受到蒸汽加热后,溴化锂水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不断升高,进入吸收器;水蒸气进入冷凝器,被冷凝器内的冷却水降温后凝结,成为高压低温的液态水;当冷凝器内的水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的热量产生冷冻水,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热量储存于熔盐中,熔盐储罐1中的内置蒸汽发生器3产生的蒸汽作用于溴化锂制冷机组5进而用于供冷,既能实现供热、又能实现供冷,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进一步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疏水器6,换热后的蒸汽转化为冷凝水经疏水器6返回蒸汽发生器3。
进一步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电加热器7,电加热器7位于熔盐储罐1内部的换热区,电加热器7位于熔盐储罐1内部,环形均匀布置于储罐内部的底部,提高加热效率。电加热器7与外部电源35连接,外部电源35可以为电网。电加热器7有两种用途:1、电加热器7可取代伴热系统,当熔盐温度低时开启电加热器7利用外部电源35加热熔盐,有效防止在夜间或阴天太阳能不足的情况下熔盐温度低造成的管路堵塞问题。2、电加热器7可承担部分电网调峰作用,谷电时期开启电加热器7加热熔盐并储存在熔盐储罐1中,达到削减电网峰谷差、增强电网的输电能力的目的。
供冷供热系统同时具有太阳能加热和电加热两种方式,熔盐储罐1内置电加热器7在谷电时段可利用谷电加热熔盐,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可起到一定的电网调峰作用;电加热器7同时具备电伴热作用,有效防止太阳能不足情况下熔盐温度低造成的熔盐管路堵塞问题;电加热同时具有电伴热和电网调峰作用,可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降低运行费用。太阳能与电加热结合可提供连续稳定的热量,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
进一步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熔盐泵8,熔盐通过熔盐泵8在熔盐储罐1和太阳能集热器2之间循环。
进一步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一蒸汽供管15和第一蒸汽回管16,蒸汽发生器3、第一蒸汽供管15、蒸汽-水换热器4、第一蒸汽回管16、疏水器6和蒸汽发生器3依次连通并形成用于蒸汽循环的通路,熔盐储罐1内的熔盐释放热量使蒸汽发生器3产生蒸汽,蒸汽发生器3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一蒸汽供管15进入蒸汽-水换热器4换热,第一蒸汽供管1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2,换热后的蒸汽转化为冷凝水通过第一蒸汽回管16返回蒸汽发生器3,第一蒸汽回管1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3。
进一步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一供水管9和第一回水管10,蒸汽-水换热器4、第一供水管9、用户36、第一回水管10和蒸汽-水换热器4依次连通形成用于热水循环的通路,当需要为用户36供热时,经过蒸汽-水换热器4中换热后的热水经第一供水管9输送至用户36,热水在用户36处换热后经第一回水管10返回蒸汽-水换热器4;优选地,第一供水管9上设置有第四阀门25;第一回水管10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33。优选地,在用户36与第一循环泵33之间的第一回水管10上设置有压差过滤器14;优选地,在第一循环泵33与蒸汽-水换热器4之间的第一回水管10上设置有第三阀门24。
进一步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二蒸汽供管17和第二蒸汽回管18,蒸汽发生器3、第二蒸汽供管17、溴化锂制冷机组5、第二蒸汽回管18、疏水器6和蒸汽发生器3依次连通并形成另一个用于蒸汽循环的通路,当需要为用户36供冷时,熔盐储罐1内的熔盐释放热量使蒸汽发生器3产生蒸汽,蒸汽发生器3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二蒸汽供管17进入溴化锂制冷机组5加热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蒸汽作为溴化锂制冷机组5的驱动热源,使蒸汽发生器3中的溴化锂水溶液中的水汽化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吸收流经冷凝器的水中的热量制备出冷冻水,第二蒸汽供管17上设置有第五阀门26,在溴化锂制冷机组5内换热后的蒸汽转化为冷凝水通过第二蒸汽回管18返回蒸汽发生器3,第二蒸汽回管18上设置有第六阀门27。
进一步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冷却塔30、冷却水供水管31和冷却水回水管32,冷却塔30通过冷却水供水管31和冷却水回水管32与溴化锂制冷机组5连通,冷却水能够在冷却塔30和溴化锂制冷机组5之间循环,在溴化锂制冷机组5内换热后的冷却水经过冷却水回水管32返回冷却塔30,在溴化锂制冷机组5内蒸发分离出来的制冷剂蒸发吸收冷冻水中的热量,生成冷冻水能够为用户36供冷;冷却水供水管31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34。优选地,冷却水供水管31上连通有第二补水管21,第二补水管21能够向冷却水供水管31内补充冷却水。优选地,第二回水管20上设置有第八阀门29。
进一步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二供水管19和第二回水管20,第二回水管20与第一回水管10连通,溴化锂制冷机组5、第二供水管19、用户36、第一回水管10、第二回水管20和溴化锂制冷机组5依次连通形成用于冷冻水循环的通路,当需要为用户36供冷时,经过溴化锂制冷机组5制冷后的冷冻水经第二供水管19输送至用户36,冷冻水在用户36处换热后经第一回水管10和第二回水管20返回溴化锂制冷机组5;优选地,第二供水管19上设置有第七阀门28。
进一步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一补水管11,第一补水管11与第一回水管10连通,第一回水管10通过第一补水管11与补水箱12连通,补水箱12能够向第一回水管10内补水,优选地,第一补水管11上设置有定压装置13。
本实用新型中,热水、冷却水、冷冻水的温度分别如下:
供热时,热水温度为60/50℃,经过蒸汽-水换热器4中换热后的热水经第一供水管9输送至用户36,热水进入用户36的空调系统时为60℃、即热水的供水温度为,用户36的空调系统回水为50℃;冷冻水温度7/12℃,冷冻水供水温度7℃,回水温度12℃;冷却水进水温度不高于3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熔盐储罐1内的熔盐在熔盐泵8的作用下被输送至太阳能集热器2,熔盐吸收太阳能后回到熔盐储罐1,在夜间、阴天太阳能不足的情况下或者电网处于谷电时期时开启电加热器7加热熔盐储罐1内的熔盐。
供冷循环时,关闭第一阀门22、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4和第四阀门25,开启第五阀门26、第六阀门27、第七阀门28和第八阀门29。吸收热量的熔盐使蒸汽发生器3产生蒸汽,蒸汽发生器3中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二蒸汽供管17进入溴化锂制冷机组5,并作为溴化锂制冷机组5的驱动热源,换热后蒸汽变为凝结水通过第二蒸汽回管18经疏水器6返回至蒸汽发生器3;溴化锂制冷机组5在蒸汽驱动热源的作用下制备出冷冻水经第二供水管19输送至用户36,经空调系统换热后冷冻水依次经过第一回水管10、压差过滤器14、第一循环泵33、第二回水管20返回溴化锂制冷机组5完成供冷循环。
供热循环时,开启第一阀门22、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4和第四阀门25,关闭第五阀门26、第六阀门27、第七阀门28和第八阀门29。吸收热量的熔盐使蒸汽发生器3产生蒸汽,蒸汽发生器3中产生蒸汽通过第一蒸汽供管15进入经蒸汽-水换热器4,并在蒸汽-水换热器4内换热后转化为冷凝水通过第一蒸汽回管16经疏水器6返回至蒸汽发生器3;换热后的热水经第一供水管9输送至用户36,经空调系统换热后依次经过第一回水管10、压差过滤器14、第一循环泵33返回蒸汽-水换热器4完成供热循环。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该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在供暖季可在夜间太阳能不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夜间时段谷电加热熔盐作为热源为用户36供热;白天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集热器2收集太阳能作为热源为热用户36供热,同时还可将富裕的热量储存于熔盐储罐1中,用热高峰时释放。供冷季夜间太阳能不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夜间谷电时段加热熔盐作为溴化锂制冷机组5的驱动热源为用户36供冷;白天太阳能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集热器2收集太阳能作为驱动热源为用户36供冷,同时还可将富裕的热量储存于熔盐罐中,用冷高峰时释放。本实用新型用于冬季供热、夏季供冷,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并将太阳能和电加热熔盐蓄热相结合,可有效改善太阳能不稳定性带来的问题,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同时可实现谷电消纳,达到削减电网峰谷差、增强电网的输电能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在于一种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系统以太阳能加热为主,谷电时期可利用电加热,太阳能与电加热结合可提供连续稳定的热量,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熔盐储罐、太阳能集热器、蒸汽发生器和蒸汽-水换热器,其中,
所述熔盐储罐内储存有熔盐,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路和所述熔盐储罐连通,所述熔盐能够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和所述熔盐储罐之间循环,所述熔盐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内吸收太阳能热量温度升高后输送至所述熔盐储罐,冷却后的所述熔盐能够从所述熔盐储罐回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内,
所述蒸汽发生器置于所述熔盐储罐内,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水换热器换热后能够向用户供热,换热后的所述蒸汽转化为冷凝水返回所述蒸汽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溴化锂制冷机组,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能够作为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的驱动热源,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能够向所述用户供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疏水器,换热后的所述蒸汽转化为冷凝水经所述疏水器返回所述蒸汽发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位于所述熔盐储罐内部的换热区,所述电加热器与外部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熔盐泵,所述熔盐通过所述熔盐泵在所述熔盐储罐和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之间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经过所述蒸汽-水换热器中换热后的热水经第一供水管输送至所述用户,所述热水在所述用户处换热后经第一回水管返回所述蒸汽-水换热器;
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回水管连通有第一补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通过所述第一补水管与补水箱连通,
所述第一补水管上设置有定压装置,
在所述定压装置与所述第一循环泵之间的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有压差过滤器;
在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蒸汽-水换热器之间的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一蒸汽供管进入所述蒸汽-水换热器换热,所述第一蒸汽供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换热后的所述蒸汽转化为冷凝水通过第一蒸汽回管返回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第一蒸汽回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二蒸汽供管进入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加热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所述第二蒸汽供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在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内换热后的所述蒸汽转化为冷凝水通过第二蒸汽回管返回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第二蒸汽回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
经过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冷后的冷冻水经第二供水管输送至用户,所述冷冻水在所述用户处换热后经第二回水管返回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
所述第二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七阀门;
所述第二回水管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补水管与所述补水箱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和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连通,冷却水能够在所述冷却塔和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之间循环,所述冷却塔通过冷却水供水管与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连通,在所述溴化锂制冷机组内换热后的冷却水经过冷却水回水管返回所述冷却塔;
所述冷却水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
与所述冷却水供水管连通有第二补水管,所述第二补水管上设置有第八阀门。
CN202120323135.7U 2021-02-03 2021-02-03 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Active CN215113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3135.7U CN215113329U (zh) 2021-02-03 2021-02-03 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23135.7U CN215113329U (zh) 2021-02-03 2021-02-03 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3329U true CN215113329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34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23135.7U Active CN215113329U (zh) 2021-02-03 2021-02-03 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33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1271A (zh) * 2021-02-03 2021-05-11 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1271A (zh) * 2021-02-03 2021-05-11 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6406A (zh) 太阳能光伏与光热联产式混合动力热泵
KR20090002643U (ko) 태양열 저온수 흡수식 냉방장치
CN113566260B (zh) 一种复合式热泵供热系统及方法
CN202371924U (zh) 一种混合能源吸收式制冷空调装置
CN103292393A (zh) 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式空调器
CN112432369B (zh)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和槽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
CN103245085A (zh) 一种蓄能型太阳能振荡热管热泵供热系统及其方法
CN112781271A (zh) 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CN105222448A (zh) 太阳能吸附式接触法制取冰浆装置
CN114877558B (zh) 一种沙漠用太阳驱动的吸附式冷热电水联产系统及其方法
CN100427851C (zh) 太阳能-天然气联合驱动的节能空调
CN203687251U (zh) 干空气能与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
CN215113329U (zh) 蓄热型太阳能联合供冷供热系统
CN202442435U (zh) 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式空调器
CN108317769A (zh) 一种热电协同蓄能式吸收-吸附复叠多效制冷系统
CN115111806B (zh) 一种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供系统及方法
CN102538286B (zh) 太阳能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CN216342359U (zh) 一种二氧化碳发电和地热能耦合的热电联供装置
CN216114276U (zh) 一种复合式热泵供热系统
CN209341622U (zh) 多能源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205245634U (zh) 太阳能吸附式接触法制取冰浆装置
CN211695491U (zh) 一种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与湖水源热泵复合的供能系统
CN201497255U (zh) 一种太阳能回热式硫氰酸钠—氨吸收式冰箱空调及热泵装置
CN203939581U (zh) 采用复叠式溴化锂制冷机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
CN102927634A (zh) 热压式太阳能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