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3014U - 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3014U
CN215113014U CN202121444975.5U CN202121444975U CN215113014U CN 215113014 U CN215113014 U CN 215113014U CN 202121444975 U CN202121444975 U CN 202121444975U CN 215113014 U CN215113014 U CN 215113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tower
treatment instrument
open cooling
o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49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孙俊杰
焦玉洗
涂旭炜
许鸿
许新辉
张瑾
于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49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3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3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3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地铁车站节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包括:开式冷却塔的出口通过供水管路与风机盘管的入口连接,风机盘管的出口通过回水管路与开式冷却塔的入口连接;供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电子水处理仪和冷却水泵;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和水处理仪的出水口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电子水处理仪用于对由开式冷却塔进入冷却水泵的冷却水进行过滤;控制系统分别与冷却水泵、水处理仪电连接,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冷却水泵将经过开式冷却塔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风机盘管;且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出水口的水压力,控制电子水处理仪启动自洁除垢。

Description

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铁车站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在大中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在地铁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建设规模和承载的客流量都是巨大的,然而,地铁建设的巨额投资和高昂的运营成本成为制约轨道交通发展的重压因素。如何有效降低工程建设和运营成本,建设节约型地铁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更是轨道交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地铁车站采用集中冷源的集中式空调系统,车站大、小系统的冷冻水由设于设备管理用房区的冷水机房提提供。一方面,在非空调季节,由于车站小系统设备用房冷风降温的需求,仍需开启制冷机系统,包括制冷主机、组合式空调器、回排风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此时制冷系统未在设计工况运行,冗余量较大,存在较大冷量浪费;另一方面,小系统的设备用房采用全空气系统的冷风降温方法,使得风管尺寸过大,设备的安装空间较为紧张,管材及设备初期投资较大,安装难度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包括:开式冷却塔、电子水处理仪、冷却水泵、风机盘管和控制系统;所述开式冷却塔的出口通过供水管路与所述风机盘管的入口连接,所述风机盘管的出口通过回水管路与所述开式冷却塔的入口连接;所述供水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电子水处理仪和所述冷却水泵;其中,所述风机盘管设置于所述地铁车站的设备管理用房区;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和所述水处理仪的出水口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对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出水口的水压力进行实时监测;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用于对由所述开式冷却塔进入所述冷却水泵的冷却水进行过滤;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冷却水泵、所述水处理仪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冷却水泵将经过所述开式冷却塔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所述风机盘管,以对所述设备管理用房区进行热交换;且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出水口的水压力,控制所述电子水处理仪启动自洁除垢。
优选的,所述开式冷却塔有两座,两座所述开式冷却塔并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风机盘管有多套,多套所述风机盘管并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监测单元,与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能够对所述设备管理用房区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以由所述控制系统确定是否开启所述冷却水泵。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第一温度监测单元发送的所述环境温度,并将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开启所述冷却水泵。
优选的,所述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监测单元、第三温度监测单元和第四温度监测单元,所述第二温度监测单元、所述第三温度监测单元和所述第四温度监测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温度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回水管路,用于对所述开式冷却塔的进水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所述第三温度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供水管路上,用于对所述开式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所述第四温度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开式冷却塔周围,用于对所述开式冷却塔的室外湿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其中,所述进水温度大于所述出水温度,所述出水温度大于所述室外湿球温度。
优选的,所述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送排风机,所述送排风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能够接收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以对所述设备管理用房区进行通风换热。
优选的,所述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报警器,与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电连接,能够根据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压力差进行报警。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响应于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压力差大于等于预设压差阈值进行报警。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于所述地铁车站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开式冷却塔的出水管路直接通过冷却水泵与地铁车站的强电/变电等设备管理用房区内设置的风机盘管连通,籍此,对设备管理用房区进行热交换时,不再需要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等设备,有效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能耗,满足对地铁车站的强电/变电等设备管理用房区的制冷需求;
同时,通过在开式冷却塔和冷却水泵之间设置电子水处理仪对经过开式冷却塔的冷却水进行过滤,保证进入设备管理用房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干净,有效提高系统寿命;由位于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出水口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对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出水口的水压力差进行实时监测,控制电子水处理仪启动自洁除垢,实现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的自动清洁除垢,避免供水管路、回水管路的堵塞,降低对冷却水泵、风机盘管的损伤,有效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开式冷却塔;102-冷却水泵;103-风机盘管;104-送排风机;105-设备管理用房区;106-电子水处理仪;
201-供水管路;202-回水管路;
301-第一温度监测单元;302-第二温度监测单元;303-第三温度监测单元;304-第四温度监测单元;305-第一压力传感器;306-第二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示例通过本申请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申请。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申请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申请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而不是要求本申请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包括:开式冷却塔101、电子水处理仪106、冷却水泵102、风机盘管103和控制系统;开式冷却塔101的出口通过供水管路201与风机盘管103的入口连接,风机盘管103的出口通过回水管路202与开式冷却塔101的入口连接;冷却水泵102供水管路201上依次设置有电子水处理仪106和冷却水泵102;其中,风机盘管103设置于地铁车站的设备管理用房区105;电子水处理仪106的进水口和电子水处理仪106的出水口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305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6,第一压力传感器305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6分别对电子水处理仪106的进水口、出水口的水压力进行实时监测;电子水处理仪106用于对由开式冷却塔进入冷却水泵的冷却水进行过滤;控制系统分别与冷却水泵102、电子水处理仪106电连接。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冷却水泵102将经过开式冷却塔101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风机盘管103,以对设备管理用房区105进行热交换;且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305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6监测到的电子水处理仪106的进水口、出水口的水压力,控制电子水处理仪106启动自洁除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开式冷却塔101中的水流与室外直接空气接触换热,水质容易被污染,造成管路的腐蚀、堵塞以及结垢,通过在开式冷却塔101和冷却水泵102之间设置电子水处理仪106,对进入冷却水泵102的冷却水进行过滤,保证水系统的清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有效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式冷却塔101有两座,两座开式冷却塔101并联设置。进一步的,风机盘管103有多套,多套风机盘管103并联设置。籍此,保证了冷却水的流动放热,可有效提高供冷系统的装机容量,满足更多设备的制冷需求;同时,多套风机盘管103在设备管理用房区105并联设置,快速的对设备管理用房区105进行热交换,有效提高设备管理用房区105的制冷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监测单元301,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能够对设备管理用房区105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发送至控制系统,以由控制系统确定是否开启冷却水泵102。进一步的,控制系统接收第一温度监测单元301发送的环境温度,并将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开启冷却水泵10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温度监测单元301对设备管理用房区105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到环境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控制系统控制冷却水泵102开启,将开式冷却塔101冷却后的冷却水送入风机盘管103,实现对设备管理用房区105的热交换,降低设备管理用房区105的温度;换热后的冷却水由回水管路202再次进入开式冷却塔101进行换热降温。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监测单元302、第三温度监测单元303和第四温度监测单元304,第二温度监测单元302、第三温度监测单元303和第四温度监测单元304分别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第二温度监测单元302设置于回水管路202,用于对开式冷却塔101的进水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第三温度监测单元303设置于供水管路201上,用于对开式冷却塔101的出水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第四温度监测单元304设置于开式冷却塔101周围,用于对开式冷却塔101的室外湿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其中,进水温度大于出水温度,出水温度大于室外湿球温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温度监测单元302、第三温度监测单元303和第四温度监测单元304分别对开式冷却塔101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室外湿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发送至控制系统,确保室外湿球温度低于开式冷却塔101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籍此,确保开式冷却塔101能够对冷却水进行有效冷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室外湿球温度越低,开式冷却塔101对冷却水的冷却效果越好;另一方面,开式冷却塔101的出水温度理论上无限接近于室外湿球温度,以有效保证对设备管理用房区105的有效热交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温度监测单元301、第二温度监测单元302、第三温度监测单元303和第四温度监测单元304均可采用温度传感器,实现对相应温度的实时监测。在控制系统中,可通过对监测温度的数字信号的比较,或者,通过比较器对监测温度进行比较,实现对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101直接供冷系统的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送排风机104,送排风机104与控制系统电连接,能够接收控制系统的控制,以对设备管理用房区105进行通风换热。籍此,在非空调季节,室外湿球温度较低时,可关闭冷却水泵102,开启送排风机104,对设备管理用房区105进行通风换热,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报警器,与电子水处理仪106电连接,能够根据电子水处理仪106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压力差进行报警。进一步的,报警器响应于电子水处理仪106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压力差大于等于预设压差阈值进行报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报警器可直接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05、第二压力传感器306电连接,在报警器中通过比较器对第一压力传感器305、第二压力传感器306监测到的水压力进行比较,当电子水处理仪106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压力差大于等于预设压差阈值时,进行报警。或者,报警器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由控制系统对第一压力传感器305、第二压力传感器306监测到的水压力进行比较,当电子水处理仪106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压力差大于等于预设压差阈值时,控制系统向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报警器接收报警指令后报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报警器的报警方式可以采用声、光、电等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报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系统集成于地铁车站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籍此,利用现有的BAS系统实现对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的控制,不但有效降低系统开发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系统集成度。在此,需要说明的是,BAS系统在现有的地铁车站中已广泛使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式冷却塔101的出水管路直接通过冷却水泵102与地铁车站的强电/变电等设备管理用房区105内设置的风机盘管103连通,以对设备管理用房区105进行热交换,不再需要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等设备,并取消设备管理用房和变电房间空调系统的柜式空调器,有效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能耗,满足对地铁车站的强电/变电等设备管理用房区105的制冷需求。
同时,通过在开式冷却塔101和冷却水泵102之间设置电子水处理仪106对经过开式冷却塔101的冷却水进行过滤,保证进入设备管理用房区105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水干净,有效提高系统寿命;由位于电子水处理仪106的进水口、出水口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05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06对电子水处理仪106的进水口、出水口的水压力差进行实时监测,控制电子水处理仪106启动自洁除垢,实现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的自动清洁除垢,避免供水管路、回水管路的堵塞,降低对冷却水泵、风机盘管的损伤,有效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式冷却塔、电子水处理仪、冷却水泵、风机盘管和控制系统;
所述开式冷却塔的出口通过供水管路与所述风机盘管的入口连接,所述风机盘管的出口通过回水管路与所述开式冷却塔的入口连接;所述供水管路上依次设置所述电子水处理仪和所述冷却水泵;其中,所述风机盘管设置于所述地铁车站的设备管理用房区;
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和所述水处理仪的出水口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对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出水口的水压力进行实时监测;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用于对由所述开式冷却塔进入所述冷却水泵的冷却水进行过滤;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冷却水泵、所述水处理仪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冷却水泵将经过所述开式冷却塔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所述风机盘管,以对所述设备管理用房区进行热交换;且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出水口的水压力,控制所述电子水处理仪启动自洁除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式冷却塔有两座,两座所述开式冷却塔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盘管有多套,多套所述风机盘管并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监测单元,与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能够对所述设备管理用房区的环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以由所述控制系统确定是否开启所述冷却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第一温度监测单元发送的所述环境温度,并将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开启所述冷却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监测单元、第三温度监测单元和第四温度监测单元,所述第二温度监测单元、所述第三温度监测单元和所述第四温度监测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温度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回水管路,用于对所述开式冷却塔的进水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所述第三温度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供水管路上,用于对所述开式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所述第四温度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开式冷却塔周围,用于对所述开式冷却塔的室外湿球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其中,所述进水温度大于所述出水温度,所述出水温度大于所述室外湿球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送排风机,所述送排风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能够接收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以对所述设备管理用房区进行通风换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还包括:报警器,与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电连接,能够根据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压力差进行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响应于所述电子水处理仪的进水口、出水口的压力差大于等于预设压差阈值进行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集成于所述地铁车站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CN202121444975.5U 2021-06-28 2021-06-28 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Active CN215113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4975.5U CN215113014U (zh) 2021-06-28 2021-06-28 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4975.5U CN215113014U (zh) 2021-06-28 2021-06-28 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3014U true CN215113014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11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4975.5U Active CN215113014U (zh) 2021-06-28 2021-06-28 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3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37171U (zh) 用于风机盘管和热回收新风空调机组的热泵系统
CN201672618U (zh) 一种通信机房热量回收水冷空调系统
CN103499137A (zh) 一种机房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2648063U (zh) 中央空调能效优化控制管理系统
CN105135577A (zh) 风冷自然冷却与冷水机组相结合的冷却系统
CN102967019A (zh) 直接蒸发一体式热管换热器
CN103900189B (zh) 一种机房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45013A (zh) 空调机组室外机潜热节能装置
CN201081362Y (zh) 基站智能空调换热机
CN102045982A (zh) 通信机房节能特种专用空调
CN201265924Y (zh) 一种热能回收空调机组
CN215637696U (zh)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机组冷凝器再冷却系统
CN102954548A (zh) 直接蒸发分体式热管换热器
CN105509161A (zh) 一种空气源双工况分体空调器及运行方法
CN202885131U (zh) 中央空调智能精密节能设备
CN102878649A (zh) 基站智能通风节能系统
CN202675533U (zh) 一种中央空调智能控制装置
CN215113014U (zh) 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CN210891960U (zh) 一种用于数据机房散热的恒温恒湿空调设备
CN201973820U (zh) 一种通过室外空气湿球温度控制的热管节能空调机组
CN215113015U (zh) 地铁车站开式冷却塔间接供冷系统
CN215336822U (zh) 地铁车站变频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CN215113016U (zh) 地铁车站冷却塔串联直接供冷系统
CN202101363U (zh) 数据机房空调系统利用自然能节能装置
CN203219676U (zh) 集成温控平衡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