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83173U - 一种灌肠集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灌肠集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83173U
CN215083173U CN202120722808.6U CN202120722808U CN215083173U CN 215083173 U CN215083173 U CN 215083173U CN 202120722808 U CN202120722808 U CN 202120722808U CN 215083173 U CN215083173 U CN 215083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enema
liquid
clyst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28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Kangci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Kangci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Kangci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Jiaxing Kangci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7228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83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83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83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肠集液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输送管,首先将灌肠管塞入患者的肛门内,在手动向下推动移动圈,使移动圈再滚轮的辅助下带动延长管更深入的进入直肠,再将储液袋内的灌肠液输送至加热腔内,通过加热管和电热阻丝的相互配合可对加热腔内的灌肠液加热,避免太凉的液体进入患者体内造成不适感,加热后的灌肠液进入输送管内,再通过套管进入灌肠管内,手动向下按压活塞,使活塞推动灌肠管内部的灌肠液向下流动,使灌肠管内的灌肠液进入延长管再进入患者体内,进而实现了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伸入患者体内延长管的长度,同时可对灌肠液进行加热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灌肠集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肠集液装置。
背景技术
灌肠是临床常用的医疗手段之一,它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为结肠镜、钡灌肠、腹部手术前清洁肠道等做准备,目前,灌肠通常采用悬挂灌肠袋设备,悬挂灌肠袋设备通常包括灌肠袋和灌肠管道,灌肠袋和灌肠管道为一体式连接。
但是现有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不能对进入患者体内的灌肠液加热,同时进入患者体内的导管为固定式的不能灵活调节,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肠集液装置,旨在解决不能对进入患者体内的灌肠液加热,同时进入患者体内的导管为固定式的不能灵活调节,降低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外壁连通有套管,所述输送管的上端面安装有灌肠管,所述灌肠管的内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端面延伸至灌肠管的外部,所述灌肠管的下端面贯穿套管并延伸至套管的下方且与套管的左右两侧连通,所述灌肠管的下端面外壁套接有移动圈,所述移动圈靠近灌肠管的内壁嵌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滚轮,所述移动圈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延长管,所述输送管的上端面连通有保温壳,所述保温壳的上下两端面均连通有进液管,所述保温壳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外壁缠绕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内部安装有电热阻丝。
为了避免灌肠管从患者的肛门脱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右侧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外壁与输送管的外壁接触,所述灌肠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吸管,所述吸管位于移动圈的上方,所述吸管的左右两端均连通有吸盘。
为了降低灌肠液在加热腔内的流速,进而使灌肠液充分升温加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优选的,所述加热腔的内部连通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呈S形状。
为了避免将灌肠管取出肛门后又重新放入以注射其他液体,加深病人的不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上端面连通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带活动连接有与注液管内径相匹配的密封塞,所述注液管位于灌肠管的右侧。
为了提高装置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优选的,位于上方进液管的上端面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储液袋,所述储液袋的下端面连通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另一端与连接管螺纹连接。
为了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外壁安装有流量阀和两个阀门,两个阀门分别位于灌肠管的左右两侧,所述出液口的外壁通过连接带活动连接有与出液口相匹配的密封盖。
为了对加热腔内的灌肠液加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优选的,所述保温壳内部的左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电热阻丝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灌肠集液装置,首先将灌肠管塞入患者的肛门内,在手动向下推动移动圈,使移动圈再滚轮的辅助下带动延长管更深入的进入直肠,再将储液袋内的灌肠液输送至加热腔内,通过加热管和电热阻丝的相互配合可对加热腔内的灌肠液加热,避免太凉的液体进入患者体内造成不适感,加热后的灌肠液进入输送管内,再通过套管进入灌肠管内,手动向下按压活塞,使活塞推动灌肠管内部的灌肠液向下流动,使灌肠管内的灌肠液进入延长管再进入患者体内,进而实现了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伸入患者体内延长管的长度,同时可对灌肠液进行加热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该种灌肠集液装置,通过将灌肠管放入肛门内,再手动不断的挤压气囊,即可通过气管向吸管内冲入空气,促使吸盘内形成负压,进而可将吸盘固定在患者的臀部,避免灌肠管从患者的肛门脱落;
综上所述,该种灌肠集液装置实现了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可灵活调节进入患者体内延长管的长度,同时可对灌肠液进行加热的效果,以及对灌肠管进行固定的效果,避免了灌肠管脱离肛门,从而加深患者的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圈和延长管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腔的剖视图。
图中,1、储液袋;101、出液口;102、密封盖;103、连接管;2、保温壳;201、进液管;202、加热腔;203、加热管;204、电热阻丝;205、缓冲管;206、蓄电池;3、输送管;301、流量阀;302、套管;4、灌肠管;401、活塞;402、延长管;403、滚轮;404、移动圈;5、气囊;501、气管;502、吸管;503、吸盘;6、注液管;601、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灌肠集液装置,包括输送管3,输送管3的外壁连通有套管302,输送管3的上端面安装有灌肠管4,灌肠管4的内部安装有活塞401,活塞401的上端面延伸至灌肠管4的外部,灌肠管4的下端面贯穿套管302并延伸至套管302的下方且与套管302的左右两侧连通,灌肠管4的下端面外壁套接有移动圈404,移动圈404靠近灌肠管4的内壁嵌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滚轮403,移动圈40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延长管402,输送管3的上端面连通有保温壳2,保温壳2的上下两端面均连通有进液管201,保温壳2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腔202,加热腔202的外壁缠绕有加热管203,加热管203的内部安装有电热阻丝204。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将灌肠管4塞入患者的肛门内,在手动向下推动移动圈404,使移动圈404再滚轮403的辅助下带动延长管402更深入的进入直肠,再将储液袋1内的灌肠液输送至加热腔202内,通过加热管203和电热阻丝204的相互配合可对加热腔202内的灌肠液加热,避免太凉的液体进入患者体内造成不适感,加热后的灌肠液进入输送管3内,再通过套管302进入灌肠管4内,手动向下按压活塞401,使活塞401推动灌肠管4内部的灌肠液向下流动,使灌肠管4内的灌肠液进入延长管402再进入患者体内,进而实现了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伸入患者体内延长管402的长度,同时可对灌肠液进行加热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输送管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气囊5,气囊5的右侧连通有气管501,气管501的外壁与输送管3的外壁接触,灌肠管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吸管502,吸管502位于移动圈404的上方,吸管502的左右两端均连通有吸盘50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灌肠管4放入肛门内,再手动不断的挤压气囊5,即可通过气管501向吸管502内冲入空气,促使吸盘503内形成负压,进而可将吸盘503固定在患者的臀部,避免灌肠管4从患者的肛门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加热腔202的内部连通有缓冲管205,缓冲管205呈S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缓冲管205以便于灌肠液进入其内部进行加热,通过缓冲管205呈S形状可降低灌肠液在加热腔202内的流速,进而使灌肠液充分升温加热,从而可降低病人的不适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输送管3的上端面连通有注液管6,注液管6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带活动连接有与注液管6内径相匹配的密封塞601,注液管6位于灌肠管4的右侧。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向病人注射水或其他液体时,可通过注液管6流向灌肠管4,进而可实现注射两种液体,避免了将灌肠管4取出肛门后又重新放入以注射其他液体,加深病人的不适,当不需要使用注液管6时,可手动将密封塞601塞入注液管6内,进而可对注液管6进行遮挡,避免杂质的进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位于上方进液管201的上端面连通有连接管103,连接管103的另一端设置有储液袋1,储液袋1的下端面连通有出液口101,出液口101的另一端与连接管103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出液口101与连接管103螺纹连接,以便于使储液袋1内部的灌肠液顺利流向连接管103再进入加热腔202内,从而实现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出液口101与连接管103进行连接或分开,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输送管3的外壁安装有流量阀301和两个阀门,两个阀门分别位于灌肠管4的左右两侧,出液口101的外壁通过连接带活动连接有与出液口101相匹配的密封盖10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流量阀301可手动调节,以便于控制输送管3内灌肠液的流速,向病人注射灌肠液时可打开左侧阀门,关闭右侧阀门,促使灌肠液顺利进入灌肠管4,当需要给病人注射水或其他液体时可打开右侧阀门,关闭左侧阀门,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当不需要使用储液袋1时,可通过密封盖102将出液口101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保温壳2内部的左侧安装有蓄电池206,电热阻丝204与蓄电池206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蓄电池206以便于与电热阻丝204通电,促使电热阻丝204产生热量,进而对加热管203加热,从而可对加热腔202内的灌肠液加热。
工作原理:首先将灌肠管4塞入患者的肛门内,在手动向下推动移动圈404,使移动圈404再滚轮403的辅助下带动延长管402更深入的进入直肠,再将储液袋1内的灌肠液输送至加热腔202内,通过加热管203和电热阻丝204的相互配合可对加热腔202内的灌肠液加热,避免太凉的液体进入患者体内造成不适感,加热后的灌肠液进入输送管3内,再通过套管302进入灌肠管4内,手动向下按压活塞401,使活塞401推动灌肠管4内部的灌肠液向下流动,使灌肠管4内的灌肠液进入延长管402再进入患者体内,进而实现了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伸入患者体内延长管402的长度,同时可对灌肠液进行加热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灌肠集液装置,包括输送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3)的外壁连通有套管(302),所述输送管(3)的上端面安装有灌肠管(4),所述灌肠管(4)的内部安装有活塞(401),所述活塞(401)的上端面延伸至灌肠管(4)的外部,所述灌肠管(4)的下端面贯穿套管(302)并延伸至套管(302)的下方且与套管(302)的左右两侧连通,所述灌肠管(4)的下端面外壁套接有移动圈(404),所述移动圈(404)靠近灌肠管(4)的内壁嵌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滚轮(403),所述移动圈(40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延长管(402),所述输送管(3)的上端面连通有保温壳(2),所述保温壳(2)的上下两端面均连通有进液管(201),所述保温壳(2)的内部安装有加热腔(202),所述加热腔(202)的外壁缠绕有加热管(203),所述加热管(203)的内部安装有电热阻丝(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气囊(5),所述气囊(5)的右侧连通有气管(501),所述气管(501)的外壁与输送管(3)的外壁接触,所述灌肠管(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吸管(502),所述吸管(502)位于移动圈(404)的上方,所述吸管(502)的左右两端均连通有吸盘(5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02)的内部连通有缓冲管(205),所述缓冲管(205)呈S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3)的上端面连通有注液管(6),所述注液管(6)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带活动连接有与注液管(6)内径相匹配的密封塞(601),所述注液管(6)位于灌肠管(4)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进液管(201)的上端面连通有连接管(103),所述连接管(103)的另一端设置有储液袋(1),所述储液袋(1)的下端面连通有出液口(101),所述出液口(101)的另一端与连接管(103)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3)的外壁安装有流量阀(301)和两个阀门,两个阀门分别位于灌肠管(4)的左右两侧,所述出液口(101)的外壁通过连接带活动连接有与出液口(101)相匹配的密封盖(1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肠集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2)内部的左侧安装有蓄电池(206),所述电热阻丝(204)与蓄电池(206)电性连接。
CN202120722808.6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灌肠集液装置 Active CN215083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2808.6U CN215083173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灌肠集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2808.6U CN215083173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灌肠集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83173U true CN215083173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64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2808.6U Active CN215083173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灌肠集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83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83173U (zh) 一种灌肠集液装置
CN211068356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
CN210020805U (zh) 一种肛门辅助排泄插管
CN208552818U (zh) 一种存留式负压引流灌肠腔管
CN213964786U (zh) 一种消化科肠胃给药管套件
CN213312326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灌洗装置
CN211884941U (zh) 一种呼吸科辅助给药装置
CN210521469U (zh) 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
CN208017922U (zh) 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
CN211214892U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用导尿软管
CN202173631U (zh) 组合式多功能灌肠管
CN219481067U (zh) 一种灌肠器
CN201676381U (zh) 一次性套管式胃管
CN211434415U (zh) 一种新型防戳穿的灌肠袋
CN212662452U (zh) 一种妇产科用便携式给药装置
CN213076879U (zh) 一种改良型灌肠装置
CN212699890U (zh) 一种肛肠科灌肠装置
CN211798207U (zh) 一种用于医疗内科的肛肠送药装置
CN215135736U (zh) 一种妇科用靶向区域阴道给药装置
CN215351139U (zh) 一种输液式灌肠器
CN211357074U (zh) 一次性远端结肠造口灌肠组合装置
CN213432210U (zh) 一种改良型居家造口灌洗器
CN208626367U (zh) 一种医用喉罩
CN219230965U (zh) 一种灌肠器
CN215961477U (zh) 一种灌肠给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