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81309U - 起吊转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起吊转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81309U
CN215081309U CN202021558693.3U CN202021558693U CN215081309U CN 215081309 U CN215081309 U CN 215081309U CN 202021558693 U CN202021558693 U CN 202021558693U CN 215081309 U CN215081309 U CN 215081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rod
support
block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86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莉
蒋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kang Tongji Wuh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aikang Tongji Wuh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kang Tongji Wuh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aikang Tongji Wuh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5586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81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81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81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起吊转运设备,该起吊转运设备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及升降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板组,支撑板组包括两个支撑板,支撑板沿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第二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时与支撑板抵接。将底座推至病床下,调节支撑组件在竖直方向的位置,直到支撑板位于病床表面,将病人翻转至处于侧躺状态推至平躺在一个支撑板上,拼接两个支撑板,令病人平躺至支撑板组上;令第二支撑机构与两个支撑板抵接;最后再推动起吊转运设备。无需抱着病人进行转运,降低了看护者的体力要求,且操作简单方便;第二支撑机构能够有效保障了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起吊转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起吊转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当需要转运瘫痪或因受伤导致行动不便的病人时,大多是通过护理人员将病人从病床上抱起放在转运装置上,并且到达指定位置后还需要护理者将病人抱起转移至医疗设备上,这种方式对于护理者的体力要求十分严格,且转运过程繁琐;另外,在护理者抱起患者时存在意外摔倒的风险,从而导致病人和护理者受伤,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吊转运设备,上述起吊转运设备降低了看护者的体力要求,操作简单方便且能够有效保障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大大避免了在转运过程中病人摔倒导致受伤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起吊转运设备,包括底座,底座具有滚轮;第一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及升降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杆以及安装于支撑杆的支撑板组,支撑板组包括两个沿支撑杆延伸方向排列的支撑板,且至少一个支撑板沿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当支撑板组处于第一状态时,两个支撑板之间形成用于令病人移动至一个支撑板上的间隙;当支撑板组处于第二状态时,两个支撑板互相拼接以用于支撑平躺的病人;升降组件安装于底座,用于调节支撑组件在竖直方向上与底座的相对位置;第二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安装于底座;当第二支撑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支撑机构与支撑板之间具有用于容纳病人病床的间隙;当第二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机构与两个支撑板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吊转运设备,由于底座具有滚轮,使用时,将起吊转运设备推至病人床边,将底座推至病床下,并保证第二支撑机构处于初始状态;然后将支撑板组调整至第一状态,并将病人翻转至处于侧躺状态,然后通过升降组件调节支撑组件在竖直方向的位置,直到支撑板组位于病人病床的表面,使侧躺的病人位于两个支撑板的间隙中,再推至平躺在一个支撑板上,然后调节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令两个支撑板拼接,使支撑板组达到第二状态,再令病人平躺至支撑板组上;接着,将底座推出病床床底,调节第二支撑机构至支撑状态,以令第二支撑机构与两个支撑板抵接,以确保支撑组件的稳定性;最后再推动起吊转运设备将病人转运至医疗设备上,全程无需看护者将病人抱起。
将病人由起吊转运设备转移至医疗设备(如手术台等)时,关于支撑板组的操作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即可,即先将支撑板组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然后再令病人以侧躺姿势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间隙移动至医疗设备上即可;其余步骤不再赘述。
因此,本实施例这种设置方式,降低了看护者的体力要求、操作简单方便;另外,还有效保障了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大大避免了在转运过程中病人摔倒导致受伤的风险,从而保护病人的健康,提高安全性。
可选地,两个支撑板沿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位置均可调。
可选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安装于升降组件,且与支撑杆连接,用于调节支撑组件在水平面旋转。
可选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装置以及连接杆;升降装置安装于底座,且用于带动连接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连接杆通过旋转组件与支撑杆连接。
可选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块以及旋转杆;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升降装置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位于支撑杆背离底座的一侧,第二连接部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一通孔;旋转块位于第二连接部背离底座的一侧,且旋转块在第二连接部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一通孔;旋转杆的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旋转块固定连接。
可选地,升降装置包括:套筒,套筒与底座固定连接,套筒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容纳腔、以及位于套筒的侧壁并与容纳腔延伸方向相同的开孔,且套筒远离底座的一端具有第二通孔;丝杆,丝杆位于容纳腔中,且延伸方向与容纳腔相同;转动块,转动块穿过第二通孔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具有与丝杆配合的内螺纹,且套设于丝杆;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且穿过开孔延伸至套筒的外侧,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可选地,支撑组件还包括滑动块、螺栓以及安装杆;支撑杆沿其延伸方向设置若干与螺栓配合的螺纹孔,且滑动块具有与螺栓配合的第三通孔,滑动块套设于支撑杆;安装杆的一端与滑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安装杆、滑动块以及螺栓均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调节装置以及支撑装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支撑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与支撑板的相对位置;当第二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时,支撑装置与两个支撑板抵接。
可选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背离支撑板的一侧具有凹槽;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一抵接杆、第二抵接杆以及第三抵接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均固定安装于底座;第一抵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以及支撑件转动连接,第二抵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块以及支撑件转动连接;第三抵接杆的一端与第三固定块转动连接,另一端具有与凹槽配合的倾斜面。
可选地,支撑板背离底座的一侧具有柔性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转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剖视图。
图标:1-底座;2-滚轮;3-升降组件;4-支撑杆;5-支撑板;6-第二支撑机构;7-升降装置;8-连接杆;9-第一连接部;10-第二连接部;11-套筒;12-开孔;13-丝杆;14-转动块;15-连接块;16-第一连接块;17-第二连接块;18- 滑动块;19-螺栓;20-安装杆;21-限位块;22-第一固定块;23-第二固定块; 24-第三固定块;25-第一抵接杆;26-第二抵接杆;27-第三抵接杆;28-倾斜面; 29-旋转块;30-旋转杆;31-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转运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转运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具有滚轮2;第一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及升降组件3,支撑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杆4以及安装于支撑杆4的支撑板组,支撑板组包括两个沿支撑杆4延伸方向排列的支撑板5,且至少一个支撑板5沿支撑杆4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当支撑板组处于第一状态时,两个支撑板5之间形成用于令病人移动至一个支撑板5上的间隙;当支撑板组处于第二状态时,两个支撑板5互相拼接以用于支撑平躺的病人;升降组件3安装于底座1,用于调节支撑组件在竖直方向上与底座1的相对位置;第二支撑机构6,第二支撑机构6安装于底座1;当第二支撑机构6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支撑机构6与支撑板5之间具有用于容纳病人病床的间隙;当第二支撑机构6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二支撑机构6与两个支撑板5抵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转运设备,由于底座1具有滚轮2,使用时,将起吊转运设备推至病人床边,将底座1推至病床下,并保证第二支撑机构6处于初始状态;然后将支撑板组调整至第一状态,并将病人翻转至处于侧躺状态,然后通过升降组件3调节支撑组件在竖直方向的位置,直到支撑板组位于病人病床的表面,使侧躺的病人位于两个支撑板5的间隙中,再推至平躺在一个支撑板5上,然后调节两个支撑板5之间的距离令两个支撑板5拼接,使支撑板组达到第二状态,再令病人平躺至支撑板组上;接着,将底座1推出病床床底,调节第二支撑机构6至支撑状态,以令第二支撑机构6与两个支撑板5抵接,以确保支撑组件的稳定性;最后再推动起吊转运设备将病人转运至医疗设备上,全程无需看护者将病人抱起。
将病人由起吊转运设备转移至医疗设备(如手术台等)时,关于支撑板组的操作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即可,即先将支撑板组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然后再令病人以侧躺姿势从两个支撑板5之间的间隙移动至医疗设备上即可;其余步骤不再赘述。
因此,本实施例这种设置方式,降低了看护者的体力要求;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另外,还有效保障了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大大避免了在转运过程中病人摔倒导致受伤的风险,从而保护病人的健康,提高安全性。
其中,滚轮2可为万向轮;万向轮的设置令起吊转运设备的转向更加方便,更加便于推送,提高了转运的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两个支撑板5沿支撑杆4的延伸方向位置均可调。
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板5均可沿支撑杆4的延伸方向调节位置,更加便于支撑板组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安装于升降组件3,且与支撑杆4连接,用于调节支撑组件在水平面旋转。
升降组件3包括升降装置7以及连接杆8;升降装置7安装于底座1,且用于带动连接杆8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连接杆8通过旋转组件与支撑杆4连接。
连接杆8包括第一连接部9与第二连接部10,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块29以及旋转杆30;第一连接部9的一端与升降装置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 10连接;第二连接部10位于支撑杆4背离底座1的一侧,第二连接部10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第二连接部10具有第一通孔;旋转块29位于第二连接部10 背离底座的一侧,且旋转块29在第二连接部1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一通孔;旋转杆30的一端与支撑杆4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旋转块29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支撑组件在竖直方向的位置时,通过升降装置7 带动连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由于连杆与支撑组件的支撑杆4连接,则连杆的移动自然会带动支撑组件的移动,从而实现在竖直方向上调节支撑板5的位置,以满足支撑板5能够运动至病人病床表面。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块29位于第二连接部10背离底座的一侧,且旋转块29在第二连接部1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一通孔,而且旋转杆30 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4以及旋转块29连接,可知第二连接部10可以给旋转块 29一个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防止支撑组件下坠。而看护者只需令旋转杆30 在第一通孔中转动,即可实现支撑组件再水平面的旋转,从而能够更好地调节支撑板5与病人之间的相对位置,增加了使用场景,操作更加方便,提高了转运的效率。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剖视图,参考图1和图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升降装置7包括:套筒11,套筒11与底座1固定连接,套筒11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容纳腔、以及位于套筒11的侧壁并与容纳腔延伸方向相同的开孔12,且套筒11远离底座1的一端具有第二通孔;丝杆13,丝杆13位于容纳腔中,且延伸方向与容纳腔相同;转动块14,转动块14穿过第二通孔与丝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15,连接块15包括第一连接块 16和第二连接块17,第一连接块16具有与丝杆13配合的内螺纹,且套设于丝杆13;第二连接块17与第一连接块16固定连接,且穿过开孔12延伸至套筒11的外侧,并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支撑组件在竖直方向的位置时,旋拧转动块14,令转动块14带动丝杆13在套筒11的容纳腔中旋转,丝杆13旋转则带动连接块15在套筒11的开孔12的延伸方向(即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令连接杆8 带动支撑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实现调节支撑板5在竖直方向的位置,以满足支撑板5能够运动至病人病床表面。
这种升降装置7的设置,能够满足能够调节支撑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其中,还可通过电机等驱动机构来旋拧转动块14,更加省力。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支撑组件还包括滑动块18、螺栓 19以及安装杆20;支撑杆4沿其延伸方向设置若干与螺栓19配合的螺纹孔,且滑动块18具有与螺栓19配合的第三通孔,滑动块18套设于支撑杆4;安装杆20的一端与滑动块1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5固定连接;支撑板5、安装杆20、滑动块18以及螺栓19均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支撑板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时,可令滑动块18沿支撑杆4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带动安装杆20以及支撑板5在沿水平方向移动,以调节两个支撑板5之间的距离,当两个支撑板5之间形成用于令病人移动至一个支撑板5上的间隙时,则支撑板组处于第一状态;当两个支撑板组互相拼接,即处于第二状态时,可拧紧螺栓19以将滑动块18和安装杆20固定连接,进一步保障支撑组件的稳定性,从而对转运的病人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
其中,支撑杆4的两端可分别设置限位块21;限位块21用于防止滑动块 18从支撑杆4的两端脱落。
另外,如图1所示,安装杆20可为弧形杆,如此设置可令平躺在支撑板组上的病人具有更多的空间,提高病人的舒适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二支撑机构6包括调节装置以及支撑装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支撑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与支撑板5的相对位置;当第二支撑机构6处于支撑状态时,支撑装置与两个支撑板5抵接。
如图1所示,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件31,支撑件31背离支撑板5的一侧具有凹槽;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23、第三固定块24、第一抵接杆25、第二抵接杆26以及第三抵接杆27;第一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 23、第三固定块24均固定安装于底座1;第一抵接杆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22以及支撑件31转动连接,第二抵接杆2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块23 以及支撑件31转动连接;第三抵接杆27的一端与第三固定块24转动连接,另一端具有与凹槽配合的倾斜面28。
其中,如图1所示,支撑件31可为板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支撑机构6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抵接杆25、第二抵接杆26以及第三抵接杆27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角度为0°,以令支撑件31 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当需要用支撑件31抵接支撑板5时,将支撑件31向上移动,随着支撑件31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增大,第一抵接杆25和第二抵接杆26分别绕第一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23转动,且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角度也逐渐变大,然后将第三抵接杆27绕第三固定块24转动,将第三抵接杆27倾斜面28嵌入支撑件31的凹槽,此时第二支撑机构6处于支撑状态。
这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将第二支撑机构6在初始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支撑板5背离底座1的一侧具有柔性垫。
本实施例中,柔性垫的设置能够令被转运的病人更加舒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起吊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滚轮;
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及升降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杆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杆的支撑板组,所述支撑板组包括两个沿所述支撑杆延伸方向排列的支撑板,且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当所述支撑板组处于第一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用于令病人移动至一个支撑板上的间隙;当所述支撑板组处于第二状态时,两个支撑板互相拼接以用于支撑平躺的病人;所述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用于调节所述支撑组件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底座的相对位置;
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当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具有用于容纳病人病床的间隙;当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两个所述支撑板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位置均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旋转组件;
所述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升降组件,且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支撑组件在水平面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吊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装置以及连接杆;
所述升降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且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吊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块以及旋转杆;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撑杆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一通孔;
所述旋转块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且所述旋转块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旋转块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吊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容纳腔、以及位于所述套筒的侧壁并与所述容纳腔延伸方向相同的开孔,且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具有第二通孔;
丝杆,所述丝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且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纳腔相同;
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内螺纹,且套设于所述丝杆;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且穿过所述开孔延伸至所述套筒的外侧,并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滑动块、螺栓以及安装杆;
所述支撑杆沿其延伸方向设置若干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纹孔,且所述滑动块具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第三通孔,所述滑动块套设于所述支撑杆;
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安装杆、滑动块以及螺栓均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调节装置以及支撑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支撑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吊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一抵接杆、第二抵接杆以及第三抵接杆;
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
所述第一抵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以及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抵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块以及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抵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转动连接,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倾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起吊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具有柔性垫。
CN202021558693.3U 2020-07-31 2020-07-31 起吊转运设备 Active CN215081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8693.3U CN215081309U (zh) 2020-07-31 2020-07-31 起吊转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8693.3U CN215081309U (zh) 2020-07-31 2020-07-31 起吊转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81309U true CN215081309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61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8693.3U Active CN215081309U (zh) 2020-07-31 2020-07-31 起吊转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81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4333B (zh) 一种新型的医用电动移位车
AU2008214122B2 (en) Patient repositioning and limb management system
EP1819308A1 (en) System for turning a patient
CN212166038U (zh) 一种智能多功能护理床
CN215081309U (zh) 起吊转运设备
CN213607608U (zh) 一种易于病人侧身换药病床
KR102031057B1 (ko) 환자 이송 장치
RU2364384C1 (ru) Тележка-подъемник для больных
CN111481353B (zh) 一种重症监测转运床
CN209827310U (zh) 滑动式护理床
CN113197730A (zh) 一种方便人员转移的医用转运平车
KR20210043838A (ko) 침상 환자 이송장치
CN213993973U (zh) 一种重症患者临床急救辅助装置
KR20210066392A (ko) 환자 이송이 가능한 의료용 베드
CN211962422U (zh) 一种电动病床用侧翻连杆机构
CN220293750U (zh) 一种移动式急救应急重症监护装置
CN209864375U (zh) 一种可承超重电动床
CN215131982U (zh) 一种全面防护型医用病床
CN213250496U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病人运送装置
CN215385258U (zh) 一种重症临床急救辅助装置
CN214909454U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床
CN213607524U (zh) 一种方便过床的运转床
CN214806106U (zh) 一种门诊护理用重症患者辅助移动装置
CN211633957U (zh) 一种病人运转用辅助设备
CN215131796U (zh) 一种助力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