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80848U - 祛疤护肤组件 - Google Patents

祛疤护肤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80848U
CN215080848U CN202023349422.XU CN202023349422U CN215080848U CN 215080848 U CN215080848 U CN 215080848U CN 202023349422 U CN202023349422 U CN 202023349422U CN 215080848 U CN215080848 U CN 215080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scar
layer
patch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94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lue Moxibustio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lue Moxibustio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lue Moxibustio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lue Moxibustion Healt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94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80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80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80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祛疤护肤组件,属于医疗保健美容领域。一种祛疤护肤组件包括:贴肤件,所述贴肤件包括贴肤层与保护层,所述贴肤层具有祛疤护肤成分且连接于人体皮肤,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贴肤层背离体表皮肤的一侧表面;以及发热件,所述发热件与所述保护层背离贴肤层的一侧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加加快祛疤护肤产品使用时皮肤吸收药物成分的速度。

Description

祛疤护肤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美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祛疤护肤组件。
背景技术
祛疤贴、美白贴或者精油贴等祛疤护肤产品可利用具有的药物成分治疗或者修复皮肤。例如祛疤贴可用于因手术、车祸、割伤或烧伤而留在身体任何部位的已愈合疤痕(增生性疤痕和瘢痕疙瘩),保持疤痕湿润和清洁,从而有助于疤痕整体情况的改善,使疤痕面积减小,颜色退浅,起到治疗作用。
但是目前的祛疤护肤产品使用时皮肤吸收药物成分的速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祛疤护肤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祛疤护肤产品使用时皮肤吸收药物成分的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祛疤护肤组件,包括:
贴肤件,贴肤件包括贴肤层与保护层,贴肤层具有祛疤护肤成分且连接于人体皮肤,保护层设置于贴肤层背离体表皮肤的一侧表面;以及
发热件,发热件与保护层背离贴肤层的一侧表面连接。
可选的,发热件与保护层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的,贴肤件包括:
粘贴层,粘贴层设置于保护层背离贴肤层的一侧表面;
其中,发热件通过粘贴层与贴肤件连接。
可选的,发热件的轮廓与贴肤件的轮廓一致。
可选的,还包括:
导热片,导热片设置于发热件与保护层之间。
可选的,导热片朝向贴肤件的一侧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
保护层背离贴肤层的一侧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孔,定位凸起与定位孔可分离地配合。
可选的,发热件设置为石墨烯发热片、碳纤维发热片或者托玛琳发热片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发热件包括:
发热件膜层;
发热丝,发热丝设置于发热件膜层内;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与发热丝连接,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均凸出于发热件膜层背离贴肤件的一侧表面;
祛疤护肤组件还包括:
独立电源,独立电源与发热件可分离地配合;
其中,当独立电源与发热件配合时,独立电源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离型纸层,离型纸层设置于发热件膜层背离保护层的一侧表面。
可选的,贴肤件设置为祛疤贴、美白贴、热敷贴、理疗贴、保健贴、暖宫贴、颈椎贴、膏药贴或者精油贴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发热件与贴肤件结合使用,从而在贴肤件贴合于人体体表时,发热件产生热量促使皮肤吸收贴肤层中包含的药物成分,有效促进皮肤再生、美白或者疤痕消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祛疤护肤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祛疤护肤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祛疤护肤组件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祛疤护肤组件一实施例的发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祛疤护肤组件。图1为祛疤护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祛疤护肤组件包括贴肤件100与发热件200。其中,贴肤件100用于在使用时贴附在人体皮肤表面,且贴肤件具有祛疤护肤成分。该贴附件100可以是祛疤贴、美白贴、精油贴等护肤产品。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以祛疤贴为例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易于想到当该贴肤件为美白贴、精油贴等护肤产品时或者为热敷贴、理疗贴、保健贴、暖宫贴、颈椎贴、膏药贴中的任一种时的具体结构。
贴肤件100可用于因手术、车祸、割伤或烧伤而留在身体任何部位的已愈合疤痕(增生性疤痕和瘢痕疙瘩),保持疤痕湿润和清洁,从而有助于疤痕整体情况的改善,使疤痕面积减小,颜色退浅,起到治疗作用,也可与其它疤痕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增强治疗效果。
本实施例中,贴肤件100一般包括贴肤层110与保护层120,贴肤层110在使用时贴在体表皮肤的疤痕处。贴肤层110可以保湿软化疤痕,并促进疤痕处的细胞修复。贴肤层110可以是硅凝胶垫层。且硅凝胶垫层可包含有甲壳素或者褐藻提取物或者其他有助于皮肤疤痕祛除的药物成分。保护层120设置于贴肤层110背离体表皮肤的一侧表面。保护层120为贴肤件100的表层。贴肤件100的轮廓可设置为圆形、矩形、四边形等形状,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发热件200可产生热量。发热件200可具有发热面,发热件200产生的热量主要从发热面传递出去。发热件与保护层120背离贴肤层110的一侧表面连接。从而在使用祛疤贴的时候,发热件200产生的热量经过保护层120以及贴肤层110传递至疤痕处的皮肤上。其中,发热件200可以为石墨烯发热片、碳纤维发热片或者托玛琳发热片中的任一种。或者发热件200可以为在贴肤件100上涂覆的石墨烯发热膜、碳纤维发热膜或者托玛琳发热膜的任一种。
本实施例中,发热件200与贴肤件100结合使用,从而在贴肤件100贴合于人体体表的疤痕处时,发热件200产生热量促使疤痕处的皮肤吸收贴肤层110中包含的药物成分,有效促进皮肤再生。且发热件200产生的热量还可以促使疤痕处受热吸收贴肤件100中的水分加速皮肤软化,从而提高贴肤件100的治疗效率。
本实施例中,贴肤件100和发热件200两者结合在一起。当贴肤件100变得难以清洗或粘贴时,便需更换另一片新的贴肤件100,此时可将两者共同抛弃,换上新的祛疤护肤组件后将新的贴肤件100继续贴附在疤痕处祛疤。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贴肤件100和发热件200两者可拆卸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当贴肤件100变得难以清洗或粘贴时,便需更换另一片新的贴肤件100,此时可将贴肤件100与发热件200分离,将新的贴肤件100和发热件200连接在一起,再将新的贴肤件100继续贴附在疤痕处祛疤。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选择,参阅图2,贴肤件100包括粘贴层130,粘贴层130设置于保护层120背离贴肤层110的一侧表面。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贴肤件100的保护层120还涂覆或者粘贴有一层粘贴层130。发热件200通过粘贴层130与贴肤件100的保护层120粘贴在一起,当需要分离发热件200与贴肤件100时,将贴肤件100撕下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贴肤件100的各个部分受热,促使与贴肤件100连接的各个部分的皮肤都加快吸收贴肤件100中的药物成分。发热件200的轮廓与贴肤件100的轮廓一致。
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祛疤护肤组件还包括:导热片300,导热片300设置于发热件200与保护层120之间。
导热片300是由导热较好的铜材铝材等材料制成的片状物,例如圆形的铜片。或者,导热片300还可以设置为片状的导热网。发热件200上的热量直接作用在导热片300上,导热片300吸收热量后迅速在导热片300上传递,使得导热片300均匀受热,然后,均匀受热后的导热片300再将热量均匀地传递至贴肤件100上,从而提高本实施例祛疤护肤组件对疤痕处的全部表面的祛疤速度,以避免局部发热的发热件200再使得贴肤件100受热不均而影响到贴肤件100的祛疤效果。参阅图4,导热片300覆盖发热面的全部表面,从而避免发热件200发出的热量空耗。
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导热片300朝向贴肤件100的一侧侧壁上具有多个定位凸起301。保护层120背离贴肤层110的一侧表面具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凸起301与定位孔可分离地配合。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由于贴肤件100在受热时变形而影响贴肤件100和发热件200的连接,甚至于导致贴肤件100不能完全贴附于疤痕处,而影响贴肤件100的创面密合性,导致细菌入侵引起感染。可通过多个定位凸起301和定位孔的连接将贴肤件100强制展开,并通过发热件200的重量以及多个定位凸起301将贴肤件100压在疤痕处,保持贴肤件100的创面密合性。
且导热片300的轮廓与贴肤件100的轮廓一致。参阅图1、图2、图3,本实施例中,导热片300的外轮廓与祛疤护肤组件的外轮廓一致,例如,两者均为圆形,以使得导热片300完全覆盖贴肤件100,进而更好地将发热件200产生的热量均匀地传递至贴肤件100,从而提高贴肤件100的祛疤效率。或者导热片300与贴肤件100一致还可设置为矩形、四边形或者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件200包括:发热件膜层210;发热丝220,发热丝220设置于发热件膜层210内;第一电极230a和第二电极230b,第一电极230a和第二电极230b均与发热丝220连接,且第一电极230a与第二电极230b均凸出于发热件膜层210背离贴肤件100的一侧表面。
具体而言,发热件膜层210内嵌有发热丝220,发热丝220可呈多匝线圈设置,从而均匀发热。发热件膜层210内还嵌有第一电极230a和第二电极230b,第一电极230a和第二电极230b均凸出于发热件膜层210背离贴肤件的一侧表面,从而可以与外接电源连接。此时,祛疤护肤组件还包括:独立电源(未示出),独立电源与发热件可分离地配合。独立电源用于为发热丝220供电,从而使得发热丝220开始发热。
其中,当独立电源与发热件200配合时,独立电源分别与第一电极230a和第二电极230b连接。即独立电源的阳极与第一电极230a连接,阴极和第二电极230b连接,从而形成一完整的回路,发热丝220开始发热。
本实施例中,独立电源可长久使用,而发热件200与贴肤件100两者作为易耗品使用,在发热件200与贴肤件100达到报废标准时,丢弃旧的发热件200与贴肤件100,然后换上新的发热件200与贴肤件100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离型纸层,离型纸层设置于发热件膜层210背离保护层的一侧表面。从而保护发热件膜层210,以使得在需要使用时,可将离型纸层撕下与发热件膜层210分离,然后将独立电源连接在发热件膜层210上,发热件膜层210可利用自身的粘附力粘贴在独立电源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祛疤护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贴肤件,所述贴肤件包括贴肤层与保护层,所述贴肤层具有祛疤护肤成分且连接于人体皮肤,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贴肤层背离体表皮肤的一侧表面;以及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与所述保护层背离贴肤层的一侧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疤护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与所述保护层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祛疤护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肤件包括:
粘贴层,所述粘贴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贴肤层的一侧表面;
其中,所述发热件通过所述粘贴层与所述贴肤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疤护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的轮廓与所述贴肤件的轮廓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疤护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置于所述发热件与所述保护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疤护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朝向所述贴肤件的一侧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起;
所述保护层背离所述贴肤层的一侧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孔可分离地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祛疤护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设置为石墨烯发热片、碳纤维发热片或者托玛琳发热片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祛疤护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包括:
发热件膜层;
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设置于所述发热件膜层内;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与所述发热丝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均凸出于所述发热件膜层背离所述贴肤件的一侧表面;
所述祛疤护肤组件还包括:
独立电源,所述独立电源与所述发热件可分离地配合;
其中,当所述独立电源与所述发热件配合时,所述独立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祛疤护肤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型纸层,所述离型纸层设置于所述发热件膜层背离所述保护层的一侧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疤护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肤件设置为祛疤贴、美白贴、热敷贴、理疗贴、保健贴、暖宫贴、颈椎贴、膏药贴或者精油贴中的任一种。
CN202023349422.XU 2020-12-31 2020-12-31 祛疤护肤组件 Active CN215080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9422.XU CN215080848U (zh) 2020-12-31 2020-12-31 祛疤护肤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9422.XU CN215080848U (zh) 2020-12-31 2020-12-31 祛疤护肤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80848U true CN215080848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23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9422.XU Active CN215080848U (zh) 2020-12-31 2020-12-31 祛疤护肤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80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7523850A5 (zh)
WO2005044141A3 (en) Skin-contacting heatable dressing
CN201564664U (zh) 本草熨脐贴
CN215080848U (zh) 祛疤护肤组件
KR101227227B1 (ko) 여성전용 온열패드
CN108056856A (zh) 一种创口治愈贴
CN206167633U (zh) 一种具有发热功能的理疗电极片
CN213527125U (zh) 一种预防尿潴留的中药加温热熨帖
CN210078604U (zh) 一种水凝胶电极片
CN203341896U (zh) 一种多功能热敷贴
CN217908168U (zh) 一种本草热敷贴
CN210583347U (zh) 一种治疗疾病的药膏贴
CN210131098U (zh) 穴位磁疗药物热灸贴
CN216021354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中性电极
CN214129438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温灸理疗贴
CN215080710U (zh) 发热治疗组件
CN213667530U (zh) 一种治疗乳腺病的中药胸贴
CN210494890U (zh) 新型医用铝箔电极片
CN216022699U (zh) 一种中医定向透皮敷贴装置
CN215503709U (zh) 一种可更换贴片的医用冷敷贴
CN210811938U (zh) 一种养宫黑玉贴
CN216169401U (zh) 一种神经内科头部症状热磁辅助治疗装置
CN210872379U (zh) 一种用于急症外科冷敷贴
CN217186747U (zh) 一种敷贴膜
CN214104872U (zh) 一种爆珠硅胶肚脐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