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73066U - 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073066U CN215073066U CN202121463932.1U CN202121463932U CN215073066U CN 215073066 U CN215073066 U CN 215073066U CN 202121463932 U CN202121463932 U CN 202121463932U CN 215073066 U CN215073066 U CN 2150730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iode
- power supply
- tlcc
- temperature
- 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包括供电电源、过温保护模块和LED负载,所述过温保护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启动电阻组和恒流电阻Rs,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并通过启动电阻组而与供电电源的阳极回路端和LED负载的正极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并通过恒流电阻Rs而与供电电源的阴极回路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的阴极回路端相连接,所述LED负载的负极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能够恒定输出电流,具有过温自动保护的特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Triodelinear constant current)驱动电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ED灯被公认为绿色的第四代光源,具有高效、寿命长、安全环保、体积小、高可靠性和响应速度快等诸多优点,技术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LED为恒流工作负载,因此,采用恒流驱动,才能保障其始终维持安全、稳定的工况。现有的LED灯的驱动电路通常依靠专用的恒流驱动芯片进行恒流驱动,因此,产品的产能受芯片的市场供应情况波及较大,产品的价格亦容易随着芯片的价格涨幅而出现变化,难以保证稳定的生产。而利用部分分立元器件以实现恒流驱动的驱动电路则存在电路结构复杂和成本较高等问题,在实际投产中达不到采用专用芯片的驱动电路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LED灯的前向电压VF具有负的温度特性,表现为VF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LED灯被以恒定电压驱动时,由于环境温度和自发热而引起的LED灯温度升高,VF值降低,会导致LED灯的导通电流增加,这又使LED的温度进一步上升,VF值进一步下降。就功率而言,这个过程是个正反馈过程,最终会导致LED灯的热失控,影响LED灯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LED驱动电路的过温保护不得不重点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能够恒定输出电流,具有过温自动保护的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包括供电电源、过温保护模块和LED负载,所述过温保护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启动电阻组和恒流电阻Rs,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并通过启动电阻组而与供电电源的阳极回路端和LED负载的正极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并通过恒流电阻Rs而与供电电源的阴极回路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的阴极回路端相连接,所述LED负载的负极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供电电源为交流电电源AC,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所述交流电电源AC经整流滤波模块处理并产生平稳的高压直流电压后再通过过温保护模块而为LED负载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包括整流桥DB1和高压电解电容C1,所述整流桥DB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交流电电源AC的ACL端和ACN端相连接,所述整流桥DB1的两个直流输出端以及高压电解电容C1的两个接线端分别经过温保护模块的升温监测后而与LED负载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交流电电源AC的ACL端与整流桥DB1的一个交流输入端之间还设有线绕保险电阻RF1。
作为优选,所述启动电阻组中启动电阻的数量至少为2个。
作为优选,所述供电电源为直流电电源,所述直流电电源的DC+端和DC-端分别经过温保护模块的升温监测后而与LED负载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启动电阻组中启动电阻的数量至少为1个。
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分流电阻RA。
作为优选,所述TLCC驱动电路在正常工作时呈现恒流输出特性且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out_CC为恒定输出电流,Q1Vbe为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Rs为恒流电阻Rs的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极管Q1、三极管Q2、启动电阻组和恒流电阻Rs共同构成过温保护模块,同时使得流经恒流电阻Rs的电流与LED负载的回路电流相等,又使得恒流电阻Rs的电压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相等,从而利用Q1Vbe接近一个固定数值这一特性,根据所需自由调整恒流电阻Rs的电阻参数,实现恒定输出电流的自动调整,无需采用专用的恒流芯片,受芯片的价格和供给影响小,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集成电路缺乏芯片的问题,整体电路优势明显,性能突出,成本低廉,性价比高;能够利用三极管所固有的温飘特性,从而在电路自身或外界温度高于三极管的阈值温度时,降低恒定输出电流,又在驱动电路解除异常温升状态时,恢复正常的恒定输出电流,整个流程周而复始,从而实现过温自动保护的特性;通过设置线绕保险电阻RF1、整流桥DB1和高压电解电容C1,能够在供电电源为交流电电源AC时,限制浪涌干扰,防止电路出现异常短路,并产生经整流滤波后的平稳的高压直流电压;通过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设置分流电阻RA,能够更好地实现三极管Q2的功耗转移,进一步地提升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包括供电电源、过温保护模块和LED负载,所述过温保护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启动电阻组和恒流电阻Rs,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并通过启动电阻组而与供电电源的阳极回路端和LED负载的正极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并通过恒流电阻Rs而与供电电源的阴极回路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的阴极回路端相连接,所述LED负载的负极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供电电源为交流电电源AC,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所述交流电电源AC经整流滤波模块处理并产生平稳的高压直流电压后再通过过温保护模块而为LED负载供电。
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包括整流桥DB1和高压电解电容C1,所述整流桥DB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交流电电源AC的ACL端和ACN端相连接,所述整流桥DB1的两个直流输出端以及高压电解电容C1的两个接线端分别经过温保护模块的升温监测后而与LED负载相连接。
所述交流电电源AC的ACL端与整流桥DB1的一个交流输入端之间还设有线绕保险电阻RF1。
所述启动电阻组中启动电阻的数量为2个,即R1和R2。
所述TLCC驱动电路在正常工作时呈现恒流输出特性且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out_CC为恒定输出电流,Q1Vbe为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Rs为恒流电阻Rs的电阻。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交流电电源AC经过ACL端和ACN端接入TLCC驱动电路,利用线绕保险电阻RF1限制浪涌干扰,同时通过自身的熔断保护机制防止电路出现异常短路,又利用整流桥DB1和高压电解电容C1实现整流滤波特性,产生经整流滤波后的平稳的高压直流电压。
随后,高压直流电压分两路,其中一路直接接入LED负载的正极端,而另一路则通过启动电阻R1和启动电阻R2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从而为三极管Q1提供集电极偏置电阻,为三极管Q2提供基极启动电压。此外,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并经过恒流电阻Rs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LED负载的负极端相连接,从而可利用三极管Q1控制三极管Q2的开关状态。
对于LED负载而言,电流从其正极端流入负极端,再经三极管Q2的集电极流至三极管Q2的发射极,最终通过恒流电阻Rs接地,形成完整的电气回路。此时,LED负载的回路电流等于恒流电阻Rs上流经的电流。又因恒流电阻Rs的两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三极管Q1发射极相连接,因此恒流电阻Rs的电压等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1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即Q1Vbe。众所周知,Vbe为三极管的特性电压并接近一个固定数值,如硅管为0.6~0.7V,而锗管为0.2~0.3V。因此,调整恒流电阻Rs的电阻参数,即可调整TLCC驱动电路的恒定输出电流。以Q1Vbe为0.6V例,恒定输出电流Iout_CC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out_CC为恒定输出电流,Q1Vbe为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Rs为恒流电阻Rs的电阻。
在工作过程中,TLCC驱动电路呈现恒流输出特性,并且三极管Q1时刻检测温升情况,实现过温自动保护的功能。其中,过温自动保护的原理如下:
三极管存在固有的温飘特性,即当电路自身或外界温度高于三极管的阈值温度时,三极管的Vbe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也就是说,当三极管Q1检测到温度过高时,Q1Vbe会随之降低,使恒流电阻Rs的电流被拉低,从而使Iout_CC降低;当TLCC驱动电路解除异常温升状态时,Q1Vbe恢复正常,使恒流电阻Rs两端检测的电压恢复正常,从而实现设定恒流状态,整个流程周而复始。
实施例二:
参阅图2,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分流电阻RA。
其他同实施例一。
在TLCC驱动电路中加入的并联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的分流电阻RA具有独特的分流、分功耗功能,能够使LED负载的正极端流入LED负载的负极端的电路分为两路。两路电流中的其中一路电流直接经三极管Q2的集电极流至三极管Q2的发射极,而另一路电流则在流经分流电阻RA后再流至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两路电流最终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处汇集在一起,再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恒流电阻Rs对地形成回路。
其中,由于恒流电阻Rs的电压等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1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因此,加入的分流电阻RA并不会影响TLCC电路的恒流效果。并联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的分流电阻RA具有非常显著的分流、分功耗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实现三极管Q2的功耗转移,进一步地提升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在输出低电流恒流时,如低于10mA的输出应用中,分流电阻RA可以省略不用。
实施例三:
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包括供电电源、过温保护模块和LED负载,所述过温保护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启动电阻组和恒流电阻Rs,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并通过启动电阻组而与供电电源的阳极回路端和LED负载的正极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并通过恒流电阻Rs而与供电电源的阴极回路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的阴极回路端相连接,所述LED负载的负极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供电电源为直流电电源,所述直流电电源的DC+端和DC-端分别经过温保护模块的升温监测后而与LED负载相连接。
所述启动电阻组中启动电阻的数量至少为1个。
所述TLCC驱动电路在正常工作时呈现恒流输出特性且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out_CC为恒定输出电流,Q1Vbe为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Rs为恒流电阻Rs的电阻。
工作过程和过温自动保护的原理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参阅图4,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分流电阻RA。
其他同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极管Q1、三极管Q2、启动电阻组和恒流电阻Rs共同构成过温保护模块,同时使得流经恒流电阻Rs的电流与LED负载的回路电流相等,又使得恒流电阻Rs的电压与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相等,从而利用Q1Vbe接近一个固定数值这一特性,根据所需自由调整恒流电阻Rs的电阻参数,实现恒定输出电流的自动调整,无需采用专用的恒流芯片,受芯片的价格和供给影响小,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集成电路缺乏芯片的问题,整体电路优势明显,性能突出,成本低廉,性价比高;能够利用三极管所固有的温飘特性,从而在电路自身或外界温度高于三极管的阈值温度时,降低恒定输出电流,又在驱动电路解除异常温升状态时,恢复正常的恒定输出电流,整个流程周而复始,从而实现过温自动保护的特性;通过设置线绕保险电阻RF1、整流桥DB1和高压电解电容C1,能够在供电电源为交流电电源AC时,限制浪涌干扰,防止电路出现异常短路,并产生经整流滤波后的平稳的高压直流电压;通过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设置分流电阻RA,能够更好地实现三极管Q2的功耗转移,进一步地提升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源、过温保护模块和LED负载,所述过温保护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启动电阻组和恒流电阻Rs,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并通过启动电阻组而与供电电源的阳极回路端和LED负载的正极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接并通过恒流电阻Rs而与供电电源的阴极回路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供电电源的阴极回路端相连接,所述LED负载的负极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为交流电电源AC,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所述交流电电源AC经整流滤波模块处理并产生平稳的高压直流电压后再通过过温保护模块而为LED负载供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模块包括整流桥DB1和高压电解电容C1,所述整流桥DB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交流电电源AC的ACL端和ACN端相连接,所述整流桥DB1的两个直流输出端以及高压电解电容C1的两个接线端分别经过温保护模块的升温监测后而与LED负载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电源AC的ACL端与整流桥DB1的一个交流输入端之间还设有线绕保险电阻RF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阻组中启动电阻的数量至少为2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为直流电电源DC,所述直流电电源DC的DC+端和DC-端分别经过温保护模块的升温监测后而与LED负载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阻组中启动电阻的数量至少为1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分流电阻RA。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63932.1U CN215073066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63932.1U CN215073066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073066U true CN215073066U (zh) | 2021-12-07 |
Family
ID=79230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63932.1U Active CN215073066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0730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16292A (zh) * | 2021-06-29 | 2021-08-27 | 杭州火石照明有限公司 | 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 |
-
2021
- 2021-06-29 CN CN202121463932.1U patent/CN2150730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16292A (zh) * | 2021-06-29 | 2021-08-27 | 杭州火石照明有限公司 | 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13263B (zh) | 开关电源和电视机 | |
CN111436174A (zh) | 一种高效恒流驱动电源设备 | |
CN215073066U (zh) | 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 | |
CN110061722B (zh) | 一种由mos型器件变频驱动的负载功率调整电路 | |
CN215121255U (zh) | 一种pwm调光控制型tlcc驱动电路 | |
CN202135377U (zh) | Led可调光驱动电源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模块 | |
CN113316285A (zh) | 一种pwm调光控制型tlcc驱动电路 | |
CN211454401U (zh) | 一种低成本的直流线性稳压电源 | |
CN113316292A (zh) | 一种过温自动保护的tlcc驱动电路 | |
CN210868253U (zh) | 一种led供电过温保护电路 | |
CN215073045U (zh) | 一种太阳能智能控制型tlcc驱动电路 | |
CN213690367U (zh) | 一种基于比较放大器的直流稳压电路 | |
CN212518788U (zh) |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软启动电路 | |
CN209982773U (zh) | Led装置 | |
CN202818102U (zh) | 一种二端串联型自供电数控大功率直流可调稳流装置 | |
CN221652816U (zh) | 一种稳压电路及灯具 | |
CN201274022Y (zh) | 一种稳压负反馈电路 | |
CN108200707B (zh) | 一种光源电压控制模块 | |
CN210864455U (zh) | 一种用于调节电压的集成电路 | |
CN219678114U (zh) | 一种保护电路、开关电源和空调 | |
CN216792764U (zh) | 一种传感器控温电路 | |
CN212366817U (zh) | 一种同时监控多个发热元件的过温保护电路 | |
CN215345153U (zh) | 可控硅调光的led驱动电路 | |
CN217508613U (zh) | 整流装置和跑步机 | |
CN216719000U (zh) | 一种兼容恒压源与恒流源的低成本供电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