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8366U - 防火门和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火门和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8366U
CN215068366U CN202121067466.5U CN202121067466U CN215068366U CN 215068366 U CN215068366 U CN 215068366U CN 202121067466 U CN202121067466 U CN 202121067466U CN 215068366 U CN215068366 U CN 215068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data center
fire
robo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674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虹
张杨锴
章建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1210674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8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8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8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火门,应用于金融系统,具体的是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包括多个区域,多个区域间通过多个防火门隔离开来。所述防火门包括: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可绕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设置;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可绕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设置;第一电动闭门器,所述第一电动闭门器与所述第一门板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门板转动;和第二电动闭门器,所述第二电动闭门器与所述第二门板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门板转动。通过对防火门的结构进行设计,可以允许巡检机器人穿过防火门自由进出多个区域,实现跨区巡检,扩大现有机器人的巡检范围。

Description

防火门和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融系统服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火门和包括该防火门的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金融系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和请求的爆炸性增长,服务器中心的设备数量急剧上升,这就导致数据中心巡检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Data Center,简称IDC)的规模越来越大,IT设备品牌、种类显得多而杂,采用人工巡检会浪费大量人力资源,可以使用巡检机器人逐步替代人工完成巡视、检查等日常巡检工作,以提升数据中心巡检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控制、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建筑、物流、和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具体地,目前机器人被逐渐应用到数据中心,用于对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等电子设备进行维护,这类机器人一般也可以称之为巡检机器人或机房智能巡检机器人,机房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用于代替人工进行机房内服务器设备的日常巡检。
现有的金融系统机房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巡检区域仅限于单机房内部,无法实现跨区域巡检,对于拥有多个功能房间的大型数据中心而言,机器人的跨区域巡检显得十分必要。而根据《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要求,数据中心内各功能房间之间隔墙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这就造成了机器人无法进出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门和包括该防火门的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金融系统、特别是数据中心被防火门隔离开来,造成机器人不能跨区巡检、巡检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火门,所述防火门包括: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可绕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设置;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可绕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设置;第一电动闭门器,所述第一电动闭门器与所述第一门板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门板转动;和第二电动闭门器,所述第二电动闭门器与所述第二门板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门板转动。
可选地,所述防火门还包括防火门控制模块,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电动闭门器和所述第二电动闭门器电性连接,用于给所述第一电动闭门器和所述第二电动闭门器发送门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防火门还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开关门控制信号,其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将开关门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
可选地,所述防火门还包括:人体探测器,所述人体探测器设于所述门板外表面,以在有人靠近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中的至少一个时产生感应信号。
可选地,所述防火门还包括:报警器,用于产生警报信号,其中,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人体探测器和所述报警器,以在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时,控制所述报警器产生警报信号。
可选地,所述报警器包括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所述发声装置用于发出警报声,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发出警报光。
可选地,所述防火门还包括门禁系统,所述门禁系统与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门禁系统包括指纹识别门禁装置、面部识别门禁装置和虹膜识别门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防火门。
可选地,所述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还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上设有发射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发射模块用以发射开关门控制信号,所述定位模块用以提供位置信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火门可以应用于金融系统,具体的是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包括多个区域,多个区域间通过多个防火门隔离开来。通过对防火门的结构进行设计,可以允许巡检机器人穿过防火门自由进出多个区域,实现跨区巡检,扩大现有机器人的巡检范围。这样,可以替代人工完成巡视、检查等日常巡检工作,以提升数据中心巡检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防火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中的机器人巡检区域地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070631580000031
Figure BDA000307063158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还有就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金融系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和请求的爆炸性增长,服务器中心的设备数量急剧上升,这就导致数据中心巡检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Data Center,简称IDC)的规模越来越大,IT设备品牌、种类显得多而杂,采用人工巡检会浪费大量人力资源,可以使用巡检机器人逐步替代人工完成巡视、检查等日常巡检工作,以提升数据中心巡检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随着人工智能、自动控制、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建筑、物流、和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具体地,目前机器人被逐渐应用到数据中心,用于对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等电子设备进行维护,这类机器人一般也可以称之为巡检机器人或机房智能巡检机器人,机房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用于代替人工进行机房内服务器设备的日常巡检。
现有的金融系统机房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巡检区域仅限于单机房内部,无法实现跨区域巡检,对于拥有多个功能房间的大型数据中心而言,机器人的跨区域巡检显得十分必要。而根据《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要求,数据中心内各功能房间之间隔墙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这就造成了机器人无法进出的难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金融系统、特别是数据中心被防火门隔离开来,造成机器人不能跨区巡检、巡检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巡检区域地图,数据中心各功能房间包含主机房、网络机房、空调机房、配电室A、配电室B、电池室A、电池室B,且通过外部通道相连,巡检地图为机器人内部程序提前绘制,每个机柜与设备前均在机器人巡检地图中提前设置巡检点,机器人按照巡检任务中设置的各巡检点位置自动规划最短路径,图中为全巡检点任务时机器人的巡检路线,每个功能房间皆有甲级防火门相隔,机器人从位于主机房左下角的充电装出发,历经主机房的冷通道A、冷通道B,网络机房的冷通道C,配电室A的各配电柜、UPS,电池室A的各电池,空调机房各精密空调,配电室B的各配电柜、UPS,电池室B的各电池,最终返回主机房充电桩处,完成全区域巡检。期间通过各功能房间的防火门。后台可根据具体需要在巡检任务中减少相应的巡检点,被减少的巡检点机器人在此次任务中将不再巡检该点对应的机柜或设备,机器人可根据巡检任务中需巡检的巡检点位置智能规划最短巡检路线。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应用于金融系统,具体的是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包括多个区域,多个区域间通过多个防火门隔离开来。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包括:主体、探测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探测装置设于主体上,用以对数据中心进行巡检;驱动装置包括多个驱动轮,多个驱动轮设于主体底部,用以驱动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在数据中心内活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通过后台系统的控制,规划巡检路线,能自动的对数据中心进行巡检,并且还可以穿过防火门101自由进出多个区域,实现跨区巡检,扩大现有机器人的巡检范围。替代人工完成巡视、检查等日常巡检工作,以提升数据中心巡检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工程人员可以在巡检之前,先编辑好需要巡检的地点。工程人员编辑需要巡检的点时可以设置编号也可以不设置编号,如果设置了编号机器人就会根据编号的顺序依次进行巡检;如果没有设置编号只是设置了巡检点,那么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就会生成总巡检路线最短的巡检路线供机器人进行巡检。巡检任务有是固定的任务,也有临时任务,固定的任务不需要工程人员每次都进行编辑,系统会自动执行,临时任务则需要工程人员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探测装置、以及驱动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以控制探测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工作。该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用户接口,网络接口,存储器。其中,通信总线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可选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对于用户接口的有线接口在本发明中可为USB接口。网络接口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探测装置包括全景摄像头206,全景摄像头206安装于主体的顶部,全景摄像头206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全景摄像头206用以对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进行定位。景物通过镜头(LENS)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图像传感器表面上,然后转为电信号,经过A/D(模数转换)转换后变为数字图像信号,再送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中加工处理,再通过USB接口传输到电全景摄像头206的处理器中处理,就感知到图像了。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探测装置还包括激光雷达模块210,激光雷达模块210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前侧,激光雷达模块210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激光雷达模块210用以感知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周围的环境。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从工作原理上讲,与微波雷达没有根本的区别: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飞机、导弹等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工作在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以激光为工作光束的雷达称为激光雷达。它由激光发射机、光学接收机、转台和信息处理系统等组成,激光器将电脉冲变成光脉冲发射出去,光接收机再把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光脉冲还原成电脉冲,送到显示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探测装置还包括多个超声测距仪212,多个超声测距仪212分布于主体表面,多个超声测距仪212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多个超声测距仪212用以感知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周围的环境。超声测距仪212是将超声波信号转换成其他能量信号(通常是电信号)的传感器。超声测距仪212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的优点,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还包括导航系统,导航系统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导航系统用以向控制装置提供位置信息,以供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工作。可以对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起到导航的作用,防止其偏航。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还包括信号发射模块208,信号发射模块208安装于主体前侧,信号发射模块208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信号发射模块208用以发射开门信号和关门信号,用以控制数据中心里的防火门101。当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行至防火门101前面的时候,信号发射模块208会发射一个请求开门的信号,防火门101接收到信号后会立马开门,防火门101打开之后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便可以从一个区域运动到另一个区域,能够畅行无阻。自由进出多个区域,实现跨区巡检,扩大现有机器人的巡检范围。替代人工完成巡视、检查等日常巡检工作,以提升数据中心巡检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主体包括第一壳体209和第二壳体211,第一壳体209沿竖直方向延展,第二壳体211沿水平方向延展,第一壳体209与第二壳体211一体成型设置。第一壳体209上安装有全景摄像头206以及信号发射模块208,全景摄像头206是安装在第一壳体209顶部的,安装在顶部视野更开阔;激光雷达模块210和导航系统是安装在第二壳体211上的。多个超声测距仪212遍布第一壳体209和第二壳体211表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还包括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插头、充电电路以及电池,充电电路用以连通插头与电池,插头用以插接充电座。充电座是安装在机房内的,当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完成所有的巡检任务或者电力不足的情况下就会立马行驶到充电座附件,自动将插头插进充电座里面,进行充电。电池从外电路接受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的工作过程。电池在其能量经放电消耗后,通过充电恢复,又能重新放电,构成充放循环。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是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有很多种,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其中钴酸锂是目前绝大多数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而其它正极材料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在市场上还没有大量生产。磷酸铁锂也是其中一种锂离子电池。从材料的原理上讲,磷酸铁锂也是一种嵌入/脱嵌过程,这一原理与钴酸锂,锰酸锂完全相同。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超长寿命、使用安全、可大电流快速放电、耐高温、大容量、无记忆效应、体积小、重量轻、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包括磁吸部,磁吸部设于插头上,磁吸部用以与充电座相吸合。相应的充电座上还设有与磁吸部相配合的配合部,当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运动到附件,磁吸部与配合部就会在磁力的吸附下插接在一起,完成充电连接。充电的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火门。例如,所述防火门可以包括2个门板和2个电动闭门器,所述2个电动闭门器可以分别与2个门板对应设置。示例地,所述2个门板可以包括第一门板101和第二门板,所述2个电动闭门器可以包括第一电动闭门器102和第二电动闭门器。所述第一门板101可绕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设置。所述第二门板可绕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设置。所述第一电动闭门器102与所述第一门板101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门板101转动。所述第二电动闭门器与所述第二门板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门板转动。
可选地,所述防火门还包括防火门控制模块103,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103与所述第一电动闭门器和所述第二电动闭门器电性连接,用于给所述第一电动闭门器和所述第二电动闭门器发送门控制信号。例如,响应于所述门控制信号,所述防火门可以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防火门还包括信号接收模块104,所述信号接收模块104用于接收开关门控制信号,其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104与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103电连接,用于将开关门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
例如,所述开关门控制信号可以来自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示例性地,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的信号发射模块208用以发射开门信号和关门信号(即所述开关门控制信号),以控制数据中心里的防火门。当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行至防火门101前面的时候,信号发射模块208会发射一个请求开门的信号,防火门101接收到信号后会立马开门,防火门101打开之后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200便可以从一个区域运动到另一个区域,能够畅行无阻。自由进出多个区域,实现跨区巡检,扩大现有机器人的巡检范围。替代人工完成巡视、检查等日常巡检工作,以提升数据中心巡检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可选地,所述防火门还包括人体探测器107。所述人体探测器107可以设于所述门板外表面,例如,设置在门板外表面的上部;或者,所述人体探测器107可以设置在防火门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人体探测器107可以配置为:在有人靠近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中的至少一个时产生感应信号。
可选地,所述防火门还包括:报警器108,用于产生警报信号,其中,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104电性连接所述人体探测器107和所述报警器108,以在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时,控制所述报警器108产生警报信号。
可选地,所述报警器108包括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所述发声装置用于发出警报声,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发出警报光。
可选地,所述防火门还包括门禁系统109,所述门禁系统109与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104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门禁系统包括指纹识别门禁装置、面部识别门禁装置和虹膜识别门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100,所述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100包括如上所述的防火门。
例如,所述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100还包括上述机器人200,所述机器人上设有发射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发射模块用以发射开关门控制信号,所述定位模块用以提供位置信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镜像(Read Only Memory image,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包括:
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可绕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设置;
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可绕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设置;
第一电动闭门器,所述第一电动闭门器与所述第一门板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一门板转动;和
第二电动闭门器,所述第二电动闭门器与所述第二门板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门板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还包括防火门控制模块,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电动闭门器和所述第二电动闭门器电性连接,用于给所述第一电动闭门器和所述第二电动闭门器发送门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还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开关门控制信号,其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将开关门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还包括:
人体探测器,所述人体探测器设于所述门板外表面,以在有人靠近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中的至少一个时产生感应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还包括:
报警器,用于产生警报信号,
其中,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人体探测器和所述报警器,以在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时,控制所述报警器产生警报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包括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所述发声装置用于发出警报声,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发出警报光。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门还包括门禁系统,所述门禁系统与所述防火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火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系统包括指纹识别门禁装置、面部识别门禁装置和虹膜识别门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9.一种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火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还包括:
机器人,所述机器人上设有发射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发射模块用以发射开关门控制信号,所述定位模块用以提供位置信息。
CN202121067466.5U 2021-05-18 2021-05-18 防火门和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 Active CN215068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7466.5U CN215068366U (zh) 2021-05-18 2021-05-18 防火门和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7466.5U CN215068366U (zh) 2021-05-18 2021-05-18 防火门和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8366U true CN215068366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12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67466.5U Active CN215068366U (zh) 2021-05-18 2021-05-18 防火门和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8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53729B (zh) 跨区巡检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1899473B2 (en) Counter drone system
US7154392B2 (en) Wide-area intruder detection and tracking network
CN110221617A (zh) 机器人充电座、机器人自动回充系统及自动回充方法
CN106020204A (zh) 一种障碍物检测装置、机器人及避障系统
CN110750097A (zh) 一种室内机器人导航系统及建图、定位和移动方法
Dogru et al. Drone detection using sparse lidar measurements
CN110596698A (zh) 主被动一体化无人机探测及识别技术
CN108107912A (zh) 一种智能无人机测绘系统
CN115933754A (zh) 基于毫米波雷达和双目视觉的电力巡检无人机避障方法
CN106157502A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主动防御智能入侵探测设备
CN111474537A (zh) 一种雷达人员监测测量系统及方法
CN206504737U (zh) 基于多段复合导航的机器人自主无线充电系统
Schouten et al. RadarSLAM: Biomimetic SLAM using ultra-wideband pulse-echo radar
CN206516016U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主动防御智能入侵探测设备
CN104316899B (zh) 一种空中无线电监测智能机器人
CN108958284A (zh) 一种无人机避障系统及方法
CN116540784B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无人系统空地协同导航与避障方法
Wang et al. PANDA: Placement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chieving 3D directional coverage
CN215068366U (zh) 防火门和数据中心跨区巡检系统
CN114360196A (zh) 基于云平台的5g智慧校园系统
CN215395185U (zh) 一种数据中心跨区巡检机器人
CN113625773A (zh) 一种无人机应急消防森林巡防指挥系统
CN208781071U (zh) 一种无人驾驶设备用智能化空间定位和环境感知装置
Navarro-Serment et al. Optimal sensor placement for cooperative distributed vi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