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6274U - 智能水煮测试仪 - Google Patents

智能水煮测试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6274U
CN215066274U CN202120857306.4U CN202120857306U CN215066274U CN 215066274 U CN215066274 U CN 215066274U CN 202120857306 U CN202120857306 U CN 202120857306U CN 215066274 U CN215066274 U CN 215066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ster
piston
channel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73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云波
高辉
康文兵
孙胜延
许迪
杨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yuan Photoelectric Dongguan Co ltd
Qian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ongguan Co ltd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Dongguan Co ltd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Suzhou Co ltd
Qianyu Micro Nano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yu Electronic Material Shenzhen Co ltd
Qian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ongguan Co ltd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Dongguan Co ltd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Suzhou Co ltd
Kunyuan Photoelectric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yu Electronic Material Shenzhen Co ltd, Qian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ongguan Co ltd,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Dongguan Co ltd,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Suzhou Co ltd, Kunyuan Photoelectric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yu Electronic Materi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73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6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6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6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水煮测试仪,包括主水箱、调节阀以及控制器,主水箱内设有多个水浴腔,每一水浴腔内均设有加热件;调节阀包括缸体、活塞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缸体内形成有混合流道,缸体开设有连通混合流道的热水进口、冷水进口以及出水口,热水进口和冷水进口沿缸体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缸体的侧壁,活塞设于混合流道中,且开设有连通其两侧的贯通孔,第一驱动组件与活塞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活塞于混合流道中移动,以调节热水进口和冷水进口的进水量之比,调节阀设有多个,每一调节阀的出水口与一水浴腔连通;控制器分别与每一加热件和每一第一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智能水煮测试仪的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智能水煮测试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水煮测试仪。
背景技术
水煮测试仪是生物、医药、卫生、化验室、分析室和教育科研的常见设备之一,部分实验需要采用水煮测试仪对试管、烧杯等器具进行加热。示例性技术中,水煮测试仪设有多个水浴腔,以满足同时对多个样品采用不同水浴温度进行水浴的实验要求;而在水浴过程中,常出现水浴腔内的水分挥发导致水位较低的情况,需要人为地往不同的水浴腔中添加对应温度的水,操作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水煮测试仪,旨在提供一种使用便捷的智能水煮测试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智能水煮测试仪,包括:
主水箱,所述主水箱内设有多个水浴腔,每一所述水浴腔内均设有加热件;
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缸体、活塞以及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缸体内形成有混合流道,所述缸体开设有连通所述混合流道的热水进口、冷水进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热水进口和所述冷水进口沿所述缸体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侧壁,所述活塞设于所述混合流道中,且开设有连通其两侧的贯通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活塞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于所述混合流道中移动,以调节所述热水进口和所述冷水进口的进水量之比;
所述调节阀设有多个,每一所述调节阀的出水口与一所述水浴腔连通;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主水箱,并分别与每一所述加热件和每一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缸体,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且间隔于所述混合流道之外;和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沿所述混合流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传动轴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混合流道中,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传动轴的背离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驱使所述传动轴沿所述传动轴的长度方向伸缩以带动所述活塞移动。
可选地,所述调节阀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横隔于所述缸体内,并将所述缸体内分隔为安装腔和所述混合流道,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传动轴穿设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活塞连接。
可选地,所述混合流道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热水进口和所述冷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一流道的侧壁,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流道的侧壁,所述调节阀还包括挡水件,所述挡水件横隔于所述第二流道中且可滑动设置,以在滑动过程中导通或隔断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第一流道。
可选地,所述调节阀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挡水件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挡水件于所述第二流道中滑动。
可选地,所述挡水件为磁性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挡水件的背离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铁通电时驱使所述挡水件朝向所述电磁铁滑动,以导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流道;和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挡水件传动连接,以于所述电磁铁断电时驱使所述挡水件向远离所述电磁铁的方向滑动,以隔断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出水口。
可选地,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挡水件的背离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水件和所述缸体的内壁抵接,以于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推动所述挡水件复位。
可选地,所述缸体的侧壁凸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之间,所述挡水件隔断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第一流道时与所述限位件抵接。
可选地,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还包括副水箱,所述副水箱开设有热水腔和冷水腔,每一所述调节阀的热水进口与所述热水腔的连通,每一所述调节阀的冷水进口与所述冷水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有多个,每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于一所述水浴腔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且/或,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有多个,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一所述水浴腔内,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且/或,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主水箱,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水煮测试仪中,主水箱设有多个水浴腔,每一水浴腔中均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加热件,控制器可控制每一加热件对对应的水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得每一水浴腔中的水保持用户所需的水浴温度,可对多个样品采用不同水浴温度进行水浴。同时,智能水煮测试仪还包括多个调节阀,每一调节阀的热水进口均用于连通热水水源,每一调节阀的冷水进口均用于连通冷水水源,每一调节阀的出水口分别与一水浴腔连通;当某一水浴腔内的水位下降时,控制器可以开启对应的调节阀,以使调节阀的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活塞移动,调节热水和冷水的注水比例,使热水和冷水混合形成所需温度的水注入水浴腔中,避免水浴腔内的水温拨动,且无需用户人为操作,提高了智能化程度,从而提高了水煮测试仪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水煮测试仪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调节阀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智能水煮测试仪 22 活塞
10 主水箱 221 贯通孔
11 水浴腔 23 第一驱动组件
12 显示面板 231 驱动件
13 控制面板 232 传动轴
20 调节阀 24 密封件
21 缸体 25 挡水件
211 混合流道 26 第二驱动组件
2111 第一流道 261 电磁铁
2112 第二流道 262 弹簧
212 热水进口 27 防水套
213 冷水进口 30 副水箱
214 出水口 31 热水腔
215 限位件 32 冷水腔
216 安装腔 33 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水煮测试仪100。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100包括主水箱10、调节阀20以及控制器,所述主水箱10内设有多个水浴腔11,每一所述水浴腔11内均设有加热件;所述调节阀20包括缸体21、活塞22以及第一驱动组件23,所述缸体21内形成有混合流道211,所述缸体21开设有连通所述混合流道211的热水进口212、冷水进口213以及出水口214,所述热水进口212和所述冷水进口213沿所述缸体21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缸体21的侧壁,所述活塞22设于所述混合流道211中,且开设有连通其两侧的贯通孔221,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与所述活塞2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22于所述混合流道211中移动,以调节所述热水进口212和所述冷水进口213的进水量之比,所述调节阀20设有多个,每一所述调节阀20的出水口214与一所述水浴腔11连通;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主水箱10,并分别与每一所述加热件和每一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电性连接。
具体地,本申请提出的智能水煮测试仪100,包括用于水浴加热的主水箱10和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主水箱10内形成有多个水浴腔11,每一水浴腔11内均设有加热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加热件的开启与关闭,并控制加热件的输出功率,可以理解的,当主水箱10内仅使用部分水浴腔11时,控制器仅开启对应的水浴腔11中的加热件运行,得以避免所有加热件开启,进而减少耗能,避免能源浪费;控制器控制每一加热件的输出功率,得以控制水浴腔11内的水的温度,使水浴腔11内的水保持恒定的水浴温度,避免加热件一直对水加热;其中,所述恒定的水浴温度,可以是精准的水浴温度值,也可以是水浴温度的范围,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智能水煮测试仪100还包括调节阀20,调节阀20设有多个,每一调节阀20均包括缸体21和活塞22,缸体21内形成有混合流道211,并开设有连通混合流道211的热水进口212、冷水进口213以及出水口214,每一调节阀20对应一水浴腔11设置,且调节阀20的出水口214与对应的水浴腔11连通,每一调节阀20的热水进口212均用于与热水水源连通,每一调节阀20的冷水进口213均用于与冷水水源连通,此时,热水和冷水汇流至缸体21的混合流道211中混合;本实施例中,缸体21为长筒状设置,缸体21的截面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等,热水进口212和冷水进口213沿缸体2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且均开设于缸体21的侧壁,活塞22横隔于混合流道211中且可沿缸体21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活塞22开设有连通活塞22两侧的贯通孔221,热水或冷水得以从贯通孔221流出以与另一侧的水流混合,活塞22于滑动过程中封堵或开启热水进口212和冷水进口213,得以调节热水进口212和冷水进口213连通混合流道211的流通面积,以调节热水和冷水注入混合流道211的注水比例,进而调节从出水口214流出的水的温度。可以理解的,此时,可以调节每一调节阀20中活塞22的位置以调节每一调节阀20输出的水的温度,使其与对应的水浴腔11中的温度匹配,避免将水注入水浴腔11时因水温差异导致水浴腔11内水温波动。
再进一步地,每一调节阀20均设有第一驱动组件23,第一驱动组件23与活塞22传动连接,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活塞22滑动,提高智能水煮测试仪100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使用便捷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23可以是但不限于步进电机或驱动气缸等,第一驱动组件23和活塞22的传动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连杆传动、丝杆传动、蜗轮蜗杆传动、齿轮传动或者两种及两种以上传动方式的组合等,在此不作限定,仅需驱动活塞22于混合流道211中往复滑动即可。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水煮测试仪100中,主水箱10设有多个水浴腔11,每一水浴腔11中均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加热件,控制器可控制每一加热件对对应的水浴腔11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得每一水浴腔11中的水保持用户所需的水浴温度,可对多个样品采用不同水浴温度进行水浴。同时,智能水煮测试仪100还包括多个调节阀20,每一调节阀20的热水进口212均用于连通热水水源,每一调节阀20的冷水进口213均用于连通冷水水源,每一调节阀20的出水口214分别与一水浴腔11连通;当某一水浴腔11内的水位下降时,控制器可以开启对应的调节阀20,以使调节阀20的第一驱动组件23驱动活塞22滑动,控制热水进口212和冷水进口213的开口面积,调节热水和冷水的注水比例,使热水和冷水混合形成所需温度的水注入水浴腔11中,避免水浴腔11内的水温拨动,且无需用户人为操作,提高了智能化程度,从而提高了水煮测试仪的使用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混合流道211中水的流动方向为所述活塞22于所述缸体21的侧壁的投影的长度方向,定义所述缸体21的投影长度为L1,定义所述热水进口212和所述冷水进口213于所述缸体21的同一侧壁上投影的中心距为L2,定义所述热水进口212和所述冷水进口213于所述缸体21的同一侧壁上投影的最大距离为L3,且满足L2≤L1<L3。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包括驱动件231和传动轴232,所述驱动件231固定于所述缸体21,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且间隔于所述混合流道211之外;所述传动轴232沿所述混合流道21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传动轴232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混合流道211中,并与所述活塞22连接,所述传动轴232的背离所述活塞2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23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231驱使所述传动轴232沿所述传动轴232的长度方向伸缩以带动所述活塞22移动。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智能水煮测试仪100中,调节阀20的第一驱动组件23与活塞22传动连接,以控制活塞22于混合流道211中往复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23包括驱动件231和传动轴232,传动轴232的一端与活塞22固定连接,传动轴232的另一端与驱动件231传动连接,此时驱动件231驱动传动轴232于混合流道211中往复伸缩,进而驱使活塞22与混合流道211中往复滑动控制热水进口212和冷水进口213的开口面积,控制出水口214的出水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31可以是电机或气缸,传动轴232可以是电机的输出轴或气缸的活塞22,也可以是单独的传动轴232与电机的输出轴或气缸的活塞22传动连接,其传动连接方式可以是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连杆传动、丝杆传动、蜗轮蜗杆传动、齿轮传动或者两种及两种以上传动方式的组合等传动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231间隔于混合流道211之外,可以是将驱动件231设置于缸体21外侧,也可以如下述实施例中设于缸体21内并通过密封件24与混合流道211分隔。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20还包括密封件24,所述密封件24横隔于所述缸体21内,并将所述缸体21内分隔为安装腔216和所述混合流道211,所述驱动件231设于所述安装腔216,所述传动轴232穿设于所述密封件24与所述活塞22连接。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调节阀20中,活塞22与传动轴232固定连接,传动轴232于混合流道211中伸缩时驱动活塞22滑动。本实施例中,调节阀20还包括密封件24,密封件24横隔于缸体21内,并将缸体21内部分隔形成安装腔216和混合流道211,驱动件231设于安装腔216中,传动轴232穿设于密封件24与活塞22固定连接,得以避免混合流道211中的水与驱动件231接触,导致驱动件231短路或进水损坏,提高调节阀20的使用安全性。其中,密封件24可以是但不限于挡水油封等。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流道211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2111和第二流道2112,所述热水进口212和所述冷水进口213位于所述第一流道2111的侧壁,所述出水口214位于所述第二流道2112的侧壁,所述调节阀20还包括挡水件25,所述挡水件25横隔于所述第二流道2112中且可滑动设置,以在滑动过程中导通或隔断所述出水口214和所述第一流道2111。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缸体21内形成有混合流道211,并开设有连通混合流道211的热水进口212、冷水进口213以及出水口214,热水和冷水分别从热水进口212和冷水进口213进入混合流道211中混合后从出水口214注入主水箱10的水浴腔11中。本实施例中,混合流道211分为沿水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2111和第二流道2112,热水进口212和冷水进口213位于第一流道2111,出水口214位于第二流道2112,调节阀20中还设有挡水件25,挡水件25横隔于第二流道2112,并可在第二流道2112中滑动,且在滑动过程中经过出水口214,进而得以在滑动过程中导通或隔断出水口214和第一流道2111,以在无需往水浴腔11中注水时关闭出水口214,避免持续注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挡水件25可以是人为拨动,也可以在调节阀20中设置第二驱动组件26进行电控或气动控制,第二驱动组件26可以由控制器统一控制也可以是单独的控制系统进行人为制动,在此均不作限定。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20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26,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6与所述挡水件25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挡水件25于所述第二流道2112中滑动。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调节阀20设有挡水件25,挡水件25可于第二流道2112中滑动以开启或关闭出水口214。本实施例中,调节阀20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26,第二驱动组件2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并与挡水件25传动连接,以使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组件26驱动挡水件25于第二流道2112中滑动,提高控制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使用便捷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组件26可以是但不限于驱动电机、驱动气缸等得以往复驱动的驱动件231,也可以设置驱动机构和复位机构的组合,分别控制挡水件25的单向移动。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25为磁性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6包括电磁铁261和复位件,所述电磁铁261设于所述挡水件25的背离所述第一流道2111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铁261通电时吸附所述挡水件25以导通所述出水口214与所述第一流道2111;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挡水件25传动连接,以于所述电磁铁261断电时驱使所述挡水件25复位,隔断所述第一流道2111和所述出水口214。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调节阀20中设有第二驱动组件26,第二驱动组件26控制挡水件25于第二流道2112中往复滑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26包括电磁铁261和复位件,电磁铁261设于挡水件25的背离第一流道2111的一侧,挡水件25为磁性件,可以是挡水件25整体为磁性材料制成,也可以是挡水件25的部分结构为磁性材料制成,在此不作限定。其中,电磁铁261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电磁铁261通电时具有磁性以产生磁性吸附力使挡水件25向背离第一流道2111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得出水口214与第一流道2111导通,水流得以从出水口214注入水浴腔11中;当电磁铁261断电时磁性消失,此时,挡水件25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向远离电磁铁261的方向滑动,横隔于出水口214和第一流道2111之间,隔断水流,关闭出水口214停止注水。本实施例中,复位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复位弹簧262、气缸或电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水件25的厚度大于出水口214的宽度,当挡水件25横隔于出水口214和第一流道2111之间时,挡水件25的侧壁封堵出水口214,电磁铁261吸附挡水件25时,出水口214显露并与第一流道2111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20还包括防水套27,防水套27套设于电磁铁261外侧,以包覆电磁铁261,避免水漏入电磁铁261一侧时与电磁铁261接触导致产生短路现象,防水套27的设置,得以提高调节阀20的使用安全性。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为弹簧262,所述弹簧262设于所述挡水件25的背离所述第一流道2111的一侧,且所述弹簧2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水件25和所述缸体21的内壁抵接,以于所述电磁铁261断电时推动所述挡水件25复位。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调节阀20的复位件在电磁铁261断电时驱使挡水件25复位以关闭出水口214。本实施例中,复位件为弹簧262,弹簧262设于挡水件25的背离第一流道2111的一侧,且弹簧262的两端分别与缸体21的内壁和挡水件25背离第一流道2111的一侧抵接,以在电磁铁261断电时推动挡水件25复位隔断出水口214和第一流道2111,结构简单。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20还包括限位件215,所述限位件215位于所述第一流道2111和所述第二流道2112之间,并位于所述挡水件25的朝向所述第一流道2111的一侧,所述挡水件25隔断所述出水口214和所述第一流道2111时与所述限位件215抵接。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调节阀20中设有挡水件25,挡水件25于第二流道2112中滑动以开启或关闭出水口214。本实施例中,调节阀20还包括限位件215,限位件215设于第一流道2111和第二流道2112之间,并位于挡水件25的朝向第一流道2111的一侧,挡水件25朝向第一流道2111滑动以隔断出水口214和第一流道2111时,限位件215抵持挡水件25,限定挡水件25的滑动范围,确保挡水件25横隔于出水口214与冷水进口213和热水出口之间,防止挡水件25移动至第一流道2111中导致冷水进口213或热水进口212与出水口214连通。
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100还包括副水箱30,所述副水箱30开设有热水腔31和冷水腔32,每一所述调节阀20的热水进口212与所述热水腔31的连通,每一所述调节阀20的冷水进口213与所述冷水腔32连通。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智能水煮测试仪100中,设有主水箱10和调节阀20,调节阀20与热水水源和冷水水源连接,以混合热水和冷水形成与主水箱10中水浴腔11对应温度的水注入水浴腔11中。本实施例中,智能水煮测试仪100还包括副水箱30,副水箱30开设有热水腔31和冷水腔32,每一调节阀20的热水进口212与热水腔31的连通,每一调节阀20的冷水进口213与冷水腔32连通,此时,调节阀20从副水箱30中抽取热水和冷水加以混合注入主水箱10中,使得智能水煮测试仪100得以在一些没有水源的环境使用,减少环境使用限制。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副水箱30的热水腔31中设有加热器,得以对热水腔31中的水进行加热,避免热水腔31中的热水水温下降,也无需将水加热后再灌入热水腔31中,提高使用便捷性。
再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调节阀20的热水进口212与副水箱30的热水腔31之间的连通管路中均设有单向阀33,得以避免调节阀20中混合的温水反向流入热水腔31中,避免热水腔31中温度下降导致调节阀20混合的水温不准确;其中,可以是每一调节阀20与热水腔31之间设有一单向阀33,也可以是单向阀33为一个进水口和多个注水口,进水口与热水腔31连通,每一注水口与一调节阀20的热水进口212连通,在此不做限定。同样的,每一调节阀20的冷水进口213与副水箱30的冷水腔32之间的连通管路也可以设置单向阀33,避免调节阀20中混合的温水反向流入冷水腔32中,导致调节阀20中混合的水温不准确,进而导致水流注入水浴腔11后水浴腔11中的水温产生波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100还包括多个水位传感器,每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于一所述水浴腔11内,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智能水煮测试仪100中设有主水箱10和调节阀20,调节阀20与热水水源和冷水水源连接,以在水浴腔11的水位下降时混合热水和冷水形成与主水箱10中水浴腔11对应温度的水注入水浴腔11中。本实施例中,智能水煮测试仪100还包括多个水位传感器,每一水浴腔11中设有一水位传感器,每一水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任一水浴腔11中的水位下降时,水位传感器发出反馈信号以使控制器控制调节阀20开启,向该水浴腔11中注入对应温度的水。水位传感器的设置,得以提高智能水煮测试仪100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使用便捷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100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一所述水浴腔11内,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智能水煮测试仪100中设有主水箱10和调节阀20,调节阀20与热水水源和冷水水源连接,以在水浴腔11的水位下降时混合热水和冷水形成与主水箱10中水浴腔11对应温度的水注入水浴腔11中。本实施例中,智能水煮测试仪100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每一水浴腔11中设有一温度传感器,每一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需向水浴腔11中注水时,控制器获取对应水浴腔11中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调节阀20的第一驱动组件23驱动活塞22滑动至对应距离,以控制调节阀20中的热水和冷水混合比例形成对应温度的水,避免调节阀20输出的水的水温与水浴腔11中的水温差距较大导致水浴腔11中的水温产生较大波动,影响测试精准性。
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100还包括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设于所述主水箱10,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智能水煮测试仪100中设有主水箱10和调节阀20,控制器控制水浴腔11中的加热件加热使水浴腔11中保持稳定的水浴温度,调节阀20与热水水源和冷水水源连接,以在水浴腔11的水位下降时混合热水和冷水形成与主水箱10中水浴腔11对应温度的水注入水浴腔11中。本实施例中,智能水煮测试仪100还包括控制面板13,控制面板13与控制器连接,便于用户操作以设定每一水浴腔11中的水浴温度和水位信息等,或者使得用户可以手动控制调节阀20的开闭和注水温度等,提高智能水煮测试仪100的使用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水煮测试仪100还包括显示面板12,显示面板1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得以显示各个水浴箱的温度、水位信息、水浴时间信息或者样本信息等,便于用户了解实验的相关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水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水箱,所述主水箱内设有多个水浴腔,每一所述水浴腔内均设有加热件;
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缸体、活塞以及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缸体内形成有混合流道,所述缸体开设有连通所述混合流道的热水进口、冷水进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热水进口和所述冷水进口沿所述缸体的轴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侧壁,所述活塞设于所述混合流道中,且开设有连通其两侧的贯通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活塞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于所述混合流道中移动,以调节所述热水进口和所述冷水进口的进水量之比;
所述调节阀设有多个,每一所述调节阀的出水口与一所述水浴腔连通;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主水箱,并分别与每一所述加热件和每一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缸体,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且间隔于所述混合流道之外;和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沿所述混合流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传动轴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混合流道中,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传动轴的背离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驱使所述传动轴沿所述传动轴的长度方向伸缩以带动所述活塞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水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横隔于所述缸体内,并将所述缸体内分隔为安装腔和所述混合流道,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传动轴穿设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活塞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水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流道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热水进口和所述冷水进口位于所述第一流道的侧壁,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流道的侧壁,所述调节阀还包括挡水件,所述挡水件横隔于所述第二流道中且可滑动设置,以在滑动过程中导通或隔断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第一流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水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挡水件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挡水件于所述第二流道中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水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为磁性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挡水件的背离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铁通电时驱使所述挡水件朝向所述电磁铁滑动,以导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流道;和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挡水件传动连接,以于所述电磁铁断电时驱使所述挡水件向远离所述电磁铁的方向滑动,以隔断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出水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水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挡水件的背离所述第一流道的一侧,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水件和所述缸体的内壁抵接,以于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推动所述挡水件复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水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侧壁凸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之间,所述挡水件隔断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第一流道时与所述限位件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还包括副水箱,所述副水箱开设有热水腔和冷水腔,每一所述调节阀的热水进口与所述热水腔的连通,每一所述调节阀的冷水进口与所述冷水腔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智能水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还包括多个水位传感器,每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于一所述水浴腔内,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且/或,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一所述水浴腔内,且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且/或,所述智能水煮测试仪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所述主水箱,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CN202120857306.4U 2021-04-23 2021-04-23 智能水煮测试仪 Active CN215066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7306.4U CN215066274U (zh) 2021-04-23 2021-04-23 智能水煮测试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7306.4U CN215066274U (zh) 2021-04-23 2021-04-23 智能水煮测试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6274U true CN21506627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12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7306.4U Active CN215066274U (zh) 2021-04-23 2021-04-23 智能水煮测试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6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50690B2 (ja) 電磁駆動制御弁
SE9200532L (sv) Termostatiskt kontrollerade blandningsventiler
CN215066274U (zh) 智能水煮测试仪
US4107039A (en) Dialysate preparation system
Addae-Mensah et al. Actuation of elastomeric microvalves in point-of-care settings using handheld, battery-powered instrumentation
JP5224460B2 (ja) 生化学計器における反応温度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090259B1 (en) Heated rotary valve for chromatography
JP2002365181A (ja) 液体加温器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分析装置
CN100588940C (zh) 高压保真取样装置
LU503533B1 (en) Solution preparation and dispensation device
US9638081B2 (en) Gaseous fluid metering unit
US5427312A (en) Thermostatic mixing valv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104166414B (zh) 一种小型水温控制系统
CN110145615B (zh) 一种恒温水阀
SE8500564D0 (sv) Anordning for metning av den vermemengd som av ett vermeelement avges till ett rum och for samtidig reglering av flodet av den genom vermeelementet strommande vermeberaren
CN210178977U (zh) 一种恒温恒流混水阀
CN112224613B (zh) 一种智能温控诊断试剂盒
CN218236357U (zh) 可加热式流体切换装置
US5542452A (en) Valve assembly
CN208847689U (zh) 一种通过改变电压来控制载气预热和样品热解析的进样器
GB2263755A (en) Mixer valve for showers
SU1052474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дозировани жидкостей
US20230151895A1 (en) Water delivery valve assembly
CN217714575U (zh) 调压器结构、调压器设备
CN209990949U (zh) 一种冷热水调节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1704, building 1, No. 14, Gongye West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yuan photoelectric (Dongguan) Co.,Ltd.

Patentee after: Qianyu Micro Nano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Dongguan) Co.,Ltd.

Patentee after: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Suzhou) Co.,Ltd.

Patentee after: QIAN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1704, building 1, No. 14, Gongye West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yuan photoelectric (Dongguan)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NYU ELECTRONIC MATERIAL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Dongguan)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Suzhou)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AN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ONGGUA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3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 Hengtai Yu Building, Tangwei Community, Fenghu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4-2 (one photo multi site enterprise)

Patentee after: Qianyu Micro Nano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Suzhou) Co.,Ltd.

Patentee after: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Dongguan) Co.,Ltd.

Patentee after: Kunyuan photoelectric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1704, building 1, No. 14, Gongye West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yuan photoelectric (Dongguan)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anyu Micro Nano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Dongguan)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anyu Electronic Materials (Suzhou)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AN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ONGGUA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