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1854U - 一种反光结构、光照组件及灯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光结构、光照组件及灯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1854U
CN215061854U CN202121128136.2U CN202121128136U CN215061854U CN 215061854 U CN215061854 U CN 215061854U CN 202121128136 U CN202121128136 U CN 202121128136U CN 215061854 U CN215061854 U CN 215061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layer
reflecting layer
poi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81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1281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1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1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18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光结构、光照组件及灯饰。反光结构包括粘贴层和反光层,粘贴层直接铺在外部的平板平面上,反光层直接铺在粘贴层上,反光层通过粘贴层固定在外部的平板平面上,反光层由微型透光球和/或微型棱镜组成,微型透光球或微型棱镜均由玻璃或透明塑胶材料制成;反光层用于接收光源照射的光线并将光线反射到反光层与光源之间形成光晕。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以较低成本的结构来呈现三维立体的光学效果,满足了视觉多样化的产品需求,有利于市场竞争。

Description

一种反光结构、光照组件及灯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品灯具,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反光结构、光照组件及灯饰。
背景技术
普通灯具的光学装饰结构是通过让光源(譬如LED光源)照射到平面或者平面膜上,形成一些平面的光彩或者特殊的平面图案。或者让光源照射彩色的透光片形成多彩的图案。这种光学装饰结构一般都只能够呈现平面光学效果,无法呈现三维立体的光学效果,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反光结构、光照组件及灯饰,以较低成本的结构来呈现三维立体的光学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光结构,其包括粘贴层和反光层,粘贴层直接铺在外部的平板平面上,反光层直接铺在粘贴层上,反光层通过粘贴层固定在外部的平板平面上,反光层由微型透光球和/或微型棱镜组成,微型透光球或微型棱镜均由玻璃或透明塑胶材料制成;反光层用于接收光源照射的光线并将光线反射到反光层与光源之间形成光晕。
粘贴层厚度范围为0.05mm~0.3mm。反光层厚度范围为0.1mm~0.8mm。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光照组件,其包括点光源以及反光结构,点光源设在反光层前方,点光源的光线照射在反光层,反光层反射的光线在点光源与反光层之间形成一个光晕。
当点光源多于1个时,反光层产生的每个光晕与点光源一一对应。
当点光源多于1个时,每个点光源到反光层之间的距离相互不同。
或者,当点光源多于1个时,每个点光源到反光层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灯饰,其包括底座及以上的光照组件,底座上设有外环,外环之中设置一个背板,反光结构铺设在背板前表面上,点光源设在底座上并且设在背板前方。
外环朝向于背板的内侧壁设置发光灯罩,发光灯罩内部设置LED灯珠,LED灯珠发出的光线经过发光灯罩照射到外界。
底座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工艺摆件,至少一个点光源设在工艺摆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光线在反光层的微型透光球或微型棱镜中折射和反射之后,根据艾里(Airy)的彩虹理论,会在人的左眼和右眼正常会看到两个错位的光晕,在人的视觉合成后会在人眼呈现一个浮动的立体光晕,实现了以较低成本的结构来呈现三维立体的光学效果,满足了视觉多样化的产品需求,有利于市场竞争。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照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照组件另一示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灯饰其中一种示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灯饰另一种示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和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灯饰实例的不同观察角度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结合和组合。
第一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是一种反光结构。如图1所示,反光结构包括粘贴层21和反光层22。粘贴层21直接铺设在外部的平板10平面上,而反光层22则直接铺设在粘贴层21上。粘贴层21厚度范围为0.05mm~0.3mm。反光层22厚度范围为0.1mm~0.8mm。外部的平板10可以是木板、瓷砖、墙面、平面画、景泰蓝工艺画、胶片、薄膜、塑料、玻璃等。反光层22由不规则排列的微型透光球和/或微型棱镜组成。反光层22中可以全部为微型透光球,也可以全部为微型棱镜,或者是微型透光球与微型棱镜的混合。微型透光球或微型棱镜均由玻璃或透明塑胶材料制成。反光层22可以通过植珠工艺铺在粘贴层21上。反光层22通过粘贴层21固定在外部的平板10平面上。反光层22用于接收外部光源照射的光线并将光线反射到反光层22与光源之间形成光晕。外部光源光线在反光层22的微型透光球或微型棱镜中折射和反射之后,根据艾里(Airy)的彩虹理论,会在观察者的左眼和右眼正常会看到两个错位的光晕,视觉合成后会在观察者眼中呈现一个浮动的立体光晕。第一实施例的反光结构比较简单、成本较低,呈现三维立体的光学效果,满足了视觉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是一种光照组件,其结构如图2所示。光照组件包括一个点光源23以及第一实施例的反光结构20。反光结构20铺设在背板11表面上。反光层22通过粘贴层21固定在背板11表面。点光源23设在反光层22前方,而点光源23的光线照射在反光层22,反光层22反射的光线在点光源23与反光层22之间形成一个光晕24。图2中的光晕24是处于一个示例位置,实际在观察者的眼里,光晕24是随着观察者的眼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带有“浮动”的视觉效果。点光源23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光源来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或者点光源23通过内置程序控制自身发光模式。多种颜色的点光源23配合内置程序控制,可以使形成的光晕更多彩多样,譬如七彩渐变的、跳动的光晕等。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是一种光照组件,其结构如图3所示。光照组件包括点光源31、点光源32和点光源33以及第一实施例的反光结构20。反光结构20铺设在背板11表面上。反光层22通过粘贴层21固定在背板11表面。点光源31、点光源32和点光源33均设在反光层22前方。其中点光源31和点光源32到反光层22之间的距离相等,而点光源33到反光层22之间的距离则不同于另两个。反光层22产生的每个光晕分别与点光源一一对应。具体地,点光源31、点光源32和点光源33的光线分别照射在反光层22,反光层22反射的光线在点光源31、32和33与反光层之间分别对应形成光晕311、光晕321和光晕331。图3中的光晕311、光晕321和光晕331均处于示例位置,实际在观察者的眼里,光晕311、光晕321和光晕331均是随着观察者的眼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带有“浮动”的视觉效果。由图3可以看出,点光源在反光层22形成的光晕直径大小与点光源到反光层22的距离正相关,即两者距离越小,所对应形成的光晕越小,反之两者距离越大,所对应形成的光晕越大。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点光源多于1个时(譬如2个、4个、5个或者更多),可设置每个点光源到反光层之间的距离相互不同。或者设置每个点光源到反光层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控制点光源与反光层之间的距离以调节光晕的直径大小,以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是一种灯饰,其结构如图4所示。灯饰包括底座41及第二实施例的光照组件。底座41上设有外环42,而外环42之中设置一个背板43。在图4中的外环42为圆环型,背板43亦为圆板型。外环42朝向于背板43的内侧壁设置发光灯罩421,发光灯罩421内部设置LED灯珠,LED灯珠发出的光线经过发光灯罩421形成柔光照射到外界。背板43前表面431上可以铺设有装饰图案,再将反光结构20铺设在背板43前表面431上。观察者可以透过反光结构20观察到背板43前表面431上的装饰图案。点光源44设在底座41上并且设在背板43前方。点光源44固定在一根竖直圆管45的顶部,通电线束会从圆管45穿过连接到点光源44。点光源44照射背板43前表面431上的反光结构20所产生的光晕46会出现在点光源44与背板43之间的位置上。发光灯罩421形成的大光环配合点光源44形成的光晕46形成内外双光环,整个灯饰的视觉效果得到极大提升,满足了用户的更多样化的需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环还可以做成其他多边形(譬如四边形、三角形、八边形等),或者按照设计需求做成其他特殊形状的环形。本实用新型不对外环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背板还可以做成其他多边形状(譬如四边形、三角形、八边形等),或者按照设计需求做成其他特殊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对背板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制。另外,背板的形状还可以与外环形状配合可以构建一些常见物品外形,譬如四边形背板配合圆环形外环构成了铜钱的外形。
第五实施例
第五实施例是一种灯饰,其结构如图5所示。灯饰包括底座41及第二实施例的光照组件。底座41上设有外环42,而外环42之中设置一个背板43。外环42朝向于背板43的内侧壁设置发光灯罩421,发光灯罩421内部设置LED灯珠,LED灯珠发出的光线经过发光灯罩421形成柔光照射到外界。背板43前表面431上可以铺设有装饰图案,再将反光结构20铺设在背板43前表面上。观察者可以透过反光结构20观察到背板43前表面431上的装饰图案。点光源44设在底座41上并且设在背板43前方。底座41上还设有一个工艺摆件47,点光源44固定设在工艺摆件47上。通电线束会从工艺摆件47穿过连接到点光源44。点光源44照射背板43前表面431上的反光结构20所产生的光晕46会出现在点光源44与背板43之间的位置上。
在实施时,工艺摆件44可以做成假山、人像、动物、植物、微景观等的形状。
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座上还可以设置多于一个工艺摆件。在工艺摆件上可以放置多于一个点光源。
如图6和图7是灯饰的一种实例产品。图6和图7的中间位置光亮的圆圈即为点光源照射后形成的光晕。图6和图7是分别用两个不同角度拍摄所得。可以看出图6拍摄角度(观察角度)较低,图7拍摄角度(观察角度)较高,而点光源高度不变,因此图6的光晕高度相对较高,图7的光晕高度相对较低。由此可知,光晕是随着观察位置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因此给观察者一种“浮动”的视觉效果。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粘贴层和反光层,所述粘贴层直接铺在外部的平板平面上,所述反光层直接铺在粘贴层上,反光层通过粘贴层固定在外部的平板平面上,所述反光层由微型透光球和/或微型棱镜组成,所述微型透光球或微型棱镜均由玻璃或透明塑胶材料制成;所述反光层用于接收光源照射的光线并将光线反射到反光层与光源之间形成光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厚度范围为0.05mm~0.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厚度范围为0.1mm~0.8mm。
4.光照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点光源以及权利要求1-3任一的反光结构,所述点光源设在反光层前方,所述点光源的光线照射在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反射的光线在点光源与反光层之间形成一个光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照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点光源多于1个时,所述反光层产生的每个所述光晕与点光源一一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照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点光源多于1个时,每个所述点光源到反光层之间的距离相互不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照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点光源多于1个时,每个所述点光源到反光层之间的距离相等。
8.灯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及如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光照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外环,所述外环之中设置一个背板,所述反光结构铺设在背板前表面上,所述点光源设在底座上并且设在背板前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朝向于所述背板的内侧壁设置发光灯罩,所述发光灯罩内部设置LED灯珠,所述LED灯珠发出的光线经过发光灯罩照射到外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工艺摆件,至少一个所述点光源设在工艺摆件上。
CN202121128136.2U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反光结构、光照组件及灯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61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8136.2U CN215061854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反光结构、光照组件及灯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8136.2U CN215061854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反光结构、光照组件及灯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1854U true CN21506185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10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813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61854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反光结构、光照组件及灯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1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2328B2 (en) Lighting device having fully developed lighting effect
US5769532A (en) Signal warning and displaying lamp
US66297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llumination and entertainment by light emitted from a guide via scattering
CN103292247A (zh) 一种多面体的二次光学透镜
CN103906968B (zh) 照明装置
CN104748066A (zh) 光学构件及使用光学构件的照明装置
JP2009021200A (ja) 照明器具
WO2012144268A1 (ja) 光ダクト及び照明装置
CN109661541A (zh) 间接型照明设备
CN215061854U (zh) 一种反光结构、光照组件及灯饰
CN201050736Y (zh) 一种新型的反射式发光led灯
CN105745489B (zh) 照明单元
CN108679573A (zh) Led光源面发光模组及应用其的车灯
EP3361144B1 (en) Lighting device
KR101059781B1 (ko) Led 조명기구
CN213272272U (zh) 一种氛围筒灯
CN216047063U (zh) 工艺品发光结构、发光配件及装饰品
CN209165140U (zh) 实现复合光斑效果的光学系统
CN208670914U (zh) 发光二极管透镜及照明装置
CN201100588Y (zh) 一种反射式发光led灯
JP3132453U (ja) イルミネーションレンズ
CN211426958U (zh) 一种3d浮光膜及与光学元件相结合的浮光结构
CN201521882U (zh) 折射光源角度的自行车车灯
CN218645395U (zh) 一种水晶面板灯
JP7475246B2 (ja) 照明装置、ガラスアート作品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