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6968U - 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窗及内置卷帘遮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窗及内置卷帘遮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6968U
CN215056968U CN202022952296.0U CN202022952296U CN215056968U CN 215056968 U CN215056968 U CN 215056968U CN 202022952296 U CN202022952296 U CN 202022952296U CN 215056968 U CN215056968 U CN 215056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hutter
side rail
built
end surface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522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小青
周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Days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Days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Days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Days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522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6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6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6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窗及内置卷帘遮阳装置,其中内置卷帘框体具有固定设置在玻璃之间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上横梁、下底梁以及对称设置的左侧梁和右侧梁;上横梁的两端通过上插件分别与左侧梁的上端和右侧梁的上端拼接固定,下底梁的两端通过下插件分别与左侧梁的下端和右侧梁的下端拼接固定;同时还具有卷帘轴,卷帘轴上卷设有卷帘;卷帘轴的两端转动设置在两个上插件上,且卷帘轴位于两个上插件之间;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上均设有可供卷帘对应侧边在内滑动的轨道;所述轨道位于卷帘自然下落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对轨道采用偏置的方式,并且卷帘自然下落至其正下方的轨道内,大大提高卷帘升降的顺滑度,同时也有效减小卷帘的磨损。

Description

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窗及内置卷帘遮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领域,特别涉及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窗及内置卷帘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的不断发展,现在中空玻璃窗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防凝霜等已经被普遍使用。同时为了私密性和遮光性,人们都需要给玻璃窗配合窗帘。传统的窗帘都存在空间占用和后期清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中空玻璃内设计了遮阳卷帘,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遮阳卷帘的升降,从而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达到遮光和私密性的作用。
现有的遮阳卷帘其在进行升降时,引导卷帘升降的轨道采用中置(见图10),如此设置会造成一个问题,即卷帘布从卷帘轴到轨道之间会因为位置关系导致卷帘布发生折弯。经过研究分析,这样的折弯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卷帘布的升降顺滑度,以及卷帘布的磨损。
同时,现有这样卷帘采用的驱动组件一般采用拉绳驱动组件,即通过拉绳、配重和控制磁块来实现卷帘轴的收放卷,其中拉绳是绕在卷帘轴的一端的。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控制方式和控制习惯往往会导致缠绕在卷帘轴上的拉绳发生跳线,从而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卷帘升降顺畅、平整度高、能有效避免跳线的内置卷帘框体。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卷帘框体具有固定设置在玻璃之间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上横梁、下底梁以及对称设置的左侧梁和右侧梁;上横梁的两端通过上插件分别与左侧梁的上端和右侧梁的上端拼接固定,下底梁的两端通过下插件分别与左侧梁的下端和右侧梁的下端拼接固定;同时还具有卷帘轴,卷帘轴上卷设有卷帘;卷帘轴的两端转动设置在两个上插件上,且卷帘轴位于两个上插件之间;所述左侧梁和右侧梁上均设有可供卷帘对应侧边在内滑动的轨道;所述轨道位于卷帘自然下落的正下方。
卷帘从完全收卷到完全放卷,其卷帘在轨道内均自然下落。
上述左侧梁包括左外侧轨和左内侧轨;左外侧轨正对左内侧轨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左侧卡槽,左内侧轨正对左外侧轨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左侧卡边;所述左外侧轨和左内侧轨通过左侧卡槽与左侧卡边的配合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左侧梁;所述左外侧轨和左内侧轨配合连接后,左外侧柜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左内侧轨的前后端面齐平;
所述右侧梁包括右外侧轨和右内侧轨;右外侧轨正对右内侧轨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右侧卡槽,右内侧轨正对右外侧轨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右侧卡边;所述右外侧轨和右内侧轨通过右侧卡槽与右侧卡边的配合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右侧梁;所述右外侧轨和右内侧轨配合连接后,右外侧柜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右内侧轨的前后端面齐平;
所述左侧梁的轨道设置在左内侧轨的内侧面上,所述右侧梁的轨道设置在右内侧轨的内侧面上。
同时还包括设置在左侧梁和右侧梁之间的底梁盖板;卷帘的下落端固定设有卷帘底梁;卷帘底梁的两端分别滑动卡设在左侧梁和右侧梁的轨道内;所述底梁盖板上设有可供卷帘底梁卡入的凹槽;
下底梁正对底梁盖板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下卡槽,底梁盖板正对下底梁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下卡边;所述下底梁和底梁盖板通过下卡槽与下卡边的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底梁和底梁盖板配合连接后,下底梁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底梁盖板的前后端面齐平;所述下底梁的前后端面又分别与左侧梁和右侧梁的前后端面齐平。
上述上插件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可插入上横梁的第一插块体,可插入左侧梁或右侧梁的第二插块体;卷帘轴的一端设有缠绕拉绳驱动组件的拉绳的绕线部;所述拉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卷帘轴转动;所述本体上设有压片。拉绳驱动组件为现有组件,在此不做复述。
卷帘轴的一端设有环形隔片,环形隔片与该端之间为绕线部;所述卷帘轴安装在两个上插件之间时,对应绕线部的压片与对应绕线部的环形隔片配合形成可限制绕线部上的拉绳跳过环形隔片的腔室。
作为优化设计,上述卷帘轴的两端对称设有环形隔片。这样设计可让卷帘轴在装配时无需分左右,均可使用。同时上插件也只需设计一个样式。位于拉绳组件侧的环形隔片即可与对应的上插件上的压片形成腔室。
上述压片呈弧形,且与卷帘轴同轴。
上述压片位于卷帘轴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内置卷帘框体的内置卷帘窗。
实现本实用新型第二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卷帘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上设有多块玻璃;其中两块玻璃之间固定设有上述的内置卷帘框体;卷帘下落时位于其中两块玻璃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内置卷帘框体的内置卷帘遮阳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卷帘遮阳装置,包括多块玻璃;其中两块玻璃之间固定设有上述的内置卷帘框体。该方案可用于如玻璃幕墙、玻璃隔断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轨道设计在位于卷帘自然下落的正下方,使得卷帘从卷帘轴至轨道之间为垂直下落,不发生弯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卷帘的升降顺滑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卷帘的磨损起毛。
(2)本实用新型中组成左侧梁的左外侧轨和左内侧轨、组成右侧梁的右外侧轨和右内侧轨、下底梁和底梁盖板组装后拼接的衔接面平整,从而使得整个框体平整度更高,从而能够更好的与玻璃贴合,提高气密性。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上插件上设置压片,通过压片对缠绕的拉绳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跳线。
(4)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片和环形隔片形成腔室,进一步避免了绕线部上的拉绳跳过环形隔片,从而基本上解决了跳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中压片采用弧形设计,其与卷帘轴配合形成弧形限制空间,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拉绳的限制作用的同时,避免对拉绳造成损坏。
(6)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卷帘窗,其卷帘升降顺畅、气密性好、能有效避免跳线,使用感受突出。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卷帘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卷帘框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左侧梁的结构示意;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右侧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底梁与底梁盖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卷帘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卷帘轴与上插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卷帘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轨道中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卷帘框体,具有固定设置在两层玻璃之间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上横梁1、下底梁2以及对称设置的左侧梁3和右侧梁4;上横梁1的两端通过上插件5分别与左侧梁3的上端和右侧梁4的上端拼接固定,下底梁2的两端通过下插件6分别与左侧梁3的下端和右侧梁4的下端拼接固定;同时还具有卷帘轴7,卷帘轴7上卷设有卷帘8;卷帘轴7的两端转动设置在两个上插件5上,且卷帘轴7位于两个上插件5之间;所述左侧梁3和右侧梁4上均设有可供卷帘8对应侧边在内滑动的轨道1-1;所述轨道1-1位于卷帘8自然下落的正下方。
卷帘8从完全收卷到完全放卷,其卷帘8在轨道1-1内均自然下落。
所述左侧梁3包括左外侧轨31和左内侧轨32;左外侧轨31正对左内侧轨32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左侧卡槽,左内侧轨32正对左外侧轨31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左侧卡边;所述左外侧轨31和左内侧轨32通过左侧卡槽与左侧卡边的配合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左侧梁3;所述左外侧轨31和左内侧轨32配合连接后,左外侧柜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左内侧轨32的前后端面齐平;
所述右侧梁4包括右外侧轨41和右内侧轨42;右外侧轨41正对右内侧轨42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右侧卡槽,右内侧轨42正对右外侧轨41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右侧卡边;所述右外侧轨41和右内侧轨42通过右侧卡槽与右侧卡边的配合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右侧梁4;所述右外侧轨41和右内侧轨42配合连接后,右外侧柜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右内侧轨42的前后端面齐平;
所述左侧梁3的轨道1-1设置在左内侧轨32的内侧面上,所述右侧梁4的轨道1-1设置在右内侧轨42的内侧面上。
同时还包括设置在左侧梁3和右侧梁4之间的底梁盖板9;卷帘8的下落端固定设有卷帘底梁81;卷帘底梁81的两端分别滑动卡设在左侧梁3和右侧梁4的轨道1-1内;所述底梁盖板9上设有可供卷帘底梁81卡入的凹槽;
下底梁2正对底梁盖板9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下卡槽,底梁盖板9正对下底梁2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下卡边;所述下底梁2和底梁盖板9通过下卡槽与下卡边的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底梁2和底梁盖板9配合连接后,下底梁2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底梁盖板9的前后端面齐平;所述下底梁2的前后端面又分别与左侧梁3和右侧梁4的前后端面齐平。
所述上插件5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可插入上横梁的第一插块体51,可插入左侧梁3或右侧梁4的第二插块体52;卷帘轴7的一端设有缠绕拉绳驱动组件的拉绳的绕线部71;所述拉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卷帘轴7转动;所述本体上设有压片53。
卷帘轴7的两端对称设有环形隔片72,安装后拉绳对应侧的环形隔片72与该端之间为绕线部71;所述卷帘轴7安装在两个上插件5之间时,对应绕线部71的压片53与对应绕线部71的环形隔片72配合形成可限制绕线部71上的拉绳跳过环形隔片72的腔室。
所述压片53呈弧形,且与卷帘轴7同轴;所述压片53位于卷帘轴7的正上方。
见图9,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卷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上设有两块玻璃;玻璃之间固定设有上述的内置卷帘框体;卷帘8下落时位于其中两块玻璃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内置卷帘遮阳装置包括两块玻璃;其中两块玻璃之间固定设有上述的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框体与玻璃通过丁基胶密封固定连接。通过在玻璃上配设磁体来控制上述拉绳驱动组件的运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内置卷帘框体,具有固定设置在玻璃之间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上横梁(1)、下底梁(2)以及对称设置的左侧梁(3)和右侧梁(4);上横梁(1)的两端通过上插件(5)分别与左侧梁(3)的上端和右侧梁(4)的上端拼接固定,下底梁(2)的两端通过下插件(6)分别与左侧梁(3)的下端和右侧梁(4)的下端拼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卷帘轴(7),卷帘轴(7)上卷设有卷帘(8);卷帘轴(7)的两端转动设置在两个上插件(5)上,且卷帘轴(7)位于两个上插件(5)之间;所述左侧梁(3)和右侧梁(4)上均设有可供卷帘(8)对应侧边在内滑动的轨道(1-1);所述轨道(1-1)位于卷帘(8)自然下落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卷帘框体,其特征在于:卷帘(8)从完全收卷到完全放卷,其卷帘(8)在轨道(1-1)内均自然下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卷帘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梁(3)包括左外侧轨(31)和左内侧轨(32);左外侧轨(31)正对左内侧轨(32)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左侧卡槽,左内侧轨(32)正对左外侧轨(31)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左侧卡边;所述左外侧轨(31)和左内侧轨(32)通过左侧卡槽与左侧卡边的配合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左侧梁(3);所述左外侧轨(31)和左内侧轨(32)配合连接后,左外侧柜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左内侧轨(32)的前后端面齐平;
所述右侧梁(4)包括右外侧轨(41)和右内侧轨(42);右外侧轨(41)正对右内侧轨(42)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右侧卡槽,右内侧轨(42)正对右外侧轨(41)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右侧卡边;所述右外侧轨(41)和右内侧轨(42)通过右侧卡槽与右侧卡边的配合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右侧梁(4);所述右外侧轨(41)和右内侧轨(42)配合连接后,右外侧柜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右内侧轨(42)的前后端面齐平;
所述左侧梁(3)的轨道(1-1)设置在左内侧轨(32)的内侧面上,所述右侧梁(4)的轨道(1-1)设置在右内侧轨(42)的内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内置卷帘框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左侧梁(3)和右侧梁(4)之间的底梁盖板(9);卷帘(8)的下落端固定设有卷帘底梁(81);卷帘底梁(81)的两端分别滑动卡设在左侧梁(3)和右侧梁(4)的轨道(1-1)内;所述底梁盖板(9)上设有可供卷帘底梁(81)卡入的凹槽;
下底梁(2)正对底梁盖板(9)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下卡槽,底梁盖板(9)正对下底梁(2)的端面上设有延其延伸方向延伸的下卡边;所述下底梁(2)和底梁盖板(9)通过下卡槽与下卡边的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底梁(2)和底梁盖板(9)配合连接后,下底梁(2)的前后端面分别与底梁盖板(9)的前后端面齐平;所述下底梁(2)的前后端面又分别与左侧梁(3)和右侧梁(4)的前后端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卷帘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件(5)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可插入上横梁的第一插块体(51),可插入左侧梁(3)或右侧梁(4)的第二插块体(52);卷帘轴(7)的一端设有缠绕拉绳驱动组件的拉绳的绕线部(71);所述拉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卷帘轴(7)转动;所述本体上设有压片(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卷帘框体,其特征在于:卷帘轴(7)的一端设有环形隔片(72),环形隔片(72)与该端之间为绕线部(71);所述卷帘轴(7)安装在两个上插件(5)之间时,对应绕线部(71)的压片(53)与对应绕线部(71)的环形隔片(72)配合形成可限制绕线部(71)上的拉绳跳过环形隔片(72)的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卷帘框体,其特征在于:卷帘轴(7)的两端对称设有环形隔片(72)。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内置卷帘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53)呈弧形,且与卷帘轴(7)同轴;所述压片(53)位于卷帘轴(7)的正上方。
9.内置卷帘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上设有多块玻璃;其特征在于:其中两块玻璃之间固定设有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所述的内置卷帘框体。
10.内置卷帘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上设有多块玻璃;其特征在于:其中两块玻璃之间固定设有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卷帘框体;卷帘(8)下落时位于其中两块玻璃之间。
11.内置卷帘遮阳装置,包括多块玻璃;其特征在于:其中两块玻璃之间固定设有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所述的内置卷帘框体。
CN202022952296.0U 2020-12-08 2020-12-08 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窗及内置卷帘遮阳装置 Active CN215056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2296.0U CN215056968U (zh) 2020-12-08 2020-12-08 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窗及内置卷帘遮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2296.0U CN215056968U (zh) 2020-12-08 2020-12-08 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窗及内置卷帘遮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6968U true CN215056968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14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52296.0U Active CN215056968U (zh) 2020-12-08 2020-12-08 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窗及内置卷帘遮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6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7675B (zh) 单边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103628782A (zh) 内置卷帘的双层玻璃隔热门窗
CN112576172A (zh) 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窗及内置卷帘遮阳装置
CN215056968U (zh) 内置卷帘框体、内置卷帘窗及内置卷帘遮阳装置
CN212105674U (zh) 一种节能遮阳百叶玻璃窗
WO2012058972A1 (zh) 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磁滑块控制的卷帘装置
CN210685818U (zh) 一种中置式百叶平推窗
CN104847243B (zh) 一种防盗格栅卷帘门窗
CN202913925U (zh) 中空玻璃内置遮阳装置
CN214091643U (zh) 一种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
CN209523683U (zh) 夹胶内置百叶栏杆玻璃窗
CN201671515U (zh) 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CN209430060U (zh) 一种内置磁控百叶帘的中空玻璃窗
CN213039182U (zh) 横拉式内置卷帘窗
CN203655110U (zh) 一种水平卷帘窗
CN207905675U (zh) 三层中空内置外遮阳百叶
CN208918459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遮阳一体化窗
CN217950235U (zh)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卷帘门
CN202899981U (zh) 透风防盗卷帘
CN215056978U (zh) 一种内置磁控配重助力升降机构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1736991U (zh) 一种外遮阳联动双卷帘窗用中梃型材
CN111622656A (zh) 横拉式内置卷帘窗
CN217783367U (zh) 一种建筑节能抗风卷帘结构
CN218759659U (zh) 一种电动门窗
CN219840568U (zh) 一种用于建筑门窗洞口的遮阳的电动提升式外挂百叶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