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49061U - 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49061U
CN215049061U CN202120593717.7U CN202120593717U CN215049061U CN 215049061 U CN215049061 U CN 215049061U CN 202120593717 U CN202120593717 U CN 202120593717U CN 215049061 U CN215049061 U CN 215049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transparent
microalgae
phosphorus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37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信柏
董畔
王凯
夏万成
朱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e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e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e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e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37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49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49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49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包括透明罐体,透明罐体的内部悬浮设有导流罐体,透明罐体与导流罐体的罐壁之间形成内循环通道;透明罐体的外壁设有用于罐体外循环的透明盘管,透明盘管的进液端与透明罐体的底部相连通,透明盘管的出液端位于导流板的上方;透明罐体的罐底设有微孔曝气器,透明罐体的外壁周向上沿罐体长度方向阵列设有多个全光谱的LED灯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装置能够为微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适用于含高氮素高磷污水的处理,能够实现污水中氮、磷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污水的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每年的污水排放量在不断地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如洗涤剂、染色剂、农药、化肥等进入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导致氮、磷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大量进入自然水体。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世界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氮、磷元素在自然水体中的大量累积,将造成藻类的快速繁殖,这威胁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氮、磷等元素也会污染饮用水水源地,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目前,相对于物理、化学的脱氮除磷技术外,生物脱氮除磷由于具有成本低、产生的二次污染小、可持续的先天优势得到广泛应用。但生物脱氮在反硝化过程中,对于水体中BOD的含量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在C/N较低的情况下脱氮效率难以得到保证,一般需要外加有机碳源,如甲醇、葡萄糖等,这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同时,硝化过程需要足够的曝气量支持,造成污水处理厂的能耗较大。
生物除磷存在一下问题:一是厌氧与好氧交替的环境难以精准控制,这导致聚磷菌的富集量和生物活性(尤其是吸磷的生物活性)远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二是生物吸磷的磷去除率较低,当进水磷浓度较高或者对出水磷浓度要求严苛(如一级A标准)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配合化学除磷工艺,从而大大增加了除磷过程的运行成本。
微藻是一群体积微小、增殖快、可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的统称。微藻具有很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富油微藻含有较高的生物油脂,这些物质可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并且相比于制造生物油脂的陆地植物,微藻具有光能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但专门利用培养液培养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成本仍然很高,相比于传统的化石燃料不具有经济优势。经筛选驯化培养的富蛋白微藻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蛋白含量可达微藻干重的42%。并且微藻的蛋白属于优质蛋白,与动物的蛋白组成更加接近且容易被动物消化吸收,因而可被用作畜禽养殖的饲料。
利用富含氮、磷的污水作为培养微藻的培养液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已有众多研究表明,在不外加营养盐的情况下,微藻可在多种废水中富集生长,如市政污水、养殖废水、肉类食品加工废水等,其对废水中的BOD、氮、磷均有很高的吸收利用效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利用微藻净化富含氮、磷的污水,可以同时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和生物资源的回收利用,从而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污水脱氮除磷的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存在的如能耗较高、控制条件要求苛刻、运行成本较高、生物除磷效率低、对污水资源化利用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包括透明罐体1,所述透明罐体1 的底部一侧设有卸料口12,所述透明罐体1的内部悬浮设有导流罐体2,所述透明罐体1与导流罐体2的罐壁之间设有间隙,以构成呈磁场结构的罐体内循环通道;
所述透明罐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悬挂支撑导流罐体2的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内设有罐体内循环液体顶部导流用的导流板4;
所述透明罐体1的外壁设有用于罐体外循环的透明盘管3,所述透明盘管3 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罐体外循环的物料泵7,透明盘管3的进液端31与透明罐体1 的底部相连通,透明盘管3的出液端32位于所述导流板4的上方;
所述透明罐体1的罐底设有用于驱动罐体内循环的微孔曝气器5,所述微孔曝气器5呈盘状结构居于导流罐体2的底部开口位置,微孔曝气器5与曝气管51 相连通,所述导流罐体2的底部呈喇叭口状的扩口25,所述扩口25罩在所述微孔曝气器5的上方,扩口25可使微孔曝气器5产生的气泡进入至导流罐体2,可以更好的推动透明罐体1的罐内循环;
所述透明罐体1的外壁周向上沿罐体长度方向阵列设有多个全光谱的LED 灯带6,所述LED灯带6由外部供电;
还包括阀门8,所述阀门8安装在所述卸料口12和透明盘管3上。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盘管3在透明罐体1的外壁上紧密排列,不留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同于支撑所述导流板4的固定支架41,所述固定支架41固定设置在透明罐体1上,所述导流板4的底部固定设有悬挂杆 42,所述悬挂杆42的末端通过轴承22连接有悬挂架21,所述悬挂架21固定在导流罐体2的顶部,所述透明罐体1、导流罐体2和悬挂杆42共轴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罐体2的外壁和内壁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外螺旋板23 和内螺旋板24,所述外螺旋板23和内螺旋板24均朝所在的液体内循环流动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曝气器的曝气强度控制在0.6~1.3m3/(m2·h),微孔曝气器最初形成气泡的平均直径不超过0.5mm,气泡并在导流罐体的底部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罐体的有效容积部分的高径比为6~8:1。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盘管内径应保证软管内的水流速度为0.5~1.5m/s,经过管道更换批次污水的时间控制在1.5~2h。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相比于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利用微藻进行污水的脱氮除磷,不仅具有很高的运行稳定性,试验状态稳定运行超过153天,氮、磷去除率高,脱氮率可达77.6%,除磷率可达83.5%。并且能够将污水中的氮、磷污染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蛋白质和生物油脂,分离后的微藻可作为养殖饲料或生物柴油的原料,从而实现污水中氮、磷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进而降低污水的处理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装置可提高微藻对光源的利用效率,装置中进行微藻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由透明罐体和透明盘管两部分,LED光源被两者所包围,尽可能避免了光损失。透明盘管较小的管道直径很容易被光穿透,因而可以为微藻提供足够且强度稳定的光照,较长的管道直径保证了足够且强度稳定的光照的持续时间。
(3)、微孔曝气盘的设置不仅为微藻光合作用提供了充分且持续的CO2,持续上升的气泡还能够搅动微藻污水混合液,防止微藻聚集或沉淀,使微藻在污水中均匀分布,促进传质过程。
(4)、处理装置批次运行时,微藻与污水分离节点的控制以及微藻保留量的确定,可将微藻的生物活性维持在最大增殖速率区间范围内,最大程度发挥了微藻在光合作用资源化和污水中氮、磷污染物削减方面的效能。
(5)、通过实验探究了进水的各项指标pH、温度、氮磷浓度、有机物对微藻活性和生物质合成的影响,揭示了处理装置的进水条件和运行条件,为处理装置的产品化应用提供运行参数的指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关于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关于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关于点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关于处理装置的内循环、外循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透明罐体1、底座11、卸料口12、导流罐体2、悬挂架21、轴承22、外螺旋板23、内螺旋板24、扩口25、透明盘管3、进液端31、出液端32、导流板4、固定支架41、悬挂杆42、微孔曝气器5、曝气管51、LED灯带6、物料泵7、阀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参见图1-4,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包括透明罐体1,透明罐体1的底部一侧设有卸料口12,需要排出的微藻污水混合液经卸料口12排出,通过过滤完成微藻与净化后污水的分离,透明罐体1的内部悬浮设有导流罐体2,透明罐体1与导流罐体2的罐壁之间设有间隙,以构成呈磁场结构的罐体内循环通道。
参见图2-4,透明罐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悬挂支撑导流罐体2的悬挂机构,悬挂机构内设有罐体内循环液体顶部导流用的导流板4。悬挂机构包括同于支撑导流板4的固定支架41,固定支架41固定设置在透明罐体1上,导流板4的底部固定设有悬挂杆42,悬挂杆42的末端通过轴承22连接有悬挂架21,悬挂架 21固定在导流罐体2的顶部,透明罐体1、导流罐体2和悬挂杆42共轴关系,导流罐体2在悬挂机构的连接下,可在透明罐体1内旋转。
参见图2-4,导流罐体2的外壁和内壁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外螺旋板23和内螺旋板24,外螺旋板23和内螺旋板24均朝所在的液体内循环流动方向倾斜设置,透明罐体1的在内循环时,流动的液体会驱动外螺旋板23和内螺旋板24 带动导流罐体2旋转,旋转后的导流罐体2可对流经外螺旋板23和内螺旋板24 的微藻起到搅拌作用,一方面可使微藻更加均匀的分布在污水中,另外,搅拌下的微藻更加利于接收光照,对提高脱氮除磷的效率。
参见图1-4,透明罐体1的外壁设有用于罐体外循环的透明盘管3,透明盘管3在透明罐体1的外壁上紧密排列,不留间隙,透明盘管3采用透光性较好的PVC软管。透明盘管3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罐体外循环的物料泵7,透明盘管3 的进液端31与透明罐体1的底部相连通,透明盘管3的出液端32位于导流板4 的上方。
参见图2、4,透明罐体1的罐底设有用于驱动罐体内循环的微孔曝气器5,微孔曝气器5呈盘状结构居于导流罐体2的底部开口位置,微孔曝气器5与曝气管51相连通。微孔曝气器5的曝气强度控制在0.6~1.3m3/(m2·h),微孔曝气器5最初形成气泡的平均直径不超过0.5mm,气泡并在导流罐体2的底部均匀分布,通过曝气可给微藻提供光合作用的氧气,研究表明微藻污水混合液中CO2含量在2%时微藻的光合作用合成油脂的效率最高。此外,曝气还能促进微藻和污水的均匀混合,防止微藻沉淀,强化传质。但过高的曝气强度会导致微藻细胞损伤,从而降低微藻的生物活性。
参见图2、4,透明罐体1的外壁周向上沿罐体长度方向阵列设有多个全光谱的LED灯带6,LED灯带6由外部供电。
参见图4,还包括阀门8,阀门8安装在卸料口12和透明盘管3上。
透明罐体1的内循环原理,位于透明罐体1中的微藻污水混合液在微孔曝气器5气泡的作用下上升,后经导流板4的作用从透明罐体1和导流罐体2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完成透明罐体1的内循环。
透明罐体1的外循环原理,位于透明罐体1中的微藻污水混合液经物料泵7 泵入缠绕在透明罐体1外侧的透明盘管3,透明盘管3采用软质的透明PVC管,以便在透明罐体1的外侧缠绕,透明盘管3中微藻混合液由下向上流动,最后回流入透明罐体1,完成透明罐体1的内循环。
实施例1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方法,具体为: (1)用于处理装置接种的微藻的富集培养方式为:初步富集培养的锥形瓶容积为500mL,氮素和磷酸盐混合液的体积为350mL,氮素浓度为200mg/L,总磷浓度为10mg/L,BOD(甲醇)浓度为80mg/L,pH为7.5。采用空气源微孔曝气器进行曝气,光源选用全光谱LED灯,光照强度为6000lux,每日光照时间为 12h,培养温度为22℃。进一步富集培养时锥形瓶容积为1000mL,其余培养条件保持不变。接种的微藻浓度为0.6g/L。
(2)采用的处理装置包括有机玻璃材质的透明罐体1;在透明罐体1外侧粘贴有全光谱LED灯带6;在整个透明罐体1和LED灯带6外侧螺旋缠绕有透明的PVC 软管的透明盘管3;透明罐体1内部有导流罐体2和导流板4;透明罐体1底部有盘状微孔曝气器5;透明盘管3通过物料泵7与透明罐体1连接;透明罐体1 底部还有用作微藻污水混合液排出的卸料口2。处理装置的高径比为8:1。透明盘管3内的水流速度控制在1m/s,通过透明盘管3更换批次污水的时间为 1.5h。全光谱LED灯的光照强度控制在6000lux,光照时间12h。曝气盘曝气强度为0.8m3/(m2·h)。微藻与污水的分离节点控制在微藻浓度达到2.8g/L,每批次有15%的微藻污水混合液保留在处理装置中。处理装置进水的pH、温度、 TN、TP、COD浓度分别为7.5、22℃、150mg/L、20mg/L、200mg/L。
(3)处理装置的运行步骤为:位于透明罐体1中的微藻污水混合液在微孔曝气器5气泡的作用下上升,后经导流板4的作用从导流板4和透明罐体1内壁下流,完成透明罐体1内循环。位于透明罐体1中的微藻污水混合液经物料泵7 泵入缠绕在透明罐体1和LED灯带6外侧的透明盘管3中,透明盘管3中微藻混合液由下向上流动,最后由透明罐体1顶部回流入透明罐体1内,完成透明罐体1内循环。需要排出的微藻污水混合液经卸料口2排出,通过过滤完成微藻与净化后污水的分离。处理装置的运行方式为批次运行,每批次运行末尾进入微藻和污水的分离程序,并保留一定量的微藻污水混合液在处理装置内。
实施例2
微藻的富集培养、接种、处理装置的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点在于处理装置运行的光照强度:全光谱LED灯的光照强度控制在 6500lux。
实施例3
微藻的富集培养、接种、处理装置的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点在于处理装置运行的光照强度:全光谱LED灯的光照强度控制在 5500lux。
实施例4
微藻的富集培养、接种、处理装置的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点在于处理装置运行的光照强度:进水的COD浓度降低为0。
经处理装置批次处理后,与微藻分离后的污水TN、TP和COD去除情况如表1:
表1批次运行TN、TP和COD去除率
Figure BDA0002988259620000091
经处理装置批次处理后,与污水分离后的微藻(干重)蛋白质和生物油脂含量如表2:
表2微藻蛋白质和生物油脂含量
Figure BDA0002988259620000092
从上述的应用实例来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在氮、磷污染物去除上能够取得较高的去除率,并且适用于进水高氮素、高COD的情形。表1数据表明,在实施例4的条件下,处理装置对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7.6%和8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法可作为传统生物脱氮除磷的前置处理工艺,能够很大程度上削减进水的TN、TP的浓度,通过表1和表2 可以看出,进水中是否含有COD对进水的TN、TP去除率几乎没有影响,但是COD 的存在可以大大增加微藻中生物油脂的含量,对比表2中实施例2和实施例4,添加COD后微藻中的生物油脂含量从6.9g/100g增加到了44.7g/100g,增加量十分明显。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不仅能够实现高氮素、高磷污水高效的脱氮除磷,并且可以将氮、磷污染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蛋白质和生物油脂资源,实现氮、磷污染物的资源化,降低污水的处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罐体(1),所述透明罐体(1)的底部一侧设有卸料口(12),所述透明罐体(1)的内部悬浮设有导流罐体(2),所述透明罐体(1)与导流罐体(2)的罐壁之间设有间隙,以构成呈磁场结构的罐体内循环通道;
所述透明罐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悬挂支撑导流罐体(2)的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内设有罐体内循环液体顶部导流用的导流板(4);
所述透明罐体(1)的外壁设有用于罐体外循环的透明盘管(3),所述透明盘管(3)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罐体外循环的物料泵(7),透明盘管(3)的进液端(31)与透明罐体(1)的底部相连通,透明盘管(3)的出液端(32)位于所述导流板(4)的上方;
所述透明罐体(1)的罐底设有用于驱动罐体内循环的微孔曝气器(5),所述微孔曝气器(5)呈盘状结构居于导流罐体(2)的底部开口位置,微孔曝气器(5)与曝气管(51)相连通;
所述透明罐体(1)的外壁周向上沿罐体长度方向阵列设有多个全光谱的LED灯带(6),所述LED灯带(6)由外部供电;
还包括阀门(8),所述阀门(8)安装在所述卸料口(12)和透明盘管(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盘管(3)在透明罐体(1)的外壁上紧密排列,不留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同于支撑所述导流板(4)的固定支架(41),所述固定支架(41)固定设置在透明罐体(1)上,所述导流板(4)的底部固定设有悬挂杆(42),所述悬挂杆(42)的末端通过轴承(22)连接有悬挂架(21),所述悬挂架(21)固定在导流罐体(2)的顶部,所述透明罐体(1)、导流罐体(2)和悬挂杆(42)共轴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罐体(2)的外壁和内壁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外螺旋板(23)和内螺旋板(24),所述外螺旋板(23)和内螺旋板(24)均朝所在的液体内循环流动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气器(5)的曝气强度控制在0.6~1.3m3/(m2·h),微孔曝气器(5)最初形成气泡的平均直径不超过0.5mm,气泡并在导流罐体(2)的底部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罐体(1)的有效容积部分的高径比为6~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盘管(3)内径应保证软管内的水流速度为0.5~1.5m/s,经过管道更换批次污水的时间控制在1.5~2h。
CN202120593717.7U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 Active CN215049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3717.7U CN215049061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3717.7U CN215049061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49061U true CN215049061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55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3717.7U Active CN215049061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49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ing et al. Progress in microalgae cultivation photobioreactors and application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 review
CN112919641B (zh) 一种利用微藻脱氮除磷的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61287C (zh) 应用光合作用微生物处理废物流的方法
CN106277646B (zh) 一种利用藻菌共生体同步净化沼液和原沼气的系统
CN102531178B (zh) 一种太阳能生态复合净化塘处理养殖废水的组合装置
WO2017190504A1 (zh) 一种用于微藻规模化培养的转盘式光生物反应器
CN109231467B (zh) 一种采用气升环流藻类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黑臭水体的方法
CN103910434B (zh) 用于处理沼液超标氮磷的膜式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
CN103563818B (zh) 藻菌水系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10627316B (zh)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CN105692884A (zh) 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CN106430820B (zh) 一种高氨氮养猪沼液的生物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103789195A (zh) 一种实现原位固液分离的膜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及其培养方法
WO2009114206A2 (en) Method to remove algae from eutrophic water
CN102392052A (zh) 一种利用沼液培养自养型淡水微藻提纯沼气的方法
CN106630483B (zh) 一种基于藻菌共生的高效净化沼液的方法
CN109626584A (zh) 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
CN104004645A (zh) 一种有机废水水解酸化耦合微藻培养的两相系统与方法
CN110407404A (zh) 一种将农业废水中营养物转化为粗蛋白原料的生产方法和系统
CN107083322A (zh) 一种多层微藻生长繁殖装置
CN111763604B (zh) 耦合微藻高效培养的猪场发酵尾液连续式处理系统及其运行工艺
CN112830641A (zh) 一种基于膜曝气和膜浓缩的高密度微藻生物膜反应器及其藻培养方法
CN113233587A (zh) 一种用于污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池-人工湿地耦合系统和方法
CN206101330U (zh) 水产养殖水循环系统及水产动物与微藻的共生养殖系统
CN201365459Y (zh) 鱼-藻工厂化养殖复合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