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41012U - 一种耐磨损针织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损针织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41012U
CN215041012U CN202121367778.8U CN202121367778U CN215041012U CN 215041012 U CN215041012 U CN 215041012U CN 202121367778 U CN202121367778 U CN 202121367778U CN 215041012 U CN215041012 U CN 215041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unctional layer
fiber knitting
functional
stratum bas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77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清洁
余锦花
林炎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shi Jiel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shi Jiel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shi Jiel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shi Jielang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677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41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41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41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损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针织布本体包括基底层,基底层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功能层,第一功能层包括聚酯纤维针织层和尼龙纤维针织层,基底层的底部缝制有第二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包括腈纶纤维针织层和棉层,尼龙纤维针织层位于基底层的顶部,聚酯纤维针织层位于尼龙纤维针织层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在基底层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功能层,第一功能层包括的聚酯纤维针织层和尼龙纤维针织层都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能,在基底层的底部缝制有第二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包括的腈纶纤维针织层和棉层同样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能,达到了耐磨损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针织布不具备耐磨损的功能,导致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耐磨损针织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损针织布。
背景技术
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而现有的针织布不具备耐磨损的功能,导致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损针织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针织布,具备耐磨损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针织布不具备耐磨损的功能,导致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所述针织布本体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聚酯纤维针织层和尼龙纤维针织层,所述基底层的底部缝制有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腈纶纤维针织层和棉层。
优选的,所述尼龙纤维针织层位于基底层的顶部,所述聚酯纤维针织层位于尼龙纤维针织层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聚酯纤维针织层的厚度和尼龙纤维针织层的厚度相同,且第一功能层的厚度为基底层厚度的0.3-0.4倍。
优选的,所述腈纶纤维针织层位于基底层的底部,所述棉层位于腈纶纤维针织层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腈纶纤维针织层的厚度和棉层的厚度相同,且第二功能层的厚度为基底层厚度的0.4-0.5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基底层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功能层,第一功能层包括的聚酯纤维针织层和尼龙纤维针织层都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能,在基底层的底部缝制有第二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包括的腈纶纤维针织层和棉层同样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能,达到了耐磨损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针织布不具备耐磨损的功能,导致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织布本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功能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功能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织布本体;11、基底层;12、第一功能层;121、聚酯纤维针织层;122、尼龙纤维针织层;13、第二功能层;131、腈纶纤维针织层;132、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针织布本体1、基底层11、第一功能层12、聚酯纤维针织层121、尼龙纤维针织层122、第二功能层13、腈纶纤维针织层131和棉层13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一种耐磨损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1,针织布本体1包括基底层11,基底层11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功能层12,第一功能层12包括聚酯纤维针织层121和尼龙纤维针织层122,尼龙纤维针织层122位于基底层11的顶部,聚酯纤维针织层121位于尼龙纤维针织层122的顶部,聚酯纤维针织层121的厚度和尼龙纤维针织层122的厚度相同,且第一功能层12的厚度为基底层11厚度的0.3-0.4倍,基底层11的底部缝制有第二功能层13,第二功能层13包括腈纶纤维针织层131和棉层132,腈纶纤维针织层131位于基底层11的底部,棉层132位于腈纶纤维针织层131的底部,腈纶纤维针织层131的厚度和棉层132的厚度相同,且第二功能层13的厚度为基底层11厚度的0.4-0.5倍,在基底层11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功能层12,第一功能层12包括的聚酯纤维针织层121和尼龙纤维针织层122都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能,在基底层11的底部缝制有第二功能层13,第二功能层13包括的腈纶纤维针织层131和棉层132同样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能,达到了耐磨损的目的。
使用时,在基底层11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功能层12,第一功能层12包括的聚酯纤维针织层121和尼龙纤维针织层122都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能,在基底层11的底部缝制有第二功能层13,第二功能层13包括的腈纶纤维针织层131和棉层132同样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能,达到了耐磨损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针织布不具备耐磨损的功能,导致满足不了人们使用需求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耐磨损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本体(1)包括基底层(11),所述基底层(11)的顶部缝制有第一功能层(12),所述第一功能层(12)包括聚酯纤维针织层(121)和尼龙纤维针织层(122),所述基底层(11)的底部缝制有第二功能层(13),所述第二功能层(13)包括腈纶纤维针织层(131)和棉层(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纤维针织层(122)位于基底层(11)的顶部,所述聚酯纤维针织层(121)位于尼龙纤维针织层(12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针织层(121)的厚度和尼龙纤维针织层(122)的厚度相同,且第一功能层(12)的厚度为基底层(11)厚度的0.3-0.4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纤维针织层(131)位于基底层(11)的底部,所述棉层(132)位于腈纶纤维针织层(13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腈纶纤维针织层(131)的厚度和棉层(132)的厚度相同,且第二功能层(13)的厚度为基底层(11)厚度的0.4-0.5倍。
CN202121367778.8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耐磨损针织布 Active CN215041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7778.8U CN215041012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耐磨损针织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7778.8U CN215041012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耐磨损针织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41012U true CN215041012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00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7778.8U Active CN215041012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耐磨损针织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41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50236U (zh) 28针弹力三线卫衣
CN215041012U (zh) 一种耐磨损针织布
CN1958905B (zh) 编织机钩纱构造
CN212335447U (zh) 一种吸湿发热功能性面料
CN213045245U (zh) 一种防跑绒的双面羽绒服
CN210309315U (zh) 一种强拉伸回复性罗马布
CN211165642U (zh) 一种涤纶弹力纤维面料
CN207274055U (zh) 一种高弹耐磨复合面料
CN209039684U (zh)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CN214821436U (zh) 一种防静电的针织布
CN206926329U (zh) 一种锦涤超细纤维桃皮绒复合面料
CN210121981U (zh) 一种棉粘弹力布
CN205152497U (zh) 一种亲肤保暖防辐射的立体面料
CN214821488U (zh) 一种高韧性针织布
CN218519322U (zh) 一种高透气耐磨沙发布
CN215704758U (zh) 一种具有防静电的涤纶坯布
CN211335000U (zh) 一种高弹力毛衣面料
CN213798559U (zh) 一种弹性防刮布料
CN211195220U (zh) 一种凉感布料
CN215152607U (zh) 一种抗静电效果好的服装面料
CN215551505U (zh) 渗水性能好的纺织面料
CN218861029U (zh) 双面效果的织造面料和双面效果的织物
CN210436736U (zh) 蓄热发热包芯纱线保暖针织面料
CN217395871U (zh) 一种复合型保温针织布
CN218804565U (zh) 一种薄型双层经编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