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30244U - 手持喷壶 - Google Patents

手持喷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30244U
CN215030244U CN202121476118.3U CN202121476118U CN215030244U CN 215030244 U CN215030244 U CN 215030244U CN 202121476118 U CN202121476118 U CN 202121476118U CN 215030244 U CN215030244 U CN 215030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izing
bearing part
hand
liquid
suppor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61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鸿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4761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30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30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30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持喷壶,包括罐体、加压组件、喷出控制组件、电池以及控制组件,电池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并且给加压组件供电,加压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并受控制组件的控制而开始向罐体内加气压或停止,罐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顶盖、加压承载部、喷出承载部以及液体收容部,顶盖连接于加压承载部,加压承载部连接于喷出承载部,加压组件设置于加压承载部上,并由顶盖罩设,喷出控制组件位于加压承载部与喷出承载部之间,并设置于喷出承载部上,加压承载部与喷出承载部呈圆盘状,并隔离罐体中的收容液体的空间与加压组件、电池以及控制组件。由此,加压组件、电池以及控制组件不容易由于与液体相接触而被腐蚀。

Description

手持喷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喷壶,特别是用于喷出泡沫的手持喷壶。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喷壶通常主要由壶体、气泵组件和喷嘴组件构成。使用时,通常需要手动按压气泵组件的加压杆对壶体内部进行加压,扣动阀门,气压将壶体内的液体喷出。但这种喷壶压力不够,需要喷出泡沫时效果不佳。并且,气泵与液体会接触,气泵容易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手持喷壶,以解决气压不够及气泵容易腐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持喷壶,包括罐体、加压组件、喷出控制组件、电池以及控制组件,电池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并且给加压组件供电,加压组件与控制组件连接,并受控制组件的控制而开始向罐体内加气压或停止,罐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顶盖、加压承载部、喷出承载部以及液体收容部,顶盖连接于加压承载部,加压承载部连接于喷出承载部,加压组件设置于加压承载部上,并由顶盖罩设,喷出控制组件位于加压承载部与喷出承载部之间,并设置于喷出承载部上,加压承载部与喷出承载部呈圆盘状,并隔离罐体中的收容液体的空间与加压组件、电池以及控制组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加压组件、电池、控制组件通过加压承载部、喷出承载部与罐体内收容液体的的空间相隔离,使上述各元件不容易由于与液体相接触而被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喷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手持喷壶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手持喷壶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手持喷壶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喷壶100,包括罐体10、加压组件20、喷出控制组件30、电池40以及控制组件50。罐体10用于收容液体。加压组件20、喷出控制组件30、电池40以及控制组件50均设置于罐体10上。加压组件20与控制组件50连接,并受控制组件50的控制而调整工作压力。喷出控制组件30用于控制喷出的液体或泡沫。电池40与控制组件50电连接,并且给加压组件20供电。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0包括依次设置的顶盖11、加压承载部12、喷出承载部13以及液体收容部14。加压承载部12、喷出承载部13大致呈圆盘状。并且,顶盖11连接于加压承载部12。加压承载部12连接于喷出承载部13。喷出承载部13连接于液体收容部14。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收容部14包括连接部141与收容部142。连接部141与喷出承载部13连接。收容部142用于收容液体,且可装卸地连接于连接部141。具体地,如图2所示,收容部142通过螺纹旋转连接于连接部141。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部142由两段注塑胶件熔接而成不是一体吹塑成型,由此克服吹塑水壶一体成型但效率低,配合尺寸精度控制比较难的缺陷。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段注塑成型熔接工艺,可降低成本提高配合精度。
并且,罐体10还包括手柄15。在本实施例中,手柄15与喷出承载部13一体成型,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50包括PCB板51、显示屏52以及开关53。在本实施例中,PCB板51固定于顶盖11上,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PCB板51还可以设置于其他合适的位置,只要方便连接各元件即可。显示屏52设置于顶盖11上,用于显示压力及电池40的电量。开关53设于顶盖11上并与PCB板51连接,用于启动加压组件20。
如图3所示,加压组件20设置于加压承载部12上,并由顶盖11罩设。加压组件20包括马达21、齿轮组22以及活塞件23。所述马达21、所述齿轮组22以及所述活塞件23均固定于所述加压承载部12上。马达21与PCB板51电连接,并受控制组件50的控制加压及停止。马达21的输出轴与齿轮组22连接。齿轮组22与活塞件23连接。马达21的旋转运动通过齿轮组22能够转换成活塞件23的直线运动,从而加压。
如图2与图4所示,喷出控制组件30位于加压承载部12与喷出承载部13之间,并设置于喷出承载部13上。喷出控制组件30包括喷嘴31、按钮32、喷杆33以及压力阀34。喷杆33的一端与喷嘴31连接,另一端与按钮32连接,以在按钮32被推动时打开喷嘴31。喷嘴31与收容部142联通以通过并喷出液体或泡沫。在本实施例中,按钮32设置于手柄15上。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连接部141的侧壁与螺纹部之间还形成有一设置空间1401。设置空间1401与收容部142内的收容液体的空间之间由连接部141及收容部142的螺纹部隔离。设置空间1401设有用于调节喷嘴31喷出的液体压力的压力阀34。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40设置于喷出承载部13上,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40还可以设置于其他合适的位置,只要能与连接控制组件50即可。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池40为可充电的锂电池,不可拆卸地固定于喷出承载部13上,且可经过一USB端口充电,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喷出承载部13上还设置有安全压力释放阀60。安全压力释放阀60的部分伸出喷出承载部13之外,拨动安全压力释放阀60能够释放收容部142内的压力。
使用时,使用者打开开关53后能够向收容部142内加压,推动按钮32即可喷出液体或泡沫;拨动安全压力释放阀60能够释放收容部142内的压力;旋转收容部142能够分开收容部142与手持喷壶100其他的部分,然后可以向收容部142补充液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加压组件20、电池40、控制组件50通过加压承载部12、喷出承载部13与罐体10的收容部142内收容液体的的空间相隔离,使上述各元件不容易由于与液体相接触而被腐蚀。并且使用电池40向加压组件20供电,并由控制组件50控制加压组件20,因此能够得到较大的压力,提高了喷出的泡沫形成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喷壶,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加压组件、喷出控制组件、电池以及控制组件,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并且给所述加压组件供电,所述加压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并受所述控制组件的控制而开始向所述罐体内加气压或停止,所述罐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顶盖、加压承载部、喷出承载部以及液体收容部,所述顶盖连接于加压承载部,所述加压承载部连接于所述喷出承载部,所述加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加压承载部上,并由所述顶盖罩设,所述喷出控制组件位于所述加压承载部与所述喷出承载部之间,并设置于所述喷出承载部上,所述加压承载部与所述喷出承载部呈圆盘状,并隔离所述罐体中的收容液体的空间与所述加压组件、所述电池以及所述控制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喷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PCB板、显示屏以及开关,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顶盖上,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顶盖上,所述开关设于所述顶盖上并与所述PCB板连接,用于启动所述加压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喷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包括马达、齿轮组以及活塞件,所述马达、所述齿轮组以及所述活塞件均固定于所述加压承载部上,所述马达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组连接,所述齿轮组与所述活塞件连接,所述马达的旋转运动通过所述齿轮组能够转换成所述活塞件的直线运动,从而加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喷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控制组件包括喷嘴、按钮、喷杆,所述喷杆的一端与所述喷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钮连接,以在所述按钮被推动时打开所述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液体收容部联通以通过并喷出液体或泡沫。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手持喷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容部包括连接部与收容部,所述连接部与喷出承载部连接,所述收容部用于收容液体,且可装卸地连接于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喷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由两段熔接而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喷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通过螺纹部旋转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与螺纹部之间还形成有一设置空间,所述设置空间与所述收容部内的收容液体的空间之间由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收容部的螺纹部隔离,所述设置空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喷嘴喷出的液体压力的压力阀。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喷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承载部上还设置有安全压力释放阀,所述安全压力释放阀的部分伸出所述喷出承载部之外,拨动所述安全压力释放阀能够释放所述收容部内的压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喷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的锂电池,不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喷出承载部上,且可经过一USB端口充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喷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喷出承载部一体成型。
CN202121476118.3U 2021-06-30 2021-06-30 手持喷壶 Active CN215030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6118.3U CN215030244U (zh) 2021-06-30 2021-06-30 手持喷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6118.3U CN215030244U (zh) 2021-06-30 2021-06-30 手持喷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30244U true CN21503024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9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6118.3U Active CN215030244U (zh) 2021-06-30 2021-06-30 手持喷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302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86687S1 (en) * 2022-05-13 2023-05-23 Shenzhen Windbell Technology Co., Ltd. Rearing po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86687S1 (en) * 2022-05-13 2023-05-23 Shenzhen Windbell Technology Co., Ltd. Rearing po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33511A (en) Portable atomizer apparatus
US5397034A (en) Finely atomizing device for fluids
US5931207A (en) Portable home and garden sprayer, power unit
US4030665A (en) Apparatus for foaming liquid cosmetic substances
CN215030244U (zh) 手持喷壶
CA2465887A1 (en) Foam dispenser, housing and storage holder therefor
EP1767279A3 (en) Electrically actuated pump sprayer
WO2007133639A3 (en) Self-contained multi-sprayer
WO2012040260A2 (en) Cosmetic airbrush system
US5411183A (en) Liquid spray or foam dispensing apparatus
CN105662225A (zh) 一种卫浴发泡机
US20120160874A1 (en) Packaging and dispensing device including a miniature electric pump
CN2354386Y (zh) 背负式电动自控压喷雾器
CA2553617C (en) Device and spray head for atomizing a cosmetic liquid
CN206792704U (zh) 一种负离子补水仪
CN206575830U (zh) 基于电动车电瓶的泵吸便携式可替换施肥装置
CN211275092U (zh) 一种电磁阀控制的液体雾化喷涂装置
CN205392824U (zh) 手持式电动喷雾壶
CN213032783U (zh) 电池仓顶置式手持电动喷雾器
JP2016516642A (ja) 液体スプレーディスペンサシステム
CN112426594A (zh) 一种用于美容的台式美容液雾化装置
CN203694290U (zh) 便携式负离子纳米喷雾器
CN214679508U (zh) 一种多用途手持式消毒杀菌雾化喷枪
CN203010830U (zh) 便携式漂浮加湿器
CN217339768U (zh) 一种多用型手持补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