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23988U - 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23988U
CN215023988U CN202120800274.4U CN202120800274U CN215023988U CN 215023988 U CN215023988 U CN 215023988U CN 202120800274 U CN202120800274 U CN 202120800274U CN 215023988 U CN215023988 U CN 215023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ting
transverse
horizontal
transverse part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02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颜蕾
王彦
王丽华
于谨
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Zhongshan Hospit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Zhongshan Hospital of Dal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Zhongshan Hospital of Dal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Zhongshan Hospital of Dal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8002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23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23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23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大臂固定的第一横部,用于小臂固定的第二横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横部和第二横部的纵部,其中第一横部与第二横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部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所述第一粘贴部的长度大于第二粘贴部,所述第二横部的长、宽均小于第一横部,所述第二横部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粘贴部和第四粘贴部,所述第三粘贴部的长度大于第四粘贴部,所述纵部与第一横部、第二横部垂直设置,且纵部的一端伸出第二横部。本固定装置较传统CT增强留置针胶布固定,更利于患者活动,增加患者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留置针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开放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密闭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
现有的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技术,是以胶布固定黏住留置针,再以胶布粘胶到患者皮肤上,来达到固定目的。但以胶布黏贴到患者皮肤的方式,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脱落,而且如遇到皮肤油脂分泌旺盛的患者,胶带极易脱落,导致留置针脱出或移位,遇到重症、意识不清、躁动患者,胶布固定相对不牢固,容易被患者误拔出,造成针头脱落;以胶布固定,也无法观察留置针穿刺部位情况。综上所述,有待发明一种能牢固固定留置针的,能观察留置针穿刺部位情况的留置针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留置针固定技术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大臂固定的第一横部,用于小臂固定的第二横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横部和第二横部的纵部,其中第一横部与第二横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部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所述第一粘贴部的长度大于第二粘贴部,所述第二横部的长、宽均小于第一横部,所述第二横部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粘贴部和第四粘贴部,所述第三粘贴部的长度大于第四粘贴部,所述纵部与第一横部、第二横部垂直设置,且纵部的一端伸出第二横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部中心处设置有穿刺点观察窗。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部与第二横部间的纵部上设置有预防感染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贴部、第二粘贴部、第三粘贴部和第四粘贴部均采用魔术贴,所述第一粘贴部、第二粘贴部和所述第三粘贴部、第四粘贴部相互配适,用以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部、第二横部和纵部皆采用弹性柔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魔术贴,解决了现有置留针固定胶带易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穿刺点观察窗,解决了现有置留针固定胶带无法观测留置针穿刺部位情况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横部;2、第二横部;3、纵部;101、第一粘贴部;102、第二粘贴部;103、穿刺点观察窗;201、第三粘贴部;202、第四粘贴部;301、预防感染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大臂固定的第一横部1,用于小臂固定的第二横部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横部1和第二横部2的纵部3,第一横部1、第二横部2和纵部3皆采用弹性柔棉。其中第一横部1与第二横部2平行设置,第一横部1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贴部101和第二粘贴部102,第一粘贴部101的长度大于第二粘贴部102,第一横部1中心处设置有穿刺点观察窗103。第二横部2的长、宽均小于第一横部1,第二横部2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粘贴部201和第四粘贴部202,第三粘贴部201的长度大于第四粘贴部202,第一粘贴部101、第二粘贴部102、第三粘贴部201和第四粘贴部202均采用魔术贴,第一粘贴部101、第二粘贴部102和第三粘贴部201、第四粘贴部202相互配适,用以固定装置。纵部3与第一横部1、第二横部2垂直设置,且纵部3的一端伸出第二横部2,第一横部1与第二横部2间的纵部3上设置有预防感染部301。
在使用时,以肘正中静脉为例:将本装置固定在穿刺点上方1cm处,第一横部1环绕大臂,第一粘贴部101和第二粘贴102部重叠固定,预防感染带301覆盖冲封管,第二横部2环绕小臂,第三粘贴部201和第四粘贴部202重叠固定,穿刺点观察窗103观察穿刺点部位情况。
实施例
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大臂固定的第一横部1,用于小臂固定的第二横部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横部1和第二横部2的纵部3,第一横部1长度为42mm,宽度为6mm;第二横部2长度为30mm,宽度为4mm;纵部3长度为8mm,宽度为16mm,第一横部1、第二横部2和纵部3皆采用弹性柔棉。第一横部1与第二横部2平行设置,第一横部1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贴部101和第二粘贴部102,第一横部1中心处设置有穿刺点观察窗103,第一粘贴部101的长度为14mm,第二粘贴部102的长度为7mm。第二横部2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粘贴部201和第四粘贴部202,第三粘贴部201的长度为10mm,第四粘贴部202的长度为8mm。第一粘贴部101、第二粘贴部102、第三粘贴部201和第四粘贴部202均采用魔术贴,第一粘贴部101、第二粘贴部102和第三粘贴部201、第四粘贴部202相互配适,用以固定装置。纵部3与第一横部1、第二横部2垂直设置,且纵部3的一端伸出第二横部2,伸出长度为3mm。第一横部1与第二横部2间的纵部3上设置有预防感染部301,其长度为9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大臂固定的第一横部(1),用于小臂固定的第二横部(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横部(1)和第二横部(2)的纵部(3),其中第一横部(1)与第二横部(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部(1)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粘贴部(101)和第二粘贴部(102),所述第一粘贴部(101)的长度大于第二粘贴部(102),所述第二横部(2)的长、宽均小于第一横部(1),所述第二横部(2)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粘贴部(201)和第四粘贴部(202),所述第三粘贴部(201)的长度大于第四粘贴部(202),所述纵部(3)与第一横部(1)、第二横部(2)垂直设置,且纵部(3)的一端伸出第二横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部(1)中心处设置有穿刺点观察窗(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部(1)与第二横部(2)间的纵部(3)上设置有预防感染部(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贴部(101)、第二粘贴部(102)、第三粘贴部(201)和第四粘贴部(202)均采用魔术贴,所述第一粘贴部(101)、第二粘贴部(102)和所述第三粘贴部(201)、第四粘贴部(202)相互配适,用以固定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部(1)、第二横部(2)和纵部(3)皆采用弹性柔棉。
CN202120800274.4U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 Active CN215023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0274.4U CN21502398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0274.4U CN21502398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23988U true CN215023988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06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0274.4U Active CN21502398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23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528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rterial and Venous Cannulation
AU2016299343A1 (en) Puncturing system
CN215023988U (zh) 一种ct增强检查留置针固定装置
CN215192082U (zh) 一种加强型动脉穿刺针
CN204601346U (zh) 一种动静脉留置装置
CN203355089U (zh) 免缝合中心静脉导管
CN209154840U (zh) 一种防受压picc保护套
CN206239866U (zh) 一种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敷贴
JP2018515163A (ja) 臍血管にポートを導入及び維持する装置
CN209464427U (zh) 一种安全型留置针
CN207237042U (zh) 一种复合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固定器
CN112006759A (zh) 血管鞘管固定件、导管无菌罩及其组件
CN205515917U (zh) 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用的固定套
CN218900439U (zh) 一种新生儿留置针保护装置
CN220070442U (zh) 一种用于picc导管异位调整的导丝装置
CN210785746U (zh) 一种输液港蝶翼针
CN210844674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CN219001478U (zh) 一种可调控式负压留置针
CN215017317U (zh) 一种具有管腔封闭功能的动脉穿刺针
CN104288867B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套
CN213372202U (zh) 一种具有辅助穿刺引导器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CN219538451U (zh) 一种穿刺装置
CN106860965A (zh) 内套管式动静脉穿刺留置针
CN215778508U (zh) 一种安全型留置针
CN220608801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