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23061U - 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23061U
CN215023061U CN202022616332.6U CN202022616332U CN215023061U CN 215023061 U CN215023061 U CN 215023061U CN 202022616332 U CN202022616332 U CN 202022616332U CN 215023061 U CN215023061 U CN 215023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bottle
buckle
assembly
stock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63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叶东
张佳
张明飞
马骏
葛鹏翼
赵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yue Medical Equipment and Supply Co Ltd
Jiangsu Yuyue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Suzhou Yu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Medical Appliance Factory
Nanjing Yuyu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yue Medical Equipment and Supply Co Ltd
Jiangsu Yuyue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Suzhou Yu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Medical Appliance Factory
Nanjing Yuyu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yue Medical Equipment and Supply Co Ltd, Jiangsu Yuyue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Suzhou Yu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Medical Appliance Factory, Nanjing Yuyu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yue Medical Equipment and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163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23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23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23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储液瓶包括瓶盖和瓶身,瓶盖上设有气嘴和通气孔,瓶盖的侧面设有一装配槽,装配槽的上沿设有第一卡扣装配筋,通气孔设置于第一卡扣装配筋下方;主机包括上壳盖和下壳壳体,上壳盖和下壳壳体对应配合连接,上壳盖设有按钮安装孔;下壳壳体的一侧为装配面,该装配面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底托,装配面设有一负压抽气孔,负压抽气孔和通气孔对应位置设置;主机还包括按钮和按压弹簧,按钮设有一作用部,该作用部和按压弹簧对应位置设置,作用部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卡扣装配筋,该第二卡扣装配筋和第一卡扣装配筋对应位置设置;主机还包括硅胶嘴,硅胶嘴设置于负压抽气孔和通气孔的连接处。

Description

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扣式装配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呼吸道是人体实现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并且具有支撑人体正常生理代谢的作用,新生儿、老年人以及呼吸道病患容易出现排痰困难,较多的分泌物(痰、脓等)容易引起阻塞,严重时将直接导致病患呼吸困难。实际临床中,医护人员常常通过口腔,鼻腔,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
现有市场的吸痰器一般分为一次性手动吸痰器和便携式负压源吸痰器。一次性手动吸痰器抽取的连续性不高,而且容易造成分泌物的泄露,引起交叉感染,而且操作不便。因此市面上逐渐被便携式负压源吸痰器取代。
目前,市场上的吸痰器是用橡胶软管将主机的负压抽气口和储液瓶的通气孔连接,储液瓶的气嘴通过软管连接操作端。市面上的气嘴通常会设置成通向储液瓶瓶底的长管,通气孔是设置在储液瓶上部的短管,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气嘴吸入的分泌物污染通气孔。在进行吸痰操作时,需要手动连接或拆卸储液瓶上通气孔与负压抽气口之间的软管,这就存在几个问题:1. 储液瓶气嘴和通气孔容易连接错误,间接导致机器零件寿命短;2. 操作不便,效率低;3. 污染周边环境。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交互体验感良好的装配结构来克服上述不足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本技术方案需提供一种新的储液瓶与机身的装配技术方案,且该种装配方式操作需简单、可靠性需得以保证,用户操作方便;需避免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被患者的痰液污染;基于现有的技术生产工艺,易于生产,成本可控;尽量避免用户手动安装拆卸橡胶软管,降低不必要的具有风险的操作流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吸痰器的储液瓶和主机连接或拆卸时使用感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包括主机和储液瓶,所述储液瓶包括瓶盖和瓶身,所述瓶盖上设有气嘴和通气孔,所述气嘴和通气孔均与储液瓶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
以储液瓶和主机的使用状态为参考,所述瓶盖的侧面设有一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上沿设有第一卡扣装配筋,所述通气孔设置于第一卡扣装配筋下方;
所述主机包括上壳盖和下壳壳体,在使用状态下,上壳盖和下壳壳体对应配合连接,所述上壳盖设有按钮安装孔;
所述下壳壳体的一侧为装配面,该装配面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底托,所述装配面设有一负压抽气孔,所述负压抽气孔和通气孔对应位置设置;
所述主机还包括按钮和按压弹簧,所述按钮设有一作用部,该作用部和按压弹簧对应位置设置,所述作用部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卡扣装配筋,该第二卡扣装配筋和第一卡扣装配筋对应位置设置;
所述主机还包括硅胶嘴,所述硅胶嘴设置于负压抽气孔和通气孔的连接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以储液瓶和主机的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上壳盖底部设有第一限位滑槽和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滑槽和第二限位滑槽的滑动延伸方向垂直于上壳盖,所述按钮还设有第一滑动导向筋和第二滑动导向筋,所述第一滑动导向筋匹配并滑动于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二滑动导向筋匹配并滑动于第二限位滑槽。
2.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机还包括滤芯,该滤芯设置于负压抽气孔中。
3.上述方案中,所述装配面上方设有定位筋,该定位筋和按钮安装孔对应位置设置,且所述定位筋是十字形结构。
4.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托或瓶身底部任其一中,设有凹槽,另一设有凸起,所述凹槽和凸起对应位置设置且形状匹配。
5.上述方案中,所述通气孔内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筋,所述固定筋之间的距离和硅胶嘴大小匹配,在使用状态下,固定筋和硅胶嘴形成过盈配合。
6.上述方案中,所述瓶盖内侧边缘设有凸点,所述瓶身的外侧边缘设有旋转滑槽,所述凸点通过与旋转滑槽旋转配合连接。
7.上述方案中,所述负压抽气孔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与装配槽对应位置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和说明:
1. 储液瓶包括了瓶盖1以及瓶身2。所述储液瓶瓶盖1上部为气嘴11,气嘴11通过软管与患者连接,主机内部负压装置(一般为抽气泵)将储液瓶内部空气抽出,带动患者身体内部积液被抽出。瓶盖1内圈设有凸点14(本实用新型中为两个),用于瓶身2和瓶盖1的装配。垂向用力按压凸起顶入旋转滑槽21,顺时针旋转瓶盖1拧紧。此时装配槽13上沿的第一卡扣装配筋131前部的导向斜角和第二卡扣装配筋52对齐,沿瓶盖1水平方向挤压,第二卡扣装配筋52和第一卡扣装配筋131卡合。储液瓶前端通气孔12为吸气通道,负压装置通过该通气孔12对储液瓶内的气体进行抽吸。通气孔12的中心线水平方向设有两根固定筋121,其有助于硅胶嘴7的定位与固定结构。安装时,硅胶嘴7的中心轴线与通气孔12中心位置相对,沿水平方向施加力,固定筋121前方的倒角对硅胶嘴7进行位置导向,随着硅胶嘴7的深入,两根固定筋121配合通气孔12内部端面卡紧闭硅胶嘴7,实现装配。
2. 按钮5为用户交互部件。其中第一滑动导向筋53和第二滑动导向筋54为按钮5的运动组件,第一滑动导向筋53和第二滑动导向筋54在上壳盖3的第一限位滑槽32和第二限位滑槽33上垂向运动。所述按钮5的作用部51是操作者的接触端。操作者按压作用部51时,第一滑动导向筋53和第二滑动导向筋54移动至导向第一限位滑槽32和第二限位滑槽33的底部,确保按钮5只能在垂向运动,保持操作手感。作用部51在装配时略高于上壳盖3的平面,会更有利于操作者的手感。由于操作者所施加的力不总是垂向力,所以按压弹簧存在多种变形情况,作用部51使得按压弹簧6只能延中心轴线弹性变形。
3. 上壳盖3为界面显示部件和按钮安装部件。作用部51和按钮安装孔31同轴,按钮安装孔31对作用部51(按钮5)进行周向限位。第一限位滑槽32和第二限位滑槽33垂直于上壳2的底面,保持滑槽的垂直可以确保第一滑动导向筋53和第二滑动导向筋54只能延垂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中,装配面41与瓶盖1侧面的曲率相同,可以保证储液瓶和主机的紧密配合。按压弹簧6的形变量控制储液瓶和主机的配合状态,按钮5挤压按压弹簧6,按压弹簧5为按钮5提供弹力。通过按压按钮5,便无需手动在主机和储液瓶间嫁接软管,直接通过手动按压按钮5即可实现储液瓶与机身的分离,既安全干净,又省时省力。按压弹簧的弹力也保证了操作手感。挤压第二卡扣装配筋52进入装配槽13内,按钮按压弹簧3微量形变,储液瓶模块与主机完成整体装配。按压弹簧6向下产生形变的同时产生垂直往上的弹力,该弹力往上顶住第二卡扣装配筋52,使得其与装配槽13紧密配合。硅胶嘴7设置在负压抽气孔411和通气孔12贴合处,防止漏气,同时约束储液瓶水平位移。第一限位筋413和第二限位筋414与装配槽13的内径适配,在使用状态下,第一限位筋413和第二限位筋414卡装在装备槽13中,可以有效约束储液瓶垂向位移。吸痰器在工作时,电机产生动力,由于震动传递至储液瓶,储液瓶垂向震动,第一限位筋413和第二限位筋414限制了储液瓶在下壳壳体4的垂向位移,有助于减少储液瓶在工作时震动脱落的风险。患者吸痰完毕拆卸时,操作者按压按钮5,此时第一滑动导向筋53和第二滑动导向筋54沿第一限位滑槽32和第二限位滑槽33向底部垂向移动,进一步的,按压按钮5将垂向力施加至按压弹簧6,产生弹性变形,第二卡扣装配筋52与装配槽13脱离,储液瓶从主机脱离。按压弹簧6在操作者挤压动作完成后,恢复至初始状态。装配面41上设有定位筋412(本实用新型中为十字形状),定位筋412的两根交叉筋与按压弹簧6的内径配合,卡紧按压弹簧6。
4. 底托或瓶身底部任其一中,设有凹槽,另一设有凸起,所述凹槽和凸起对应设置且形状匹配。本实用新型中,凹槽形状为月牙形,当瓶身2上的凸起,配合填入底托42上的凹槽,则对储液瓶产生圆周限位的功能。如果凸起设置于底托42,凹槽设置于瓶身2,理论上也是可行的。
5. 滤芯8安装在负压抽气孔411内。滤芯8是一种过滤气体阻隔水的高分子材料,在遇水时能够瞬间在表面形成一层粘液层从而阻断瓶身内外部气体的流动,防止储液瓶过溢而导致积液损坏机身(此为现有技术,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 结构更加稳定牢靠。采用卡扣式装配筋和定位筋进行限位和约束,整体装配更加牢固,减少部件之间的晃动,消除脱落风险。
2. 避免了橡胶软管的使用。储液瓶整体与主机机身直接接触,无需手动安装拆卸软管,不仅优化了以往的操作流程,也降低了材料成本。
3. 用户体验感强。手动按钮配合卡口装配筋的使用,在装配时具有较好的操作体验和使用手感。
附图说明
附图1 为本实用新型卡扣式装配结构零部件装配关系爆炸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壳壳体外形示意图;
附图3 为本实用新型按钮立体图;
附图4 为本实用新型按钮立体仰视图;
附图5 为本实用新型瓶盖正视图;
附图6 为本实用新型瓶盖立体仰视图;
附图7 为本实用新型上壳盖立体仰视图;
附图8 为本实用新型瓶身立体图;
附图9 为本实用新型卡扣式装配结构剖面图。
以上附图中:1.瓶盖;11.气嘴;12.通气孔;121.固定筋;13.装配槽;131.第一卡扣装配筋;14.凸点;2.瓶身;21.旋转滑槽;3.上壳盖;31.按钮安装孔;32.第一限位滑槽;33.第二限位滑槽;4.下壳壳体;41.装配面;411.负压抽气孔;412.定位筋;413.第一限位筋;414.第二限位筋;42.底托;5.按钮;51.作用部;52.第二卡扣装配筋;53.第一滑动导向筋;54.第二滑动导向筋;6.按压弹簧;7.硅胶嘴;8.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包括主机和储液瓶(见图1),所述储液瓶包括瓶盖1和瓶身2,所述瓶盖1上设有气嘴11和通气孔12,所述气嘴11和通气孔12(见图5-6)均与储液瓶内部连通:
以储液瓶和主机的使用状态为参考,所述瓶盖1的侧面设有一装配槽13,所述装配槽13的上沿设有第一卡扣装配筋131,所述通气孔12设置于第一卡扣装配筋131下方(见图5-6);
所述主机包括上壳盖3和下壳壳体4,在使用状态下,上壳盖3和下壳壳体4对应配合连接,所述上壳盖3设有按钮安装孔31(见图1-2);
所述下壳壳体4的一侧为装配面41,该装配面41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底托42,所述装配面41设有一负压抽气孔411,所述负压抽气孔411和通气孔12对应位置设置(见图1-2);
所述主机还包括按钮5和按压弹簧6(见图1-2以及9),所述按钮5设有一作用部51,该作用部51和按压弹簧6对应位置设置,所述作用部51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卡扣装配筋52,该第二卡扣装配筋52和第一卡扣装配筋131对应位置设置;
所述主机还包括硅胶嘴7,所述硅胶嘴7设置于负压抽气孔411和通气孔12的连接处(见图1以及9)。
以储液瓶和主机的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上壳盖3底部设有第一限位滑槽32和第二限位滑槽33,所述第一限位滑槽32和第二限位滑槽33的滑动延伸方向垂直于上壳盖3,所述按钮5还设有第一滑动导向筋53和第二滑动导向筋54,所述第一滑动导向筋53匹配并滑动于第一限位滑槽32,所述第二滑动导向筋54匹配并滑动于第二限位滑槽33(见图3-4以及7)。
所述主机还包括滤芯8,该滤芯8设置于负压抽气孔411中。
所述装配面41上方设有定位筋412,该定位筋412和按钮安装孔31对应位置设置,且所述定位筋412是十字形结构(见图2)。
所述底托42或瓶身2底部任其一中,设有凹槽,另一设有凸起,所述凹槽和凸起对应位置设置且形状匹配。
所述通气孔12内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筋121,所述固定筋121之间的距离和硅胶嘴7大小匹配,在使用状态下,固定筋121和硅胶嘴7形成过盈配合(见图5)。
所述瓶盖1内侧边缘设有凸点14,所述瓶身2的外侧边缘设有旋转滑槽21,所述凸点14通过与旋转滑槽21旋转配合连接(见图6以及8)。
所述负压抽气孔4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筋413和第二限位筋414,所述第一限位筋413和第二限位筋414与装配槽13对应位置设置(见图2)。
本实施例中,所述作用部51为帽形结构,该作用部51的内径和按压弹簧6的外径大小相适应,该作用部51的外径和按钮安装孔31的内径大小相适应,所述按钮按压弹簧6的内径和定位筋412的外径大小相匹配,在使用状态下,所述按压弹簧6放置于定位筋412上,所述作用部51套装在按压弹簧6上。
本实用新型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组装说明如下:
主机的零件装配:参见图1,将按压弹簧6放置于定位筋412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筋412为十字形结构上,按钮5的作用部51套装于按压弹簧6上,且保持第一卡扣装配筋52朝向外侧,上壳盖3和下壳壳体4连接安装后,作用部51装配于按钮安装孔31中并通过按压弹簧6可以进行垂直运动。第一滑动导向筋53匹配滑动于第一限位滑槽32,第二滑动导向筋54匹配滑动于第二限位滑槽33。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包括主机和储液瓶,所述储液瓶包括瓶盖(1)和瓶身(2),所述瓶盖(1)上设有气嘴(11)和通气孔(12),所述气嘴(11)和通气孔(12)均与储液瓶内部连通,其特征在于:
以储液瓶和主机的使用状态为参考,所述瓶盖(1)的侧面设有一装配槽(13),所述装配槽(13)的上沿设有第一卡扣装配筋(131),所述通气孔(12)设置于第一卡扣装配筋(131)下方;
所述主机包括上壳盖(3)和下壳壳体(4),在使用状态下,上壳盖(3)和下壳壳体(4)对应配合连接,所述上壳盖(3)设有按钮安装孔(31);
所述下壳壳体(4)的一侧为装配面(41),该装配面(41)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底托(42),所述装配面(41)设有一负压抽气孔(411),所述负压抽气孔(411)和通气孔(12)对应位置设置;
所述主机还包括按钮(5)和按压弹簧(6),所述按钮(5)设有一作用部(51),该作用部(51)和按压弹簧(6)对应位置设置,所述作用部(51)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卡扣装配筋(52),该第二卡扣装配筋(52)和第一卡扣装配筋(131)对应位置设置;
所述主机还包括硅胶嘴(7),所述硅胶嘴(7)设置于负压抽气孔(411)和通气孔(12)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以储液瓶和主机的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上壳盖(3)底部设有第一限位滑槽(32)和第二限位滑槽(33),所述第一限位滑槽(32)和第二限位滑槽(33)的滑动延伸方向垂直于上壳盖(3),所述按钮(5)还设有第一滑动导向筋(53)和第二滑动导向筋(54),所述第一滑动导向筋(53)匹配并滑动于第一限位滑槽(32),所述第二滑动导向筋(54)匹配并滑动于第二限位滑槽(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滤芯(8),该滤芯(8)设置于负压抽气孔(4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面(41)上方设有定位筋(412),该定位筋(412)和按钮安装孔(31)对应位置设置,且所述定位筋(412)是十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42)或瓶身(2)底部任其一中,设有凹槽,另一设有凸起,所述凹槽和凸起对应位置设置且形状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2)内设有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筋(121),所述固定筋(121)之间的距离和硅胶嘴(7)大小匹配,在使用状态下,固定筋(121)和硅胶嘴(7)形成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1)内侧边缘设有凸点(14),所述瓶身(2)的外侧边缘设有旋转滑槽(21),所述凸点(14)通过与旋转滑槽(21)旋转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式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抽气孔(4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筋(413)和第二限位筋(414),所述第一限位筋(413)和第二限位筋(414)与装配槽(13)对应位置设置。
CN202022616332.6U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 Active CN215023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6332.6U CN215023061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6332.6U CN215023061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23061U true CN215023061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60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6332.6U Active CN215023061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23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163014A (ja) 医療・介護用吸引装置
CN215023061U (zh) 一种吸痰器的储液瓶与主机的卡扣式装配结构
CN212699863U (zh) 奶碗及其吸奶器
CN109010948B (zh) 一种儿科护理专用的吸痰器
CN217219668U (zh) 一种手动便携式吸痰器
CN215023062U (zh) 一种便携式吸痰器
CN210933005U (zh) 一种吸奶器
CN200970376Y (zh) 便携式吸引器
CN213964539U (zh) 一种重症临床用护理吸痰装置
CN219501655U (zh) 吸鼻器
CN213347067U (zh) 具有防溢出结构的手持式电动吸鼻器
CN215351046U (zh) 一种多孔防回流式鼻腔吸引管
CN215652902U (zh) 新型吸痰管
CN213158135U (zh) 一种密闭式吸痰管
CN210873303U (zh) 一种可躺卧吸奶的吸奶器结构
CN111840667B (zh) 一种双层吸鼻器
CN218529409U (zh) 吸鼻器及其辅助管、以及吸鼻装置
CN211272705U (zh) 一种便携式吸痰器
CN213251687U (zh) 一种新型吸痰器及系统
CN215608050U (zh) 一种呼吸重症护理气道吸痰器
CN219001574U (zh) 一种带有旋转型密封盖的呼吸机延长管
CN216222477U (zh) 一种防返流鼻咽两用吸痰器
CN212547786U (zh) 一种改进的内科护理吸痰处理装置
CN215351069U (zh) 一种呼吸科新型临床吸痰器
CN219354799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道保护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