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21977U - 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及导入按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及导入按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21977U
CN215021977U CN202120007644.9U CN202120007644U CN215021977U CN 215021977 U CN215021977 U CN 215021977U CN 202120007644 U CN202120007644 U CN 202120007644U CN 215021977 U CN215021977 U CN 215021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massage head
introduction
seat
l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076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0076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21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21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21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包括导入接触面(1)、柔性传导段(2)、柔性发生座(3)、接触安装面(4),导入接触面(1)设置于柔性传导段(2)顶端,柔性传导段(2)底端与柔性发生座(3)顶面连接,柔性发生座(3)底面设置接触安装面(4)。本实用新型有效的缩小了按摩头的尺寸,并通过柔性材料的使用,在不影响超声能量传导的同时,极大的提高治疗时的舒适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及导入按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及导入按摩系统。
背景技术
超声疗法是指应用>20KHz的超声波,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药物超声导入疗法又称药物超声促渗透疗法,是指利用超声波从体外促进药物经皮肤或粘膜吸收的一种新型药物促渗透技术,这项技术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运动医学,经过近60年的研究与应用,药物超声透入技术日趋成熟,并成为传统经皮给药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替代治疗,广泛应用于外科、内科、儿科、皮肤科等各项疾病的治疗。超声波的治疗原理主要表现在机械效应,温热效应和理化效应三个方面。
1、机械效应
机械效应的来源:
一是超声波在介质中前进所产生的机械效应,称为行波场中的效应,使人体组织中各质点受到交替变化的压缩和伸张,产生的正压、负压以及巨大加速度;
另一是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反射而产生的机械效应,称为驻波场效应,可影响人体组织压力、张力,使人体组织液中不同质量的离子产生不同运动速度,运动速度差引起离子间的摩擦。
因此机械效应可使机体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可引起容积变化,产生细胞浆流动,细胞质粒振荡、旋转、摩擦;可刺激细胞膜的渗透性,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改善组织营养。
2、温热效应
超声波在人体内可产生热量,在不同超声剂量作用下产热程度不同。剂量越大,产热越多;超声波频率越高,在肌体内穿透越浅,产热越高。此外,在同一剂量及频率下,机体组织不同产热也不同,肌肉是脂肪产热的2倍,神经组织产热是肌肉的2倍。
3、理化效应
在以上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的作用下,可继发物理和化学的反应,如弥散作用、触变作用、空化作用、聚合作用和解聚作用等,治疗中一般采用800KHz以上的频率并根据肌体不同部位控制一定的治疗剂量,就可以达到安全治疗的目的。
a.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促进药物离子在组织细胞间的流动。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改善组织营养。
b.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
c.空化作用:保持稳定的单向振动,细胞功能发生改变,形成空化效应。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循环加快,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转化,加快酪氨酸的生成。
d.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过程。大分子解聚,是将大分子的化学物变成小分子的过程。可使皮层内酶的活性增加,加快黑素细胞合成。
e.消炎,修复黑素细胞: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并影响血流量,产生抗炎症作用。同时加快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对受损黑素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和修复。
现阶段的超声导入治疗虽然在外科、内科、儿科、皮肤科等各科均有应用,但在口腔科应用极少,由于口腔的空间较小,且口腔粘膜及其敏感,现有的超声导入头,尺寸过大,难以深入口腔内部,无法进行全面治疗,且进行口腔导入治疗时,由于金属材料表面硬度过高,金属头的超声震动会给口腔带来极大不适感,甚至会引起牙髓或牙龈的疼痛,使治疗难以持续,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有效的缩小按摩头的尺寸,并通过柔性材料的使用,在不影响超声能量传导的同时,极大的提高治疗时的舒适程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包括导入接触面、柔性传导段、柔性发生座、接触安装面,导入接触面设置于柔性传导段顶端,柔性传导段底端与柔性发生座顶面连接,柔性发生座底面设置接触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用于口腔的导入治疗,接触安装面需要与超声发生装置的发生头进行连接,通过接触安装面将发生头产生的超声震动传导给柔性发生座,再通过柔性发生座与柔性传导段的连接将震动进一步传递,最终通过导入接触面与口腔需治疗部位的接触,将药物或其他有效成分导入患处,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一个整体,可以有效的传递超声震动,减低能量损失,同时由于本结构整体采用柔性材料制造,所述柔性材料可选择人体硅胶等,因此,对口腔刺激性很小,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大大提高药物导入的效果,治疗成果显著。
接触安装面可以通过粘合或柔性材料本身的弹力固定在超声发生装置的发生头上面,因此,接触安装面的尺寸形状,可根据发生头的形状进行匹配,需明确,接触安装面的随形配合,可以使本按摩头和超声装置紧密结合,使震动通过柔性体传达到口腔治疗部位,由于柔性体的缓冲作用,使患者治疗时的体验更加舒适;
柔性发生座为便于与接触安装面和柔性传导段上下衔接,所以采用锥体结构;
柔性传导段采用仿生学人体手指的结构形状,便于伸入口腔内进行患处治疗。
近一步的方案中,围绕柔性传导段与柔性发生座的连接部周围设置至少一条凹槽。口腔治疗的特殊性,避免同一设备进入不同患者的口腔造成交叉感染,或其他疾病传播,需要在使用时,在柔性传导段套上一次性指套,治疗完成后只要摘下一次性指套,更换新的指套即可,但治疗由于是在超声震动的环境下进行,会出现指套脱落的情况,而围绕柔性传导段与柔性发生座的连接部周围设置的凹槽可以起到固定一次性指套的作用,防止指套在治疗过程中脱落。而凹槽的设置数量,可根据固定要求设置一道或更多,以有效的防止脱落为标准。
近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入接触面相对于柔性传导段的轴线呈斜平面。与柔性传导段的轴线呈斜平面,指柔性传导段的仿生学手指结构为近似柱体,所述轴线即为近似柱体的轴线,所述导入接触面不垂直于轴线,且所述导入接触面指向斜下方。该结构更有利于对口腔内部结构的贴合。
近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入接触面表面设置不少于一个的内陷凹槽。所述内陷凹槽设置在导入接触面表面,呈一体化结构,可以进行药物等有效成分的储存,在治疗过程中缓慢释放,内陷凹槽的数量可以根据导入接触面的面积,内陷凹槽的大小,内陷凹槽之间的密度进行调整。内陷凹槽与平面相比,可以在导入治疗时,将更多的药物聚集在导入接触面上,更高效的将治疗药物或营养成分导入患处,并起到缓慢释放的作用。
近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柔性传导段内部相对轴线嵌入线性弹性体。线性弹性体采用与外部柔性材料不同的弹性系数的弹性纤维,在高频震动中,柔性传导段由于结构过细,强度不高,多次使用后会损坏,并失去部分弹性,不能有效进行超声传导,降低治疗效果,在内部嵌入线性弹性体,可以有效的延长该结构的实用寿命,应对在口腔治疗时需要往复推动,造成柔性传导段变形的问题。
近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柔性发生座内部形成至少一个空腔。空腔是封闭在柔性发生座内部的,所述空腔通过腔体共振效应,可以放大振幅,并过滤不同频率的震动,稳定输出功率,使患者治疗时的体验更加舒适,同时空腔结构可以大大的节约材料的使用,使产品的成本进一步下降,使一次性使用成为可能。
近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柔性发生座底面外侧设置固定环套。固定换套通过柔性材料的弹性,可以在不进行粘合的情况下将接触安装面固定在超声发生装置的发生头上,或配合粘合,对接触安装面与超声发生装置的发生头进行连接固定。
在上述方案的具体实践中,所述固定环套内侧设置摩擦纹理。设置在固定环套内侧的摩擦纹理可以起到加固作用,在通过柔性材料弹性固定时,可以通过增加摩擦力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固定的牢固程度。
应用上述方案及其组合的技术方案,可以构成柔性口腔导入按摩系统,包括上述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手持超声棒、超声发生器,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安装于手持超声棒的超声发射部,手持超声棒与超声发生器电连接。所述超声发射部即为前文提到的超声发生装置的发生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效的缩小了按摩头的尺寸,并通过柔性材料的使用,在不影响超声能量传导的同时,极大的提高治疗时的舒适程度。对口腔刺激性很小,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大大提高药物导入的效果,治疗成果显著。并通过内部结构的设计增加了产品的安装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的结构图。
图3为本方案的一种组合实施方式
图4为本方案的另一种组合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入接触面;2-柔性传导段;3-柔性发声座;4-接触安装面;5-凹槽;
6-内陷凹槽;7-固定环套;8-线性弹性体;9-空腔;10-摩擦纹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包括导入接触面1、柔性传导段2、柔性发生座3、接触安装面4,导入接触面1设置于柔性传导段2顶端,柔性传导段2底端与柔性发生座3顶面连接,柔性发生座3底面设置接触安装面4。所述导入接触面1相对于柔性传导段2的轴线呈斜平面。
实施例2:
如图2,在实施例1的方案结构基础上,围绕柔性传导段2与柔性发生座3的连接部周围设置至少一条凹槽5。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
在一种方案中,导入接触面1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内陷凹槽6。例如内陷凹槽6数量为4个。
在一种方案中,所述柔性传导段1内部相对轴线嵌入线性弹性体8。
在一种方案中,所述柔性发生座3内部形成至少一个空腔9。
在一种方案中,所述柔性发生座3底面外侧设置固定环套7,且所述固定环套7内侧设置摩擦纹理10。
如图3,在实施例2的方案结构基础上,在导入接触面1表面设置内陷凹槽6,并在所述柔性发生座3底面外侧设置固定环套7。
如图4,在如图3的组合实施方式结构基础上,柔性传导段1内部相对轴线嵌入线性弹性体8,柔性发生座3内部形成一个空腔9,柔性发生座3底面外侧设置固定环套7,且固定环套7内侧设置摩擦纹理10。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方案的少数特定组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影响结构与功能的情况下,以上所述的技术特征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自由组合,均为本专利所保护的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保护范围。
应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可组成柔性口腔导入按摩系统,包括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手持超声棒、超声发生器,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安装于手持超声棒的超声发射部,手持超声棒与超声发生器电连接。所述系统,在使用时需在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上套上一次性橡胶指套,并将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手持超声棒、超声发生器进行连接,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设置好震动频率及治疗位置,通过握持手持超声棒,将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伸入患者口腔内,进行治疗按摩。
需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既可以安装在超声震动设备上使用,也可安装在便于握持的把手上,或一体成型的把手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入接触面(1)、柔性传导段(2)、柔性发生座(3)、接触安装面(4),导入接触面(1)设置于柔性传导段(2)顶端,柔性传导段(2)底端与柔性发生座(3)顶面连接,柔性发生座(3)底面设置接触安装面(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其特征在于:围绕柔性传导段(2)与柔性发生座(3)的连接部周围设置至少一条凹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接触面(1)相对于柔性传导段(2)的轴线呈斜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接触面(1)表面设置不少于一个内陷凹槽(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导段(2)内部相对轴线嵌入线性弹性体(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生座(3)内部形成至少一个空腔(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生座(3)底面外侧设置固定环套(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套(7)内侧设置摩擦纹理(10)。
9.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的导入按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手持超声棒、超声发生器,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安装于手持超声棒的超声发射部,手持超声棒与超声发生器电连接。
CN202120007644.9U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及导入按摩系统 Active CN215021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7644.9U CN215021977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及导入按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7644.9U CN215021977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及导入按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21977U true CN215021977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49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07644.9U Active CN215021977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及导入按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21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54155A1 (en) Therapeutic emitter retaining device
JP2002511323A (ja) フォトマトリックス・デバイス
CN215021977U (zh) 一种柔性口腔导入按摩头及导入按摩系统
CN200977334Y (zh) 激光光针多功能美容保健器
CN103990224A (zh) 肘关节肌肉群治疗装置
KR100872270B1 (ko) 초음파 밴드
CN212575086U (zh) 一种肌肉注射用药敷贴
EP3320951A1 (en) Improved applicator handpiece for therapeutic and/or cosmetic treatments
KR101247376B1 (ko) 지방분해ㆍ흡입 시술용 핸드 피스
CN107773849A (zh) 一种无热源适用于人体多部位的远红外线治疗装置
KR101514401B1 (ko) 인체부착형 초음파 자극기
CN201168353Y (zh) 负压超声波治疗声头装置
CN206910422U (zh) 一种护腰带
CN108936960A (zh) 一种自由组合量子能量单元鞋垫
RU121159U1 (ru) Аппликатор-биостимулятор
CN216855536U (zh) 理疗贴片和理疗仪
KR102149178B1 (ko) 경혈 패치
CN215135471U (zh) 一种头枕式失眠仪
CN219681485U (zh) 一种便携式疼痛治疗仪
CN202128588U (zh) 一种新型的颈椎治疗器
CN213346691U (zh) 一种智能护胸仪
CN211188839U (zh) 双曲面聚声耳穴超声失眠理疗仪
CN219231230U (zh) 一种脉冲电磁乳腺治疗仪及充电盒
CN213552208U (zh) 一种颅骶骨穿刺针
WO2011057473A1 (zh) 一种电脉冲治疗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