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21078U - 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21078U
CN215021078U CN202121334815.5U CN202121334815U CN215021078U CN 215021078 U CN215021078 U CN 215021078U CN 202121334815 U CN202121334815 U CN 202121334815U CN 215021078 U CN215021078 U CN 215021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head
ring
clamping
sid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48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嘉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fang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3348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21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21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21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包括支撑架、旋转组件和夹持组件,支撑架用于卡接连接在床头侧边,旋转组件外环、旋转环、内环和保护罩,外环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架连接,外环的内侧面开设有旋转槽,旋转环的外侧边卡入旋转槽内且能够转动,内环的外侧面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旋转环的内侧面连接,且内环底部的外侧面抵接在旋转环底部的内侧面,保护罩的开口端与内环靠近支撑杆的侧面连接;夹持组件的一端与支撑架的底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夹持患者的脸部。本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通过将患者头部顶端放置到保护罩内后,避免头部术区被触碰受到压迫;通过夹持组件夹持患者的脸部,限制患者脸部的转动,进而限制头部的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均有应用,已经成为神经外科一种常规开展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同时,术后护理也尤为重要,而手术去骨瓣区域禁压是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手术去骨瓣切口位于患者的前额至耳朵之间的区域。通常在临床护理工作上,往往只是在术区敷料上标注“禁压”标识,通过给患者摆放特定头位的方式防止术区受压,而不采用能够避免禁压或者抗压的防护设备去实际的保护。当患者躺在病床上,由于无意识的转动头部,或者医护人员为患者翻身进行护理操作时,患者的术区常常会被触碰受到压迫,若不及时纠正,有引发受压后颅内压增高及术区皮肤感染、坏死的风险,对术后患者的康复影响极大。目前现有的护理不能够起到有效地防护作用,从而不能保护头部手术去骨瓣区域,而且也会导致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增加。因此,目前亟需一种有效的头部保护装置以弥补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解决医护人员不能为去骨瓣术后患者提供有效的防护导致患者的术区容易被触碰压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件和支撑杆,支撑件用于卡接连接在病床的端部,支撑杆为L形结构,支撑杆的一端竖直设置在支撑件的顶面,另一端延伸悬空至病床的上方;
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顶部设置在支撑杆远离支撑件的一端,旋转组件外环、旋转环、内环和保护罩,外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支撑杆远离支撑件的一端连接,外环的内侧面开设有旋转槽,旋转环的外侧边卡入旋转槽内且能够转动,内环的外侧面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旋转环的内侧面连接,且内环底部的外侧面抵接在旋转环底部的内侧面,保护罩的开口端与内环靠近支撑杆的侧面连接;及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一端与支撑杆的底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夹持患者的脸部。
上述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通过支撑架将旋转组将固定在床头上;通过将患者头部顶端放置到保护罩内后,旋紧限位螺栓,限制内环的转动,从而限制了患者无意识的转动头部,避免头部术区被触碰受到压迫;通过夹持组件夹持患者的脸部,限制患者脸部的转动。
进一步地,支撑件包括支撑框和支撑螺栓,支撑框为U形结构,支撑框的开口端卡接在病床的床头端侧边上,支撑框的底侧边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支撑螺栓的端部螺纹旋进穿过螺纹孔用于抵接在病床的床头端侧边上。通过将支撑框的开口端卡接在床头侧边上,旋进支撑螺栓,使得支撑框紧紧卡接在床头侧边上,而且安装和拆卸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旋转组件还包括防滑垫,防滑垫贴合设置在保护罩的内侧面,防滑垫的内侧面上设有防滑纹。防滑垫和防滑纹的设置能够增强患者头部与内环的摩擦力,防止患者头部相对内环产生滑动,使患者的头部固定稳定,避免触碰到术区。
进一步地,旋转组件还包括限位螺栓,外环的侧面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旋转槽连通,限位孔内开设有内螺纹,限位螺栓的端部穿过限位孔抵接在旋转环的侧面上。通过旋紧限位螺栓,从而限制旋转环的转动,进而限制了内环的转动。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杆、夹持块和两个夹持弧板,夹持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的底端连接,夹持块设置在夹持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顶面,两个夹持弧板分别通过铰接件铰接连接在夹持块的两侧,两个夹持弧板的相对侧面用于夹持患者的脸部。通过翻转两个夹持弧板,对患者脸部进行夹持固定,阻止脸部转动,进而限制了头部的转动。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还包括保护垫,保护垫设置在夹持块和两个夹持弧板形成的内侧面上。保护垫能够对患者的脸部具有保护作用,令患者感到舒适。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还包括两个止动块,两个止动块分别设置在两个夹持弧板的内侧面。止动块能够进一步限制患者脸部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通过支撑架将旋转组将固定在床头上;通过将患者头部顶端放置到保护罩内后,旋紧限位螺栓,限制内环的转动,从而限制了患者无意识的转动头部,避免头部术区被触碰受到压迫,同时防滑垫和防滑纹加强了头部与内环的摩擦力,防止了头部相对内环的滑动;通过翻转两个夹持弧板,将患者脸部夹持固定,阻止脸部的转动,进而避免了头部的转动,使得医护人员不用时刻盯着患者,从而充分保护了患者头部手术去骨瓣区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了效率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支撑架,11-支撑件,111-支撑框,112-支撑螺栓,113-螺纹孔,12-支撑杆,20-旋转组件,21-外环,211-旋转槽,212-限位孔,22-旋转环,23-内环, 24-保护罩,25-第一连接杆,26-第二连接杆,27-防滑垫,28-防滑纹,29-限位螺栓,30-夹持组件,31-夹持杆,32-夹持块,33-夹持弧板,34-铰接件,341- 第一铰接块,342-第二铰接块,343-铰接杆,344-第一铰接孔,345-第二铰接孔,346-第一限位通孔,347-第二限位通孔,35-限位杆,36-保护垫,37-止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和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包括支撑架10、旋转组件20和夹持组件30,支撑架10包括支撑件11和支撑杆12,支撑件11用于卡接连接在病床的端部,支撑杆12为L形结构,支撑杆12的一端竖直设置在支撑件11的顶面,另一端延伸悬空至病床的上方。旋转组件20的顶部设置在支撑杆12远离支撑框111的一端,用于对患者的头部的支撑,使患者仰卧式姿势时,当头部能够转动后,术区不会被触碰受到压迫;夹持组件30的一端与支撑杆12的底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夹持患者的脸部,使得患者仰卧姿势时,当出现头部无意识转动,夹持组件30夹持住患者脸部,能够阻止头部的转动。
支撑件11包括支撑框111和支撑螺栓112,支撑框111为U形结构,支撑框111的开口端卡接在病床的床头端侧边上,支撑框111的底侧边贯穿开设有螺纹孔113,支撑螺栓112的端部螺纹旋进穿过螺纹孔113用于抵接在病床的床头端侧边上。通过将支撑框111的开口端卡接在病床的床头端侧边上,旋进支撑螺栓112,使得支撑框111紧紧卡接在病床侧边上,而且安装和拆卸十分方便。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旋转组件20外环21、旋转环22、内环23和保护罩24,外环21通过第一连接杆25与支撑杆12远离支撑件11的一端连接,外环21的内侧面开设有旋转槽211,旋转环22的外侧边卡入旋转槽211内且能够转动,且旋转环22的内径小于外环21的内径,旋转环22的外径大于外环21的内径,内环23的外侧面通过第二连接杆26与旋转环22的内侧面连接,且内环23底部的外侧面抵接在旋转环22底部的内侧面,第二连接杆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管对称设置在内环23的两侧,加强内环23和旋转环 22的连接;保护罩24的开口端与内环23靠近支撑杆12的侧面连接。其中,旋转组件20还包括防滑垫27,防滑垫27贴合设置在保护罩24的内侧面,防滑垫27的内侧面上设有防滑纹28。防滑垫27和防滑纹28的设置能够增强患者头部与内环23的摩擦力,防止患者头部相对内环23产生滑动,使患者的头部固定稳定,避免触碰到术区。
当患者仰卧在病床上时,使患者的头部顶端抵接在保护罩24内,同时对头部进行一个支撑,使得患者头部侧向转动后,由于保护罩24支撑着头部,避免了头部术区和其它物体接触,保证术区不会被触碰受压到;而且头部转动时,驱动内环23转动,进而使得旋转环22在旋转槽211内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4优先地,旋转组件20还包括限位螺栓29,外环21的侧面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限位孔212,限位孔212与旋转槽211连通,限位孔212 内开设有内螺纹,限位螺栓29的端部穿过限位孔212抵接在旋转环22的侧面上。通过转动限位螺栓29,使限位螺栓29的端部紧紧抵接在旋转环22的侧面上,从而限制旋转环22在旋转槽211内的转动,阻止患者头部的转动。其中,旋转组件20还包括延伸板,延伸板的一端与内环23远离保护罩24的侧面底部连接。延伸板远离内环23的一端用来支撑患者头部的后脑部位。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30包括夹持杆31、夹持块32和两个夹持弧板33,夹持杆31的一端与支撑杆12的底端连接,夹持块32设置在夹持杆31远离支撑杆12的一端顶面,两个夹持弧板33分别通过铰接件34铰接连接在夹持块32的两侧,两个夹持弧板33的相对侧面用于夹持患者的脸部。其中,铰接件34包括第一铰接块341、第二铰接块342、铰接杆343和限位杆35,第一铰接块341固定设置在夹持块32靠近夹持弧板33 的一端,第一铰接块341开设有第一铰接孔344,第二铰接块342设置在夹持弧板33靠近夹持块32的一端,第二铰接块342开设有第二铰接孔345,当第一铰接块341和第一铰接块341并排设置时,第一铰接孔344和第二铰接孔 345为同轴线设置,铰接杆343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铰接孔344和第二铰接孔 345且延伸到外侧,第一铰接块34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限位通孔346,第二铰接块342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二限位通孔347,多个第二限位通孔347均分布在第二铰接孔345的圆周方向,限位杆35能够穿过第一限位通孔346插入第二限位通孔347内,从而限制夹持弧板33相对夹持块32的转动。
当患者的头部抵接在放置保护罩24内,通过翻转两个夹持弧板33,使两个夹持弧板33夹持在患者脸部的两侧,将限位杆35穿过第一限位通孔346 插入第二限位通孔347内,进而限制两个夹持弧板33相对夹持块32的翻转,同时也将两个夹持弧板33此时的位置固定,阻止患者脸部的转动,从而限制了头部的转动。
优先地,夹持组件30还包括保护垫36和两个止动块37,保护垫36和两个止动块37均由硅胶材质制成,保护垫36设置在夹持块32和两个夹持弧板 33形成的内侧面上,保护垫36能够对患者的脸部具有保护作用,令患者感到舒适。两个止动块37分别设置在两个夹持弧板33的内侧面。止动块37能够进一步限制患者脸部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患者为仰卧在病床上,将支撑框111卡在床头侧边上,旋紧支撑螺栓112,将支撑框111固定;接着使患者头部顶端放置到保护罩24内,旋紧限位螺栓29,使限位螺栓29的端部抵接在旋转环 22上,限制内环23的转动;然后翻转两个夹持弧板33,将患者脸部夹持固定,推动铰接杆343,使限位杆35卡入第二限位槽内;当医护人员为患者翻身进行护理治疗时,松开两个夹持弧板33,旋松限位螺栓29,使患者头部带着内环23同时转动;当医护人员护理治疗后,将患者变为仰卧,重新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通过支撑架 10将旋转组将固定在床头上;通过将患者头部顶端放置到保护罩24内后,旋紧限位螺栓29,限制内环23的转动,从而限制了患者无意识的转动头部,避免头部术区被触碰受到压迫,同时防滑垫27和防滑纹28加强了头部与内环 23的摩擦力,防止了头部相对内环23的滑动;通过翻转两个夹持弧板33,将患者脸部夹持固定,阻止脸部的转动,进而避免了头部的转动,使得医护人员不用时刻盯着患者,从而充分保护了患者头部手术去骨瓣区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了效率和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件用于卡接连接在病床的端部,所述支撑杆为L形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竖直设置在支撑件的顶面,另一端延伸悬空至病床的上方;
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顶部设置在支撑杆远离支撑件的一端,旋转组件外环、旋转环、内环和保护罩,所述外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支撑杆远离支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外环的内侧面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环的外侧边卡入旋转槽内且能够转动,所述内环的外侧面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旋转环的内侧面连接,且内环底部的外侧面抵接在旋转环底部的内侧面,所述保护罩的开口端与内环靠近支撑杆的侧面连接;及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一端与支撑杆的底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夹持患者的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框和支撑螺栓,所述支撑框为U形结构,所述支撑框的开口端卡接在病床的床头端侧边上,所述支撑框的底侧边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螺栓的端部螺纹旋进穿过螺纹孔用于抵接在病床的床头端侧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贴合设置在保护罩的内侧面,所述防滑垫的内侧面上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限位螺栓,所述外环的侧面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旋转槽连通,所述限位孔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限位螺栓的端部穿过限位孔抵接在旋转环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杆、夹持块和两个夹持弧板,所述夹持杆的一端与支撑杆的底端连接,所述夹持块设置在夹持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顶面,两个夹持弧板分别通过铰接件铰接连接在夹持块的两侧,两个夹持弧板的相对侧面用于夹持患者的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保护垫,所述保护垫设置在夹持块和两个夹持弧板形成的内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两个止动块,两个止动块分别设置在两个夹持弧板的内侧面。
CN202121334815.5U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 Active CN215021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4815.5U CN215021078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4815.5U CN215021078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21078U true CN215021078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03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4815.5U Active CN215021078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21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86225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多功能头部固定器
CN215021078U (zh) 一种去骨瓣术后患者的头位保护装置
CN102319133B (zh) 十字型头颈四肢骨折固定器
CN220070388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体位的麻醉气道持续开放工具
CN210019876U (zh) 一种儿童重症监护约束保护装置
CN209966857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
CN214970090U (zh) 一种精神科患者护理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
CN213787865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4632739U (zh) 一种可调节骨科用腿部支撑装置
CN202198715U (zh) 十字型头颈四肢骨折固定器
CN213641011U (zh) 骨科手术拉钩放置支架
CN210932390U (zh) 一种术后护理头部固定装置
CN211023172U (zh) 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1884443U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中约束固定装置
CN114099142A (zh)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的颅骨破开修复装置
CN213217731U (zh) 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
CN112451265A (zh)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的组合式约束固定设备
CN215081256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3964203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护理枕
CN212997298U (zh) 一种麻醉架
CN216703099U (zh) 儿科护理用留置针固定器
CN209751528U (zh) 多功能骨科用牵张器
CN215020104U (zh) 一种整形烧伤科护理专用约束装置
CN215081264U (zh) 一种神经外科患者护理用的脑部托架
CN215385016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约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