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20370U - 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 - Google Patents

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20370U
CN215020370U CN202120820491.XU CN202120820491U CN215020370U CN 215020370 U CN215020370 U CN 215020370U CN 202120820491 U CN202120820491 U CN 202120820491U CN 215020370 U CN215020370 U CN 215020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upporting
body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04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博
徐丽
庄晓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8204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20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20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20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包括主体板、支撑组件和顶压组件,所述主体板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耳,所述主体板上端面远离支撑耳的一端开设有调整槽,调整槽上端口设有与主体板一体成型的环形包边,所述调整槽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过长、视网膜劈裂等原因造成黄斑裂孔手术失败的问题。通过对黄斑部位进行有效顶压,能有效缓解患者黄斑区水平方向的网膜张力。同时通过旋转顶压片可改变顶压片的高度,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顶压,进而能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视力及减少并发症。

Description

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
背景技术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是一种相对难治的黄斑裂孔。患者由于后极部脉络膜葡萄肿以及眼轴长度的增加导致眼球形态异常,视网膜脉络膜薄变,导致手术后黄斑裂孔愈合不佳。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包括:针对玻璃体牵引的玻璃体切割术,矫正眼球形态异常的黄斑部外顶压术、巩膜缩短术、眼内气体注入术等。
在近视眼形成过程中,后极部巩膜变薄,在眼内压的作用下被动拉伸,从而视网膜及脉络膜变薄,其中黄斑区受压较大,变薄更为明显,有些患者出现视网膜劈裂甚至黄斑裂孔,这种黄斑裂孔,往往术后效果欠佳,患者视力提高不明显,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包括主体板、支撑组件和顶压组件,所述主体板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耳,所述主体板上端面远离支撑耳的一端开设有调整槽,调整槽上端口设有与主体板一体成型的环形包边,所述调整槽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
所述支撑组件置于主体板和支撑耳内部,用于对主体板和支撑耳进行支撑;
所述顶压组件置于调整槽内,用于对眼部进行顶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片和支撑侧片,所述支撑主片固定连接在主体板内部,所述支撑侧片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耳内部,且四个支撑侧片均与支撑主片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压组件包括顶压片,所述顶压片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下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有螺纹柱,螺纹柱螺纹连接在螺纹套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侧片和支撑主片均为不锈钢薄片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板、环形包边和顶压片均为硅胶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耳远离主体板的一端均为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过长、视网膜劈裂等原因造成黄斑裂孔手术失败的问题。通过对黄斑部位进行有效顶压,能有效缓解患者黄斑区水平方向的网膜张力。同时通过旋转顶压片可改变顶压片的高度,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顶压,进而能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视力及减少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中顶压片拆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中顶压片拆分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中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板、2支撑耳、3顶压片、4环形包边、5调整槽、6螺纹套、7固定盘、8螺纹柱、9支撑侧片、10支撑主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包括主体板1、支撑组件和顶压组件,所述主体板1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耳2,所述主体板1上端面远离支撑耳2的一端开设有调整槽5,调整槽5上端口设有与主体板1一体成型的环形包边4,所述调整槽5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6;所述主体板1、环形包边4和顶压片3均为硅胶材质制成;所述支撑耳2远离主体板1的一端均为圆弧形;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过长、视网膜劈裂等原因造成黄斑裂孔手术失败的问题。通过对黄斑部位进行有效顶压,能有效缓解患者黄斑区水平方向的网膜张力。同时通过旋转顶压片可改变顶压片的高度,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顶压,进而能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视力及减少并发症。
所述支撑组件置于主体板1和支撑耳2内部,用于对主体板1和支撑耳2进行支撑;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片10和支撑侧片9,所述支撑主片10固定连接在主体板1内部,所述支撑侧片9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耳2内部,且四个支撑侧片9均与支撑主片10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侧片9和支撑主片10均为不锈钢薄片制成;本新型设置在主体板1和支撑耳2内的不锈钢薄片,可在顶压器使用时对主体板1和支撑耳2的形状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使得与患者眼部更加贴合。
所述顶压组件置于调整槽5内,用于对眼部进行顶压;所述顶压组件包括顶压片3,所述顶压片3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盘7,固定盘7下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有螺纹柱8,螺纹柱8螺纹连接在螺纹套6内;本新型设置的螺纹柱8、固定盘7和螺纹套6,可在顶压器使用时旋转顶压片3,以对顶压片3的高度进行调整,进而可根据患者情况对顶压片3的顶压程度进行相应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安藤式黄斑外顶压术时,将颞侧结膜沿角膜缘6-9-12点剪开,固定外直肌和上下直肌,用虹膜恢复器尽量分离,暴露颞上方巩膜,距角膜缘18mm处等距离予置7mm左右的巩膜褥式缝线固定外顶压器,然后予置常规玻璃体切割术的巩膜穿刺口于鼻侧,以供眼内照明。术中如果视网膜脱离范围大,可进行视网膜外放液,然后在眼内照明下确定外顶压器的隆起部位是否在黄斑部,经调整后确实将外顶压器固定在黄斑部位后固定之,关闭巩膜穿刺口,眼内注入惰性气体;术后眼底检查见黄斑部位的外顶压器隆起明显表示顶压成功,大部分患者数周后视网膜完全复位,设置在主体板1和支撑耳2内的不锈钢薄片,可在顶压器使用时对主体板1和支撑耳2的形状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设置的螺纹柱8、固定盘7和螺纹套6,可在顶压器使用时旋转顶压片3,以对顶压片3的高度进行调整,进而可根据患者情况对顶压片3的顶压程度进行改变,设置的环形包边4可紧紧的包裹顶压片3,避免顶压片3和环形包边4之间出现空隙。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板(1)、支撑组件和顶压组件,所述主体板(1)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耳(2),所述主体板(1)上端面远离支撑耳(2)的一端开设有调整槽(5),调整槽(5)上端口设有与主体板(1)一体成型的环形包边(4),所述调整槽(5)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6);
所述支撑组件置于主体板(1)和支撑耳(2)内部,用于对主体板(1)和支撑耳(2)进行支撑;
所述顶压组件置于调整槽(5)内,用于对眼部进行顶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片(10)和支撑侧片(9),所述支撑主片(10)固定连接在主体板(1)内部,所述支撑侧片(9)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耳(2)内部,且四个支撑侧片(9)均与支撑主片(10)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组件包括顶压片(3),所述顶压片(3)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盘(7),固定盘(7)下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有螺纹柱(8),螺纹柱(8)螺纹连接在螺纹套(6)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片(9)和支撑主片(10)均为不锈钢薄片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环形包边(4)和顶压片(3)均为硅胶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耳(2)远离主体板(1)的一端均为圆弧形。
CN202120820491.XU 2021-04-21 2021-04-21 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 Active CN215020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0491.XU CN215020370U (zh) 2021-04-21 2021-04-21 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0491.XU CN215020370U (zh) 2021-04-21 2021-04-21 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20370U true CN215020370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1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0491.XU Active CN215020370U (zh) 2021-04-21 2021-04-21 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20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ANDLER Choice of treatment in dislocation of the lens: The first EB Dunphy lecture
US9486362B2 (en) Ring-shaped device
US5098438A (en) Procedures for intraocular surgery
Brownstein et al. Ocular neurofibromatosis
US11662606B2 (en) Orthokeratology le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orthokeratology lenses
Pérez-Santonja et al. Corneal endothelial changes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Hirst et al. Corneal endothelial changes after argon-laser iridotomy and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US6569174B1 (en) Apparatus f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CN215020370U (zh) 安藤式黄斑外顶压器
CN108056892A (zh) 一种一体式眼科临床辅助装置
Hodes et al. Hyphema complicating laser iridotomy
CN216798001U (zh) 一种房角分离器
US11872160B2 (en) Lamina cribrosa crossing pressure balance maintainer for constantly balancing lamina cribrosa crossing pressure difference, implan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balancing lamina cribrosa crossing pressure difference
CN212854014U (zh) 一种视力矫正仪器
CN110812144A (zh) 一种视力矫正仪器
Saika et al. Multiple retinal holes in the macular region: a case report
CN219230268U (zh) 一种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
CN219461642U (zh) 一种眼用青光眼滤过泡压迫器
ALIÓ et al. Refractive lens exchange
CN210582821U (zh) 用于持续性平衡跨筛板压力差的跨筛板压力平衡维持器及植入装置
Osher Internal flare: Modification of wound construction for microincisional cataract surgery
US20160175153A1 (en) Keratoconus treatment
Caroline Post-refractive surgery
Liu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high myopia treatment
SU1146039A1 (ru) Способ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го лечени прогрессирующей близорукост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