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8424U - 胫骨截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胫骨截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8424U
CN215018424U CN202022564428.2U CN202022564428U CN215018424U CN 215018424 U CN215018424 U CN 215018424U CN 202022564428 U CN202022564428 U CN 202022564428U CN 215018424 U CN215018424 U CN 215018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teotomy
guide
measuring
bone
flex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644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延东
黄欢欢
赵开宇
鄢正清
伍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icroport Orthorec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icroport Orthorec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icroport Orthorec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icroport Orthorec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644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8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8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8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胫骨截骨装置,包括截骨组件、固定组件和测量件,截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截骨导板和安装架,截骨导板具有截骨槽,安装架用于与患者的下肢固定并能够伸缩;固定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截骨导板,测量件与固定组件活动连接,测量件包括平直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平直部呈平板状,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分别连接在平直部的相对两端,且相对平直部向同侧弯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胫骨截骨装置,利用测量件与股骨后髁相抵接,以股骨后髁作为测量参考,不会因胫骨关节面或股骨远端关节面的磨损而影响测量精准度,在拆离测量件拆除后,利用截骨组件能够准确地进行胫骨截骨。

Description

胫骨截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胫骨截骨装置。
背景技术
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需要对胫骨侧进行截骨,以便安装合适的胫骨假体。截骨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假体安装的结果。
由于长期剧烈活动、退变以及骨性关节炎等原因,膝关节软骨出现磨损,进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通常情况下,股骨远端和胫骨关节面会产生较多磨损。在膝关节单侧间室出现病变的情形下,利用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可以达到微创伤、小切口、少截骨量,低感染率和快速康复等目的。
目前传统的胫骨截骨方式是利用探针参照胫骨关节面最低点,调整胫骨截骨导板的高度,使得截骨面位于关节面最低点下方设定的距离。然而,不同患者的膝关节病变情况不同,不同患者的股骨远端和胫骨关节面的磨损位置和磨损程度具有较大差异,患者磨损程度高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过度截骨。而且关节面最低点很难捕捉,只能凭借医生的经验寻找,其截骨精度差,容易导致截骨位置不准确,最终导致实际截骨后再安装假体形成的人工关节面和患者原本健康的关节面会存在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胫骨截骨装置,有效解决截骨精度差而容易导致截骨位置不准确,影响假体安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胫骨截骨装置,包括:
截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截骨导板和安装架,所述截骨导板具有截骨槽,所述安装架用于与患者的下肢固定并能够伸缩;
固定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截骨导板;及
测量件,与所述固定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测量件包括平直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平直部呈平板状,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分别连接在平直部的相对两端,且相对所述平直部向同侧弯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或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的取值范围为10mm~2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件的平直部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mm~5mm,和/或,所述测量件的平直部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mm~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件和连接座,所述测量件与所述导向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截骨导板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远离所述平直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导向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条形槽,且将所述连接部沿竖直方向限位于所述连接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呈条状或杆状,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平直部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条形槽相连通,所述导入口的尺寸大于所述条形槽的宽度,所述导向件的端部具有凸边,所述凸边的尺寸大于所述条形槽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导入口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的凸边与所述导向件主体通过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设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用于与所述截骨导板插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按压件和调节件,所述按压件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并与所述固定臂相对设置,当调整调节件时,所述按压件能够相对固定臂活动以夹持或释放所述截骨导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胫骨截骨装置,包括截骨组件、固定组件和测量件,测量件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截骨导板,且测量件与固定组件活动连接,当胫骨截骨装置固定于胫骨时,测量件能够相对固定组件运动至与股骨后髁相抵接,以股骨后髁作为测量参考,不会因胫骨关节面或股骨远端关节面的磨损而影响测量精准度。且由于测量参考点到截骨导板的截骨槽的距离固定,刚好对应于截骨量,从而在拆离测量件拆除后,利用截骨组件能够准确地进行胫骨截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胫骨截骨装置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胫骨截骨装置的其中一种使用状态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胫骨截骨装置的测量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示出的胫骨截骨装置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示出的胫骨截骨装置的截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一实施例的胫骨截骨装置的固定组件与截骨导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b)为胫骨截骨装置的固定组件与截骨导板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c)为胫骨截骨装置的固定组件与截骨导板的再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d)为胫骨截骨装置的固定组件与截骨导板的又一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胫骨截骨装置,包括测量件1、固定组件2和截骨组件3。测量件1通过固定组件2与截骨组件3相连接,测量件1用于量测单髁膝关节的间隙,确切的说,测量股骨后髁A到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即屈曲间隙)。
在使用胫骨截骨装置时,截骨组件3与胫骨B相固定,通过固定组件2将测量件1固定在合适位置,使得测量件1插入股骨后髁A到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以对该间隙进行测量。
结合图3所示,测量件1包括第一弯曲部1a1、平直部1b和第二弯曲部1a2。
其中,平直部1b大致呈平板状,即,平直部1b的上下两个表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该两个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界定平直部1b的厚度,该厚度在整个平直部1b保持恒定。这样,平直部1b的下表面与胫骨B的关节面B1大致平行,有利于测量件1的稳定摆放,且平直部1b的形状与膝关节屈伸间隙相适应,使用时易于定位。
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分别连接在平直部1b的相对两端,需要说明的是,平直部1b的相对两端指的是,平直部1b在沿测量件1的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即测量件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该平直部1b的两端之间的距离界定平直部1b的长度。
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相对平直部1b向同侧弯曲,也就是说,相对平直部1b的其中一表面来说,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同为正曲率,或者同为负曲率。这样,第一弯曲部1a1、平直部1b和第二弯曲部1a2整体呈弓状弯曲。
结合图2所示,当测量件1经固定组件2与截骨组件3相连接时,平直部1b位于呈弓状弯曲的测量件1的最低位置处,从而在对股骨后髁A到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进行测量时,测量件1插入该间隙,便于利用平直部1b两端的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将平直部1b置于测量股骨后髁A与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使得平直部1b的表面与股骨后髁A的最靠近胫骨B的关节面B1的位置(下称为“最低点A1”)相抵,这样便可以利用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作为测量参考。
由于膝关节发生磨损时,股骨后髁A一般不易发生磨损而保持比较完整,从而在将测量件1插入股骨后髁A和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使得平直部1b位于测量股骨后髁A与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进行测量时,平直部1b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抵,以股骨后髁A作为量测参考,这样测得的截骨量就不会受到医生操作、胫骨B的关节面B1磨损以及股骨的远端关节面磨损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测量的截骨量比较精准,进而提高截骨位置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的表面与平直部1b平滑接合,从而在测量件1对股骨后髁A和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进行测量时,平直部1b相对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处于低洼的位置,从而可以通过往复移动测量件1,可以方便地将平直部1b调整至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
第一弯曲部1a1的曲率半径r可以是固定的,也即,第一弯曲部1a1来自标准圆的一部分圆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弯曲部1a1的曲率半径r也可以是不固定的。
例如,第一弯曲部1a1的曲率半径r在远离平直部1b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再例如,第一弯曲部1a1由多段不同曲率半径r的圆弧段平滑接合而成,以便移动测量件1时,能够更为精准地将平直部1b调整至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具体地,由于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相对平直部1b同侧弯曲而高出于平直部1b,平直部1b作为测量件1弯曲形态下的最低点,在平直部1b未调整至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时,移动测量件1的过程中,在与股骨后髁A保持相抵接的情况下,测量件1的不同位置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时。测量件1将处于不同高度,也就是说,在股骨后髁A与第一弯曲部1a1或第二弯曲部1a2的表面接触时,测量件1在股骨后髁A的抵持下朝胫骨B的关节面B1所在一侧偏移,随着测量件1的移动,测量件1相对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最近距离也在变动,只有在测量件1的平直部1b移动至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时,测量件1的平直部1b相对胫骨B的关节面B1的最近距离将被稳定地确定,此时测量件1所测得的股骨后髁A和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将更为准确。
第一弯曲部1a1的曲率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10mm~25mm。以第一弯曲部1a1为标准的圆弧为例,第一弯曲部1a1任意一处的曲率半径r相同,例如,第一弯曲部1a1的曲率半径r为10mm、15mm、20mm或25mm。在第一弯曲部1a1包括多个不同曲率半径r的圆弧段时,第一弯曲部1a1的曲率半径r可以理解为第一弯曲部1a1所包含的多个圆弧段的曲率半径的合集,也就是说,多个圆弧段之间虽然曲率半径r不同,但任意一个圆弧段的曲率半径r的取值范围仍然控制在10mm~25mm的范围内。例如,第一弯曲部1a1包括三个圆弧段,三个圆弧段彼此平滑接合,曲率半径r分别取值为10mm、15mm和20mm。或者,三个圆弧段的曲率半径r分别取值为10mm、12mm和18mm。对于第一弯曲部1a1所包含的圆弧段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定,无论第一弯曲部1a1包含多少个圆弧段,其所包含的圆弧段的曲率半径r只要在10mm~25mm内即可。
相应地,第二弯曲部1a2的曲率半径的取值范围可以是10mm~25mm。第二弯曲部1a2可以是标准的圆弧,即,第二弯曲部1a2任意一处的曲率半径相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弯曲部1a2可以是由多个不同曲率半径的圆弧段构成。第二弯曲部1a2的结构形式可以参考第一弯曲部1a1,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将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的曲率半径控制在10mm~25mm,可以使得测量件1整体上不至于过渡弯曲,容易在插入股骨后髁A到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后,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与股骨后髁A相抵接而将平直部1b架空,导致移动测量件1的过程中,平直部1b始终无法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接触,影响量测效果。
将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的曲率半径控制在10mm~25mm,也有利于维持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具有足够的弯曲,使得处于平直部1b明显处于弯曲的最低点,以便平直部1b与股骨后髁A接触前后,测量件1的位置变化较为明显,以便准确地判断平直部1b是否与股骨后髁A相接触,从而使得后续以股骨后髁A作为测量参考点时,截骨位置较为准确,进而有利于假体的准确安装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测量件1的平直部1b的厚度s的取值范围为1mm~5mm,比如1mm、2mm、3mm、4mm或5mm,测量件1的平直部1b的长度m的取值范围为1mm~5mm,比如1mm、2mm、3mm、4mm或5mm。从而满足大多数膝关节的间隙量测选用需要。
对于不同患者而言,胫骨B的关节面B1的磨损程度可能不同,继而股骨后髁A到胫骨B的关节面B1的间隙不一,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测量件1插入股骨后髁A与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而使得平直部1b位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位置时,测量件1在股骨后髁A与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配合松紧程度将由于间隙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测量件1的平直部1b的厚度s的取值范围控制在1mm~5mm,测量件1的平直部1b的长度m的取值范围控制在1mm~5mm,以配置多种型号的测量件1供选用,多种型号的测量件1具有不同厚度和长度,以便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平直部1b的厚度和长度适宜的测量件1,以确保股骨后髁A到胫骨B的关节面B1的间隙符合正常尺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所示,测量件1的宽度t的取值范围为3mm~15mm,比如3mm、6mm、9mm、12mm或15mm。在利用测量件1寻找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时,测量件1的宽度适宜,使得第一弯曲部1a1和第二弯曲部1a2更容易将平直部1b引导至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的位置处,避免因测量件1的宽度t太窄,容易跑出股骨后髁A和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而影响测量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所示,固定组件2包括连接座2b、按压件2d和调节件2c。测量件1与连接座2b活动连接,并可以从连接座2b上拆卸,从而可以更换合适型号的测量件1,同时,也可以在利用测量件1测量好截骨量后,快捷地将测量件1拆离,以便后续利用截骨组件3进行截骨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测量件1与连接座2b之间的活动连接具有多种结构。结合图3所示,测量件1包括连接部1c,连接部1c位于第二弯曲部1a2的远离平直部1b的一端,在连接部1c与连接座2b相连接后,测量件1将被稳定地与连接座2b相固定。连接部1c整体可以是呈条状或杆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只要能够适应测量件1与连接座2b之间的活动连接需要即可。
结合图3和图4所示,连接部1c上开设有条形槽1c1,连接座2b上设有导向件2a1。如图1所示,导向件2a1可移动地穿设于条形槽1c1,且将连接部1c沿竖直方向限位于连接座2b,使得测量件1平直部1b的上表面到截骨槽3a1之间的距离恒定,保证截骨量不变。连接部1c在导向件2a1的约束下,仅能够通过条形槽1c1相对连接座2b平移运动或转动,以便将测量件1插入股骨后髁A和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
具体地,在利用连接座2b的导向件2a1与连接部1c的条形槽1c1相配合后,将测量件1相对连接座2b移动至靠近胫骨B的关节面B1的处,通过转动测量件1,使得测量件1插入股骨后髁A和胫骨B的关节面B1的间隙,再平移测量件1使得平直部1b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对,也即测量件1的最低点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对,由于在竖直方向上,导向件2a1与条形槽1c1的配合将连接部1c限位于连接座2b,继而测量件1的最低点位置相对连接座2b在竖直方向的高度是确定的,从而在测量件1的平直部1b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时,能够以完好的股骨后髁A作为测量参考,进而由于测量件1平直部1b的上表面到截骨槽3a1之间的距离恒定,因此利用截骨组件3进行截骨操作时,能够获得准确的截骨量,提高截骨位置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c呈条状或杆状时,连接部1c的延伸方向与平直部1b的延伸方向平行,从而在调整测量件1相对连接座2b移动时,平直部1b与胫骨B的关节面B1保持基本平行,以便将平直部1b调整至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时,利用平直部1b能够较为准确的找到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而不会因为平直部1b相对胫骨B的关节面B1存在较大的倾斜,影响间隙测量的准确性。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条形槽1c1的端部位置具有导入口1c2,导入口1c2的尺寸大于条形槽1c1的宽度,导向件2a1的端部具有凸边2a2,凸边2a2的尺寸大于条形槽1c1的宽度且小于导入口1c2的尺寸。此处所述尺寸是指图形的最大径向尺寸,例如对于圆形,是指其直径,对于多边形,是指其外接圆的直径。在需要将连接部1c与连接座2b相配合时,将导向件2a1从导入口1c2进入条形槽1c1,由于凸边2a2的尺寸大于条形槽1c1,从而使得导向件2a1仅能沿条形槽1c1移动或转动,继而测量件1能够相对连接座2b转动或平移运动,以便将平直部1b调整至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抵接。在凸边2a2的限位下,导向件2a1无法从条形槽1c1脱离,以确保测量件1相对连接座2b移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测量件1从连接座2b滑脱而需要再次装配测量件1,影响操作便捷性。在利用测量件1完成测量,需要将测量件1从连接座2b取下时,只需要移动测量件1收叠导向件2a1位于导入口1c2处,由于凸边2a2的尺寸小于导入口1c2,从而可以将导向件2a1从导入口1c2退出,从而满足测量件1从连接座2b取下的需要。
进一步的,凸边2a2与导向件2a1的主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连接部1c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后,可以通过螺纹拧紧凸边2a2,从而使得凸边2a1将测量件1的连接部1c抵紧于连接座2b,锁定测量件1与连接座2b的相对位置。螺纹连接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导入口1c2的位置除了可以是位于条形槽1c1的端部,还可以是位于条形槽1c1的中间任意位置处,只要导入口1c2能够适应导向件2a1进入条形槽1c1,且不会影响条形槽1c1对凸边2a2约束而将连接部1c可活动地限位于连接座2b即可。
导入口1c2可以是多个。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条形槽1c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入口1c2,这样在需要将导向件2a1由导入口1c2配合至条形槽1c1或从条形槽1c1移出时,可以灵活地选用距离导向件2a1比较近的导入口1c2,从而提高操作便捷性,使得测量件1能够快捷地安装至连接座2b或从连接座2b拆离。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c与连接座2b之间的连接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导向件2a1与条形槽1c1的配合形式,例如,连接部1c和连接座2b采取磁吸配合的方式实现测量件1和连接座2b之间的可活动连接,即能够满足测量件1相对连接座2b移动而插入股骨后髁A和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的需要,同时,利用连接部1c和连接座2b之间的磁吸也可以提升测量件1相对连接座2b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测量件1从连接座2b意外脱落的几率。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按压件2d用于在调节件2c的驱使下锁定或释放连接座2b与截骨组件3的连接。
具体地,结合图4至图6(a)所示,连接座2b设有固定臂2b1,按压件2d与连接座2b活动连接,并与固定臂2b1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在调整调节件2c时,按压件2d能够相对固定臂2b1活动,从而使得夹持空间减小或增大,以便夹持截骨组件3或释放截骨组件3。
为了便于理解连接座2b与截骨组件3之间的连接结构,下面将对截骨组件3的可能结构加以说明。
结合图2和图5所示,截骨组件3包括截骨导板3a和安装架,截骨导板3a具有截骨槽3a1,并通过安装架安装在胫骨B的截骨位置处。具体地,该安装架能够伸缩,进行截骨操作时,安装架与患者的下肢固定,通过安装架的伸缩来调整截骨导板3a相对胫骨B的位置,以使得截骨导板3a的截骨槽3a1与胫骨B的截骨位置相对准,以便沿截骨刀具能够沿截骨槽3a1进行准确截骨。
以胫骨B作为参考,截骨导板3a作为引导截骨刀具对胫骨B进行截骨操作的结构件,截骨槽3a1贯穿截骨导板3a的前后两侧,即截骨槽3a1贯穿截骨导板3a在截骨方向上的两个侧面,从而在截骨导板3a安装至胫骨B的截骨位置处时,截骨刀具能够穿过截骨槽3a1对胫骨进行截骨操作。
由于利用胫骨截骨装置进行截骨时,需要在操作截骨组件3进行截骨前,利用连接座2b将测量件1安装在截骨组件3上,以对股骨后髁A与胫骨B的关节面B1之间的间隙进行测量,找到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以便截骨组件3能够在正确的位置进行截骨。在测量件1完成测量后,就不需要测量件1,此时便可将连接座2b从截骨组件3拆除,以便使用截骨组件3进行后续截骨操作。由此连接座2b连同测量件1可以灵活地安装或拆卸,以在不同操作过程中,适应性的选用。
连接座2b与截骨组件3之间的连接可以是通过图6(a)至图6(d)中示出的任意一种结构。
结合图6(a)所示,在固定组件2包括连接座2b、按压件2d和调节件2c的实施方式中,按压件2d通过转轴2e与连接座2b转动连接,在需要将连接座2b与截骨组件3的截骨导板3a相连接时,连接座2b的固定臂2b1伸入截骨导板3a的截骨槽3a1内,通过操控调节件2c,使得按压件2d绕转轴2e转动,以使得截骨导板3a的靠近截骨槽3a1的上壁面的部分结构夹持固定在按压件2d与固定臂2b1之间,从而将连接座2b与截骨导板3a稳定地相连,完成测量件1与截骨组件3之间的安装。在需要将连接座2b拆离开截骨组件3时,只需要操控调节件2c,使得按压件2d绕转轴2e反向转动而解除对截骨导板3a的夹持,从而使得连接座2b的固定臂2b1能够从截骨槽3a1抽离。
调节件2c可以是螺栓,调节件2c螺纹连接于连接座2b,并与按压件2d相抵接,调节件2c与按压件2d抵接的位置位于按压件2d设置转轴2e位置的远离固定臂2b1的一侧,从而在拧紧调节件2c使得调节件2c相对连接座2b螺合运动时,调节件2c能够调整对按压件2d的抵持,使得按压件2d绕转轴2e转动而夹持固定截骨导板3a或解除对截骨导板3a的夹持。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件2c可以是按压结构,利用按压的方式驱使按压件2d绕转轴2e转动而夹持固定截骨导板3a。例如,调节件2c穿设于连接座2b,并且在按压调节件2c抵持按压件2d绕转轴2e转动至夹紧截骨导板3a时,调节件2c能够通过限位凸棱(图未示出)锁定与连接座2b的相对位置,使得按压件2d和固定臂2b1保持夹持固定于截骨导板3a,以使得连接座2b与截骨导板3a的稳定连接。在需要拆除连接座2b时,只需要移动调节件2c使得限位凸棱脱离与连接座2b的配合,以使得调节件2c减小或解除对按压件2d的抵压,从而使得按压件2d不再抵紧截骨导板3a,这样连接座2b的固定臂2b1能够从截骨槽3a1移出,从而完成连接座2b的拆除操作。
继续参阅图6(a)所示,按压件2d的横截面呈L型,包括垂直连接的夹持臂2d1和抵持臂2d2。以便于将按压件2d的转轴2e设置在夹持臂2d1和抵持臂2d2连接处附近,以便调节件2c相对连接座2b移动使得调节件2c抵持抵持臂2d2时,按压件2d在调节件2c的抵持下能够具有足够的扭矩,以使得夹持臂2d1和固定臂2b1之间获得较大夹持力,从而稳定地夹持固定截骨导板3a,这样便可以提高测量件1与截骨导板3a之间的安装稳定性,使得测量件1在测量过程中,连接座2b与截骨组件3之间不容易出现松动,以确保测量件1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时,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与截骨槽3a1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以有利于提高截骨位置准确性。
连接座2b与截骨组件3的截骨导板3a之间也可以不采用夹持固定的连接方式,例如,连接座2b和截骨组件3之间采取插接配合的方式相连。
例如,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结合图6(b)所示,连接座2b设置有插接块2f,利用插接块2f与截骨导板3a的截骨槽3a1插接配合,使得连接座2b与截骨导板3a稳定地相连接,这种结构设置,连接座2b也能够满足测量件1与截骨导板3a之间便捷拆装的需要,在需要进行测量时,利用连接座2b快捷地将测量件1安装至截骨导板3a,从而在调整测量件1使得平直部1b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时,取下测量件1,利用截骨导板3a的截骨槽3a1对截骨刀具进行导向,便可以在准确的位置进行截骨,避免以磨损的胫骨B的关节面B1作为参照时,量测不准而影响截骨位置准确性。
再例如,结合图6(c)所示,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座2b与截骨导板3a之间的插接配合,可以不是利用截骨导板3a的截骨槽3a1。具体地,连接座2b的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夹臂2g,两夹臂2g之间的间隙能够收容截骨导板3a,使得截骨导板3a插设固定于两个夹臂2g之间,这样测量件1便可以通过连接座2b与截骨导板3a相固定,继而测量件1与截骨导板3a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即,测量件1与截骨槽3a1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确定的,以测量件1所测得的截骨位置将与后续截骨刀具穿过截骨槽3a1进行截骨的位置相一致。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量件1对截骨位置进行测量时,是利用平直部1b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作为参考,从而测得的截骨位置不会受到胫骨B的关节面B1的磨损的影响,这种胫骨截骨装置整体上操作更为简便,且截骨位置较为准确。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6(d)所示,连接座2b的远离导向部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2h,截骨导板3a上开设有插孔3a2,插接部2h与插孔3a2相配合,使得连接座2b与截骨导板3a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插孔3a2可以贯穿截骨槽3a1的侧壁,以与截骨槽3a1相连通,从而使得连接座2b的插接部2h与插孔3a2之间具有尽可能大的配合深度,提高连接座2b与截骨导板3a的连接稳定性。
对于连接座2b与截骨导板3a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形式,还可以采取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在截骨导板3a通过安装架安装在胫骨上时,连接座2b能够将测量件1可拆卸地装配至截骨导板3a即可。
本申请所提供的固定组件2锁定可靠而且体积小,调节时不会受到患者下肢的干扰,也较少阻挡操作者的视线,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所示,安装架包括夹持部3e、横杆3d和升降组件,夹持部3e与横杆3d相连接。结合图2所示,夹持部3e用于夹持固定于踝关节B2,截骨导板3a通过升降组件与横杆3d相连接,并且在升降组件的调整下,截骨导板3a能够移动至合适位置以适应截骨需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升降组件包括套管3b和竖杆3c,套管3b滑动套设于竖杆3c,套管3b和竖杆3c其中之一与横杆3d相连接,其中之另一与截骨导板3a相连接,从而利用套管3b与竖杆3c之间的伸缩运动,可以调节截骨导板3a相对夹持部3e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由于夹持部3e夹持固定在踝关节B2处,从而截骨导板3a能够在升降组件调整下相对胫骨B的关节面B1升降移动,以适应截骨需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测量件1能够通过固定组件2与截骨导板3a相连,从而在升降组件调整截骨导板3a升降移动时,测量件1将随着一起升降移动,继而使得测量件1的高度得以调整,由于测量件1能够相对固定组件2相对胫骨B前后移动或者水平转动,从而测量件1经调整最终能够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接触,以便以股骨后髁A作为截骨位置量测的参考标准。
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组件与横杆3d之间为滑动连接,从而在升降组件沿横杆3d移动时,能够调整截骨导板3a到胫骨的距离,最终使得截骨导板3a的截骨槽3a1用以供截骨刀具穿出的一侧的端面基本与需要截骨位置的骨面相抵,以提高截骨操作时的稳定性。
结合图2所示,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胫骨截骨装置进行胫骨截骨操作时,先将膝关节屈曲90度,这样便使得股骨后髁A与胫骨B的关节面B1相对,通过调整截骨导板3a的位置,使得连接座2b带着测量件1一起移动,并通过调整测量件1相对连接座2b转动或前后移动,最终将测量件1的平直部1b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抵,根据测量件1在膝关节的屈曲间隙中的松紧程度,判断胫骨B的关节面B1的磨损量,更换平直部1b的厚度适宜的测量件1,使得平直部1b刚好填塞膝关节的屈曲间隙。继续微调截骨导板3a的高度,当测量件1的平直部1b与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相抵且测量件1在膝关节的屈曲间隙中的松紧程度适中时,说明已经找到了准确的截骨位置。这是由于测量件1通过连接座2b与截骨导板3a的相连接后,测量件1的平直部1b与截骨导板3a的截骨槽3a1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刚好对应于配套假体的截骨量。因此,截骨槽3a1所处的位置与测量件1所确定好的截骨位置相适应,此时,卸下连接座2b和测量件1,利用截骨刀具沿截骨导板3a的截骨槽3a1对胫骨进行截骨。由于该胫骨截骨装置中,截骨位置的测量是以股骨后髁A的最低点A1作为参考点,而股骨后髁A通常不会出现磨损,因此,这种胫骨截骨装置进行截骨的位置比较准确,不会因胫骨B的关节面B1的磨损而影响截骨位置准确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胫骨截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截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截骨导板和安装架,所述截骨导板具有截骨槽,所述安装架用于与患者的下肢固定并能够伸缩;
固定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截骨导板;及
测量件,与所述固定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测量件包括平直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平直部呈平板状,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分别连接在平直部的相对两端,且相对所述平直部向同侧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截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或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曲率半径的取值范围为10mm~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截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的平直部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1mm~5mm,和/或,所述测量件的平直部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截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件和连接座,所述测量件与所述导向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截骨导板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胫骨截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远离所述平直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导向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条形槽,且将所述连接部沿竖直方向限位于所述连接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胫骨截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条状或杆状,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平直部的延伸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胫骨截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导入口,所述导入口与所述条形槽相连通,所述导入口的尺寸大于所述条形槽的宽度,所述导向件的端部具有凸边,所述凸边的尺寸大于所述条形槽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导入口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胫骨截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的凸边与所述导向件主体通过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胫骨截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用于与所述截骨导板插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胫骨截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按压件和调节件,所述按压件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并与所述固定臂相对设置,当调整调节件时,所述按压件能够相对固定臂活动以夹持或释放所述截骨导板。
CN202022564428.2U 2020-11-09 2020-11-09 胫骨截骨装置 Active CN215018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4428.2U CN215018424U (zh) 2020-11-09 2020-11-09 胫骨截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64428.2U CN215018424U (zh) 2020-11-09 2020-11-09 胫骨截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8424U true CN215018424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60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64428.2U Active CN215018424U (zh) 2020-11-09 2020-11-09 胫骨截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8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3738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talling an orthopedic implant
JP6279365B2 (ja) 大腿システムハンドル手術器具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CA2456613C (en) Apparatus for aligning an instrument during a surgical procedure
US9078669B2 (en) Orthopaedic cutting guide instrument
AU697169B2 (en) Slotted patella resection guide and stylus
US20200100916A1 (en) Method of using a measuring instrument in an orthopaedic surgical procedure
EP243886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 patient's femur for patellofemoral knee arthroplasty
US20040153066A1 (en) Apparatus for knee surgery and method of use
JP2014180561A (ja) 大腿手術器具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KR20120132468A (ko) 드릴 가이드
US20070293870A1 (en) Guide Assembly
CN215018424U (zh) 胫骨截骨装置
US11534178B2 (en) Instrument for bone resection
CN114451954A (zh) 胫骨截骨装置
CN211409545U (zh) 一种股骨髁测量器
CN208404824U (zh) 一种带锁髓内钉植入操作器械
CN211270994U (zh) 股骨截骨定位导向器
CN209808458U (zh) 一种股骨远端截骨装置
RU2766758C2 (ru) 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ий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румент
CN215018423U (zh) 胫骨截骨系统及其截骨量确定装置
CN107854199B (zh) 兼顾软组织平衡术中可微调的全膝关节置换导板
CN218552414U (zh) 一种单髁膝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钻孔导引器
CN117717443B (zh) 单髁假体置换的定位装置和定位系统
CN210903221U (zh) 股骨截骨定位导向器
US10271857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