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4132U - 一种快拆结构及腕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拆结构及腕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4132U
CN215014132U CN202120903253.5U CN202120903253U CN215014132U CN 215014132 U CN215014132 U CN 215014132U CN 202120903253 U CN202120903253 U CN 202120903253U CN 215014132 U CN215014132 U CN 215014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positioning
connecting plate
connecting piece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032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娟
王爱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uiy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1209032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4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4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4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快拆结构及腕戴设备,快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按钮;第一连接件设有插孔;第二连接件包括可伸入插孔的连接板,连接板设有锁止孔和拔出开口,拔出开口从连接板的端面延伸至锁止孔;按钮的外侧壁具有大定位面和可穿过拔出开口的小定位面,大定位面和小定位面沿按钮的按动方向依次分布;当大定位面位于锁止孔中,大定位面与锁止孔贴合以避免连接板与按钮脱离。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拆结构,用户无需借助外部工具即可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离,提高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拆装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快拆结构及腕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拆结构。此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快拆结构的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腕戴设备为广大消费者所普遍使用,不同用户的手腕周长尺寸存在较大的差异,用户对颜色的喜好也存在差异,因此用户需要根据佩戴需求对表带进行更换。
现有技术中,表带和设备主体之间一般通过销轴进行连接,在拆卸时,需要利用工具针将销轴推出,销轴取出后表带与设备主体分离。在操作过程中,销轴、表带、设备主体为三个独立部件,需要借助操作工具将销轴整体取出,才能够进行表带的拆卸,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表带拆卸的便捷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型实用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拆结构,其无需借助外部工具即可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离,提高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拆装的便捷性。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快拆结构的腕戴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拆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插孔;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可插入所述插孔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锁止孔和拔出开口,所述拔出开口从所述连接板的端面延伸至所述锁止孔;
按钮,所述按钮位于所述插孔的插入方向上,所述按钮的外侧壁具有大定位面和可穿过所述拔出开口的小定位面,所述大定位面和所述小定位面沿所述按钮的按动方向依次分布;当所述大定位面位于所述锁止孔中,所述大定位面与所述锁止孔贴合以避免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按钮脱离。
可选的,所述锁止孔为C字形锥面,所述大定位面为圆锥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位于所述按钮外周的按钮安装座,所述按钮的外表面和所述按钮安装座中,一者设有定位筋滑道,另一者设有位于所述定位筋滑道中的凸起的定位筋。
可选的,所述按钮安装座包括按钮第一安装座和按钮第二安装座;所述定位筋滑道包括设于所述按钮第一安装座的第一定位筋滑道和设于所述按钮第二安装座的第二定位筋滑道;所述定位筋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筋滑道配合的第一定位筋和与所述第二定位筋滑道配合的第二定位筋,所述第一定位筋和所述第二定位筋在所述按钮的周向间隔分布。
可选的,所述按钮设有盲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外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盲孔中。
可选的,所述小定位面和所述大定位面之间具有台阶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接头座体,所述接头座体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安装槽贴合的安装凸块,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和/或所述安装凸块的外侧壁设有防晃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限位筋,当所述连接板插入所述插孔中,所述限位筋与所述连接板贴合。
可选的,所述限位筋在朝向所述插孔的一侧设有限位筋插入引导倒角,和/或,所述连接板在可插入所述插孔中的端部设有连接板插入引导倒角。
一种腕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腕带和上述任意一种快拆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设备主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腕带。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提供的快拆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提供的快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按钮;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板能够插入至第一连接件的插孔中,连接板设有锁止孔和拔出开口,且拔出开口从连接板的端面延伸至锁止孔;按钮位于插孔的插入方向上,按钮的外侧壁具有大定位面和小定位面,且二者沿按钮的按动方向依次分布;大定位面无法穿过拔出开口,小定位面能够穿过拔出开口。
在使用时,当需要将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组装时,将按钮的小定位面按动至插孔的后方,将连接板插入至插孔中,按钮的小定位面通过连接板的拔出开口进入锁止孔中;而后按动按钮,使按钮的大定位面替代小定位面穿入锁紧孔中,大定位面与锁止孔贴合,且大定位面无法从拔出开口脱出,因此连接板与按钮保持固定。当需要将第二连接件从第一连接件拆除时,按动按钮,将按钮的小定位面按动至插孔的后方,向外拔动连接板,使连接板的拔出开口通过按钮的小定位面,连接板与按钮脱离,第二连接件即可从第一连接件上取下。
本申请提供的快拆结构采用截面不同的大定位面和小定位面实现连接板的锁止和松动,拆装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过程中无需借助工具,操作简单便捷。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腕戴设备包括上述快拆结构,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腕戴设备同样具备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腕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腕戴设备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快拆结构处于按钮未按下且第二连接件未拔出的状态;
图4为图3中C-C向剖视图;
图5为图4中D-D向剖视图;
图6为快拆结构处于按钮已按下且第二连接件未拔出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E-E向剖视图;
图8为图7中F-F向剖视图;
图9为快拆结构处于按钮已按下且第二连接件已拔出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G-G向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H-H向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拆结构中部分零件的爆炸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主体的外壳与第一连接件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拆结构中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连接件与腕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第一连接件1、上壳1a、下壳1b、插孔101、安装凸块102、导向柱103、按钮安装座104、按钮第一安装座1041、按钮第二安装座1042、定位筋滑道105、第一定位筋滑道1051、第二定位筋滑道1052、限位筋106、第一限位筋1061、第二限位筋1062、限位缺口107、限位筋插入引导倒角108;
第二连接件2、连接板21、锁止孔211、拔出开口212、连接板插入引导倒角213、接头座体22、安装槽221、延伸片23、通孔231;
按钮3、大定位面31、小定位面32、盲孔33、定位筋34、第一定位筋341、第二定位筋342;
弹簧4;
设备主体5、第一外壳51、第二外壳52;
腕带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16,本申请提供的快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和按钮3。
第一连接件1的形状无限制。第一连接件1可以采用板状结构,第一连接件1与按钮3可以分别安装各自的安装位置,并且二者无直接的连接关系;第一连接件1也可以采用内部具有安装腔的壳体式结构,按钮3直接安装在第一连接件1上,例如,第一连接件1设置有滑孔,按钮3安装在滑孔中并且可以在滑孔中沿按动方向进行移动。
第一连接件1设有插孔101,插孔101贯穿第一连接件1的侧壁。若第一连接件1采用板状结构,则第一连接件1两侧的空间通过插孔101连通;若第一连接件1采用内部具有安装腔的壳体式结构,则第一连接件1内部的安装腔与外部通过插孔101连通。
可选的,第一连接件1可以为一体成型式结构件,也可以为分体零件,例如第一连接件1包括分体设置的上壳1a和下壳1b,上壳1a和下壳1b上下扣合连接,此时插孔101可以具体设置在上壳1a,也可以具体设置在下壳1b,也可以在上壳1a和下壳1b上分别设置上插孔和下插孔,当上壳1a和下壳1b扣合后,上插孔和下插孔拼接为完整的插孔101。
第二连接件2包括连接板21,连接板21能够插入至插孔101中。连接板21设有锁止孔211和拔出开口212,拔出开口212从连接板21的端面延伸至锁止孔211,同时锁止孔211的尺寸大于拔出开口212的尺寸。
按钮3位于插孔101的插入方向上,当连接板21插入到位后,按钮3处于连接板21的锁止孔211中。同时按钮3可以沿自身的按动方向移动,按钮3的外侧壁具有大定位面31和小定位面32,且二者沿按钮3的按动方向依次分布。在连接板21的拔出方向上,拔出开口212的尺寸小于大定位面31的尺寸,使得大定位面31无法从拔出开口212穿过,当大定位面31位于锁止孔211中,大定位面31与锁止孔211贴合,保障连接板21与按钮3固定连接而无法相互脱开。同时,小定位面32尺寸小于拔出开口212的尺寸,小定位面32能够从拔出开口212中穿过。
在使用过程中,当大定位面31移动至锁止孔211中,锁止孔211环抱与其配合的大定位面31,对按钮3进行固定;当向第一连接件1内侧按压按钮3后,按钮3的大定位面31与连接板21的锁止孔211脱离,按钮3的小定位面32位于锁止孔211中,由于小定位面32可以穿过拔出开口212,因此按钮3处于按压状态下,连接板21可以从按钮3上拔出。
上述结构的快拆结构有益效果在于:该快拆结构利用按钮3的大定位面31与连接板21上的锁止孔211形成配合,实现第二连接件2与第一连接件1的有效卡合定位;通过改变按钮3的位置,将小于拔出开口212尺寸的小定位面32移动锁止孔211中,即可以将连接板21从按钮3上抽出。拆装过程中不需要利用工具,操作简单便捷。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按钮3复位,快拆结构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弹性支撑于第一连接件1和按钮3之间,并利用自身弹性使按钮3复位。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按钮3的端部设有盲孔33,第一连接件1设有导向柱103,弹性件为弹簧4,弹簧4套设在导向柱103的外周,且弹簧4位于盲孔33中。具体的,导向柱103的延伸方向、弹簧4的伸缩方向和按钮3的按动方向一致,导向柱103能够为按钮3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同时为弹簧4的回弹提供轴向定位作用,避免弹簧4受压后产生轴向弯曲。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按钮3采用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按钮3具有弹性并在受力后能够压缩变形,也可以省略弹性件。
在实际应用中,锁止孔211和大定位面31的形状有多种选择。
例如,在一种实施例中,锁止孔211呈方形或者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相应的,大定位面31与锁止孔211的形状一致。
再例如,在一种实施例中,锁止孔211的侧壁呈C字形的圆柱面,大定位面31为圆柱面。具体的,锁止孔211并非完整圆形结构,而是采用大半圆的C字形结构,C字形结构的开口为拔出开口212。圆柱面配合可以形成有效的定心定位,提高按钮3的移动精度。
再例如,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上述C字形锁止孔211的基础上,锁止孔211为C字形锥面,大定位面31为圆锥面。具体的,C字形锥面与大定位面31的圆锥面配合,圆锥面在具有定心定位作用的基础上,还可以提供导向作用,保障大定位面31在锁止孔211中移动到位。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按钮3的外侧壁可以采用圆锥面结构,且圆锥面结构中无台阶面。此时,大定位面31和小定位面32之间平滑过渡,二者之间不具有台阶面。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小定位面32和大定位面31之间具有台阶面。设置有台阶面后,小定位面32的尺寸可以相对于大定位面31的尺寸突然减小。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锁止孔211为C字形锥面、且大定位面31为圆锥面的方案组合时,在保障小定位面32能够顺利从拔出开口212处拔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减小锁止孔211和大定位面31的锥度,提高连接板2和按钮3的结构强度,降低零件加工难度。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锁止孔211与大定位面31相配合的锥面的锥度为6,二者配合状态下摩擦系数大于0.08。采用该种方案,锁止孔211与大定位面31之间具有较大锁止性,非正常拉拔状态能够实现有效的自锁。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考虑到锁止孔211的截面为圆弧形、且大定位面31的截面为圆形时,按钮3容易产生周向旋转。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设有按钮安装座104,按钮安装座104位于按钮3的外周,按钮安装座104和按钮3的外表面中,一者设有定位筋滑道105,另一者设有位于定位筋滑道105中的凸起的定位筋34。具体的,定位筋滑道105沿按钮3的按动方向延伸,为按钮3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同时也对按钮3的周向位置进行限制,避免按钮3旋转。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例中,按钮安装座104包括按钮第一安装座1041和/或按钮第二安装座1042。当第一连接件1包括上壳1a和下壳1b时,按钮第一安装座1041可以具体设置在上壳1a的内侧壁;按钮第二安装座1042可以具体设置在下壳1b的内侧壁。相应的,定位筋滑道105包括第一定位筋滑道1051和/或第二定位筋滑道1052,第一定位筋滑道1051设置于按钮第一安装座1041,第二定位筋滑道1052设置于按钮第二安装座1042。相应的,定位筋34包括第一定位筋341和/或第二定位筋342,第一定位筋341与第一定位筋滑道1051配合,第二定位筋342与第二定位筋滑道1052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按钮第一安装座1041、第一定位筋滑道1051和第一定位筋341为第一组限位结构,三者需要配合设置;按钮第二安装座1042、第二定位筋滑道1052和第二定位筋342为第二组限位结构,三者需要配合设置。第一组限位结构和第二组限位结构可以择一设置,优选二者同时设置。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同时设置第一组限位结构和第二组限位结构时,更优选第一定位筋341和第二定位筋342在按钮3的周向间隔分布,来进一步提高限位结构的限位和导向效果。例如,按钮第一安装座1041上设置两个成180°分布的第一定位筋滑道1051,同时按钮第二安装座1042上设置一个第二定位筋滑道1052,并且该第二定位筋滑道1052位于两个第一定位筋滑道1051之间。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设有限位筋106,当连接板21伸入插孔101,限位筋106与连接板21贴合。具体的,以连接板21水平放置时的视角为例,连接板21的表面具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位于二者之间的立面,限位筋106能够在连接板21插入到位后,与连接板21的上表面、下表面和立面中任意一者贴合,限位筋106约束连接板21的位置,防止连接板21产生扭曲和弯曲变形,提高快拆结构的整体刚性,防止连接板21与按钮3配合失效。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限位筋106包括第一限位筋1061和/或第二限位筋1062。当第一连接件1包括上壳1a和下壳1b时,第一限位筋1061可以具体设置在上壳1a的内侧壁;第二限位筋1062可以具体设置在下壳1b的内侧壁;第一限位筋1061与第二限位筋1062之间具有供连接板21穿过的限位缺口107,且当连接板21伸入插孔101,第一限位筋1061与连接板21的上表面贴合,第二限位筋1062与连接板21的下表面贴合,同时限位缺口107还与连接板21的立面贴合。具体的,第一限位筋1061和第二限位筋1062可以在垂直连接板21板面的方向对连接板21进行约束,防止连接板21在非正常拽状态下产生垂直板面方向的移动,进而避免锁止孔211与大定位面31相互滑脱后,连接板21末端向按钮3上的小定位面32处弯曲,导致第二连接件2拉出第一连接件1的问题。同时,限位缺口107与连接板21的立面贴合,能够避免连接板21向锁止孔211两侧扩张变形。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限位筋106在朝向插孔101的一侧设有限位筋插入引导倒角108。具体的,限位筋插入引导倒角108为连接板21提供导向作用,有助于连接板21上下方向的引导插入。对于限位筋106具体包括第一限位筋1061和第二限位筋1062的情况,限位筋插入引导倒角108可以设置于第一限位筋1061和/或第二限位筋1062。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板21在能够伸入插孔101中的端部设有连接板插入引导倒角213。具体的,连接板插入引导倒角213设置在连接板21的立面,其便于引导第二连接件2在侧面方向的正常插入。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2还包括接头座体22,接头座体22设有安装槽221,连接板21固定于安装槽221的槽底,第一连接件1的端部设有与安装槽221贴合的安装凸块102,防晃层贴合在安装槽221的内侧壁和/或安装凸块102的外侧壁,防晃层具有弹性,来避免二者之间产生松动。防晃层可以具体可压缩缓冲垫或者硅胶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腕戴设备,腕戴设备可以是手表、手环等,该腕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5、腕带6和上述任意一种快拆结构。
其中,设备主体5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图中未示出)。设备主体5的外壳可以采用一体成型式结构;而为了方便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优选设备主体5的外壳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二者上下扣合连接。
腕带6设置在设备主体5的外壳的端部,腕带6与主体5的外壳通过快拆结构连接。
快拆结构中的第一连接件1设于设备主体5的端部,第一连接件1与设备主体5的外壳可以一体成型加工,也可以通过机械结构组装固定。当第一连接件1包括上壳1a和下壳1b,并且设备主体5的外壳包括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时,如图13所示,可以将上壳1a与第一外壳51一体成型,将下壳1b与第二外壳52一体成型。
快拆结构中的第二连接件2设于腕带6的端部,第二连接件2与腕带6可以一体成型加工,也可以通过机械结构组装固定。
该腕戴设备与上述快拆结构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该腕戴设备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一种实施例中,对于第二连接件2包括接头座体22的情况,优选第二连接件2还包括延伸片23,延伸片23和连接板21位于接头座体22相对的两侧,延伸片23设有至少两个通孔231,腕带6套设于延伸片23的外周,且腕带6设有位于通孔231中的连接柱。在实际加工时,腕带6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在注塑加工时,注塑液体进入到延伸片23的通孔231中,待成型后该部分液体成为连接柱。腕带6通过双射注塑与延伸片23连接,注塑后形成的连接柱贯穿延伸片23的通孔231,起到加强第二连接件2与延伸片23连接强度的作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快拆结构及腕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件(1),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有插孔(101);
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二连接件(2)包括可插入所述插孔(101)的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设有锁止孔(211)和拔出开口(212),所述拔出开口(212)从所述连接板(21)的端面延伸至所述锁止孔(211);
按钮(3),所述按钮(3)位于所述插孔(101)的插入方向上,所述按钮(3)的外侧壁具有大定位面(31)和可穿过所述拔出开口(212)的小定位面(32),所述大定位面(31)和所述小定位面(32)沿所述按钮(3)的按动方向依次分布;当所述大定位面(31)位于所述锁止孔(211)中,所述大定位面(31)与所述锁止孔(211)贴合以避免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按钮(3)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孔(211)为C字形锥面,所述大定位面(31)为圆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有位于所述按钮(3)外周的按钮安装座(104),所述按钮(3)的外表面和所述按钮安装座(104)中,一者设有定位筋滑道(105),另一者设有位于所述定位筋滑道(105)中的凸起的定位筋(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安装座(104)包括按钮第一安装座(1041)和按钮第二安装座(1042);所述定位筋滑道(105)包括设于所述按钮第一安装座(1041)的第一定位筋滑道(1051)和设于所述按钮第二安装座(1042)的第二定位筋滑道(1052);所述定位筋(34)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筋滑道(1051)配合的第一定位筋(341)和与所述第二定位筋滑道(1052)配合的第二定位筋(342),所述第一定位筋(341)和所述第二定位筋(342)在所述按钮(3)的周向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设有盲孔(33),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有导向柱(103),所述导向柱(103)的外周套设有弹簧(4),所述弹簧(4)位于所述盲孔(33)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定位面(32)和所述大定位面(31)之间具有台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还包括接头座体(22),所述接头座体(22)设有安装槽(221),所述连接板(21)固定于所述安装槽(221)的槽底,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安装槽(221)贴合的安装凸块(102),所述安装槽(221)的内侧壁和/或所述安装凸块(102)的外侧壁设有防晃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有限位筋(106),当所述连接板(21)插入所述插孔(101)中,所述限位筋(106)与所述连接板(21)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106)在朝向所述插孔(101)的一侧设有限位筋插入引导倒角(108),和/或,所述连接板(21)在可插入所述插孔(101)中的端部设有连接板插入引导倒角(213)。
10.一种腕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5)和腕带(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快拆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于所述设备主体(5),所述第二连接件(2)设于所述腕带(6)。
CN202120903253.5U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快拆结构及腕戴设备 Active CN215014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3253.5U CN215014132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快拆结构及腕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3253.5U CN215014132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快拆结构及腕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4132U true CN215014132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10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03253.5U Active CN215014132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快拆结构及腕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41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6772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附接系统
CN209769231U (zh) 腕戴设备
US10667584B2 (en) Wearable device and main body of wearable device
CN210137890U (zh) 按压式表带快拆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113229578B (zh)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12293885B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0973278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109846155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109549299B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连接组件
CN210726885U (zh) 腕带连接组件及腕戴设备
CN215014132U (zh) 一种快拆结构及腕戴设备
CN215455886U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108514190B (zh) 绑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13428729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0181416U (zh) 一种便于维护机芯的手表
CN109557671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6651539U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214483527U (zh) 连接结构和腕戴设备
CN210784334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12293887A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09732784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106510110A (zh) 表带连接结构及穿戴设备
CN109907440B (zh) 底部点按快拆表带及手表
CN213096514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15075965U (zh) 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8

Address after: 18/F, Building 2, Shandong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Minghui International), No. 39 Shi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35 (centralized office area)

Patentee after: Qingdao Suiy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268,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