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2783U - 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2783U
CN215012783U CN202020893399.1U CN202020893399U CN215012783U CN 215012783 U CN215012783 U CN 215012783U CN 202020893399 U CN202020893399 U CN 202020893399U CN 215012783 U CN215012783 U CN 215012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ehive
tomatoes
pollinating
bumble bees
protection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33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俊洋
辛晓菲
杨洛滨
朱慧
王凯燕
吴青林
翟一凡
马晓梅
高珏晓
宋国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ouguang Vegetable Industry Group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dong Shouguang Vegetable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ouguang Vegetable Industry Group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dong Shouguang Vegetable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ouguang Vegetable Industry Group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dong Shouguang Vegetable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ouguang Vegetable Industry Group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933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2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2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2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涉及熊蜂授粉用具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土坑内的防护桶,防护桶内设有蜂箱,蜂箱的底面与防护桶的内底面之间设有保温层,防护桶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以防止爬虫攀爬的限位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受限于室内温度低于10℃,导致蜂卵发生冷害的隐患,影响熊蜂正常活动,降低其工作效率;以及受限于地里的爬虫,造成爬虫爬入至蜂箱内,影响熊蜂的正常授粉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熊蜂授粉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
背景技术
设施大棚栽培果蔬的授粉有三种方式:一是人工授粉,但工作量大、成本高;二是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工作量大,且安全性一直受消费者质疑;三是蜜蜂授粉,但由于其封闭性与随天气剧变的内环境等特性而使蜜蜂不能适应其内环境而大量死亡,从而无法进行有效授粉。目前国内冬季用于设施授粉的蜂箱一般是内含3张巢脾的简易蜂箱,并直接放置于设施中,天晴好时蜜蜂大量冲撞设施顶部死亡或高温灼死;低温连阴时蜜蜂因设施环境湿度高,长时间不能外出觅食,再加上果蔬生产者饲养技术弱,尤其是设施中果蔬花粉少时蜜蜂更难饲养,从而导致授粉蜜蜂种群消亡迅速,蜜蜂生物资源浪费,同时也不能达到蜜蜂授粉的预期。
在蔬菜种植生产中,熊蜂授粉是一项公认的绿色生产技术手段,较传统的人工授粉具有明显优势,不仅畸形果率低、果实周正、转色均匀、品质和产量提高,而且省时省力。由于日光温室的环境可控性较差,很难满足不同季节熊蜂适宜的活动条件。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个申请号为201821397691.3的专利,该技术方案包括提高低温期设施授粉蜜蜂存活率和授粉率的专用饲养箱设于设施大棚内,提高低温期设施授粉蜜蜂存活率和授粉率的专用饲养箱贴紧设施大棚北侧布置,其一端侧壁底部设有供蜜蜂飞出设施大棚的北出口,另一端侧壁底部设有供蜜蜂由北向南飞入设施大棚授粉的南出口,北出口紧贴在设施大棚篷布上并通过篷布上的缺口与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低温期设施授粉蜜蜂存活率和授粉率的专用饲养箱,能够大幅度提高冬季蜜蜂蜂群的存活率和设施授粉率,保证其可自行繁殖,降低设施大棚购买授粉蜂的成本。
但是该用具随着使用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在冬季时,日光温室内夜间可达10℃以下,这样在低温季节一旦室内温度低于10℃就有蜂卵发生冷害的可能,影响熊蜂正常活动,降低其工作效率。
第二,其中受限于地里的爬虫,造成爬虫爬入至蜂箱内,影响熊蜂的正常授粉。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受限于室内温度低于10℃,导致蜂卵发生冷害的隐患,影响熊蜂正常活动,降低其工作效率;以及受限于地里的爬虫,造成爬虫爬入至蜂箱内,影响熊蜂的正常授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包括设置于土坑内的防护桶,所述防护桶内设有蜂箱,所述蜂箱的底面与所述防护桶的内底面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防护桶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以防止爬虫攀爬的限位层。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限位层包括围设于所述防护桶上的双面胶带。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保温层包括由碳化稻壳填充的填充层。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防护桶的内底面上还放置有支架,所述蜂箱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防护桶的口径不小于所述蜂箱的水平棱长的两倍。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蜂箱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巢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蜂箱与所述巢口相对的侧壁与所述防护桶的内壁相贴合。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保温层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平齐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双面胶带的上边沿与所述防护桶的上边沿之间设有50-60mm的间隙。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土坑深度为800-1000mm,且所述防护桶的上端口伸出于所述土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碳化稻壳填充在支架周围,碳化稻壳白天室内温度高时吸热,夜间内温度低时放热,保持蜂箱内温度;利用处于防护桶外侧的双面胶带,实现有效的对爬虫进行阻挡,防止爬虫爬至蜂箱内,利用其并粘附爬虫,实现爬虫的集中收集处理;有利于改善低温季节蜂箱环境条件,提高熊蜂授粉工作效率和番茄熊蜂授粉质量,授粉更均匀,座果率明显增大;也有利于防止蚂蚁危害;简化了操作者的劳动力;部件少,工序简便;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土坑;2-防护桶;3-蜂箱;4-巢口;5-限位层;6-支架;7-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包括设置于土坑1内的防护桶2,防护桶2内设有蜂箱3,蜂箱3的底面与防护桶2的内底面之间设有保温层7,防护桶2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以防止爬虫攀爬的限位层5。
限位层5包括围设于防护桶2上的双面胶带。
双面胶带宽度为50-60mm。
保温层7包括由碳化稻壳填充的填充层。
防护桶2的内底面上还放置有支架6,蜂箱3放置于支架的上表面上。
支架6的高度为150-200mm。
防护桶2的口径不小于蜂箱3的水平棱长的两倍。
蜂箱3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巢口4。
蜂箱3与巢口4相对的侧壁与防护桶2的内壁相贴合。
巢口4在放置时,朝向南方。
蜂箱3呈正方体形设置,棱长为350-400mm。
保温层7的上表面与支架6的上表面平齐设置。
双面胶带的上边沿与防护桶2的上边沿之间设有50-60mm的间隙。
土坑1深度为800-1000mm,且防护桶2的上端口伸出于土坑1。
防护桶2的上端口高出于栽培垄150-200mm。
土坑1的口径与防护桶2的口径相匹配。
其中,在日光温室某一操作行的中部挖深的圆形土坑1,把防护桶2放入土坑1内,土坑1口直径与防护桶2口外径相同;防护桶2口上缘高出栽培垄,蜂箱3呈正方体,将支架6放入防护桶2内底部,将蜂箱3放在支架6上;蜂箱3一侧面附巢口4,巢口向南,与巢口对应的另一侧面紧挨防护桶2内侧;将碳化稻壳填充在支架6周围,厚度与支架6高相同,碳化稻壳白天室内温度高时吸热,夜间内温度低时放热,保持蜂箱3内温度;双面胶带缠绕在防护桶2外侧一周,双面胶带缠绕在防护桶2外侧,防止蚂蚁危害蜂群;现有技术通常将支架6的支脚放入盛有水的容器内防止蚂蚁危害,在本实施例中若采用此方法,必然会造成防护桶2内空气湿度过大,也会影响熊蜂的正常活动。
当日光温室内气温低于10℃时,蜂箱3内不会低于15℃,暖和、舒服;日光温室内气温不低于15℃的时段,熊蜂出箱采粉;低于15℃时就会进箱保暖。
2018年进行日光温室番茄越冬栽培,11月10日定植,翌年4月25日拉秧。将日光温室一分为二,中间用防虫网隔离,1/2采用本方案进行熊蜂授粉;1/2 采用常规熊蜂授粉,即蜂箱放置在温室中部番茄垄间的支架上,支架离地面 20-50cm,采用方案的番茄座果率98.6%,常规熊蜂授粉为74.1%,提高了植物的产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土坑(1)内的防护桶(2),所述防护桶(2)内设有蜂箱(3),所述蜂箱(3)的底面与所述防护桶(2)的内底面之间设有保温层(7),所述防护桶(2)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以防止爬虫攀爬的限位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层(5)包括围设于所述防护桶(2)上的双面胶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7)包括由碳化稻壳填充的填充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桶(2)的内底面上还放置有支架(6),所述蜂箱(3)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桶(2)的口径不小于所述蜂箱(3)的水平棱长的两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3)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巢口(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3)与所述巢口(4)相对的侧壁与所述防护桶(2)的内壁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7)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架(6)的上表面平齐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带的上边沿与所述防护桶(2)的上边沿之间设有50-60mm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坑(1)深度为800-1000mm,且所述防护桶(2)的上端口伸出于所述土坑(1)。
CN202020893399.1U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 Active CN215012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3399.1U CN215012783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3399.1U CN215012783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2783U true CN215012783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59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3399.1U Active CN215012783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2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29810U (zh) 具有光伏发电功能的农业大棚
CN103070066B (zh) 一种油菜壁蜂授粉制种的方法
CN105918200B (zh) 一种蟹稻共生种养池及其综合调温方法
CN113180011B (zh) 一种稻虱缨小蜂规模化繁育方法
CN104521806A (zh) 一种可传粉45天的蜂群培育方法及授粉蜂群饲养装置
Pang et al. Cultivation of the brown alga Hizikia fusiformis (Harvey) Okamura: stress resistance of artificially raised young seedlings revealed by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
CN111903619A (zh) 一种蜜蜂的养殖方法
CN210491976U (zh) 一种田间稻鱼共生养殖结构
CN108184568A (zh) 一种浙东沿海地区夏秋甜瓜防台抗高温的种植方法
CN107567917B (zh) 大叶冬青软枝扦插繁育方法
CN215012783U (zh) 一种适于低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
CN102090531A (zh) 一种维持北方冬季温棚授粉蜂群群势的方法
CN215012782U (zh) 一种适于高温季节番茄熊蜂授粉装置
CN217591742U (zh) 全光照喷雾红树林育苗装置
CN205389849U (zh) 地下授粉箱
CN205813240U (zh) 一种黄鳝生态养殖装置
CN109548554A (zh) 一种设施葡萄增大果粒的栽培方法
CN109197786B (zh) 一种室内大量饲养半闭弯尾姬蜂的方法
CN114902952B (zh) 全光照喷雾红树林育苗装置及其育苗方法
CN208807362U (zh) 提高低温期设施授粉蜜蜂存活率和授粉率的专用饲养箱
RU2364081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ведения пчел в теплице
CN111670797A (zh) 一种日光温室番茄熊蜂授粉全过程管理方法
CN220458071U (zh) 一种农作物育种箱
CN216219357U (zh) 一种鱼菜共生种植盒
CN114176047B (zh) 一种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繁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