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2423U -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2423U
CN215002423U CN202023229019.3U CN202023229019U CN215002423U CN 215002423 U CN215002423 U CN 215002423U CN 202023229019 U CN202023229019 U CN 202023229019U CN 215002423 U CN215002423 U CN 215002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ice tray
gear
tra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90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超
周晓讨
姜楠
邵樱樱
周梦瑶
蒋春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ri Hi Tech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ri Hi Tech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ri Hi Tech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gao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ri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90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2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2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2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制冰的装置包括:本体和冰格。本体限定出制冰腔;冰格可旋转地设置于制冰腔内;还包括:圆弧形齿条和传动组件。圆弧形齿条一端与本体旋转连接;传动组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圆弧形齿条啮合连接,输出端与冰格连接,能够驱动冰格旋转。在本申请中,能在冰格内注入制冰所需的水,将该用于制冰的装置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冻制冰,在制冰完成后通过反复操作圆弧形齿条来驱动传动组件,进而通过传动组件来驱动可旋转设置于制冰腔内的冰格不断翻转,冰格内的冰块自然脱落,简化脱冰过程,减少用户的工作量。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冰箱。

Description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块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现有制冰机已经满足不了使用者的要求,制冰机开始向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其中对制冰机在制冰完成后的如何脱冰是本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存在采用电加热使冰块表面融化和手动翻转制冰容器进行脱冰的技术方案。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脱冰过程繁琐,不便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以简化脱冰过程,减少用户的工作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制冰的装置包括:本体和冰格。本体限定出制冰腔;冰格可旋转地设置于制冰腔内;还包括:圆弧形齿条和传动组件。圆弧形齿条一端与本体旋转连接;传动组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圆弧形齿条啮合连接,输出端与冰格连接,能够驱动冰格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制冰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在冰格内注入制冰所需的水,将该用于制冰的装置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冻制冰,在制冰完成后通过反复操作圆弧形齿条来驱动传动组件,进而通过传动组件来驱动可旋转设置于制冰腔内的冰格不断翻转,冰格内的冰块自然脱落,简化脱冰过程,减少用户的工作量。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制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三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第三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冰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第三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第三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第三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冰格与第二冰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蓄水槽与第二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制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制冰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变形弹簧与冰格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变形弹簧与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本体;110、排冰嘴;120、缓冲垫;130、把手;140、吸盘;150、传动箱;200、冰格;210、制冰腔;220、第一冰格;221、溢流口;222、第一蓄水槽;223、溢流槽;230、第二冰格;231、第二蓄水槽;232、缓冲槽;300、圆弧形齿条;310、支撑端;320、端座;330、盖板;340、齿条槽;400、传动组件;410、第一传动机构;411、第一齿轮;412、第二齿轮;413、第五齿轮;414、第六齿轮;420、第二传动机构;421、条形齿条;421-1、第一齿部;421-2、第二齿部;430、第三传动机构;431、第三齿轮;432、第四齿轮;433、第一带轮;434、第二带轮;435、第三带轮;436、第四带轮;437、第五带轮;438、第六带轮;500、支架;510、第一部;520、第二部;530、第三部;600、注水箱;610、注水口;620、进气孔;630、出水阀;631、阀堵;632、导向杆;632-1、第一端;632-2、第二端;633、复位件;633-1、限位座;633-2、拉簧;640、加水口;700、变形弹簧;710、环形部;720、第三端;730、第四端;740、限位孔;750、第一限位块;760、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制冰的装置,包括:本体100和冰格200。本体100限定出制冰腔210;冰格200可旋转地设置于制冰腔210内;还包括:圆弧形齿条300和传动组件400。圆弧形齿条300一端与本体100旋转连接;传动组件400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与圆弧形齿条300啮合连接,输出端与冰格200连接,能够驱动冰格200旋转。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制冰的装置,能在冰格200内注入制冰所需的水,将该用于制冰的装置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冻制冰,在制冰完成后通过反复操作圆弧形齿条300来驱动传动组件400,进而通过传动组件400来驱动可旋转设置于制冰腔210内的冰格200不断翻转,冰格200内的冰块自然脱落,简化脱冰过程,减少用户的工作量。
可选地,冰格200呈长方形结构设置,且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有转轴,冰格200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于制冰腔210内。这样,便于将冰格200可旋转地的安装在制冰腔210内,使冰格200可旋转脱冰。
可选地,冰格200上设有防溢挡板。这样,防溢挡板的设置可使在移动该装置时冰格200内的水不易外溅,不仅能降低水的浪费,还能保护制冰腔210内的环境。
可选地,本体100还包括:支架500。支架500设置于制冰腔210内部的上方,冰格200通过设置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转轴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架500内侧。这样,通过支架500对冰格200进行支撑,使冰格200的旋转更稳定,便于冰格200旋转脱冰。
可选地,支架500包括:第一部510、第二部520和第三部530。第一部510水平设置,第二部520和第三部530竖直设置,且第二部520与第一部510水平方向上的一端连接,第三部530与第一部510水平方向上的另一端连接。这样,使由第一部510、第二部520和第三部530组成的支架500呈框状支架500,便于冰格200的安装,能够更好的对冰格200支撑。
可选地,第一部510、第二部520和第三部530均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这样,增强了支架500的强度和稳定性。
可选地,冰格200通过设置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转轴可旋转地安装于第二部520与第三部530之间。这样,通过支架500对冰格200进行支撑,使冰格200的旋转更稳定,便于冰格200旋转脱冰。
可选地,支架500的第二部520固定于制冰腔210的内壁上。这样,可增强支架500的稳定性,进而增强冰格200的稳定性。
可选地,圆弧形齿条300上具有朝向其圆心凸出的支撑端310,且支撑端310与支架500旋转连接。这样,使圆弧形齿条300被驱动时能够沿着其圆心运动,从而使与圆弧形齿条300啮合连接的输入端能够被圆弧形齿条300更好的驱动,从而使传动组件400更顺畅将输入的作用力传动到冰格200上,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
可选地,支架500的第一部510上设有端座320,圆弧形齿条300的支撑端310通过轴承结构与端座320旋转连接。这样,由于冰格200安装于支架500内侧,因此将圆弧形齿条300旋转安装于支架500上端,缩短了圆弧形齿条300的传动距离,便于通过圆弧形齿条300来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
可选地,本体100还包括:排冰嘴110。排冰嘴110设置于支架500第三部530的一侧,且与制冰腔210连通。这样,可通过排冰嘴110将脱落在制冰腔210内的冰块倒出,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可选地,制冰腔210底部铺设有缓冲垫120。这样,在冰格200旋转脱冰时,冰格200中的冰块掉落在制冰腔210内,在制冰腔210底部铺设缓冲垫120,给掉落的冰块提供缓冲,减少冰块的损坏。
可选地,本体100的外侧壁上设有把手130。这样,用户手持把手130即可将该装置拿起,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可选地,本体100底部设有吸盘140。这样,该装置在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储存制冰时,可通过设置于本体100底部的吸盘140将该装置固定在冷冻室内,使本体100不易在外力因素下倾倒,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可选地,传动组件400包括:第一传动机构410、第二传动机构420和第三传动机构430。第一传动机构410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第一齿轮411与圆弧形齿条300啮合连接;第二传动机构420包括条形齿条421,条形齿条421与第二齿轮412连接;第三传动机构430设置于冰格200的一端,且与条形齿条421啮合连接,能够驱动冰格200旋转。这样,操作人员通过对圆弧形齿条300做功,由于第一传动结构内的第一齿轮411与圆弧形齿条300啮合连接,通过圆弧形齿条300来驱动第一齿轮411转动,从而驱动与第一齿轮411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412转动,由于第二传动机构420的条形齿条421与第二齿轮412连接,通过第二齿轮412驱动条形齿条421运动,从而通过条形齿条421驱动与其啮合的第三传动机构430转动,通过第三传动机构430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采用第一传动机构410、第二传动机构420和第三传动机构430之间依次传动驱动冰格200脱冰的方式稳定性较高,易于操作,提高冰格200旋转的稳定性,简化脱冰过程,减少用户的工作量。
可以理解的,第一齿轮411即为传动组件400的输入端。
可选地,本体100还包括:传动箱150。传动箱150设置于制冰腔210的一侧,传动组件400设置于传动箱150内。这样,将传动组件400设置于传动箱150内,使传动组件400隔绝于外界环境,传动组件400在传动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延长了传动组件40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传动箱150上设有维修口,维修口通过维修盖覆盖。这样,在设置于传动箱150内的传动组件400损坏的情况下,可打开维修盖通过维修口维修传动箱150内的传动组件400,便于传动组件400的维护。
可选地,第一传动机构410还包括:第五齿轮413。第二齿轮412与第五齿轮413啮合连接,第五齿轮413与条形齿条421连接。这样,第二齿轮412通过第五齿轮413与条形齿条421连接,通过第二齿轮412驱动第五齿轮413转动,通过第五齿轮413驱动条形齿轮运动,进而驱动与条形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430转动,从而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第五齿轮413的设置可增大第一传动机构410的传动距离。
可选地,第一传动机构410还包括:第六齿轮414。第五齿轮413与第六齿轮414同轴设置,且通过第六齿轮414与条形齿条421啮合连接。这样,第五齿轮413通过第六齿轮414与条形齿条421连接,通过第五齿轮413驱动第六齿轮414转动,通过第六齿轮414驱动条形齿条421运动,进而驱动与条形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430转动,从而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第六齿轮414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大第一传动机构410的传动距离。
可选地,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均固定于第一轴上、第五齿轮413和第六齿轮414均固定于第二轴上,且第一轴和第二轴均通过轴承结构转动安装于传动箱150内。这样,使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可同步转动,第五齿轮413和第六齿轮414可同步转动,且降低第一齿轮411、第二齿轮412、第五齿轮413和第六齿轮414的转动阻力,减少用户的工作量。
可选地,条形齿条421与传动箱150的内壁之间通过滑轨结构滑动连接。这样,使条形齿条421可轻松被驱动,便于条形齿条421对第三传动机构430之间的连接,便于通过第三传动机构430驱动冰格200旋转。
可选地,条形齿条421包括:第一齿部421-1和第二齿部421-2。第一齿部421-1和第二齿部421-2同步运动,且第一齿部421-1与第二齿轮412连接,第二齿部421-2与第三传动机构430啮合连接。这样,在与第二齿轮412连接的第一齿部421-1被第二齿轮412驱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齿部421-1与第二齿部421-2同步运动,第二齿部421-2也随着第一齿部421-1同步运动,与第二齿部421-2啮合的第三传动机构430被第二齿部421-2驱动,使条形齿条421能够将来自于第二齿轮412的作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机构430上,从而使第三传动机构430能更好的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
可选地,条形齿条42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一齿部421-1沿长方形板状结构的长边设置,且垂直于长方形板状结构所在的平面,第二齿部421-2沿长方形板状结构的另一长边设置,且位于长方形板状结构所在的平面内。这样,使第一齿部421-1和第二齿部421-2分别设置于条形齿条421的两个长边上,且第一齿部421-1与第二齿部421-2垂直设置,使第一齿部421-1更好的与第二齿轮412连接,第二齿部421-2更好的与第三传动机构430啮合连接。
可选地,第一齿部421-1与第五齿轮413连接,第二齿部421-2与第三传动机构430啮合连接。这样,由于第五齿轮413与第二齿轮412连接,第二齿轮412驱动第五齿轮413转动,与第五齿轮413连接的第一齿部421-1被第五齿轮413驱动,与第一齿部421-1同步运动的第二齿部421-2也随之运动,通过第二齿部421-2驱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430转动,使条形齿条421能够将来自于第五齿轮413的作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机构430上,从而使第三传动机构430能更好的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
可选地,第一齿部421-1与第六齿轮414啮合连接,第二齿部421-2与第三传动机构430啮合连接。这样,由于第六齿轮414与第五齿轮413啮合连接,第五齿轮413驱动第六齿轮414转动,与第六齿轮414啮合连接的第一齿部421-1被驱动,与第一齿部421-1同步运动的第二齿部421-2也随之运动,通过第二齿部421-2驱动与其啮合的第三传动结构转动,使条形齿条421能够将来自于第六齿轮414的作用力传递到第三传动机构430上,从而使第三传动机构430能更好的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
结合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三传动机构430包括:第三齿轮431。第三齿轮431轴心通过转轴与冰格200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条形齿条421啮合。这样,第三齿轮431与条形齿条421啮合,运动的条形齿条421可驱动第三齿轮431转动,由于第三齿轮431的轴心通过转轴与冰格200的一端固定连接,因此在第三齿轮431转动的情况下,可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提高冰格200旋转的稳定性,简化脱冰过程,减少用户的工作量。
可以理解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三齿轮431即为传动组件400的输出端。
可选地,第三齿轮431与条形齿条421的第二齿部421-2啮合连接。这样,可通过条形齿条421的第二齿部421-2驱动第三齿轮431转动,通过第三齿轮431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提高冰格200旋转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三齿轮431设置于传动箱150朝向制冰腔210一侧的内壁上。这样,由于冰格200设置于制冰腔210内,传动箱150位于制冰腔210一侧,因此将第三齿轮431设置于传动箱150朝向制冰腔210一侧的内壁上,便于第三齿轮431的轴心通过转轴与冰格20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齿轮431能够更好的驱动冰格200旋转。
可选地,第三齿轮431轴心与设置于冰格200一端的转轴固定连接。这样,由于冰格200的两端通过转轴可旋转的设置于支架500的内侧,将第三齿轮431的轴心与设置于冰格200一端的转轴固定连接,从而更好的通过第三齿轮431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
可选地,冰格200一端上的转轴部分穿过传动箱150朝向制冰腔210一侧的内壁伸入传动箱150。这样,使第三齿轮431的轴心能够更好的与伸入传动箱150内的转轴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第三齿轮431更好的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
可选地,条形齿条421通过滑轨结构可滑动的设置于传动箱150朝向制冰腔210一侧的内壁上。这样,由于第三齿轮431设置于传动箱150朝向制冰腔210一侧的内壁上,因此将条形齿条421也设置于传动箱150朝向制冰腔210一侧的内壁上,使条形齿条421能够更好的与第三齿轮431啮合连接,从而更稳定的驱动第三齿轮431转动,使第三齿轮431能够更稳定的驱动冰格200旋转。
结合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三传动机构430包括:第四齿轮432、第一带轮433和第二带轮434。第四齿轮432可旋转地设置于本体100的一侧,且与条形齿条421啮合连接;第一带轮433与第四齿轮432同轴固定连接;第二带轮434轴心通过转轴与冰格200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带轮433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连接。这样,通过运动的条形齿条421驱动第四齿轮432转动,由于第一带轮433与第四齿轮432同轴固定连接,在第四齿轮432转动的同时第一带轮433也随着第四齿轮432转动,与第一带轮433通过传动皮带连接的第二带轮434被第一带轮433带动旋转,由于第二带轮434轴心通过转轴与冰格200的一端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第二带轮434带动冰格200旋转脱冰,提高冰格200旋转的稳定性,简化脱冰过程,减少用户的工作量。
可以理解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带轮434即为传动组件400的输出端。
可选地,第四齿轮432通过轴承结构转动安装于传动箱150内。这样,使第四齿轮432可转动,且降低第四齿轮432的转动阻力,提高了第四齿轮432的传动效果,更好的带动第二带轮434转动,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
可选地,第四齿轮432和第二带轮434均设置于传动箱150朝向制冰腔210一侧的内壁上。这样,由于传动箱150位于制冰腔210的一侧,因此将第二带轮434设置于传动箱150朝向制冰腔210一侧的内壁上,便于第二带轮434的轴心通过转轴与冰格200一端固定连接,更好的驱动冰格200旋转,将第四齿轮432设置于传动箱150朝向制冰腔210一侧的内壁上,使与第四齿轮432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带轮433能够更好的与第二带轮434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从而更好的通过第一带轮433驱动第二带轮434转动。
可选地,第二带轮434的轴心与设置于冰格200一端的转轴固定连接。这样,由于冰格200的两端通过转轴可旋转的设置于支架500的内侧,将第二带轮434的轴心与设置于冰格200一端的转轴固定连接,从而更好的通过第二带轮434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
可选地,圆弧形齿条300的另一端上设有盖板330。这样,用户通过操作盖板330来带动圆弧形齿条300运动,从而通过圆弧形齿条300来驱动传动组件400,从而通过传动组件400驱动冰格200旋转,使冰格200旋转脱冰,用户只需反复操作盖板330即可驱动冰格200反复旋转,使冰格200内的冰块自然脱落,简化脱冰过程,减少用户的工作量。
可选地,盖板330设置于传动箱150的上侧,且与圆弧形齿条300固定连接。这样,便于用户操作盖板330,且在用户操作盖板330运动的情况下,圆弧形齿条300能够与盖板330同步运动,更好的通过盖板330带动圆弧形齿条300运动。
可选地,传动箱150对应圆弧形齿条300的位置设有齿条槽340。这样,使圆弧形齿条300安装于齿条槽340内,减少圆弧形齿条300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
可选地,齿条槽340设置于传动箱150朝向制冰腔210一侧的内壁的上端。这样,由于盖板330设置于传动箱150的上侧,因此将圆弧形齿条300安装于位于传动箱150朝向制冰腔210一侧的内壁的上端,便于圆弧形齿条300与盖板330之间固定连接,减少了圆弧形齿条300的占用空间,从而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
结合图8-9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冰格200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冰格200沿竖直方向排布。这样,可通过多个冰格200共同进行制冰,且多个冰格200沿竖直方向排布可实现纵向制冰,减小对冰箱冷冻室横向空间的占用,同时提高制冰量,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多个冰格200均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于支架500的内侧。这样,可通过操作圆弧形齿条300,通过传动组件400同时驱动多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冰格200同时旋转脱冰,在提高制冰量的同时,降低了用户脱冰的工作量。
可选地,与多个冰格200对应的设置有多个第三齿轮431,且多个第三齿轮431均与条形齿条421的第二齿部421-2啮合连接。这样,通过多个与条形齿条421的第二齿部421-2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431可同时驱动多个冰格200旋转脱冰,在提高制冰量的同时,降低了用户脱冰的工作量。
结合图10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多个冰格200包括: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第一冰格220的一端的转轴与第三齿轮431的轴心固定连接;第二冰格230的一端与第三齿轮431连接。这样,第三齿轮431在驱动与第三齿轮431的轴心固定连接的第一冰格220的同时,还能驱动与其连接的第二冰格230,从而通过第三齿轮431同时驱动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旋转脱冰,在提高制冰量的同时,降低了用户脱冰的工作量。
可选地,第三传动机构430还包括:第三带轮435和第四带轮436。第三带轮435与第三齿轮431同轴固定连接;第四带轮436与第二冰格230一端的转轴固定连接,且第四带轮436与第三带轮435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连接。这样,第三齿轮431被驱动的同时会带动与其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三带轮435,转动的第三带轮435通过第二传动皮带来带动第四带轮436转动,在通过第三齿轮431驱动第一冰格220旋转的同时,通过第四带轮436驱动第二冰格230旋转,从而通过第三齿轮431同时驱动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旋转脱冰,在提高制冰量的同时,降低了用户脱冰的工作量。
可以理解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三齿轮431和第四带轮436即为传动组件400的输出端。
结合图11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多个冰格200包括: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第一冰格220的一端的转轴与第二带轮434的轴心固定连接;第二冰格230的一端与第四齿轮432连接。这样,被驱动的第四齿轮432带动与其同轴固定的第一带轮433转动,第一带轮433通过第一传动皮带带动第二带轮434转动,第二带轮434带动与其轴心固定连接的第一冰格220旋转,同时与第四齿轮432连接的第二冰格230也被第四齿轮432驱动旋转,从而通过第四齿轮432同时驱动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旋转脱冰,在提高制冰量的同时,降低了用户脱冰的工作量。
可选地,第三传动机构430还包括:第五带轮437和第六带轮438。第五带轮437与第一带轮433同轴固定连接;第六带轮438的轴心与第二冰格230的一端的转轴固定连接,且第六带轮438与第五带轮437之间通过第三传动皮带连接。这样,被驱动的第四齿轮432带动与其同轴固定的第一带轮433转动,第一带轮433带动与其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五带轮437转动,第五带轮437通过第三传动皮带带动与第二冰格230的一端的转轴固定连接的第六带轮438转动,通过第六带轮438驱动第二冰格230旋转,从而通过第四齿轮432同时驱动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旋转脱冰,在提高制冰量的同时,降低了用户脱冰的工作量。
可以理解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带轮434和第六带轮438即为传动组件400的输出端。
结合图12-13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冰格220包括:溢流口221。第二冰格230设置于溢流口221的下方。这样,在向第一冰格220内注水时,第一冰格220内的水会通过溢流口221流入设置于溢流口221下方的第二冰格230内,从而可向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内同时注水,在进行制冰注水时,只需向第一冰格220内注水,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内水均会注满,提高了注水效率,降低了用户的工作量。
可选地,第一冰格220内限定出多个第一蓄水槽222,且相邻的两个第一蓄水槽222之间设有溢流槽223。这样,在向第一冰格220内注水时,在一个第一蓄水槽222内的水注满后水会通过溢流槽223流入相邻的第一蓄水槽222内,多个第一蓄水槽222之间的水均可通过溢流槽223流通,从而使多个第一蓄水槽222内均被注满水,无需分别向第一蓄水槽222内注水,提高了注水效率,降低了用户的工作量。
可选地,溢流槽223设置于第一蓄水槽222的上端。这样,在第一蓄水槽222内蓄满水后多余的水才会通过溢流槽223流入相邻的第一蓄水槽222内,从而保证了第一蓄水槽222的蓄水量,进而保证了该装置的制冰量。
可选地,溢流口221设置于溢流槽223内。这样,使第一冰格220内的第一蓄水槽222蓄满水后,水才会通过溢流槽223流入相邻的第一蓄水槽222内,水在通过溢流槽223流通的过程中会通过设置于溢流槽223内的溢流口221流出到位于溢流口221下方的第二冰格230内,对第二冰格230进行注水,在对第二冰格230注水的同时,保障了第一冰格220内的多个第一蓄水槽222均能蓄满水,进而保障了该装置的制冰量。
可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溢流口221的口部高于溢流槽223的底部,且低于溢流槽223的顶部。这样,使进入溢流槽223的内水优先在相邻的第一蓄水槽222之间流通,在第一冰格220内的多个第一蓄水槽222中均注满水的情况下,溢流槽223内的流通液面升高,多余的水才会通过溢流口221流出,进入位于溢流口221下方的第二冰格230内。
可以理解的,溢流槽223的流通截面呈规则的几何形状,溢流槽223的底部是指在竖直方向上溢流槽223的流通截面的底端,溢流槽223的顶部是指在竖直方向上溢流槽223的流通截面的顶端。
可选地,第二冰格230内限定出多个第二蓄水槽231,相邻的两个第二蓄水槽231之间设有缓冲槽232,缓冲槽232设置于溢流口221的下方。这样,第一冰格220上的溢流口221流出的水会流入缓冲槽232内,缓冲槽232可以对溢流口221流出的水进行缓冲,使从高处流下的水不易外溅,不仅减少水的浪费,还能提高第二冰格230的注水效率。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二蓄水槽231之间通过缓冲槽232连通。这样,使第二冰格230内的多个第二蓄水槽231之间的水可进行流通,通过溢流口221流入的水可通过缓冲槽232流入多个第二蓄水槽231内将多个第二蓄水槽231注满水,提高了第二冰格230的注水效率。
可选地,缓冲槽232为圆形凹槽结构,且圆形凹槽结构的圆心与溢流口221的中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这样,由于缓冲槽232位于溢流口221下方,从而使溢流口221流出的水落在缓冲槽232的圆心处,通过圆形凹槽结构的缓冲槽232对溢流口221流入的水进行缓冲,使从高处流下的水不易外溅,不仅减少水的浪费,还能提高第二冰格230的注水效率。
可选地,缓冲槽232设置于第二蓄水槽231的上端。这样,在第二蓄水槽231内蓄满水后多余的水才会通过缓冲槽232流入相邻的第二蓄水槽231内,从而保证了第二蓄水槽231的蓄水量,进而保证了该装置的制冰量。
结合图14-15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该用于制冰的装置还包括:注水箱600。注水箱600设置于冰格200的上方,其底部设有注水口610。这样,可通过设置于冰格200上方的注水箱600向冰格200内注水,利用注水箱600底部的注水口610向冰格200内持续注水,提高了冰格200的注水效率,降低了用户的工作量。
可选地,注水箱600设置于支架500第一部510的上端,且通过支架500支撑。这样,由于冰格200设置于支架500的内侧,因此将注水箱600设置于支架500第一部510的上端,能够利用支架500对其支撑,提高注水箱600的稳定性,便于通过注水箱600向冰格200内注水。
可选地,注水箱600底部的注水口610穿过支架500第一部510,位于冰格200的上方。这样,在利用支架500对注水箱600进行支撑的同时,便于通过注水箱600底部的注水口610向冰格200内注水。
可选地,注水箱600设置于第一冰格220的上方。这样,通过注水箱600向第一冰格220内注水,第一冰格220内的水可通过溢流口221流入设置于第一冰格220下方的第二冰格230内,从而通过注水箱600向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内注水,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内水均会注满,提高了注水效率,降低了用户的工作量。
可选地,注水箱600的蓄水量与冰格200的蓄水量相同。这样,在通过注水箱600向冰格200内注水的情况下,注水箱600内的水流干后冰格200内的水会自然注满,精确的控制了注水量,提高了注水效率,降低了用户的工作量。
可选地,注水箱600的蓄水量与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的蓄水量相同。这样,通过蓄水箱向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内注水时,在蓄水箱内的水流干后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内的水自然注满,精确控制了第一冰格220和第二冰格230的注水量,提高了注水效率,降低了用户的工作量。
可选地,注水箱600包括:进气孔620和出水阀630。进气孔620设置于注水箱600的上端;出水阀630设置于注水口610处,且部分活动的伸出进气孔620,将进气孔620封堵。这样,出水阀630能够控制注水口610的出水量,通过注水箱600向冰格200内注水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出水阀630控制注水口610的注水量,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可选地,注水箱600上端设有加水口640,加水口640内设有密封塞。这样,可通过加水口640向注水箱600内加水,在注水箱600内加满水后通过密封塞将加水口640密封,使注水箱600内为密封环境。
可选地,出水阀630包括:阀堵631、导向杆632和复位件633。阀堵631活动设置于注水口610处,在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封堵注水口610,在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打开注水口610;导向杆632包括第一端632-1与第二端632-2,第一端632-1与阀堵631连接,第二端632-2活动的伸出进气孔620将其封堵,在阀堵631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二端632-2将进气孔620封堵,在阀堵631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端632-2将进气孔620打开;复位件633设置于注水箱600内,与导向杆632连接,能够使阀堵631复位到第一位置。这样,可通过导向杆632来控制阀堵63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需要向冰格200内注水的情况下,用户可按压导向杆632活动伸出进气口的第二端632-2,从而通过与阀堵631连接的第一端632-1将阀堵631推动到第二位置,打开注水口610向冰格200内注水,由于注水箱600在加满水后内部处于密封状态,如果只是打开注水口610的情况下,由于注水箱600内处于密封环境,注水口610的出水效果不佳,因此在用户按压导向杆632伸出进气口的第二端632-2的情况下,导向杆632的第二端632-2缩入进气孔620使其打开,外界空气可通过进气孔620进入注水箱600内,此时阀堵631在导向杆632第一端632-1的作用下位于第二位置,注水口610打开,注水箱600内部处于流通的环境,注水箱600内部的水可通过注水口610流出,用户通过控制按压导向杆632第二端632-2的力度,来控制进气孔620的进气量的大小,进而控制注水口610出水量的多少,能够精准的控制注水口610的出水量,在注水完成后,用户不再按压导向杆632的第二端632-2,通过与导向杆632连接的复位件633使导向杆632的第二端632-2再次封堵进气孔620,阀堵631在导向杆632的第一端632-1的作用下复位到第一位置,再次将注水口610封堵,便于用户的操作。
可选地,复位件633固定于注水箱600上端的内壁上,且位于进气孔620处。这样,可增强复位件633的稳定性,便于复位件633与导向杆632的连接,便于用户的操作。
可选地,复位件633包括:限位座633-1和拉簧633-2。限位座633-1呈圆筒状结构设置,且环绕设置于进气孔620处,导向杆632穿过限位座633-1设置;拉簧633-2一端与限位座633-1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杆632连接。这样,通过限位座633-1可限制导向杆632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轨迹,导向杆632穿过限位座633-1设置可增强导向杆632的稳定性,便于用户的操作,通过拉簧633-2给导向杆632施加再次将进气孔620封堵的拉力,在用户不再按压导向杆632的第二端632-2的情况下,导向杆632的第二端632-2在拉簧633-2的拉力作用下可再次将进气孔620封堵,降低了用户的工作量。
可选地,导向杆632为圆形杆状结构。这样,使导向杆632的第二端632-2能够更好的封堵进气孔620,进而更好的控制注水口610的出水量。
可选地,导向杆632的直径沿第一端632-1向第二端632-2逐渐减小。这样,使导向杆632的直径由与阀堵631连接的第一端632-1向封堵进气孔620的第二端632-2逐渐减小,由于导向杆632在不受用户按压的情况下,导向杆632在拉簧633-2的拉力作用下第二端632-2将进气孔620封堵,因此导向杆632的直径沿第一端632-1向第二端632-2逐渐减小,使导向杆632的第二端632-2能更好的封堵进气孔620,增强注水箱600内的密封效果。
结合图16-18所示,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冰格200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其一端设有变形弹簧700。这样,使冰格200在旋转的过程中设置于冰格200一端的变形弹簧700对冰格200施加扭力使其扭曲变形,冰格200内的冰块自然脱落,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脱冰,从而简化了脱冰过程,提高了脱冰效率。
可选地,冰格200在其长度方向上两端中一端与传动组件400连接,另一端设有变形弹簧700。这样,由于冰格200的两端均通过转轴可旋转地设置于制冰腔210内,将其一端与传动组件400连接,可通过传动组件400驱动冰格200旋转脱冰,另一端设有变形弹簧700可在冰格200旋转时对另一端提供扭力使其扭曲变形,冰格200内的冰块自然脱落,简化了脱冰过程,提高了脱冰效率。
可选地,变形弹簧700的一端与冰格200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架500的第三部530固定连接。这样,由于冰格200的两端均通过转轴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架500的内侧,在冰格200旋转的过程中,与冰格200固定连接的变形弹簧700的一端随着冰格200旋转,进而使冰格200与变形弹簧700固定连接的一端受到来自变形弹簧700提供的与冰格200旋转方向相反的扭力,从而使冰格200扭曲变形,冰格200内的冰块自然脱落,简化了脱冰过程,提高了脱冰效率。
可选地,变形弹簧700活动地套设于冰格200一端的转轴上。这样,由于冰格200的两端均通过转轴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架500的内侧,因此将变形弹簧700活动地套设于冰格200一端的转轴上,能够增强变形弹簧700的稳定性,在变形弹簧700的连接端损坏断开的情况下,变形弹簧700不会脱离转轴外弹,提高了安全性。
可选地,变形弹簧700包括:环形部710、第三端720和第四端730。环形部710活动地套设于冰格200一端的转轴上;第三端720与冰格20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四端730与支架500固定连接。这样,将环形部710套设于冰格200一端的转轴上,提高变形弹簧700的稳定性,在变形弹簧700的连接端损坏断开的情况下,变形弹簧700不会脱离转轴外弹,提高了安全性,由于冰格200的两端均通过转轴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架500的内侧,在冰格200旋转的过程中,变形弹簧700的第三端720随着冰格200旋转,进而使冰格200与第三端720固定连接的一端受到来自变形弹簧700提供的与冰格200旋转方向相反的扭力,从而使冰格200扭曲变形,冰格200内的冰块自然脱落,简化了脱冰过程,提高了脱冰效率。
可选地,冰格200与变形弹簧700固定连接的一端设有限位孔740,变形弹簧700的一端插入限位孔740与冰格200固定连接。这样,将变形弹簧700的一端插入设置于冰格200一端的限位孔740中,能够进一步增强变形弹簧700与冰格200一端连接的稳定性,在冰格200旋转的过程中,变形弹簧700的一端不易脱落,变形弹簧700能够更好的对冰格200的一端施加扭力,使冰格200扭曲变形,冰格200内的冰块能够更好的脱落。
可选地,冰格200与变形弹簧700固定连接的一端设有凸出的第一限位块750,限位孔740设置于第一限位块750上。这样,使变形弹簧700的一端插入设置于第一限位块750上的限位孔740内,在变形弹簧700的一端脱出限位孔740的情况下,还能被第一限位块750阻挡,提高了变形弹簧700的稳定性。
可选地,变形弹簧700的第三端720插入限位孔740与冰格200固定连接。这样,在冰格200旋转的过程中,变形弹簧700的第三端720能够随着冰格200旋转,使冰格200与第三端720固定连接的一端受到来自变形弹簧700提供的与冰格200旋转方向相反的扭力,从而使冰格200扭曲变形,冰格200内的冰块自然脱落,简化了脱冰过程,提高了脱冰效率。
可选地,支架500的第三部530的侧壁对应变形弹簧700第四端730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块760,变形弹簧700的第四端730与第二限位块760固定连接。这样,增强了变形弹簧700的第四端730与支架500固定连接的稳定性,变形弹簧700的第四端730不易脱落,变形弹簧700能够更好的对冰格200的一端施加扭力,使冰格200扭曲变形,冰格200内的冰块能够更好的脱落。
可选地,变形弹簧700为扭力弹簧。这样,扭力弹簧易于得到,使用寿命较长,且弹性较强,能够更好的提供冰格200扭曲变形的扭力,使冰格200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扭曲变形脱冰,提高了冰格200的脱冰效果。
结合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冰箱,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用于制冰的装置。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冷冻室。用于制冰的装置可活动地设置于冷冻室内。这样,可利用冷冻室内的冷量来制冰。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制冰的装置,包括:
本体(100),限定出制冰腔(210);
冰格(200),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制冰腔(210)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圆弧形齿条(300),一端与所述本体(100)旋转连接;
传动组件(400),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圆弧形齿条(300)啮合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冰格(200)连接,能够驱动所述冰格(200)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00)包括:
第一传动机构(410),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411)和第二齿轮(412),所述第一齿轮(411)与所述圆弧形齿条(300)啮合连接;
第二传动机构(420),包括条形齿条(421),所述条形齿条(421)与所述第二齿轮(412)连接;
第三传动机构(430),设置于所述冰格(200)的一端,且与所述条形齿条(421)啮合连接,能够驱动所述冰格(200)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430)包括:
第三齿轮(431),轴心通过转轴与所述冰格(200)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条形齿条(42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430)包括:
第四齿轮(432),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本体(100)的一侧,且与所述条形齿条(421)啮合连接;
第一带轮(433),与所述第四齿轮(432)同轴固定连接;
第二带轮(434),轴心通过转轴与所述冰格(200)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带轮(433)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齿条(300)的另一端上设有盖板(33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格(200)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多个冰格(200)沿竖直方向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注水箱(600),设置于所述冰格(200)的上方,其底部设有注水口(6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箱(600)的蓄水量与所述冰格(200)的蓄水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格(200)由弹性材料制成,且其一端设有变形弹簧(700)。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冰的装置。
CN202023229019.3U 2020-12-28 2020-12-28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Active CN215002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9019.3U CN215002423U (zh) 2020-12-28 2020-12-28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9019.3U CN215002423U (zh) 2020-12-28 2020-12-28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2423U true CN215002423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41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9019.3U Active CN215002423U (zh) 2020-12-28 2020-12-28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24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9311A (zh) * 2022-04-13 2022-06-24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制冰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9311A (zh) * 2022-04-13 2022-06-24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制冰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4659311B (zh) * 2022-04-13 2024-05-2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制冰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1019B (zh) 用于分配器的水箱和具有该水箱的冰箱
CN215002423U (zh)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CN103438652A (zh) 冰箱
CN101512258B (zh) 具有用于冰盘的水供应装置的冰箱
CN215002424U (zh)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CN202074764U (zh) 手动制冰机和具有它的冰箱
CN215765909U (zh)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CN114688777A (zh)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CN215002422U (zh)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CN101149201B (zh) 具有刨冰供给装置的电冰箱及刨冰供给控制方法
CN114688776A (zh)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CN114688778A (zh)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CN111457640A (zh) 一种具有除冰功能的冷柜箱
CN114688779A (zh) 用于制冰的装置、冰箱
CN107120882A (zh) 冰箱
CN217764030U (zh) 一种冰箱的储冰机构
CN113631877A (zh) 制冰系统及制冷设备
CN111895697A (zh) 制冰机及冰箱
CN203148159U (zh) 一种冰箱门体的手动制冰装置及一种冰箱
CN215016176U (zh) 自动饮料机
CN117120790A (zh) 电器制冰组件
CN111829229B (zh) 制冰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10386753U (zh) 一种不锈钢冰块存放装置
CN115854616A (zh) 手动制冰装置及冰箱
CN219889815U (zh) 制冰机和具有其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