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1754U - 一种聚能盘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能盘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1754U
CN215001754U CN202121133727.9U CN202121133727U CN215001754U CN 215001754 U CN215001754 U CN 215001754U CN 202121133727 U CN202121133727 U CN 202121133727U CN 215001754 U CN215001754 U CN 215001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base
screw
fixed
disc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337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337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1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1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1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聚能盘组件,包括上层盘、下底座、隔热罩和至少三个炉耳;所述下底座与所述上层盘间隙配合式抵接,所述下底座与盛液盘或面板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底座与所述燃烧器间隙配合式抵接;所述炉耳穿设于所述上层盘且与所述上层盘固定,所述炉耳与所述下底座可拆卸式固定,所述隔热罩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下底座上,所述隔热罩的侧壁由所述下底座远离所述燃烧器一侧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盛液盘或面板对应位置处且间隔环设有至少一个有用于二次空气补充的第四通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结构简单、提高聚能效果、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和提高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聚能盘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能盘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热效率,很多燃气灶会应用聚能盘来提高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聚能盘的结构及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能效提升的程度。现有技术的部分燃气灶会配备锅支架聚能盘来提高效能,但是这种锅支架聚能盘通常为开放式结构,聚能效果差强人意,同时聚能盘的表面积过大导致高温反应区域的热量向周边辐射,产生大量的热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聚能效果、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和提高热效率的聚能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包括上层盘、下底座、隔热罩和至少三个炉耳;所述上层盘的中央设置有供燃烧器穿出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底座的中央设置有供所述燃烧器穿出的第二通孔,所述下底座与所述上层盘间隙配合式抵接,所述下底座与盛液盘或面板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底座与所述燃烧器在所述第二通孔对应位置处间隙配合式抵接;所述隔热罩的中央设置有供所述燃烧器穿出的第三通孔,所述隔热罩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下底座上且与所述上层盘围设形成容纳所述下底座的腔体结构,所述隔热罩的侧壁由所述下底座远离所述燃烧器一侧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盛液盘或面板对应位置处,所述隔热罩的侧壁间隔环设有至少一个有用于二次空气补充的第四通孔;至少三个炉耳等间隔环设于所述上层盘上,所述炉耳穿设于所述上层盘且与所述上层盘固定,所述炉耳与所述下底座可拆卸式固定,锅具与所述炉耳可解除式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下底座远离所述燃烧器一侧的周向上间隔环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隔热罩远离所述燃烧器一侧间隔环设有至少一个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缺口错位设置,所述翻边与所述下底座可拆卸式固定。
所述翻边上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下底座在所述第一螺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翻边与所述下底座通过第一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可拆卸式固定。
所述下底座靠近所述上层盘的一侧间隔环设有至少两个凸起,所述凸起一体成型或固定于所述下底座上,所述凸起与所述上层盘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凸起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凸起等间隔环设于所述下底座上。
所述下底座在所述炉耳对应位置处一体成型或固定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炉耳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炉耳与所述第一凸台可拆卸式固定。
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一凸台通过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三螺孔与所述炉耳可拆卸式固定。
所述炉耳在所述第三螺孔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四螺孔,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炉耳通过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螺孔和所述第四螺孔可拆卸式固定。
所述下底座在所述第一凸台对应位置处一体成型或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由所述下底座延伸至所述盛液盘或面板对应位置处。
所述上层盘等间隔环设有至少三个第五通孔,所述上层盘与所述炉耳在所述第五通孔对应位置处两层式固定,所述炉耳穿过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下底座可拆卸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包括上层盘、下底座、隔热罩和至少三个炉耳;所述上层盘的中央设置有供燃烧器穿出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底座的中央设置有供所述燃烧器穿出的第二通孔,所述下底座与所述上层盘间隙配合式抵接,所述下底座与盛液盘或面板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底座与所述燃烧器在所述第二通孔对应位置处间隙配合式抵接;所述隔热罩的中央设置有供所述燃烧器穿出的第三通孔,所述隔热罩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下底座上且与所述上层盘围设形成容纳所述下底座的腔体结构,所述隔热罩的侧壁由所述下底座远离所述燃烧器一侧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盛液盘或面板对应位置处,所述隔热罩的侧壁间隔环设有至少一个有用于二次空气补充的第四通孔;至少三个炉耳等间隔环设于所述上层盘上,所述炉耳穿设于所述上层盘且与所述上层盘固定,所述炉耳与所述下底座可拆卸式固定,锅具与所述炉耳可解除式相抵。这样,所述炉耳等间隔环设于所述上层盘上,所述炉耳从所述上层盘的上方向下穿过所述上层盘后先与所述上层盘固定,再与所述下底座可拆卸式固定,进而通过所述炉耳与所述下底座可拆卸式固定的同时将所述上层盘与所述下底座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上层盘的外周和所述下底座的外周部分区域抵接以及其他部分有间隙,所述下底座的顶部外周将所述上层盘支撑且形成间隙,使得所述上层盘的内周与所述下底座的内周在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对应位置处存在间隙,所述上层盘的外周与所述隔热罩的外周之间也存在间隙,通过所述炉耳将所述上层盘与所述下底座可拆卸式固定,使得所述上层盘与所述下底座围设形成一个腔体,使其聚能功效大大提高。所述隔热罩的外侧立面间隔设置所述第四通孔形成一级二次空气进口,所述燃烧器在所述第二通孔对应位置处与所述下底座的内周间隙配合式抵接,所述燃烧器在所述第三通孔对应位置处与所述隔热罩的内周有间隙,使得所述第四通孔形成一级二次空气进口,所述下底座与所述燃烧器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隔热罩与所述燃烧器之间的空隙形成二级二次空气进口,通过一级二次空气进口和二级二次空气进口两级控制向燃烧器补充的二次空气量,在满足燃气燃烧所需空气量的条件下,可减少多余二次空气的补充,降低了过剩空气系数,减少了过剩空气带走的热量,从而大大提升了燃气燃烧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提高聚能效果、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和提高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聚能盘组件搭接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聚能盘组件爆炸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聚能盘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聚能盘组件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聚能盘组件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聚能盘组件隔热罩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聚能盘组件下底座与隔热罩搭接示意图。
图号说明
1…上层盘 2…下底座 3…隔热罩
4…炉耳 5…燃烧器 6…第一通孔
7…第二通孔 8…第三通孔 9…缺口
10…翻边 11…第一螺孔 12…第二螺孔
13…凸起 14…第一凸台 15…第三螺孔
16…第四螺孔 17…定位柱 18…第四通孔
19…第五通孔 20…锅具 21…盛液盘
22…面板 23…第一螺钉 24…第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垂直”、“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7中相关各图,包括上层盘1、下底座2、隔热罩3和至少三个炉耳4;所述上层盘1的中央设置有供燃烧器5穿出的第一通孔6;所述下底座2的中央设置有供所述燃烧器5穿出的第二通孔7,所述下底座2与所述上层盘1间隙配合式抵接,所述下底座2与盛液盘21或面板22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底座2与所述燃烧器5在所述第二通孔7对应位置处间隙配合式抵接;所述隔热罩3的中央设置有供所述燃烧器5穿出的第三通孔8,所述隔热罩3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下底座2上且与所述上层盘1围设形成容纳所述下底座2的腔体结构,所述隔热罩3的侧壁由所述下底座2远离所述燃烧器5一侧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盛液盘21或面板22对应位置处,所述隔热罩3的侧壁间隔环设有至少一个有用于二次空气补充的第四通孔18;至少三个炉耳4等间隔环设于所述上层盘1上,所述炉耳4穿设于所述上层盘1且与所述上层盘1固定,所述炉耳4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锅具20与所述炉耳4可解除式相抵。这样,所述炉耳4等间隔环设于所述上层盘1上,所述炉耳4从所述上层盘1的上方向下穿过所述上层盘1后先与所述上层盘1固定,再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进而通过所述炉耳4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的同时将所述上层盘1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所述上层盘1的外周和所述下底座2的外周部分区域抵接以及其他部分有间隙,所述下底座2的顶部外周将所述上层盘1支撑且形成间隙,使得所述上层盘1的内周与所述下底座2的内周在所述第一通孔6或所述第二通孔7对应位置处存在间隙,所述上层盘1的外周与所述隔热罩3的外周之间也存在间隙,通过所述炉耳4将所述上层盘1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使得所述上层盘1与所述下底座2围设形成一个腔体,使其聚能功效大大提高。所述隔热罩3的外侧立面间隔设置所述第四通孔18形成一级二次空气进口,所述燃烧器5在所述第二通孔7对应位置处与所述下底座2的内周间隙配合式抵接,所述燃烧器5在所述第三通孔8对应位置处与所述隔热罩3的内周有间隙,使得所述第四通孔18形成一级二次空气进口,所述下底座2与所述燃烧器5之间的空隙、以及所述隔热罩3与所述燃烧器5之间的空隙形成二级二次空气进口,通过一级二次空气进口和二级二次空气进口两级控制向燃烧器5补充的二次空气量,在满足燃气燃烧所需空气量的条件下,可减少多余二次空气的补充,降低了过剩空气系数,减少了过剩空气带走的热量,从而大大提升了燃气燃烧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提高聚能效果、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和提高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7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下底座2远离所述燃烧器5一侧的周向上间隔环设有至少一个缺口9,所述隔热罩3远离所述燃烧器5一侧间隔环设有至少一个翻边10,所述翻边10与所述缺口9错位设置,所述翻边10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这样,在装配所述隔热罩3时,将所述翻边10对准所述缺口9,使得所述翻边10可以在所述缺口9内由下至上纵向滑动,所述翻边10滑出所述缺口9后在所述缺口9的正上方位置处,旋转所述隔热罩3使其与所述下底座2相对旋转,进而所述翻边10与所述缺口9错开,所述翻边10卡接于所述下底座2的外周上边缘,然后将所述翻边10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进一步保证所述隔热罩3与所述下底座2连接稳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翻边10上设置有第一螺孔11,所述下底座2在所述第一螺孔11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螺孔12,所述翻边10与所述下底座2通过第一螺钉2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12可拆卸式固定。这样,当所述翻边10穿过所述缺口9后位于所述下底座2的外周上方时,所述隔热罩3与所述下底座2发生相对旋转,使得所述第一螺孔11与所述第二螺孔12对准,将所述第一螺钉23放置于所述翻边10的上方,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12,所述第一螺钉23分别与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12螺接固定,进一步保证所述隔热罩3与所述下底座2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7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下底座2靠近所述上层盘1的一侧间隔环设有至少两个凸起13,所述凸起13一体成型或固定于所述下底座2上,所述凸起13与所述上层盘1可解除式相抵。这样,所述凸起13一体成型或固定于所述下底座2的外周顶面,所述凸起13的顶面与所述上层盘1相抵,所述凸起13夹设于所述下底座2和所述上层盘1之间,两个相邻的所述凸起13使得所述上层盘1和所述下底座2存在间隙,由于所述上层盘1和所述下底座2仅仅通过所述凸起13接触,当热量从所述上层盘1向所述下底座2传递时增加了所述上层盘1至所述下底座2之间热阻,进而大大减少了热量损失,提高了燃气燃烧的热效率。当所述凸起13支撑起所述上层盘1时,同时使得所述上层盘1的外周与所述隔热罩3的外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上层盘1的内周与所述下底座2的内周存在间隙,进而为所述燃烧器5的燃烧提供空气入口。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凸起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凸起13等间隔环设于所述下底座2上。这样,四个所述凸起13等间隔环设于所述第一竖直边的顶面对应位置处,使得所述上层盘1的周向与所述下底座2的周向均匀相抵,保证所述上层盘1与所述下底座2在周向上的间隙保持稳定值,进而空气能沿着所述上层盘1的外周和所述下底座2的外周之间的间隙均匀的进入燃烧器5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7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下底座2在所述炉耳4对应位置处一体成型或固定有第一凸台14,所述第一凸台14与所述炉耳4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炉耳4与所述第一凸台14可拆卸式固定。这样,将所述炉耳4与所述下底座2进行固定时,所述炉耳4的底部穿过所述上层盘1后先与所述第一凸台14进行对齐,保证了所述炉耳4的底部可以与所述下底座2进行初定位,进而保证能顺利将所述炉耳4与所述下底座2进行固定。所述炉耳4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凸台14的顶面可解除式相抵,保证所述炉耳4与所述下底座2固定后,在高度方向上不会发生明显的晃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凸台14上设置有第三螺孔15,所述第一凸台14通过第二螺钉24穿过所述第三螺孔15与所述炉耳4可拆卸式固定。这样,所述第二螺钉24的大头端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14的底面,当所述第二螺钉24容纳在所述第三螺孔15内,所述第三螺孔15的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第二螺钉24的小头端有外螺纹,通过所述第二螺钉24与所述第一螺孔11的螺接固定,固定方式简单方便且可靠。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炉耳4在所述第三螺孔15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四螺孔16,所述第一凸台14与所述炉耳4通过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螺孔15和所述第四螺孔16可拆卸式固定。这样,所述第三螺孔15与所述第四螺孔16对齐,将所述第二螺钉24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螺孔15和所述第四螺孔16,所述第三螺孔15和所述第四螺孔16分别与所述第二螺钉24螺接,保证所述第一凸台14和所述炉耳4的相对位置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7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下底座2在所述第一凸台14对应位置处一体成型或固定有定位柱17,所述定位柱17由所述下底座2延伸至所述盛液盘21或面板22对应位置处。这样,所述定位柱17围设在所述第二螺钉24的外周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二螺钉24的大头端高度小于所述定位柱17的高度,当所述定位柱17的底面与所述盛液盘21或面板22可解除式相抵时,所述定位柱17将所述第二螺钉24的大头端密封在所述定位柱17的内腔中,避免了所述第二螺钉24外露时易粘上油渍等不易清洁的污物。所述下底座2还可以通过所述定位柱17直接放置到所述盛液盘21或者面板22上,使得整个聚能盘组件的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若所述隔热罩3完全包围在所述下底座2的底部和侧壁,则还可以在所述隔热罩3上设置第六通孔,使得所述定位柱17可以穿过所述第六通孔直接放置到所述盛液盘21或者面板22上,进而使得所述隔热罩3、所述上层盘1和所述下底座2形成三层隔热,大大提高热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所述下底座2与所述隔热罩3在安装过程中存在相对旋转,为了避免所述隔热罩3与所述定位柱17发生干涉,所述第六通孔的水平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定位柱17的水平截面面积,为所述隔热罩3与所述定位柱17的相对旋转提供足够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能盘组件,请参考图1至图7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上层盘1等间隔环设有至少三个第五通孔19,所述上层盘1与所述炉耳4在所述第五通孔19对应位置处两层式固定,所述炉耳4穿过所述第五通孔19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这样,所述第五通孔19等间隔环设于所述上层盘1上供所述炉耳4穿过,所述第五通孔19的数量与所述炉耳4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炉耳4的形状为“L”形,所述炉耳4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五通孔19后,所述炉耳4的中部与所述上层盘1在所述第五通孔19位置处两层式固定,可以是焊接固定或其他一些固定方式,通过所述炉耳4间接将所述上层盘1固定在所述下底座2上,当所述炉耳4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后,所述炉耳4对所述上层盘1与所述下底座2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防止所述上层盘1在所述下底座2上窜动。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聚能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盘(1)、下底座(2)、隔热罩(3)和至少三个炉耳(4);
所述上层盘(1)的中央设置有供燃烧器(5)穿出的第一通孔(6);
所述下底座(2)的中央设置有供所述燃烧器(5)穿出的第二通孔(7),所述下底座(2)与所述上层盘(1)间隙配合式抵接,所述下底座(2)与盛液盘(21)或面板(22)可解除式相抵,所述下底座(2)与所述燃烧器(5)在所述第二通孔(7)对应位置处间隙配合式抵接;
所述隔热罩(3)的中央设置有供所述燃烧器(5)穿出的第三通孔(8),所述隔热罩(3)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下底座(2)上且与所述上层盘(1)围设形成容纳所述下底座(2)的腔体结构,所述隔热罩(3)的侧壁由所述下底座(2)远离所述燃烧器(5)一侧的边缘延伸至所述盛液盘(21)或面板(22)对应位置处,所述隔热罩(3)的侧壁间隔环设有至少一个有用于二次空气补充的第四通孔(18);
至少三个炉耳(4)等间隔环设于所述上层盘(1)上,所述炉耳(4)穿设于所述上层盘(1)且与所述上层盘(1)固定,所述炉耳(4)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锅具(20)与所述炉耳(4)可解除式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能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2)远离所述燃烧器(5)一侧的周向上间隔环设有至少一个缺口(9),所述隔热罩(3)远离所述燃烧器(5)一侧间隔环设有至少一个翻边(10),所述翻边(10)与所述缺口(9)错位设置,所述翻边(10)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能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10)上设置有第一螺孔(11),所述下底座(2)在所述第一螺孔(11)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螺孔(12),所述翻边(10)与所述下底座(2)通过第一螺钉(2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孔(11)和所述第二螺孔(12)可拆卸式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能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2)靠近所述上层盘(1)的一侧间隔环设有至少两个凸起(13),所述凸起(13)一体成型或固定于所述下底座(2)上,所述凸起(13)与所述上层盘(1)可解除式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能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凸起(13)等间隔环设于所述下底座(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聚能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2)在所述炉耳(4)对应位置处一体成型或固定有第一凸台(14),所述第一凸台(14)与所述炉耳(4)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炉耳(4)与所述第一凸台(14)可拆卸式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聚能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4)上设置有第三螺孔(15),所述第一凸台(14)通过第二螺钉(24)穿过所述第三螺孔(15)与所述炉耳(4)可拆卸式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能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耳(4)在所述第三螺孔(15)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四螺孔(16),所述第一凸台(14)与所述炉耳(4)通过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螺孔(15)和所述第四螺孔(16)可拆卸式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聚能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2)在所述第一凸台(14)对应位置处一体成型或固定有定位柱(17),所述定位柱(17)由所述下底座(2)延伸至所述盛液盘(21)或面板(22)对应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聚能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盘(1)等间隔环设有至少三个第五通孔(19),所述上层盘(1)与所述炉耳(4)在所述第五通孔(19)对应位置处两层式固定,所述炉耳(4)穿过所述第五通孔(19)与所述下底座(2)可拆卸式固定。
CN202121133727.9U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聚能盘组件 Active CN215001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3727.9U CN215001754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聚能盘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3727.9U CN215001754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聚能盘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1754U true CN215001754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86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33727.9U Active CN215001754U (zh) 2021-05-25 2021-05-25 一种聚能盘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1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01754U (zh) 一种聚能盘组件
CN214949247U (zh) 一种聚能盘组件
CN113154479A (zh) 一种聚能盘组件
CN214841032U (zh) 一种聚能盘组件
CN215001755U (zh) 一种聚能盘组件
CN210107494U (zh) 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双层聚能罩
CN111998416B (zh) 灶用多层聚能组件及燃气灶
CN216281579U (zh) 一种灶具高效聚能组件及灶具
CN111911927B (zh) 多风道聚能罩及燃气灶
CN210291973U (zh) 燃气灶具
CN209819615U (zh) 一种聚能锅支架及燃气灶
CN218954962U (zh) 聚能盘及燃气灶具
CN111998419B (zh) 聚能组件及燃气灶
CN220338530U (zh) 聚能盘及燃气灶
CN112393310A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215675337U (zh) 一种双层聚能环及具有其的灶具
CN215982728U (zh) 灶具用聚能罩
CN217843956U (zh) 灶具及集成灶
CN216203579U (zh) 一种聚能环及其炉架
CN210441270U (zh) 一种锅支架及燃气灶
CN110375302B (zh) 灶具火盖
CN215951405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571920U (zh) 防干烧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3480339U (zh) 一种灶具聚能圈及灶具
CN215112581U (zh) 一种可隐藏火孔的升降式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