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4441U -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 Google Patents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94441U
CN214994441U CN202120827023.5U CN202120827023U CN214994441U CN 214994441 U CN214994441 U CN 214994441U CN 202120827023 U CN202120827023 U CN 202120827023U CN 214994441 U CN214994441 U CN 214994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drainage
rainwater
shield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270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刚
郑华
靳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270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94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94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94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有竖直的进水腔,所述进水腔的一侧侧壁水平竖直有分水管,所述进水腔的一侧设置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背离所述进水腔的一侧设置有下水腔,所述下水腔和所述排水腔之间通过压力控制结构相连。本申请具有加快雨水的排放速度,减少雨水在路面上的堆积,从而将城市中的雨水快速排放的效果。

Description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雨水排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将雨水通过城市内部设置的渗排结构将囤积在城市内部的积水排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海绵城市的渗排结构一般将渗透到下水管内部的雨水直接进行排放,同一从一处进行收集,在雨水较大时可能会出现收集速度跟不上,导致雨水回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加快雨水的排放速度,减少雨水在路面上的堆积,从而将城市中的雨水快速排放,本申请提供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有竖直的进水腔,所述进水腔的一侧侧壁水平竖直有分水管,所述进水腔的一侧设置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背离所述进水腔的一侧设置有下水腔,所述下水腔和所述排水腔之间通过压力控制结构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城市内部的雨水能够自进水腔进入,且通过分水管和排水腔将位于进水腔内部的雨水进行分流,使得较大存量的雨水能够分成多组进行分流,加快雨水的排放速度,减少雨水在路面上的堆积,从而将城市中的雨水快速排放。
可选的,所述压力控制结构包括有与排水腔相连的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将所述排水腔完全遮蔽,所述遮挡结构与所述排水腔之间通过弹性件相连,所述下水腔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腔的直径,当所述雨水压力小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时,遮挡结构将排水管封闭;当雨水的压力大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时,雨水将遮挡结构朝向背离排水腔的一侧推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位于进水腔的内部的雨水存量较少时,雨水位于压力控制结构位置的压力小于弹性件的弹力,使得雨水不能推开遮挡结构,位于进水腔内部的雨水能够通过分水管排放;当位于进水腔的内部的雨水的存量较大时,雨水位于压力控制结构位置的压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使得雨水能够推动遮挡结构朝向背离进水腔的一侧移动,进而使得位于进水腔位置处的雨水能够自下水腔排出,且当雨水逐渐排放后,雨水位于压力控制结构位置的压力逐渐减小,直到小于弹性件的弹力,使得遮挡结构重新将排水腔封闭,减少雨水的回流。
可选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有遮挡外壳,所述遮挡外壳靠近所述排水腔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将所述遮挡外壳贯穿,所述遮挡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将所述连通口遮蔽,所述遮挡外壳的中心水平滑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开设有螺纹段,所述横杆的螺纹段与所述遮挡板螺纹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下水腔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将遮挡外壳朝向背离排水腔的一侧移动,使得位于遮挡外壳内部的遮挡板随着横杆上的螺纹端进行转动,使得遮挡板将连通口露出,进而将位于排水腔内部的雨水能够通过连通口快速排出。
可选的,所述螺纹段背离所述连通口的一侧固定套装设置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能够限制遮挡外壳朝向背离排水腔一侧的移动距离,使得减少由于遮挡外壳的移动距离太大对弹性件造成的损伤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进水腔的侧壁的上端开设有快排管,所述快排管与所述下水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位于进水腔内部的雨水囤积量太大时,雨水的高度到快排管的位置处后,雨水能够通过快排管直接排入到下水腔的内部,从而加快雨水的排放速度。
可选的,所述进水腔相对于所述快排管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浮板,所述浮板将所述快排管封闭,且所述浮板的密度小于雨水的密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度小于雨水的浮板将快排管的管口进行封闭,使得当雨水位于快排管的管口位置下方时,浮板能够将快排管进行封闭,减少自下水腔通过快排管的臭味的流动,且当雨水超过快排管的位置后,雨水将浮板向上推起,使得雨水能够进入到快排管的内部进行排放。
可选的,所述下水腔的内部设置有涡轮桨,所述涡轮桨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涡轮桨转动的驱动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结构带动涡轮桨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位于下水腔内部的雨水能够形成涡流,使得雨水的流动速度更快,加快雨水的排放速度。
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有与所述涡轮桨固定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下水腔的侧壁回转连接,所述驱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上啮合设置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伞形齿轮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带动第二伞形齿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与第二伞形齿轮啮合的第一伞形齿轮进行转动,带动位于第一伞形齿轮上的驱动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与驱动轴固定设置涡轮桨进行转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位于城市内部的雨水能够自进水腔进入,且通过分水管和排水腔将位于进水腔内部的雨水进行分流,使得较大存量的雨水能够分成多组进行分流,加快雨水的排放速度,减少雨水在路上上的堆积,从而将城市中的雨水快速排放。
2.当位于进水腔的内部的雨水存量较少时,雨水位于压力控制结构位置的压力小于弹性件的弹力,使得雨水不能推开遮挡结构,位于进水腔内部的雨水能够通过分水管排放;当位于进水腔的内部的雨水的存量较大时,雨水位于压力控制结构位置的压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使得雨水能够推动遮挡结构朝向背离进水腔的一侧移动,进而使得位于进水腔位置处的雨水能够自下水腔排出,且当雨水逐渐排放后,雨水位于压力控制结构位置的压力逐渐减小,直到小于弹性件的弹力,使得遮挡结构重新将排水腔封闭,减少雨水的回流。
3.通过密度小于雨水的浮板将快排管的管口进行封闭,使得当雨水位于快排管的管口位置下方时,浮板能够将快排管进行封闭,减少自下水腔通过快排管的臭味的流动,且当雨水超过快排管的位置后,雨水将浮板向上推起,使得雨水能够进入到快排管的内部进行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压力开启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腔;11、快排管;12、承接板;13、浮板;14、导轨;2、循环结构;21、分水管;22、水泵;3、排水结构;31、排水腔;32、下水腔;33、卡台;331、容纳槽;332、弹簧;4、压力开启结构;41、遮挡外壳;42、横杆;421、连接杆;422、螺纹段;43、连通口;44、滑套;45、挡板;46、限位板;5、驱动轴;51、支撑架;52、涡轮桨;53、第一伞形齿轮;54、第二伞形齿轮;55、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参照图1、图2,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有自地面上竖向开设的进水腔1,位于进水腔1的底壁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结构2,所述进水腔1背对所述循环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结构3。
循环结构2包括有位于进水腔1的侧壁底部设置的分水管21,位于分水管21靠近进水腔1的一侧设置有水泵22,水泵22的进水端与进水腔1相连通,且水泵22的出水端与分水管21相连通。分水管21背离进水腔1的一端竖直向上设置,且伸出到地面的上方,从而将位于进水腔1内部的雨水重新喷洒会地面上的园林设置中,对绿植进行灌溉。
参照图2、图3,排水结构3包括有位于与分水管21相对的一侧侧壁上水平开设的排水腔31,排水腔31的竖直截面为圆形结构,且位于排水腔31背离进水腔1的一侧同轴设置有下水腔32,下水腔32的竖直截面为圆形结构,且下水腔32与排水腔31之间同轴设置,使得下水腔32和排水腔31之间形成一个卡台33。位于排水腔31和下水腔32之间通过压力开启结构4相连通。
参照图3、图4,压力开启结构4包括有位于卡台33背离排水腔31一侧的遮挡外壳41,遮挡外壳41为圆柱形结构,且遮挡外壳41与排水腔31之间同轴设置。遮挡外壳41为中空结构,且位于遮挡外壳41的圆心位置同轴滑动连接有横杆42,横杆42背离排水腔31的一端竖直设置有连接杆421,连接杆421竖直设置,连接杆421背离横杆42的一端与下水腔32的侧壁固定连接。
参照图3、图5,遮挡外壳41的直径大于排水腔31的直径,使得遮挡外壳41能够将排水腔31完全遮蔽,且位于卡台33上相对水平开设有两个容纳槽331,位于容纳槽331的内部水平设置有弹簧332,弹簧332的一端与容纳槽331的槽底固定连接,且另外一端与遮挡外壳41固定连接。
通过弹簧332将遮挡外壳41拉紧,压在卡台33的表面上。从而使得位于排水腔31内部的雨水的压力小于弹簧332的弹力时,雨水不能自排水腔31流入到下水腔32的内部。
当位于进水腔1内部的雨水积存增多时,位于排水腔31内部的水压增大。水压大于弹簧332的弹力,推动遮挡外壳41朝向背离进水腔1的一侧移动,使得进水腔1与下水腔32之间相对连通,位于进水腔1内部的雨水能够自排水腔31进入到下水腔32的内部实现排出。
位于遮挡外壳41靠近进水腔1的一侧侧壁沿着周向等距开设有多个连通口43,连通口43将遮挡外壳41贯穿,且横杆42位于连通口43的内部的位置同轴套设有滑套44,且滑套44与遮挡外壳41之间转动连接。位于滑套44的侧壁沿着周向固定连接有挡板45,挡板45沿着周向设置有与连通口43数量相同的多个,且挡板45与连通口43的形状相同,通过挡板45将连通口43遮蔽。
横杆42的侧壁靠近排水腔3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段422,且滑套44与螺纹段422之间螺纹连接,使得当遮挡外壳41被水流推动朝向背离排水腔31的一侧移动时,滑套44随着遮挡外壳41朝向背离排水腔31的一侧移动,使得滑套44沿着横杆42的周向进行转动,挡板45随着滑套44进行转动,将连通口43露出,水流能够自连通口43穿过遮挡外壳41,使得水流能够更快的排出。
位于螺纹段422背离卡台33的一端固定套设有限位板46,限位板46为圆盘型结构,且限位板46与横杆42之间同轴设置,使得当遮挡外壳41朝向背离排水腔31的一侧移动时,能够通过限位板46进行限位,减少由于水流压力太大造成遮挡外壳41移动距离过大使得弹簧332造成损伤的情况的产生。
参照图2、图3,位于进水腔1的侧壁的上方设置有快排管11,快排管11与下水腔32相连通,使得当位于进水腔1内部的积水达到快排管11的高度后,能够通过快排管11快速排入到下水腔32的内部。
位于进水腔1的侧壁相对于快排管11下方的位置水平设置有承接板12,承接板12与进水腔1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位于承接板12的上方设置有浮板13,浮板13将快排管11的管口完全遮蔽,且浮板13与进水腔1的内侧侧壁滑动连接。浮板13的密度小于雨水的密度,使得浮板13能够随着水位的升高而升高。
位于浮板13的竖直的两侧侧壁滑动连接有导轨14,导轨14竖直设置且与进水腔1的侧壁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导轨14使得浮板13只能沿着竖直方向相对滑动。
参照图2、图4,位于下水腔32的内部同轴设置有驱动轴5,驱动轴5通过位于两端的支撑架51与下水腔32的侧壁回转连接,驱动轴5与支撑架51之间转动连接,且支撑架51与下水腔32之间固定连接。位于驱动轴5靠近进水腔1的一侧同轴固定设置有涡轮桨52,涡轮桨52与驱动轴5之间固定连接。
位于驱动轴5的外层同轴固定套装设置有第一伞形齿轮53,位于驱动轴5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伞形齿轮54,第二伞形齿轮54与第一伞形齿轮53啮合设置,位于下水腔32的侧壁相对于第二伞形齿轮54的位置固定设置有转动电机55,转动电机55的电机轴与第二伞形齿轮54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使得转动电机55带动第二伞形齿轮54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伞形齿轮53转动,使得驱动轴5随着第一伞形齿轮53进行转动,涡轮桨52随着驱动轴5进行转动,使得涡轮桨52带动雨水形成涡流,加快雨水的流动速度。
本申请实施例海绵城市渗排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位于进水腔1内部的雨水量较少时,雨水能够自分水管21流回到地面上,对地面上的植被进行灌溉,当雨水较多时,位于排水腔31的水压将遮挡外壳41朝向背离进水腔1的一侧移动,进而将排水腔31与下水腔32相连通,位于进水腔1内部的雨水能够自排水腔31流动到下水腔32的内部排放。
且随着遮挡外壳41朝向背离进水腔1的一侧移动,位于遮挡外壳41内部的滑套44随着遮挡外壳41进行移动,且通过螺纹段422带动滑套4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滑套44固定相连的挡板45进行转动,将连通口43露出,使得雨水能够快速从连通口43排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直的进水腔(1),所述进水腔(1)的一侧侧壁水平竖直有分水管(21),所述进水腔(1)的一侧设置有排水腔(31),所述排水腔(31)背离所述进水腔(1)的一侧设置有下水腔(32),所述下水腔(32)和所述排水腔(31)之间通过压力控制结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结构包括有与排水腔(31)相连的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将所述排水腔(31)完全遮蔽,所述遮挡结构与所述排水腔(31)之间通过弹性件相连,所述下水腔(32)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腔(31)的直径,当所述雨水压力小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时,遮挡结构将排水管封闭;当雨水的压力大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时,雨水将遮挡结构朝向背离排水腔(31)的一侧推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包括有遮挡外壳(41),所述遮挡外壳(41)靠近所述排水腔(3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口(43),所述连通口(43)将所述遮挡外壳(41)贯穿,所述遮挡外壳(4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遮挡板(45),所述遮挡板(45)将所述连通口(43)遮蔽,所述遮挡外壳(41)的中心水平滑动连接有横杆(42),所述横杆(42)上开设有螺纹段(422),所述横杆(42)的螺纹段(422)与所述遮挡板(45)螺纹连接,所述横杆(42)与所述下水腔(3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段(422)背离所述连通口(43)的一侧固定套装设置有挡板(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1)的侧壁的上端开设有快排管(11),所述快排管(11)与所述下水腔(3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1)相对于所述快排管(11)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浮板(13),所述浮板(13)将所述快排管(11)封闭,且所述浮板(13)的密度小于雨水的密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腔(32)的内部设置有涡轮桨(52),所述涡轮桨(5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涡轮桨(52)转动的驱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有与所述涡轮桨(52)固定连接的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与所述下水腔(32)的侧壁回转连接,所述驱动轴(5)上固定套设有第一伞形齿轮(53),所述第一伞形齿轮(53)上啮合设置有第二伞形齿轮(54),所述第二伞形齿轮(54)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伞形齿轮(54)转动的驱动件。
CN202120827023.5U 2021-04-21 2021-04-21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Active CN214994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7023.5U CN214994441U (zh) 2021-04-21 2021-04-21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27023.5U CN214994441U (zh) 2021-04-21 2021-04-21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94441U true CN214994441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4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27023.5U Active CN214994441U (zh) 2021-04-21 2021-04-21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94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85506U (zh) 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
CN214994441U (zh)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
CN11431993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绿色房屋建筑结构
CN212053092U (zh) 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CN210728862U (zh) 一种农村沟渠水污染处理用过滤装置
CN112647581A (zh) 一种海绵城市景观用的水循环装置
KR100943530B1 (ko) 하천보용 슬리핑식 수문
CN115124213B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污泥处理设备
CN216108889U (zh) 带有雨水收集净化功能的环保园林透水道路结构
CN114481956A (zh) 一种适用于北方采砂河道河岸带生态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CN113250165A (zh) 一种箱式水利拦截装置
CN219365678U (zh) 一种具有墙后排水机构的园林景观墙
CN112779897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封闭水域涡流式集杂装置
CN21726773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4460999U (zh) 水力自控污水截流井
CN220469063U (zh) 一种带止回功能的截流井
CN112982336B (zh) 一种用于灌溉的水利闸门
CN216195260U (zh) 一种雨污共线排水结构
CN220301270U (zh) 一种水利灌溉沟渠用杂物过滤装置
CN214994442U (zh) 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
CN220079921U (zh) 一种水利挡流结构
CN112715243B (zh) 基于水资源回收的农业大棚用喷灌设备
CN214695418U (zh) 一种防堵塞的防洪闸站
CN216739496U (zh) 一种河道旁路截流溢流结构
CN216653578U (zh) 引水渠上下旋转自动多段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