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2473U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92473U
CN214992473U CN202121346263.XU CN202121346263U CN214992473U CN 214992473 U CN214992473 U CN 214992473U CN 202121346263 U CN202121346263 U CN 202121346263U CN 214992473 U CN214992473 U CN 214992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shing
outlet
centrifugal separation
trea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462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丽霞
王士坤
徐城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462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92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92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92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槽;洗涤槽;以及离心分离部,外槽包括第一外槽出水口和第二外槽出水口,离心分离部包括分离部流入口、分离部流出口以及分离部冲洗口,第二外槽出水口高于分离部冲洗口,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路和冲洗水路,在循环水路中,外槽内的洗涤水从第一外槽出水口经由分离部流入口向离心分离部流入,在离心分离部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之后,从分离部流出口返回外槽,在冲洗水路中,外槽内的洗涤水利用自重从第二外槽出水口经由分离部冲洗口向离心分离部流入以对离心分离部进行冲洗。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运转过程中的耗电量的衣物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申请WO2019/04969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带离心分离部94的洗衣机(衣物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该洗衣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在洗涤阶段,将衣物投入洗涤槽92,运行洗衣机至洗涤水到达指定水位后,循环泵93运行,将洗涤水经第一切换阀95、循环泵93、第二切换阀96从分离部流入口941送入离心分离部94内,在离心分离部94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之后,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出口942经第三切换阀97送回外槽91内,重复上述循环动作至排水阶段;在排水阶段,循环泵93运行,将洗涤水经第一切换阀95、循环泵93、第二切换阀96、第三切换阀97从分离部流出口942送入离心分离部94内以对离心分离部94进行冲洗,从而执行冲洗动作,对离心分离部94进行冲洗后的洗涤水经过第一开闭阀98及第二开闭阀99排出洗衣机。
但是,在上述的洗衣机(衣物处理装置)中,在执行循环动作和冲洗动作时,均利用循环泵对洗涤水提供动力,因此,运转过程中的耗电量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运转过程中的耗电量的衣物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槽,其设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壳内;洗涤槽,其能旋转地设于所述外槽内;以及离心分离部,其用于分离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所述外槽包括第一外槽出水口和第二外槽出水口,所述离心分离部包括分离部流入口、分离部流出口以及分离部冲洗口,所述第二外槽出水口高于所述分离部冲洗口,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路和冲洗水路,在所述循环水路中,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从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经由所述分离部流入口向所述离心分离部流入,在所述离心分离部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之后,从所述分离部流出口返回所述外槽,在所述冲洗水路中,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利用自重从所述第二外槽出水口经由所述分离部冲洗口向所述离心分离部流入以对所述离心分离部进行冲洗。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二外槽出水口高于分离部冲洗口,能够使外槽内的洗涤水利用自重从第二外槽出水口经由分离部冲洗口向离心分离部流入以对离心分离部进行冲洗。因此,在执行冲洗动作时,无需利用循环泵对洗涤水提供动力,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转过程中的耗电量。此外,能够省略循环泵,由此,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第二技术方案为,在第一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兼用作所述第二外槽出水口,在与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连接的第一管路的中途分支出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通向所述分离部流入口而构成所述循环水路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管路通向所述分离部冲洗口而构成所述冲洗水路的一部分,所述第一管路的分支出所述第二管路的分支部高于所述分离部冲洗口。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外槽出水口兼用作第二外槽出水口,能够减少在外槽设置的出水口的数量,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能够降低因出水口的密封问题而导致外槽内的洗涤水泄漏的风险。此外,通过使第一管路的分支出第二管路的分支部高于分离部冲洗口,能够避免在第二管路中形成存水弯,使洗涤水能够顺畅地经由第二管路向离心分离部流入以对离心分离部进行冲洗。
第三技术方案为,在第二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所述分支部设有切换阀,所述切换阀用于使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从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选择性地向所述第一管路的位于所述切换阀的下游的部分或所述第二管路流动。
根据第三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管路的分支部设有切换阀,能够有效地控制洗涤水的流动,从而使洗涤水在不同的时机分别向循环水路或冲洗水路流动。
第四技术方案为,在第一至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分离部流出口兼用作所述分离部冲洗口。
根据第四技术方案,通过将分离部流出口兼用作分离部冲洗口,能够减少在离心分离部设置的端口的数量,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能够降低因端口的密封问题而导致外槽内的洗涤水泄漏的风险。
第五技术方案为,在第一至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分离部流出口与所述分离部冲洗口彼此独立地设于所述离心分离部。
根据第五技术方案,通过将分离部流出口与分离部冲洗口彼此独立地设于离心分离部,有利于分别单独控制循环水路中的洗涤水的流动和冲洗水路中的洗涤水的流动。
第六技术方案为,在第一至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冲洗水路中,冲洗所述离心分离部后的洗涤水从所述分离部流入口向所述离心分离部的外部流出。
根据第六技术方案,通过使冲洗离心分离部后的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入口向离心分离部的外部流出,无需在离心分离部另外设置供冲洗离心分离部后的洗涤水向离心分离部的外部流出的端口,能够减少在离心分离部设置的端口的数量,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能够降低因端口的密封问题而导致外槽内的洗涤水泄漏的风险。
第七技术方案为,在第一至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分水结构,所述分水结构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内腔分别连通的进水口、循环出水口以及排水口,在所述循环水路中,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从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经由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分水结构,并从所述循环出水口经由所述分离部流入口向所述离心分离部流入,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排水水路,在所述排水水路中,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从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经由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分水结构,并从所述排水口向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根据第七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分水结构并使循环水路和排水水路共用分水结构,能够简化水路设计,且能够减少或省略切换阀、开闭阀,由此,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且能够简化运转过程中的控制流程。
第八技术方案为,在第七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冲洗水路中,冲洗所述离心分离部后的洗涤水从所述分离部流入口经由所述循环出水口向所述分水结构流入,并经由所述排水水路向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根据第八技术方案,通过使循环水路、冲洗水路及排水水路共用分水结构,并使冲洗离心分离部后的洗涤水经由排水水路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无需另外设置供冲洗离心分离部后的洗涤水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的管路,由此,能够进一步简化水路设计。
第九技术方案为,在第七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分水结构包括循环过滤部,所述循环过滤部装配于所述内腔,在所述循环水路中,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分水结构的洗涤水经过所述循环过滤部过滤后,从所述循环出水口向所述离心分离部流入。
根据第九技术方案,通过在利用离心分离部对洗涤水中的异物进行过滤之前利用循环过滤部对洗涤水中的异物进行过滤,能够在离心分离部之前对洗涤水中的较大的异物(例如纽扣、硬币等)进行过滤,避免洗涤水中的较大的异物进入离心分离部而造成离心分离部的分离部流入口或分离部流出口等的堵塞,由此能够确保离心分离部正常工作。进一步地,循环水路用于对外槽内的洗涤水进行循环再利用,由于线屑堵塞的原因,会影响洗涤水的循环过程,尤其是循环水路的管道细窄时(例如:循环水路的洗涤水通过喷淋的方式向外槽返回时),线屑极易堵塞管路(喷淋口),导致循环不充分,存在循环效果下降即衣物的洗涤效果下降的隐患,但是,通过设置循环过滤部,能够降低离心分离部的工作负担,且能够更有效地分离洗涤水中的异物,从而能够避免循环水路的堵塞,进而能够提高衣物处理装置的洗涤效果。
第十技术方案为,在第一至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离心分离部包括:外筒;旋转筒,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外筒内;以及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筒旋转,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能够执行循环动作,在所述循环动作中,利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使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经由所述循环水路循环流动,并且,在洗涤水流过所述离心分离部时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
根据第十技术方案,通过在循环动作中利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使外槽内的洗涤水经由循环水路循环流动,因此,在执行循环动作时,无需利用循环泵对洗涤水提供动力,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转过程中的耗电量。此外,能够省略循环泵,由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在长时间执行循环动作时异物逐渐在循环泵内积累而导致泵体堵塞的问题。
第十一技术方案为,在第十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执行所述循环动作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旋转筒向任一方向旋转。
根据第十一技术方案,通过在执行循环动作时利用驱动装置的驱动使旋转筒向任一方向旋转,有利于对洗涤水中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且能够有效地利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使外槽内的洗涤水经由循环水路循环流动。
第十二技术方案为,在第十技术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能够执行冲洗动作,在所述冲洗动作中,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经由所述冲洗水路对所述离心分离部进行冲洗,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执行所述冲洗动作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旋转筒正向间歇旋转或者逆向间歇旋转或者双向交替旋转。
根据第十二技术方案,通过在执行冲洗动作时利用驱动装置的驱动使旋转筒正向间歇旋转或者逆向间歇旋转或者双向交替旋转,有利于抖落附着在离心分离部内的异物,提高冲洗效果。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运转过程中的耗电量的衣物处理装置。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的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水结构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水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水结构的沿着与壳体的轴向交叉的方向进行剖切而得到剖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水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水结构的沿着壳体的轴向进行剖切而得到剖视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离心分离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5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连接结构的正面侧的立体图。
图15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连接结构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连接结构与离心分离部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水结构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图1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水结构的沿着壳体的轴向进行剖切而得到剖视图。
图2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解状态下的分水结构的沿着壳体的轴向进行剖切而得到剖视图。
图2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水结构的沿着壳体的轴向进行剖切而得到剖视图。
图2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分水结构的沿着壳体的轴向进行剖切而得到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槽;100:外壳;11:第一外槽出水口;12:第二外槽出水口;14:电动机;2:洗涤槽;3:分水结构;31:壳体;311:滑槽;312:引导凹部;313:引导凸部;314:隔板;315:连通口;316:卡合钩部;317:卡合凹部;32:泵;321:叶轮;33:壳体盖;331:第一连接部;332:第二连接部;C:内腔;C1:第一腔室;C2:第二腔室;C3:第三腔室(进水腔室);C4:第四腔室(排水腔室);P1:进水口;P2:循环出水口;P3:冲洗出水口(第一出水口);P4:冲洗回流口;P5:排水口(第二出水口);F1:循环过滤部;F2:排水过滤部;F3:出水过滤部;4:离心分离部;41:外筒;411:外筒上部;412:外筒下部;42:旋转筒;43:驱动装置;44:分离部流入口;45:分离部流出口;46:分离部冲洗口;47:基座;L1:循环水路;L2:冲洗水路;L3:排水水路;51:第一管路;52:第二管路;53:第三管路;54:第四管路;55:切换阀;6:第五管路(连通管);61:连通管;611:主管部;612:第一分支管部;613:第二分支管部;614:第一单向阀;615:第二单向阀;62:连通管;621:主管部;6211:第一主管部;6212:第二主管部;622:第一分支管部;623:第二分支管部;6231:第一部分;6232:第二部分;624:单向阀;63:连通管;631:主管部;632:第一分支管部;633:第二分支管部;634:单向阀;7:连接结构;71:基体;711:外周壁;712:底壁;713:内周壁;72:管路支承部;720:弹片;73:连接板;74:第一连接口;75:第二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衣物处理装置例如可以是洗衣机、洗涤烘干机等,作为典型的例子,例如可以是滚筒式洗衣机、滚筒式洗涤烘干机等。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槽1、洗涤槽2、分水结构3以及离心分离部4。
外槽1和洗涤槽2例如形成为有底筒状。外槽1设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外壳100内,洗涤槽2能旋转地设于外槽1内。具体而言,外槽1例如借助多个悬架结构(未图示)弹性地支承于外壳100内。在外槽1的外侧设有电动机14,洗涤槽2能够在电动机14的驱动作用下绕旋转轴线旋转。电动机14例如可以采用无刷直流电动机等公知的结构。此外,在洗涤槽2设有用于投入和取出衣物等洗涤物的投入口(未图示)。
另外,外槽1借助软管等连接于外部的水龙头,从而能够向外槽1内供给用于对洗涤物进行洗涤的洗涤水。在洗涤槽2的周壁面设有许多个小孔(未图示),外槽1内的洗涤水能够经由这些小孔流入洗涤槽2内,洗涤槽2内的洗涤水能够经由这些小孔流入外槽1内。
另外,外槽1包括第一外槽出水口11和第二外槽出水口12。第一外槽出水口11和第二外槽出水口12彼此独立地设于外槽1的下侧,外槽1内的洗涤水能够经由第一外槽出水口11和第二外槽出水口12向外槽1的外部流出。
分水结构3包括呈大致圆筒状的壳体31。壳体31具有内腔C,且设有与内腔C分别连通的进水口P1、循环出水口P2以及排水口P5。
此外,分水结构3还包括循环过滤部F1,循环过滤部F1装配于内腔C。该循环过滤部F1在壳体31的轴向上将内腔C分隔为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沿着壳体31的轴向排列。进水口P1及排水口P5分别与第一腔室C1连通,循环出水口P2与第二腔室C2连通。这里,“进水口P1及排水口P5分别与第一腔室C1连通,循环出水口P2与第二腔室C2连通”是指,进水口P1及排水口P5分别设于壳体31的形成第一腔室C1的周壁,循环出水口P2设于壳体31的形成第二腔室C2的周壁。
此外,分水结构3还包括排水过滤部F2,该排水过滤部F2装配于第一腔室C1。
离心分离部4用于分离外槽1内的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具体而言,离心分离部4包括:外筒41,其构成离心分离部4的外部轮廓;旋转筒42,其呈空心圆筒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外筒41内;以及驱动装置43,其用于驱动旋转筒42旋转,例如可以采用无刷直流电动机等公知的结构。
另外,离心分离部4包括设于外筒41的分离部流入口44、分离部流出口45以及分离部冲洗口46。分离部流入口44设于离心分离部4,具体而言是外筒41的下侧。分离部流出口45与分离部冲洗口46彼此独立地设于离心分离部4,具体而言是外筒41的上侧。第二外槽出水口12高于分离部冲洗口46。
对洗涤物进行洗涤后的洗涤水中通常含有像线头、沙子、头发以及角质污垢等各种各样的异物。在对洗涤水中的异物进行分离时,通过利用驱动装置43驱动旋转筒42进行旋转,使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入口44流入离心分离部4内,在洗涤水流过旋转筒42内的期间,洗涤水在贯流的同时产生回旋,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因离心力而朝向旋转筒42的内周面运动,由此,洗涤水成为分离了异物的状态,之后该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出口45流出离心分离部4。
另外,在对离心分离部4内积累的异物进行冲洗时,使洗涤水从分离部冲洗口46流入离心分离部4,在对离心分离部4内进行冲洗后从分离部流入口44流出离心分离部4。
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第三管路53、第四管路54及第五管路6。第一管路51连接外槽1的第一外槽出水口11和分水结构3的进水口P1。第二管路52连接外槽1的第二外槽出水口12和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冲洗口46。第三管路53的一端连接于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出口45,另一端在外槽1的上侧通向外槽1的内部。第四管路54的一端连接于分水结构3的排水口P5,另一端通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第五管路6连接分水结构3的循环出水口P2和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入口44。
由此,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路L1、冲洗水路L2和排水水路L3。
在循环水路L1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从第一外槽出水口11经由第一管路51从进水口P1向分水结构3的第一腔室C1流入,经过循环过滤部F1过滤后进入第二腔室C2,之后洗涤水从循环出水口P2经由第五管路6从分离部流入口44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在离心分离部4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之后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出口45经由第三管路53返回外槽1内。
在冲洗水路L2中,由于第二外槽出水口12高于分离部冲洗口46,外槽1内的洗涤水利用自重从第二外槽出水口12经由第二管路52从分离部冲洗口46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以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冲洗离心分离部4后的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入口44经由第五管路6从循环出水口P2向分水结构3的第二腔室C2流入,之后该洗涤水从第二腔室C2经过循环过滤部F1流入第一腔室C1。
在排水水路L3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从第一外槽出水口11经由第一管路51从进水口P1向分水结构3的第一腔室C1流入,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后从排水口P5经由第四管路54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此外,上述的冲洗水路L2中的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后并流入第一腔室C1内的洗涤水也在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后从排水口P5经由第四管路54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以下,说明以上那样构成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动作。
在对洗涤物进行洗涤时,衣物处理装置首先执行清洗工序,清洗工序是将溶解有洗涤剂的洗涤水供给到外槽1内,利用洗涤槽2的旋转进行捶洗而去除洗涤物的污垢的工序。接着,执行漂洗工序,例如包括第一次中间脱水工序、第一次漂洗工序、第二次中间脱水工序以及第二次漂洗工序等。最后,执行脱水工序。
此外,衣物处理装置能够执行循环动作、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也就是说,衣物处理装置所执行的洗涤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循环动作、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具体而言,衣物处理装置还具有控制部(未图示),该控制部控制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循环动作、冲洗动作、排水动作中的至少任一者,以使得外槽1内的洗涤水分别流经循环水路L1、冲洗水路L2、排水水路L3中的对应的水路。
在清洗工序、第一次漂洗工序以及第二次漂洗工序中的至少任一工序中(例如:在清洗工序中),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循环动作。在该循环动作中,利用驱动装置43的驱动力,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循环水路L1循环流动,并且,在洗涤水流过离心分离部4时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此时,在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旋转筒42向任一方向旋转,由此,对洗涤水提供动力,使洗涤水经由循环水路L1循环流动。
在第一次中间脱水工序、第二次中间脱水工序以及脱水工序中,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在冲洗动作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冲洗水路L2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此时,在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旋转筒42正向间歇旋转或者逆向间歇旋转或者双向交替旋转。在排水动作中,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排水水路L3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此时,冲洗水路L2中的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后并流入分水结构3内的洗涤水也经由排水水路L3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以上说明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第一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在冲洗水路L2中,第二外槽出水口12高于分离部冲洗口46,外槽1内的洗涤水能够利用自重从第二外槽出水口12经由分离部冲洗口46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以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针对除此以外的结构,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外槽出水口11和第二外槽出水口12彼此独立地设于外槽1、分离部流出口45与分离部冲洗口46彼此独立地设于离心分离部4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3所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第一外槽出水口11兼用作第二外槽出水口12。另外,在与第一外槽出水口11连接的第一管路51的中途分支出第二管路52,第一管路51通向分离部流入口44而构成循环水路L1的一部分,第二管路52通向分离部冲洗口46而构成冲洗水路L2的一部分。在第一管路51的分支出第二管路52的分支部设有切换阀55,切换阀55用于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从第一外槽出水口11选择性地向第一管路51的位于切换阀55的下游的部分或第二管路52流动。此外,兼用作第二外槽出水口12的第一外槽出水口11高于分离部冲洗口46,且第一管路51的分支出第二管路52的分支部高于分离部冲洗口46,因此,外槽1内的洗涤水同样能够利用自重从第一外槽出水口11经由分离部冲洗口46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以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
如图4所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分离部流出口45兼用作分离部冲洗口46。另外,与第二外槽出水口12连接的第二管路52连接于第三管路53的中途,借助第三管路53连接于分离部流出口45。此外,第二外槽出水口12高于兼用作分离部冲洗口46的分离部流出口45,因此,外槽1内的洗涤水同样能够利用自重从第二外槽出水口12经由分离部流出口45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以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
如图5所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第一外槽出水口11兼用作第二外槽出水口12,同时分离部流出口45兼用作分离部冲洗口46。此外,兼用作第二外槽出水口12的第一外槽出水口11高于兼用作分离部冲洗口46的分离部流出口45,且第一管路51的分支出第二管路52的分支部高于兼用作分离部冲洗口46的分离部流出口45,因此,外槽1内的洗涤水同样能够利用自重从第一外槽出水口11经由分离部流出口45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以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冲洗水路L2中冲洗离心分离部4后的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入口44向分水结构3流入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离心分离部4单独设置供冲洗离心分离部4后的洗涤水从离心分离部4流出的流出口,并借助其它管路将洗涤水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衣物处理装置具备分水结构3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省略分水结构3。此时,在循环水路L1,第一管路51直接连接第一外槽出水口11和分离部流入口44;在排水水路L3中,第四管路54直接连接于第一外槽出水口11,或连接于与第一外槽出水口11连接的第一管路51的中途。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未进行进一步说明,但也可以在排水水路L3的第四管路54中设置开闭阀来作为排水阀。此外,也可以在第四管路54中设置排水泵,该排水泵能够对冲洗水路L2、排水水路L3中的洗涤水的流动提供动力。也就是说,本公开中的“外槽1内的洗涤水利用自重从第二外槽出水口12经由分离部冲洗口46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以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这样的表述并不排除在洗涤水的自重之外,还利用排水泵对冲洗用的洗涤水提供动力的形态。
2.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特别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管路52并非连接于外槽1的第二外槽出水口12,而是连接于分水结构3的冲洗出水口P3。以下,参照图6至16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进行说明,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通用的部分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6至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槽1、洗涤槽2、分水结构3以及离心分离部4。
外槽1和洗涤槽2例如形成为有底筒状。外槽1设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外壳100内,洗涤槽2能旋转地设于外槽1内。另外,外槽1包括第一外槽出水口11,第一外槽出水口11设于外槽1的下侧,外槽1内的洗涤水能够经由第一外槽出水口11向外槽1的外部流出。
分水结构3包括呈大致圆筒状的壳体31。壳体31具有内腔C,且设有与内腔C分别连通的进水口P1、循环出水口P2、冲洗出水口(第一出水口)P3以及排水口(第二出水口)P5。
如图9、图10所示,进水口P1设于壳体31的轴向上的中央附近,循环出水口P2设于壳体31的轴向上的一端附近。循环出水口P2相对于壳体31的中心轴线位于与进水口P1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且沿着与进水口P1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冲洗出水口P3和排水口P5设于壳体31的轴向上的另一端附近,两者靠近配置。
另外,在壳体31的轴向上的一端设有壳体盖33,在壳体31的轴向上的另一端设有泵32。壳体盖33封堵壳体31的一端开口,泵32封堵壳体31的另一端开口。
如图11所示,泵32具有叶轮321,通过将泵32以叶轮321插入到壳体31内的方式安装于壳体31,从而将壳体31作为泵32的泵壳,将壳体31的内腔C(具体而言是后述的第四腔室C4)作为泵32的泵室。冲洗出水口P3和排水口P5比进水口P1和循环出水口P2靠近泵32。具体而言,冲洗出水口P3和排水口P5设于壳体31的周壁的位于叶轮321的径向外侧的部位。此外,冲洗出水口P3与排水口P5在壳体31的周向上排列设置,且两者相互平行。排水口P5沿着叶轮321的径向设置。通过驱动叶轮321沿着壳体31的周向旋转,能使从进水口P1流入到壳体31内的水从冲洗出水口P3和/或排水口P5流出壳体31。
如图9至13所示,分水结构3还包括循环过滤部F1、排水过滤部F2和出水过滤部F3。
循环过滤部F1是呈大致圆板状的过滤板,借助第一连接部331连接于壳体盖33。通过将壳体盖33安装于壳体31,从而将循环过滤部F1装配于内腔C,此时,循环过滤部F1的外周面抵接于壳体31的内周面,或者抵接于在壳体31的内周面设置的台阶部等。另外,在壳体31的轴向上,循环过滤部F1位于进水口P1与循环出水口P2之间。由此,循环过滤部F1将内腔C分隔为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沿着壳体31的轴向排列。进水口P1、冲洗出水口P3及排水口P5分别与第一腔室C1连通,循环出水口P2与第二腔室C2连通。这里,“进水口P1、冲洗出水口P3及排水口P5分别与第一腔室C1连通,循环出水口P2与第二腔室C2连通”是指,进水口P1、冲洗出水口P3及排水口P5分别设于壳体31的形成第一腔室C1的周壁,循环出水口P2设于壳体31的形成第二腔室C2的周壁。
此外,壳体31内还设有隔板314,隔板314将内腔C(具体而言是第一腔室C1)在壳体31的轴向上分隔为第三腔室(进水腔室)C3和第四腔室(排水腔室)C4。隔板314上开设有连通口315,第三腔室C3与第四腔室C4经由连通口315连通。此外,进水口P1与第三腔室C3连通,冲洗出水口P3、排水口P5分别与第四腔室C4连通,叶轮321位于第四腔室C4。这里,“进水口P1与第三腔室C3连通,冲洗出水口P3、排水口P5分别与第四腔室C4连通”是指,进水口P1设于壳体31的形成第三腔室C3的周壁,冲洗出水口P3、排水口P5分别设于壳体31的形成第四腔室C4的周壁。
排水过滤部F2装配于第一腔室C1(具体而言是第三腔室C3),呈大致圆锥状,具有随着靠近连通口315而逐渐扩大的锥形导流面。该排水过滤部F2借助第二连接部332连接于循环过滤部F1。通过将壳体盖33安装于壳体31,从而将排水过滤部F2装配于第一腔室C1。此时,循环过滤部F1的锥形导流面与壳体31的内周面之间存在预定的径向过滤间隙。另外,排水过滤部F2与隔板314之间设有轴向过滤间隙。由此,能够防止纽扣、硬币等较大的异物随着洗涤水的流动而从第三腔室C3向第四腔室C4移动,第三腔室C3内的洗涤水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后从连通口315流入第四腔室C4。
出水过滤部F3位于第四腔室C4,在叶轮321的径向外侧安装于壳体31的周壁的与冲洗出水口P3对应的部位的内周面,第四腔室C4内的洗涤水经过出水过滤部F3过滤后从冲洗出水口P3流出壳体31。具体而言,壳体31的周壁的内周面设有供出水过滤部F3插入安装的滑槽311。滑槽311在周向上的两侧凹设有引导凹部312,出水过滤部F3在周向上的两侧凸设有引导凸部313,通过将引导凸部313沿着壳体31的轴向插入到引导凹部312,从而将出水过滤部F3插入安装于滑槽311。此时,出水过滤部F3沿着与叶轮321同心的圆延伸设置,且出水过滤部F3的内表面与第四腔室C4处的壳体31的周壁的内周面大致平齐。另外,出水过滤部F3的沿着壳体31的轴向朝向滑槽311插入安装的那一侧的端部设有卡合钩部316,在滑槽311的底部的与卡合钩部316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合凹部317。在将出水过滤部F3插入安装于滑槽311时,卡合钩部316卡挂于卡合凹部317,由此,能够防止出水过滤部F3在壳体31的轴向上晃动或脱落。
如图7至8、图14至16所示,离心分离部4用于分离外槽1内的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具体而言,离心分离部4包括:外筒41,其构成离心分离部4的外部轮廓;基座47,外筒41安装在该基座47上;旋转筒42,其呈空心圆筒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外筒41内;以及驱动装置43,其用于驱动旋转筒42旋转,例如可以采用无刷直流电动机等公知的结构。
另外,外筒41由外筒上部411和外筒下部412构成。离心分离部4包括分离部流入口44和分离部流出口45,分离部流入口44设于外筒下部412,分离部流出口45设于外筒上部411。
另外,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连接结构7,连接结构7包括:基体71,其能够连接于分离部流出口45;管路支承部72,其用于对后述的管路进行支承;以及连接板73,其设于基体71,且连接基体71和管路支承部72。
基体71呈一端开口的有底筒状,该基体71的开口侧的端部连接于分离部流出口45。基体71具有外周壁711、封堵外周壁711的另一端开口的底壁712、以及从底壁712的内表面朝向基体71内突出设置的内周壁713,内周壁713呈与外周壁711同心的相似形。通过将分离部流出口45的管部插入外周壁711与内周壁713之间,从而将分离部流出口45连接于基体71。另外,在底壁712的外表面设有与基体71内的空间分别连通的第一连接口74和第二连接口75。
管路支承部72用于对后述的循环水路L1的至少一部分管路、冲洗水路L2的至少一部分管路或排水水路L3的至少一部分管路进行支承。该管路支承部7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弹片720,弹片720设于连接板73的端部。通过将管路卡入到两个弹片720之间,从而对管路进行支承。管路支承部72将管路支承于比离心分离部4靠上方的位置。此外,连接板73也可以构成为能够调节长度。
如图6至8所示,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第三管路53、第四管路54及第五管路6。第一管路51连接外槽1的第一外槽出水口11和分水结构3的进水口P1。第二管路52的一端连接于分水结构3的冲洗出水口P3,另一端借助连接结构7的第二连接口75连接于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出口45。第三管路53的一端借助连接结构7的第一连接口74连接于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出口45,另一端在外槽1的上侧通向外槽1的内部。第四管路54的一端连接于分水结构3的排水口P5,另一端通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第五管路6连接分水结构3的循环出水口P2和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入口44。
由此,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路L1、冲洗水路L2和排水水路L3。
在循环水路L1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从第一外槽出水口11经由第一管路51从进水口P1向分水结构3的第三腔室C3流入,经过循环过滤部F1过滤后进入第二腔室C2,之后洗涤水从循环出水口P2经由第五管路6从分离部流入口44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在离心分离部4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之后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出口45经由基体71内的空间、第一连接口74、第三管路53返回外槽1内。
在冲洗水路L2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从第一外槽出水口11经由第一管路51从进水口P1向分水结构3的第三腔室C3流入,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后进入第四腔室C4,再经过出水过滤部F3过滤后从冲洗出水口P3经由第二管路52、第二连接口75、基体71内的空间而从分离部流出口45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以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之后,冲洗离心分离部4后的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入口44经由第五管路6从循环出水口P2向分水结构3的第二腔室C2流入,该洗涤水从第二腔室C2经过循环过滤部F1流入第三腔室C3。
在排水水路L3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从第一外槽出水口11经由第一管路51从进水口P1向分水结构3的第三腔室C3流入,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后进入第四腔室C4,并从排水口P5经由第四管路54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此外,上述的冲洗水路L2中的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后并流入第三腔室C3内的洗涤水也在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之后进入第四腔室C4,并从排水口P5经由第四管路54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管路支承部72对第四管路54(也就是排水水路L3的至少一部分管路)进行支承,将第四管路54支承于比离心分离部4靠上方的位置。但是,管路支承部72也可以对循环水路L1的至少一部分管路或冲洗水路L2的至少一部分管路进行支承。
以下,说明以上那样构成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动作。
在对洗涤物进行洗涤时,衣物处理装置首先执行清洗工序。接着,执行漂洗工序,例如包括第一次中间脱水工序、第一次漂洗工序、第二次中间脱水工序以及第二次漂洗工序等。最后,执行脱水工序。
此外,衣物处理装置能够执行循环动作、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具体而言,衣物处理装置还具有控制部(未图示),该控制部控制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循环动作、冲洗动作、排水动作中的至少任一者,以使得外槽1内的洗涤水分别流经循环水路L1、冲洗水路L2、排水水路L3中的对应的水路。
在清洗工序、第一次漂洗工序以及第二次漂洗工序中的至少任一工序中(例如:在清洗工序中),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循环动作。在该循环动作中,利用驱动装置43的驱动力,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循环水路L1循环流动,并且,在洗涤水流过离心分离部4时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此时,在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旋转筒42向任一方向旋转,由此,对洗涤水提供动力,使洗涤水经由循环水路L1循环流动。另外,在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循环动作时,泵32不工作。
在第一次中间脱水工序、第二次中间脱水工序以及脱水工序中,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在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中的至少任一者时,泵32工作。
作为一种形态,衣物处理装置通过使泵32工作,从而同时执行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在冲洗动作中,利用泵32的驱动力,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冲洗水路L2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并返回至分水结构3。此时,在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旋转筒42正向间歇旋转或者逆向间歇旋转或者双向交替旋转。在排水动作中,利用泵32的驱动力,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排水水路L3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此时,冲洗水路L2中的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后并经由循环出水口P2返回至分水结构3的洗涤水也经由排水水路L3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作为另一种形态,例如也可以使冲洗动作的开始时刻早于排水动作的开始时刻。在该形态中,可以在第四管路54设有排水阀(未图示),在开始执行冲洗动作时,排水阀保持关闭状态,使泵32工作,利用泵32的驱动力,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冲洗水路L2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并返回至分水结构3。在经过预定时间后,打开排水阀,开始执行排水动作。此时,利用泵32的驱动力,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排水水路L3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同时,冲洗水路L2中的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后并经由循环出水口P2返回至分水结构3的洗涤水也经由排水水路L3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以上说明了第二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但第二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衣物处理装置同时具备分水结构3和离心分离部4的结构,但是,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也可以采用衣物处理装置仅具备分水结构3的形态。
在该第一变形例中,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分水结构3省略了循环出水口P2、循环过滤部F1,而包括进水口P1、第一出水口(冲洗出水口)P3、第二出水口(排水口)P5、排水过滤部F2和出水过滤部F3。另外,第一出水口P3借助第二管路52连接于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入口44。此时,第一出水口P3并非作为冲洗出水口,而是作为循环出水口发挥作用。
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路L1和排水水路L3。在循环水路L1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从第一外槽出水口11经由第一管路51从进水口P1向分水结构3的进水腔室(第三腔室)C3流入,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后进入排水腔室(第四腔室)C4,再经过出水过滤部F3过滤后从第一出水口P3经由第二管路52从分离部流入口44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在离心分离部4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之后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出口45经由第三管路53返回外槽1内。在排水水路L3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从进水口P1流入分水结构3,并从第二出水口P5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此外,在上述第一变形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省略离心分离部4而构成第二变形例。在该第二变形例中,第一出水口P3借助第二管路52通向外槽1内。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路L1和排水水路L3。在循环水路L1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从第一外槽出水口11经由第一管路51从进水口P1向分水结构3的进水腔室(第三腔室)C3流入,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后进入排水腔室(第四腔室)C4,再经过出水过滤部F3过滤后从第一出水口P3经由第二管路52返回外槽1。在排水水路L3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从进水口P1流入分水结构3,并从第二出水口P5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及其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均具备排水过滤部F2,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省略排水过滤部F2。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一些具体结构也可以适当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各个变形例。例如,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循环过滤部F1和排水过滤部F2的具体结构也可以适当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各个变形例。此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结构7也可以适当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各个变形例,特别优选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及第三变形例。
3.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分水结构3除了进水口P1、循环出水口P2、冲洗出水口P3以及排水口P5之外,还包括冲洗回流口P4。以下,参照图17至20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进行说明,针对与第二实施方式通用的部分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槽1、洗涤槽2、分水结构3以及离心分离部4。
外槽1和洗涤槽2例如形成为有底筒状。外槽1设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外壳(未图示)内,洗涤槽2能旋转地设于外槽1内。
分水结构3包括呈大致圆筒状的壳体31。壳体31具有内腔C,且设有与内腔C分别连通的进水口P1、循环出水口P2、冲洗出水口(第一出水口)P3、冲洗回流口P4以及排水口(第二出水口)P5。
进水口P1及冲洗回流口P4设于壳体31的轴向上的中央附近,循环出水口P2设于壳体31的轴向上的一端附近。冲洗出水口P3和排水口P5设于壳体31的轴向上的另一端附近,两者靠近配置。循环出水口P2及冲洗回流口P4相对于壳体31的中心轴线位于与进水口P1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且沿着与进水口P1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此外,循环出水口P2与冲洗回流口P4位于与壳体31的轴向平行的一条直线上。
另外,在壳体31的轴向上的一端设有壳体盖33,在壳体31的轴向上的另一端设有泵32,壳体盖33封堵壳体31的一端开口,泵32封堵壳体31的另一端开口。
另外,冲洗出水口P3和排水口P5比进水口P1、循环出水口P2和冲洗回流口P4靠近泵32。具体而言,冲洗出水口P3和排水口P5设于壳体31的周壁的构成泵32的泵室的部位。此外,冲洗出水口P3与排水口P5在壳体31的周向上排列设置。
此外,分水结构3还包括循环过滤部F1和排水过滤部F2。
循环过滤部F1是呈大致圆板状的过滤板,借助第一连接部331连接于壳体盖33。通过将壳体盖33安装于壳体31,从而将循环过滤部F1装配于内腔C,此时,循环过滤部F1的外周面抵接于壳体31的内周面,或者抵接于在壳体31的内周面设置的台阶部等。在壳体31的轴向上,循环过滤部F1位于进水口P1与循环出水口P2之间。由此,循环过滤部F1在壳体31的轴向上将内腔C分隔为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沿着壳体31的轴向排列。进水口P1、冲洗出水口P3、冲洗回流口P4及排水口P5分别与第一腔室C1连通,循环出水口P2与第二腔室C2连通。这里,“进水口P1、冲洗出水口P3、冲洗回流口P4及排水口P5分别与第一腔室C1连通,循环出水口P2与第二腔室C2连通”是指,进水口P1、冲洗出水口P3、冲洗回流口P4及排水口P5分别设于壳体31的形成第一腔室C1的周壁,循环出水口P2设于壳体31的形成第二腔室C2的周壁。
此外,壳体31内还设有隔板314,隔板314将第一腔室C1在壳体31的轴向上分隔为第三腔室(进水腔室)C3和第四腔室(排水腔室)C4。隔板314上开设有连通口315,第三腔室C3与第四腔室C4经由连通口315连通。此外,进水口P1、冲洗回流口P4分别与第三腔室C3连通,冲洗出水口P3、排水口P5分别与第四腔室C4连通。这里,“进水口P1、冲洗回流口P4分别与第三腔室C3连通,冲洗出水口P3、排水口P5分别与第四腔室C4连通”是指,进水口P1、冲洗回流口P4分别设于壳体31的形成第三腔室C3的周壁,冲洗出水口P3、排水口P5分别设于壳体31的形成第四腔室C4的周壁。
排水过滤部F2呈大致圆锥状,具有随着靠近连通口315而逐渐扩大的锥形导流面。该排水过滤部F2借助第二连接部332连接于循环过滤部F1。通过将壳体盖33安装于壳体31,从而将排水过滤部F2装配于第一腔室C1。此时,循环过滤部F1的锥形导流面与壳体31的内周面之间存在预定的径向过滤间隙。另外,排水过滤部F2与隔板314之间设有轴向过滤间隙。由此,能够防止纽扣、硬币等较大的异物随着洗涤水的流动而从第三腔室C3向第四腔室C4移动,第三腔室C3内的洗涤水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后从连通口315流入第四腔室C4。
此外,虽未图示,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分水结构3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还包括出水过滤部F3。出水过滤部F3位于第四腔室C4,在叶轮321的径向外侧安装于壳体31的周壁的与冲洗出水口P3对应的部位的内周面,分水结构3内的洗涤水经过出水过滤部F3过滤后从冲洗出水口P3流出壳体31。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离心分离部4采用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也就是说,如图14所示,离心分离部4用于分离外槽1内的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具体而言,离心分离部4包括:外筒41,其构成离心分离部4的外部轮廓;基座47,外筒41安装在该基座47上;旋转筒42,其呈空心圆筒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外筒41内;以及驱动装置43,其用于驱动旋转筒42旋转。另外,外筒41由外筒上部411和外筒下部412构成。离心分离部4包括分离部流入口44和分离部流出口45,分离部流入口44设于外筒下部412,分离部流出口45设于外筒上部411。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连接结构7。在此,省略对连接结构7的具体说明。
此外,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管路51、第二管路52、第三管路53、第四管路54及作为第五管路的连通管61。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管路54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管路54(参见图6至8)相同,在此省略图示。
第一管路51的一端连接于外槽1的下部(例如:第一外槽出水口),另一端连接于分水结构3的进水口P1。第二管路52的一端连接于分水结构3的冲洗出水口P3,另一端借助连接结构7连接于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出口45。第三管路53的一端借助连接结构7连接于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出口45,另一端在外槽1的上侧通向外槽1的内部。第四管路54的一端连接于分水结构3的排水口P5,另一端通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连通管61连接分水结构3的循环出水口P2和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入口44,同时连接分水结构3的冲洗回流口P4和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入口44。
作为第五管路的连通管61呈F形状,包括主管部611、第一分支管部612及第二分支管部613。主管部611的一端与第一分支管部612及第二分支管部613的一端相连接,主管部611的另一端连接于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入口44,第一分支管部612的另一端连接于冲洗回流口P4,第二分支管部613的另一端连接于循环出水口P2。第一分支管部612沿着与主管部611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分支而成,呈大致直线形。第二分支管部613沿着主管部611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而成,呈大致L字形。
另外,在第一分支管部612内、或者在冲洗回流口P4内、或者在第一分支管部612和冲洗回流口P4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一单向阀614。此处,是在第一分支管部612和冲洗回流口P4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一单向阀614。第一单向阀614仅允许洗涤水从第一分支管部612向内腔C流动。
在第二分支管部613内、或者在循环出水口P2内、或者在第二分支管部613和循环出水口P2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二单向阀615。此处,是在第二分支管部613和循环出水口P2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二单向阀615。第二单向阀615仅允许洗涤水从内腔C向第二分支管部613流动。
由此,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路L1、冲洗水路L2和排水水路L3。
在循环水路L1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第一管路51从进水口P1向分水结构3的第三腔室C3流入,经过循环过滤部F1过滤后进入第二腔室C2,之后洗涤水从循环出水口P2经由第二单向阀615、连通管61的第二分支管部613和主管部611从分离部流入口44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在离心分离部4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之后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出口45经由第三管路53返回外槽1内。
在冲洗水路L2中,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第一管路51从进水口P1向分水结构3的第三腔室C3流入,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后进入第四腔室C4,再经过出水过滤部F3过滤后从冲洗出水口P3经由第二管路52从分离部流出口45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以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冲洗离心分离部4后的洗涤水从分离部流入口44经由连通管61的主管部611和第一分支管部612、第一单向阀614从冲洗回流口P4向分水结构3的第三腔室C3流入。
在排水水路L3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第一管路51从进水口P1向分水结构3的第三腔室C3流入,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后进入第四腔室C4,并从排水口P5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此外,上述的冲洗水路L2中的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后并流入第三腔室C3内的洗涤水也在经过排水过滤部F2过滤后进入第四腔室C4,并从排水口P5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以下,说明以上那样构成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动作。
在对洗涤物进行洗涤时,衣物处理装置首先执行清洗工序。接着,执行漂洗工序,例如包括第一次中间脱水工序、第一次漂洗工序、第二次中间脱水工序以及第二次漂洗工序等。最后,执行脱水工序。
此外,衣物处理装置能够执行循环动作、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也就是说,衣物处理装置所执行的洗涤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循环动作、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具体而言,衣物处理装置还具有控制部(未图示),该控制部控制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循环动作、冲洗动作、排水动作中的至少任一者,以使得外槽1内的洗涤水分别流经循环水路L1、冲洗水路L2、排水水路L3中的对应的水路。
在清洗工序、第一次漂洗工序以及第二次漂洗工序中的至少任一工序中(例如:在清洗工序中),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循环动作。在该循环动作中,利用驱动装置43的驱动力,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循环水路L1循环流动,并且,在洗涤水流过离心分离部4时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此时,在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旋转筒42向任一方向旋转,由此,对洗涤水提供动力,使洗涤水经由循环水路L1循环流动。另外,在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循环动作时,泵32不工作。
在第一次中间脱水工序、第二次中间脱水工序以及脱水工序中,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在衣物处理装置执行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中的至少任一者时,泵32工作。
作为一种形态,衣物处理装置通过使泵32工作,从而同时执行冲洗动作和排水动作。在冲洗动作中,利用泵32的驱动力,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冲洗水路L2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并经由冲洗回流口P4返回至分水结构3。此时,在驱动装置43的驱动下,旋转筒42正向间歇旋转或者逆向间歇旋转或者双向交替旋转。在排水动作中,利用泵32的驱动力,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排水水路L3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此时,冲洗水路L2中的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后并经由冲洗回流口P4返回至分水结构3的洗涤水也经由排水水路L3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作为另一种形态,例如也可以使冲洗动作的开始时刻早于排水动作的开始时刻。在该形态中,可以在第四管路设有排水阀(未图示),在开始执行冲洗动作时,排水阀保持关闭状态,使泵32工作,利用泵32的驱动力,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冲洗水路L2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并返回至分水结构3。在经过预定时间后,打开排水阀,开始执行排水动作。此时,利用泵32的驱动力,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排水水路L3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同时,冲洗水路L2中的对离心分离部4进行冲洗后并经由循环出水口P2返回至分水结构3的洗涤水也经由排水水路L3向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在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省略了对出水过滤部F3、连接结构7、第四管路54及排水水路L3的详细说明,但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出水过滤部F3、连接结构7、第四管路54及排水水路L3能够采用与第二实施方式完全相同的结构。
以上说明了第三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但第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第五管路的连通管61呈F形状的结构,但是,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也可以对作为第五管路的连通管的形状进行变更。
如图21、22所示,在该第一变形例中,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连通管62来作为第五管路。连通管62包括主管部621、第一分支管部622及第二分支管部623。主管部621的一端与第一分支管部622及第二分支管部623的一端相连接,主管部621的另一端连接于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入口44,第一分支管部622的另一端连接于冲洗回流口P4,第二分支管部623的另一端连接于循环出水口P2。
更具体而言,主管部621具有第一主管部6211和相对于第一主管部6211弯折的第二主管部6212,第二主管部6212在离开第一主管部6211与第二主管部6212之间的弯折部的部位分支而形成第一分支管部622和第二分支管部623。这里的“第一主管部6211与第二主管部6212之间的弯折部”是指,主管部621的位于第一主管部6211与第二主管部6212之间的管壁沿曲线延伸的部分。
第一分支管部622沿着第二主管部6212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而成,第二分支管部623沿着与第二主管部621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分支而成。第二分支管部623具有:从第二主管部6212分支且沿着与第二主管部621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6231;以及相对于第一部分6231弯折的第二部分6232。第二主管部6212相对于第一主管部6211呈90°弯折,第二部分6232相对于第一部分6231呈90°弯折。
另外,在第一分支管部622内、或者在冲洗回流口P4内、或者在第一分支管部622和冲洗回流口P4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单向阀624。在此,是在第一分支管部622和冲洗回流口P4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单向阀624。单向阀624仅允许洗涤水从第一分支管部622向内腔C流动。
在循环水路L1中,从进水口P1流入分水结构3的洗涤水经过循环过滤部F1过滤后,从循环出水口P2经由第二分支管部623和主管部621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此时,由于在第一分支管部622和冲洗回流口P4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单向阀624,洗涤水不会从冲洗回流口P4向第一分支管部622流入。也就是说,在洗涤水从第一分支管部622和第二分支管部623侧向主管部621侧流动时,流经第二分支管部623的洗涤水的流量大于流经第一分支管部622的洗涤水的流量。
在冲洗水路L2中,冲洗离心分离部后的一部分洗涤水从第一分支管部622经由冲洗回流口P4返回至第一腔室C1,另一部分洗涤水从第二分支管部623经由循环出水口P2向第二腔室C2流入,并经由循环过滤部F1返回至第一腔室C1。此时,由于第一分支管部622沿着第二主管部6212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而成,而第二分支管部623沿着与第二主管部621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分支而成,因此,在洗涤水从主管部621侧向第一分支管部622和第二分支管部623侧流动时,洗涤水更容易向第一分支管部622侧流动,流经第一分支管部622的洗涤水的流量大于流经第二分支管部623的洗涤水的流量。
利用该结构,在冲洗水路L2中,在一部分洗涤水从第二分支管部623经由循环出水口P2向第二腔室C2流入,并经由循环过滤部F1返回至第一腔室C1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该洗涤水的流动对循环过滤部F1进行反向清洗,清除洗涤水流经循环水路L1时附着于循环过滤部F1的异物。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循环过滤部F1在壳体31的轴向上将内腔C分隔为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的结构,但是,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也可以对循环过滤部F1的设置方式进行变更。
如图23所示,在该第二变形例中,循环过滤部F1呈沿着壳体31的轴向延伸的长条板状,在与壳体31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将内腔C分隔为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循环出水口P2相对于壳体31的中心轴线位于与进水口P1及冲洗回流口P4所在侧相反的那一侧。
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连通管63来作为第五管路。连通管63包括主管部631、第一分支管部632及第二分支管部633。主管部631的一端与第一分支管部632及第二分支管部633的一端相连接,主管部631的另一端连接于离心分离部4的分离部流入口44,第一分支管部632的另一端连接于冲洗回流口P4,第二分支管部633的另一端连接于循环出水口P2。
第一分支管部632沿着主管部631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而成,第二分支管部633沿着与主管部631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分支而成。第一分支管部632呈大致L形状,第二分支管部633呈大致J形状。
另外,在第一分支管部632内、或者在冲洗回流口P4内、或者在第一分支管部632和冲洗回流口P4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单向阀634。在此,是在第一分支管部632和冲洗回流口P4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单向阀634。单向阀634仅允许洗涤水从第一分支管部632向内腔C流动。
在循环水路L1中,从进水口P1流入分水结构3的洗涤水经过循环过滤部F1过滤后,从循环出水口P2经由第二分支管部633和主管部631向离心分离部4流入。此时,由于在第一分支管部632和冲洗回流口P4之间的连接部位设有单向阀624,洗涤水不会从冲洗回流口P4向第一分支管部632流入。也就是说,在洗涤水从第一分支管部632和第二分支管部633侧向主管部631侧流动时,流经第二分支管部633的洗涤水的流量大于流经第一分支管部632的洗涤水的流量。
在冲洗水路L2中,冲洗离心分离部后的一部分洗涤水从第一分支管部632经由冲洗回流口P4返回至第一腔室C1,另一部分洗涤水从第二分支管部633经由循环出水口P2向第二腔室C2流入,并经由循环过滤部F1返回至第一腔室C1。此时,由于第一分支管部632沿着主管部631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延伸而成,而第二分支管部633沿着与主管部631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分支而成,因此,在洗涤水从主管部631侧向第一分支管部632和第二分支管部633侧流动时,洗涤水更容易向第一分支管部632侧流动,流经第一分支管部632的洗涤水的流量大于流经第二分支管部633的洗涤水的流量。
利用该结构,在冲洗水路L2中,在一部分洗涤水从第二分支管部633经由循环出水口P2向第二腔室C2流入,并经由循环过滤部F1返回至第一腔室C1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该洗涤水的流动对循环过滤部F1进行反向清洗,清除洗涤水流经循环水路L1时附着于循环过滤部F1的异物。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说明了循环过滤部F1在与壳体31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上将内腔C分隔为第一腔室C1和第二腔室C2的结构,该结构同样能够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及它们的各个变形例。
以上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例如,也可以将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构成要素任意地组合、另外将构成要素的若干除外而实现的其它实施方式用作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即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语句所表达的意思的范围内,对所述实施方式实施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变形例也包含在本公开中。

Claims (12)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
外槽,其设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壳内;
洗涤槽,其能旋转地设于所述外槽内;以及
离心分离部,其用于分离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
所述外槽包括第一外槽出水口和第二外槽出水口,
所述离心分离部包括分离部流入口、分离部流出口以及分离部冲洗口,
所述第二外槽出水口高于所述分离部冲洗口,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路和冲洗水路,
在所述循环水路中,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从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经由所述分离部流入口向所述离心分离部流入,在所述离心分离部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之后,从所述分离部流出口返回所述外槽,
在所述冲洗水路中,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利用自重从所述第二外槽出水口经由所述分离部冲洗口向所述离心分离部流入以对所述离心分离部进行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兼用作所述第二外槽出水口,
在与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连接的第一管路的中途分支出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通向所述分离部流入口而构成所述循环水路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管路通向所述分离部冲洗口而构成所述冲洗水路的一部分,
所述第一管路的分支出所述第二管路的分支部高于所述分离部冲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管路的所述分支部设有切换阀,所述切换阀用于使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从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选择性地向所述第一管路的位于所述切换阀的下游的部分或所述第二管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流出口兼用作所述分离部冲洗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流出口与所述分离部冲洗口彼此独立地设于所述离心分离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冲洗水路中,冲洗所述离心分离部后的洗涤水从所述分离部流入口向所述离心分离部的外部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分水结构,所述分水结构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内腔分别连通的进水口、循环出水口以及排水口,
在所述循环水路中,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从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经由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分水结构,并从所述循环出水口经由所述分离部流入口向所述离心分离部流入,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排水水路,在所述排水水路中,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从所述第一外槽出水口经由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分水结构,并从所述排水口向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冲洗水路中,冲洗所述离心分离部后的洗涤水从所述分离部流入口经由所述循环出水口向所述分水结构流入,并经由所述排水水路向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水结构包括循环过滤部,所述循环过滤部装配于所述内腔,在所述循环水路中,从所述进水口流入所述分水结构的洗涤水经过所述循环过滤部过滤后,从所述循环出水口向所述离心分离部流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分离部包括:外筒;旋转筒,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外筒内;以及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筒旋转,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能够执行循环动作,在所述循环动作中,利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使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经由所述循环水路循环流动,并且,在洗涤水流过所述离心分离部时对洗涤水中含有的异物进行离心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执行所述循环动作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旋转筒向任一方向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能够执行冲洗动作,在所述冲洗动作中,所述外槽内的洗涤水经由所述冲洗水路对所述离心分离部进行冲洗,
在所述衣物处理装置执行所述冲洗动作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旋转筒正向间歇旋转或者逆向间歇旋转或者双向交替旋转。
CN202121346263.XU 2021-06-17 2021-06-17 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214992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6263.XU CN214992473U (zh) 2021-06-17 2021-06-17 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46263.XU CN214992473U (zh) 2021-06-17 2021-06-17 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92473U true CN214992473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2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46263.XU Active CN214992473U (zh) 2021-06-17 2021-06-17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92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32286B1 (ko) 세탁기
EP1502535B1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ashing flow of dishwasher
KR100339370B1 (ko) 식기세척기의 펌프 시스템
KR20080098952A (ko) 세탁기용 터브 및 이를 구비한 드럼 세탁기
CN104583482A (zh) 洗衣机
CN215289366U (zh) 分水结构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4992473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5289364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5289367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5289368U (zh) 连接结构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5289365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5491856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5491874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5491873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5491871A (zh) 衣物处理装置及洗涤水的处理方法
CN115491872A (zh) 分水结构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2357680U (zh) 一种转筒洗衣机
CN108729148B (zh) 一种洗衣机泵及洗衣机
CN112210967A (zh) 毛绒收集装置及其洗衣机
CN112538734B (zh) 排水阀及衣物处理装置
WO2023145107A1 (ja) 洗濯機
WO2024109572A1 (zh)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867699B (zh) 洗衣机
KR100793764B1 (ko) 세탁기용 이물질 채집장치
AU2022368719A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