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71130U - 一种中药热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热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71130U
CN214971130U CN202120517223.0U CN202120517223U CN214971130U CN 214971130 U CN214971130 U CN 214971130U CN 202120517223 U CN202120517223 U CN 202120517223U CN 214971130 U CN214971130 U CN 214971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t
box body
axis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172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琴静
彭小玉
李志强
刘敏蓉
曾一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5172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71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71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71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热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中药热熨装置,包括一侧具有开口的盒体,盒体内设置固定有Y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的输出端朝向盒体的开口设置有Z轴移动装置,Z轴移动装置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中药热熨块,中药热熨块和/或盒体内部设置有发热装置,盒体外侧沿开口向外延伸设置有覆盖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Y轴移动装置、Z轴移动装置以及中药热熨块可解放双手,用户自己独立即可完成热熨治疗,另外,在盒体外侧沿开口向外延伸设置有覆盖布,首先提高了盒体与患者身体的固定稳定性,保证热熨过程中的压力,无需绑带或者卡扣进行固定,安装拆卸更简便,另外可根据需要提供保温或者散热效果,避免使用者着凉或者过热。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热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热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中药热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中,一些疾病科通过选择合适的中药加热后外熨患处,通过温热、药物作用和对局部经络穴位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现在使用的中药热熨仪是直接将中药包加热至合适的温度后对患者进行热熨治疗,中药散热快,影响治疗效果,效率低,且浪费人力物力,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放双手,且安装简便灵活的中药热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一侧具有开口的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固定有Y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的输出端朝向盒体的开口设置有Z轴移动装置,Z轴移动装置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中药热熨块,所述中药热熨块和/或盒体内部设置有发热装置,所述盒体外侧沿开口向外延伸设置有覆盖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覆盖布与盒体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覆盖布为网布或棉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盒体背离开口一侧设置有控制屏,控制屏用于控制Y轴移动装置、Z轴移动装置和发热装置的启停和工作时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Y轴移动装置上还朝向开口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Z轴移动装置的输出端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中药热熨块呈圆筒状转动连接在支架上,中药热熨块的转动轴线与Y轴移动装置和Z轴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热熨块内镂空设置有中药包,中药热熨块上设置有渗透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热熨块外表面还设置有按摩磁珠。
更进一步地,所述Y轴移动装置和Z轴移动装置为直线模组。
更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为透明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Y轴移动装置、Z轴移动装置以及中药热熨块可解放双手,用户自己独立即可完成热熨治疗,另外,在盒体外侧沿开口向外延伸设置有覆盖布,首先提高了盒体与患者身体的固定稳定性,保证热熨过程中的压力,无需绑带或者卡扣进行固定,安装拆卸更简便,另外可根据需要提供保温或者散热效果,避免使用者着凉或者过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盒体;11-控制屏;2-Y轴移动装置;3-Z轴移动装置;4-中药热熨块;41-按摩磁珠;5-距离传感器;6-支架;7-覆盖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侧具有开口的盒体1,所述盒体1内设置固定有Y轴移动装置2,Y轴移动装置2的输出端朝向盒体1的开口设置有Z轴移动装置3,Z轴移动装置3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中药热熨块4,所述中药热熨块4和/或盒体1内部设置有发热装置,所述盒体1外侧沿开口向外延伸设置有覆盖布7。
本实用新型在盒体1内设置Y轴移动装置2、Z轴移动装置3以及中药热熨块4,可对使用者需要热熨的部位进行往复热熨,解放医务人员或者家属的双手,Z轴移动装置3的设置可控制中药热熨块4对患者皮肤的距离,进而控制压力,Y轴移动装置2的设置可使中药热熨块4往复运动,提高热熨效果同时具有一定按摩作用,以采用吴茱萸炒粗盐包热敷辅治妊娠恶阻为例,目前是使患者取仰卧位,将吴茱萸炒盐包放置患者胃脘部,从上脘穴开始只下脘穴来回推熨,力量要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药袋温度过低时可更换药袋。药熨时间一般30min,每日2次。其极大的消耗操作者的时间和体力,同时对操作者的手法也需要一定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Y轴移动装置2、Z轴移动装置3以及中药热熨块4可解放双手,用户自己独立即可完成热熨治疗,另外,在盒体1外侧沿开口向外延伸设置有覆盖布7,首先提高了盒体1与患者身体的固定稳定性,保证热熨过程中的压力,无需绑带或者卡扣进行固定,安装拆卸更简便,另外可根据需要提供保温或者散热效果,避免使用者着凉或者过热。
所述覆盖布7与盒体1可拆卸连接,便于替换不同材质不同用途的覆盖布7,同时便于热熨装置整体的运输和储存。
所述覆盖布7为网布或棉布,在炎热的夏季,可采用网布,仅使固定盒体1在热熨过程中不移动,同时确保中药热熨块4对皮肤具有一定压力,在冬季,覆盖布7采用棉布,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提供保暖保温。
所述盒体1背离开口一侧设置有控制屏11,控制屏11用于控制Y轴移动装置2、Z轴移动装置3和发热装置的启停和工作时间,设置控制屏11,及其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设定压力、热熨频率和热熨时间,简化使用难度,由于其控制屏11的控制属于现有技术,固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所述Y轴移动装置2上还朝向开口设置有距离传感器5,具体地,距离传感器5可监控中药热熨块4与患者皮肤的距离,确保中药热熨块4正常工作。
所述Z轴移动装置3的输出端上还设置有支架6,所述中药热熨块4呈圆筒状转动连接在支架6上,中药热熨块4的转动轴线与Y轴移动装置2和Z轴移动装置3的移动方向垂直,将中药热熨块4设计为圆筒状,降低与患者皮肤的摩擦,提高舒适度。
所述中药热熨块4内镂空设置有中药包,中药热熨块4上设置有渗透孔,渗透孔用于将中药渗透至中药热熨块4表面,便于渗透至患者体内,本实施例中,发热装置可与中药热熨块4一体设置,仅提供热熨部分的加温。
所述中药热熨块4外表面还设置有按摩磁珠41,提供一定磁疗效果,同时具备按摩效果,提高舒适度,更利于中药的渗入。
所述Y轴移动装置2和Z轴移动装置3为直线模组。
所述盒体1为透明材质,便于观察盒体1内部工作情况,便于观察按摩路径是否正确。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
以吴茱萸炒粗盐包热敷辅治妊娠恶阻为例: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将吴茱萸炒盐包放置在中药热熨块4内,患者取仰卧位,将盒体1开口朝向患者胃脘部放置,使其Y轴移动装置2的移动路径与上脘穴和下脘穴的连线对齐,覆盖布7则平摊至患者腹部,通过覆盖布7对患者皮肤的摩擦力实现盒体1的固定,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屏11控制热熨时间30min,且沿上脘穴至下脘穴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其它中药对其它部位,例如背部进行中药热熨治疗。

Claims (10)

1.一种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侧具有开口的盒体(1),所述盒体(1)内设置固定有Y轴移动装置(2),Y轴移动装置(2)的输出端朝向盒体(1)的开口设置有Z轴移动装置(3),Z轴移动装置(3)的输出端上设置有中药热熨块(4),所述中药热熨块(4)和/或盒体(1)内部设置有发热装置,所述盒体(1)外侧沿开口向外延伸设置有覆盖布(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覆盖布(7)与盒体(1)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覆盖布(7)为网布或棉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盒体(1)背离开口一侧设置有控制屏(11),控制屏(11)用于控制Y轴移动装置(2)、Z轴移动装置(3)和发热装置的启停和工作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Y轴移动装置(2)上还朝向开口设置有距离传感器(5)。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Z轴移动装置(3)的输出端上还设置有支架(6),所述中药热熨块(4)呈圆筒状转动连接在支架(6)上,中药热熨块(4)的转动轴线与Y轴移动装置(2)和Z轴移动装置(3)的移动方向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药热熨块(4)内镂空设置有中药包,中药热熨块(4)上设置有渗透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药热熨块(4)外表面还设置有按摩磁珠(41)。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Y轴移动装置(2)和Z轴移动装置(3)为直线模组。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热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盒体(1)为透明材质。
CN202120517223.0U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中药热熨装置 Active CN214971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7223.0U CN214971130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中药热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7223.0U CN214971130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中药热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71130U true CN214971130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56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17223.0U Active CN214971130U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中药热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711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42282U (zh) 自发热中药护腰护腹套
CN205391241U (zh) 中医妇科痛经治疗器
CN205924467U (zh) 一种带有中药熏蒸功能的按摩器
CN214971130U (zh) 一种中药热熨装置
CN211356189U (zh) 一种辅助治疗膝关节炎的装置
CN109908482A (zh) 一种可换药的红外线加热腰带
CN206044978U (zh) 一种新型电加热艾盐包
CN207575426U (zh) 一种胃部保暖按摩装置
CN212015203U (zh) 一种头部按摩中药枕
CN201200583Y (zh) 便携式肾结石中药理疗带
CN105411840A (zh) 一种微波艾灸仪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208974962U (zh) 一种中药塌渍包
CN206081344U (zh) 多功能保健仪器
CN111714571A (zh) 一种石墨烯纳米复合发热保健杀菌中医粉末包及其制备方法
CN208710235U (zh) 一种自灸贴
CN206675718U (zh) 纳米生物烫熨热灸袋
CN212118623U (zh) 一种新型的贴膏剂
CN206372393U (zh) 热能磁疗贴
CN2163646Y (zh) 艾灸穴位治疗保健品
CN213047609U (zh) 一种中医湿热敷毛巾
CN205163594U (zh) 踝关节康复保健器
CN213964326U (zh) 一种新型暖宫理疗腰带
CN109646816A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温灸颈带
CN211986670U (zh) 一种促进药材粉末吸收的装置
CN205322756U (zh) 一种熏蒸雾化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