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70509U - 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70509U
CN214970509U CN202120598423.3U CN202120598423U CN214970509U CN 214970509 U CN214970509 U CN 214970509U CN 202120598423 U CN202120598423 U CN 202120598423U CN 214970509 U CN214970509 U CN 214970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hell
liquid
atomizing
liquid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84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5984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70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70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705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体积较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提高低温环境下使用效果,其结构包括:外壳、挂颈带、进气管,所述外壳中设置有雾化管,用于将其中的药液分散成水雾,挂颈带是中空的管,用于储存待使用的药液,并与雾化管连通,按需将药液通入雾化管中,而且挂颈带在不使用时,可作为挂绳,便于携带,所述进气管穿过外壳,进气端设置有净化盖,将吸入其中的气体进行过滤,同时进气管位于外壳中的部分设置有雾气孔,吸气时,药液雾滴随空气被患者吸入;本申请体积适中,结构合理,便于患者携带以及使用,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设置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因此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医用超声雾化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是种能源,它是声波的一种。由功率发生器产生的1.4MHz以上的高频电流经过安装在雾化缸里的压电陶瓷换能器使其将高频电流转换为相同频率的声波,1.45MHz的声波属超声波范围,由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波通过雾化缸中的耦合作用,穿过雾化杯底部的可以穿过声源的透声薄膜,从而使超声波直接作用于雾化杯中的药液;当超声波从杯底经传导到达药液表面时,液一气分界面即药液表面与空气交界处,在受到垂直于分界面的超声波的作用后,由于超声波的作用(即能量作用),使药液表面形成张力波,随着表面张力波能量的增强,当表面张力波能量达到一定值时,在药液表面的张力波波峰也同时增大使其波峰处的液体雾粒飞出,该雾粒直径的大小随超声波的频率增大面缩小,即超声波频率与雾粒的尺寸成反比,当超声波频率达到期1.4MHz时,产生的雾粒直径为1-5m,与肺泡的直径相近,由于超声波而产生的雾粒具有尺寸均一,动量极小,故容易随气流行走,药液产生雾粒的数量随超声波能量的增加而增多,即超声波的功率与雾粒的数量成正比。当患者吸入这些药雾后,由于药物微粒直径和肺泡直径相近,所以药雾微粒能随呼吸一直进入肺泡内,这样药物能直接吸附于患者的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等处,经其粘膜吸收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药物颗粒极小(1-5m)并且能直接吸附患处,这样人体吸收快、疗效好。
但是喉粘膜对吸入的空气具有调节温度、湿度等功能,当吸入气体的温度较低时,通过粘膜的收缩,增大气流的阻力,使气流速度减慢,气流量减少,达到增高吸入气体温度的目的,同时,由于粘膜的收缩,一方面使与药物接触面积减少,另一方面又使粘膜的吸收能力下降。这样三种因素决定药物的吸收剂量,故在当患者在吸入较冷的药雾气流时,吸入的雾化量减少,人体能吸收到的药物剂量进一步减少,所以在低温环境治疗效果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医院通常使用的雾化治疗设备体积较大,能够使用更长时间,但是需要到固定的地方进行使用,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不能随身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不仅通过颈挂的方式实现随身携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且通过加热装置保证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包括:外壳、进气管,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隔板、雾化管,所述隔板水平设置在外壳中,将外壳内的空间分成两个互不连通的部分,所述雾化管的管壁镶嵌在隔板上,雾化管的管口部分与隔板上部的空间连通雾化管的管体部分位于隔板下部分中,雾化管中设置有陶瓷换能器,将其中的药液进行雾化,在隔板下部分中还设置有电池;所述进气管与外壳的上部分连通,使患者能够吸入雾化后的药液。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包括:雾气孔、净化盖,所述进气管穿过外壳,进气管的一端用于患者吸入作为出气端,另一端穿过外壳而与外界连通作为进气端,进气管在外壳中的一段位于隔板上方的空间中,该部分进气管上设置有雾气孔,所述雾气孔是贯穿进气管管壁的通孔,雾化后的药液通过雾气孔进入进气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盖安装在进气管的进气端,净化盖中设置有多道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管轴线在隔板上的投影位于隔板的几何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侧面与雾化管位置对应的部分采用的是透明材料,且该部分设置有刻度条。
进一步地,还包括挂颈带,所述挂颈带是一条一端封闭空心管,所述挂颈带的两端连接在外壳一组侧面外侧,其中挂颈带封闭一端连接在外壳上,而开口一端则穿过外壳与雾化管连通,将挂颈带中的药液通入雾化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挂颈带包括:液体开关以及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一端与挂颈带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联通,用于向挂颈带中补充液体,所述液体开关设置在加液管上,液体开关控制加液管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体积更小且通过颈挂的方式进行佩戴,可以随身携带,一只手也可以举起进行使用,更加方便。
(2)通过挂颈带部分储存药液,重量分散到挂颈带上,而不是集中在外壳中,负担更小,而且储存的药液可以使用多次。
(3)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有净化盖,能够将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否则受到污染的空气会进一步加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症状,且进气管位于外壳中的一段上设置有加热带,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时候,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加热,避免喉黏膜在低温情况下收缩,进而影响药液吸收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挂颈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外壳,11-隔板,12-雾化管;
2-挂颈带,21-加液管,22-液体开关,3-电池,4-陶瓷换能器;
5-进气管,51-雾气孔,52-加热带,53-净化盖。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体积较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提高低温环境下使用效果,其结构包括:外壳1、挂颈带2、进气管5,所述外壳1中设置有雾化管12,用于将其中的药液分散成水雾,挂颈带2是中空的管,用于储存待使用的药液,并与雾化管12连通,按需将药液通入雾化管12中,而且挂颈带2在不使用时,可作为挂绳,便于携带,所述进气管5穿过外壳1,进气端设置有净化盖53,将吸入其中的气体进行过滤,同时进气管5位于外壳1中的部分设置有雾气孔51,吸气时,药液雾滴随空气被患者吸入。
所述外壳1是薄壁盒体,外壳1内设置有:隔板11、雾化管12,如图1所示,所述隔板11水平设置在外壳1中,将外壳1内部分成上下两个互不连通的部分,所述雾化管12的管壁镶嵌在隔板11上,与隔板11垂直,雾化管12的管口部分与隔板11上部的空间连通,雾化管12中产生的雾滴就会只弥散于隔板11上部分,雾化管12的管体部分位于隔板11下部分中,在隔板11下部分中还设置有电池3,为外壳1中的陶瓷换能器4以及加热装置提供能量,所述陶瓷换能器4设置在雾化管12中,使用时,能够将雾化管12中的药液雾化成小液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3有两块,其中一块为陶瓷换能器4供电,另一块为加热带52通电,电池3与上述元件的连接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采用的操作,不做详细说明,且本申请中的电池3电量以及种类,生产者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调整,故本实施例中不做详细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管12轴线在隔板11上的投影位于隔板11的几何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侧面与雾化管12位置对应的部分采用的是透明材料,且该部分设置有刻度条,便于观察添加药液的量。
所述挂颈带2是一条一端封闭空心管,挂颈带2的外壁为软管,如图1所示,挂颈带2的两端连接在外壳1一组侧面外侧,其中挂颈带2封闭一端连接在外壳1上,而开口一端则穿过外壳1与雾化管12连通,将挂颈带2中的药液通入雾化管12中,挂颈管作为药液的储存部分,在不使用时,药液不会进入雾化管12中,由于雾化管12是敞口,在使用时多是握持,其位置相对稳定,而非使用状态时,挂在脖子上的外壳1经常会收到较为激烈的摇晃,如果还是使用雾化管12储液的话,其中的液体就会撒出来,因此通过挂颈带2储存药液仅在使用时通入雾化管12中,能够有效避免药液撒漏,同时能够分散外壳1的重量,避免外壳1过重,当然,在挂颈带2上还设置有液体开关22以及加液管21,所述加液管21一端与挂颈带2连通,加液管21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通过加液管21向挂颈带2中补充液体,所述液体开关22设置在加液管21上,液体开关22控制加液管21的通断,由于加液管21的自由端与外界连通,所以在使用时,松开液体开关22,就可以使挂颈带2中的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外压出,便于其中的液体排空,只要闭合加液管21,挂颈带2中的液体则不会向外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加液管21与挂颈带2连接的位置并不固定,图1仅是一种示意性描述,而非对位置的限定。
所述进气管5将从进气端吸入的外界气体与药液水雾混合,并被使用者从出气端吸入,如图2所示,所述进气管5包括:雾气孔51、净化盖53,所述进气管5穿过外壳1,进气管5在外壳1中的一段位于隔板11上方的空间中,该部分进气管5上设置有雾气孔51,所述雾气孔51是贯穿进气管5管壁的通孔,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气体吸入,气体流过进气管5时流速大,流速越大压力越小,使得隔板11上部分的气溶胶被吸入进气管5中,随进气管5中的气体吸入患者体内,所述净化盖53安装在进气管5的进气端,净化盖53是内部设置有多道滤网的空心管,净化盖53可拆卸的套装在进气管5的进气端上,进入进气管5的气体会经过过滤,避免空气污染过的气体进一步加剧患者的病情。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5位于外壳1中的部分还设置有加热带52,所述加热带52缠绕在进气管5上,使用时能够对进气管5加热,使得吸入的气体温度升高,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时候,通过加热带52来提高吸入气体的温度,从而改善低温下药液雾化效果不佳的问题。
在本申请中,所述液体开关、电池、陶瓷换能器、加热带均是成熟的现有技术,能够直接购买,因此,不做详细说明。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进气管,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隔板、雾化管,所述隔板水平设置在外壳中,将外壳内的空间分成两个互不连通的部分,所述雾化管的管壁镶嵌在隔板上,雾化管的管口部分与隔板上部的空间连通雾化管的管体部分位于隔板下部分中,雾化管中设置有陶瓷换能器,将其中的药液进行雾化,在隔板下部分中还设置有电池;所述进气管与外壳的上部分连通,使患者能够吸入雾化后的药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包括:雾气孔、净化盖,所述进气管穿过外壳,进气管的一端用于患者吸入作为出气端,另一端穿过外壳而与外界连通作为进气端,进气管在外壳中的一段位于隔板上方的空间中,该部分进气管上设置有雾气孔,所述雾气孔是贯穿进气管管壁的通孔,雾化后的药液通过雾气孔进入进气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盖安装在进气管的进气端,净化盖中设置有多道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轴线在隔板上的投影位于隔板的几何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侧面与雾化管位置对应的部分采用的是透明材料,且该部分设置有刻度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颈带,所述挂颈带是一条一端封闭空心管,所述挂颈带的两端连接在外壳一组侧面外侧,其中挂颈带封闭一端连接在外壳上,而开口一端则穿过外壳与雾化管连通,将挂颈带中的药液通入雾化管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颈带包括:液体开关以及加液管,所述加液管一端与挂颈带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联通,用于向挂颈带中补充液体,所述液体开关设置在加液管上,液体开关控制加液管的通断。
CN202120598423.3U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70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8423.3U CN214970509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8423.3U CN214970509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70509U true CN214970509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62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842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70509U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70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0686B (zh) 用于为递送给患者的气体增湿的增湿器系统
CN205391423U (zh) 便携式内科超声雾化吸入器
CN106422011A (zh) 一种可移动自动调节呼吸机
CN209864913U (zh) 一种医疗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CN214970509U (zh) 一种便携式医用雾化器
CN209916947U (zh) 口鼻喷雾湿化器
CN112657022A (zh) 一种新型便携干细胞雾化器
CN217697543U (zh) 网式吸入器雾化杯
CN215537417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雾化喷药器
CN215024242U (zh) 一种中医护理用雾化装置
CN213285011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雾化装置
CN205287144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CN212662404U (zh) 一种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医用雾化器
CN209900341U (zh) 一种呼吸科用节能雾化器
CN212395548U (zh) 一种防反流医用超声雾化器
CN211584717U (zh) 一种新型送药用医疗雾化器
CN114344634A (zh) 一种儿科使用的防交叉感染药液雾化吸入设备
CN210583295U (zh) 一种减少药物流失的雾化器
CN206113159U (zh) 一种多功能可穿戴保健装置
CN212593377U (zh) 一种雾化呼吸装置
CN219614616U (zh) 湿化装置
CN214912010U (zh) 呼吸内科哮喘治疗器
CN218187489U (zh) 一种用药前雾化装置
CN211611164U (zh) 一种防止药液遗漏的雾化装置
CN207785608U (zh) 一种气动雾化吸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