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9957U - 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9957U
CN214969957U CN202120884638.1U CN202120884638U CN214969957U CN 214969957 U CN214969957 U CN 214969957U CN 202120884638 U CN202120884638 U CN 202120884638U CN 214969957 U CN214969957 U CN 214969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shell
catheter
peritoneal dialysis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46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波
万梓鸣
尚小军
付燕
冉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xin Home Gu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xin Home Gu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xin Home Gu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xin Home Guangzho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46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9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9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9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属于完全植入式给药装置腹膜透析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硅胶隔膜,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药液腔,所述外壳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柄,所述连接柄一端设置有导管,所述连接柄外部设置有连接锁,所述连接柄通过连接锁与导管相连接,所述导管远离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侧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导管埋置于腹腔及皮下后,再将由药物腔,外壳,连接柄,连接锁和硅胶隔膜组成的皮下装置连接埋于皮下,每次透析只需将第一无损伤针或第二无损伤针穿刺可愈合的硅胶隔膜,针头连接件外接透析管路,即可实现透析循环,需要时该无损伤针可留置7天,减少穿刺及维护频率。

Description

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完全植入式给药装置腹膜透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临床主要使用腹透导管,通过导管将腹透液直接作用腹腔,通过腹膜作用实现置换透析。其主要并发症是导管相关并发症,如导管堵塞、移位、肠瘘、腹膜炎症、腹壁瘘等,而腹透导管的结构:导管只有一个尾端直行开口或在尾端有点状小圆孔或尾端有一定弧度的设计,在使用时,简单通过导管将透析液输注进入腹腔。侧孔来增加液体的流动通道,降低导管堵塞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
1)导管堵管,因腹腔脂类成分复杂,夹杂大量蛋白物质,单纯的直开口导管或小圆点装开口,容易在使用环节被脂类,纤维蛋白,血细胞等物质覆盖,进而堵管,影响临床使用。会导致侧孔到导管头端这部分的压力被分流,从而使得附着在导管头端的纤维蛋白、血细胞及其他成分不易被冲走而沉积下来形成赘生物,堵塞导管头端;
2)当导管头端被堵塞时,不能满足透析流量的要求,如果长期留置体内会形成纤维包裹,影响肠腔空间,引发腹膜炎症;
3)腹透导管有一段外置的表面皮肤以上,病人携带问题最大,方便型太差,容易受体液及外部环境污染,进而引发一系列污染感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将皮下装置连接埋于皮下,每次透析只需将第一无损伤针或第二无损伤针穿刺可愈合的硅胶隔膜,针头连接件外接透析管路,即可实现透析循环,需要时该无损伤针可留置7天,减少穿刺及维护频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端设置有硅胶隔膜,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药液腔,所述外壳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柄,所述连接柄一端设置有导管,所述连接柄外部设置有连接锁,所述连接柄通过连接锁与导管相连接,所述导管远离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侧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外侧设置有第一无伤损针,所述第一无伤损针底部设置有第二无伤损针,其中第一无伤损针和第二无伤损针针头端均贯穿硅胶隔膜并延伸至药液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伤损针和第二无伤损针另一端均设置有针头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无伤损针通过针头连接件连接有透析液进入管路,所述第二无伤损针通过针头连接件连接有透析液输出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侧孔设置在导管尾端10公分范围处,并且呈螺旋状排列,360度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侧孔处于导管外侧的直径大于侧孔处于导管内壁的直径,且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卡夫和第二卡夫。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由高等级医用硅胶或柔软聚氨酯材质制成,且直径为8.5F-14F。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在使用时,当导管埋置于腹腔及皮下后,再将由药物腔,外壳,连接柄,连接锁和硅胶隔膜组成的皮下装置连接埋于皮下,每次透析只需将第一无损伤针或第二无损伤针穿刺可愈合的硅胶隔膜,针头连接件外接透析管路,即可实现透析循环,需要时该无损伤针可留置7天,减少穿刺及维护频率。
2、此导管在植入病人腹腔后,侧孔的存在可减少导管与腹壁或腹内脏器表面的接触面积,不易贴在其表面,降低侧孔堵塞的风险。
3、当输入腹透液等时,侧孔的存在可以降低腹透液从导管头端输出时的压力,且特殊的孔型可使得腹透液可顺着侧孔的斜边流入腹腔内,能减少对腹壁或是腹内脏器表面的刺激,减少对腹腔壁及脏器表面的压迫,从而降低肠瘘的风险;
而当回抽时,侧孔“外大内小”的设计使得腹水内容物(肿瘤细胞、凝血块、病人腹腔内坏死细胞、组织脱落物等)不易从开孔处反流进导管内,降低侧孔堵塞的风险;
因而,当头端堵塞时,侧孔便作为液体的流动通道,且孔的大小保证了导管能满足腹透流量的要求;
4、双卡夫设计,第一卡夫位于皮下脂肪层,第二卡夫位于皮下筋膜层,可有效固定导管,防止移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硅胶隔膜;3、药液腔;4、连接柄;5、导管;6、连接锁;7、侧孔;8、第一无伤损针;9、第二无伤损针;10、针头连接件;11、透析液进入管路;12、透析液输出管路;13、第一卡夫;14、第二卡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3,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一端设置有硅胶隔膜2,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药液腔3,所述外壳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柄4,所述连接柄4一端设置有导管5,所述连接柄4外部设置有连接锁6,所述连接柄4通过连接锁6与导管5相连接,所述导管5远离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侧孔7。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3,所述外壳1外侧设置有第一无伤损针8,所述第一无伤损针8底部设置有第二无伤损针9,其中第一无伤损针8和第二无伤损针9针头端均贯穿硅胶隔膜2并延伸至药液腔3内。
参照说明书附图1,所述第一无伤损针8和第二无伤损针9另一端均设置有针头连接件10,其中所述第一无伤损针8通过针头连接件10连接有透析液进入管路11,所述第二无伤损针9通过针头连接件10连接有透析液输出管路12。
参照说明书附图1,所述侧孔7设置在导管5尾端10公分范围处,并且呈螺旋状排列,360度覆盖。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3,所述侧孔7处于导管5外侧的直径大于侧孔7处于导管5内壁的直径,且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
参照说明书附图1,所述导管5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卡夫13和第二卡夫14。
参照说明书附图1,所述导管5由高等级医用硅胶或柔软聚氨酯材质制成,且直径为8.5F-14F。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在使用时,当导管5埋置于腹腔及皮下后,再将由药物腔,外壳1、连接柄4、连接锁6和硅胶隔膜2组成的皮下装置连接埋于皮下,每次透析时,只需要将第一无伤损针8和第二无伤损针9穿过硅胶隔膜2进入到药液腔3内,其中,在输入腹透液等时,腹透液通过透析液进入管路11进入到第一无伤损针8内,再进入到药液腔3内,最终通过导管5输送至患者体内,而导管5上侧孔7的存在可以降低腹透液从导管5头端输出时的压力,且特殊的孔型可使得腹透液可顺着侧孔7的斜边流入腹腔内,能减少对腹壁或是腹内脏器表面的刺激,减少对腹腔壁及脏器表面的压迫,从而降低肠瘘的风险,而当回抽时,通过透析液输出管路12对其进行抽吸,侧孔7“外大内小”的设计使得腹水内容物肿瘤细胞、凝血块、病人腹腔内坏死细胞、组织脱落物等不易从开孔处反流进导管5内,降低侧孔7堵塞的风险。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7)

1.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一端设置有硅胶隔膜(2),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药液腔(3),所述外壳(1)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柄(4),所述连接柄(4)一端设置有导管(5),所述连接柄(4)外部设置有连接锁(6),所述连接柄(4)通过连接锁(6)与导管(5)相连接,所述导管(5)远离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侧孔(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侧设置有第一无伤损针(8),所述第一无伤损针(8)底部设置有第二无伤损针(9),其中第一无伤损针(8)和第二无伤损针(9)针头端均贯穿硅胶隔膜(2)并延伸至药液腔(3)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伤损针(8)和第二无伤损针(9)另一端均设置有针头连接件(10),其中所述第一无伤损针(8)通过针头连接件(10)连接有透析液进入管路(11),所述第二无伤损针(9)通过针头连接件(10)连接有透析液输出管路(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7)设置在导管(5)尾端10公分范围处,并且呈螺旋状排列,360度覆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7)处于导管(5)外侧的直径大于侧孔(7)处于导管(5)内壁的直径,且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5)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卡夫(13)和第二卡夫(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5)由高等级医用硅胶或柔软聚氨酯材质制成,且直径为8.5F-14F。
CN202120884638.1U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 Active CN214969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4638.1U CN214969957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4638.1U CN214969957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9957U true CN214969957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2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4638.1U Active CN214969957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9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19388C (en) Triple lumen catheter with occlusion resistant tip
JPH04507050A (ja) 血液の体外処理のための脈管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US20050070842A1 (en) Catheter with occlusion resistant tip
EP1610853A1 (en) Catheter with occlusion resistant tip
CN111450331A (zh) 可冲洗沟槽引流管
CN214969957U (zh) 一种完全植入式腹透导管及装置
CN209005013U (zh) 一种猪尾形腹腔双套引流导管
CN217311323U (zh) 一种脓肿一体化冲洗引流导管及装置
CN203425299U (zh) 血液透析用埋入式血液引流管
CN214713654U (zh) 一种完全植入式血透导管及装置
CN213789148U (zh) 一种肿瘤科用积液引流装置
CN201631868U (zh)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CN209499817U (zh) 一种腔道压迫填塞装置
CN208770511U (zh) 一种不停泵双向回血血透管路
CN208877497U (zh) 一种防堵腹腔冲洗引流管
CN216725384U (zh) 一种感染伤口专用的冲洗、负压吸引器
CN207804691U (zh) 一种防贴壁血透导管
CN211327260U (zh) 一种全植入式血液透析导管
CN220443020U (zh) 新型胸腔引流管
CN216022333U (zh) 负压冲洗双层引流管
CN212880365U (zh) 一种乳腺脓肿引流装置
CN213158839U (zh) 一种穿刺型脓肿冲吸引流管
CN220513198U (zh) 一种具备冲洗及负压吸引功能的引流管
CN218793514U (zh) 一种防贴壁中心静脉双腔导管
CN214388365U (zh) 体表溃疡冲洗引流装置及体表溃疡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