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8576U - 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68576U CN214968576U CN202120576254.3U CN202120576254U CN214968576U CN 214968576 U CN214968576 U CN 214968576U CN 202120576254 U CN202120576254 U CN 202120576254U CN 214968576 U CN214968576 U CN 2149685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nursing device
- column
- movable
- low limb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10000003414 Extremities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6545 exerci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682 general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211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1225 Limb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289 Muscle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763 muscle atroph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0585 muscular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0000000019 woun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该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在使用时,人员可以将该结构固定在在床板的两侧,之后在上下移动活动柱,待移动至适合的高度后,在将插接螺母插入螺纹孔内,从而将其固定,进而便于患者锻炼,当患者在锻炼时,可以将脚放在脚踏板上,之后在旋转控制把手,进而使得控制把手旋转转动时,带动连接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脚踏板旋转运动,从而使得患者下肢进行旋转运动,进而便于患者进行下肢训练,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外科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损伤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之一,伤后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原有的劳动能力,由于下肢长时间得不到运动,容易出现下肢僵硬、伸展不灵活的后遗症,从而导致肌肉萎缩,影响以后的行动能力,因此在术后一定时间内要进行适当的下肢康复训练活动。
目前现有的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设备为扶手式的简单行走结构或者履带式的机械行走结构,对于康复初期的患者,无法依靠自身力量从轮椅移动至下肢康复训练设备,仍需要医护人员搀扶,并未在实质上做到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所以现提出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斜柱,所述立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A,所述转轴A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踏板。
可选的,所述斜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B,所述转轴B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
可选的,所述转轴A的表面与转轴B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链条,所述固定柱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的底部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母。
可选的,所述限位螺母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底盘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的内部设置有刹车片。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与活动柱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柱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插接螺母,所述活动杆与连接杆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母,所述底盘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底盘以活动杆的垂直中线呈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通过活动柱、连接杆、U型块、限位螺母、连接盘、控制把手、链条和脚踏板的搭配设置,使得人员在使用时,人员可以根据病床的宽度横向移动连接杆,待移动至适合的距离后,在将其固定,进而便于人员将U型块插入病床的两侧,待插入完毕后,在顺时针旋转限位螺母,继而使得限位螺母向上移动,进而使得连接盘与床板相接触,从而将其固定在床板的两侧,从而提高了该结构的稳定性,之后在上下移动活动柱,待移动至适合的高度后,在将插接螺母插入螺纹孔内,从而将其固定,进而便于患者锻炼,当患者在锻炼时,可以将脚放在脚踏板上,之后在旋转控制把手,进而使得控制把手旋转转动时,带动连接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脚踏板旋转运动,从而使得患者下肢进行旋转运动,进而便于患者进行下肢训练,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斜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固定柱;3、活动柱;4、连接杆;5、活动杆;6、立柱;7、斜柱;8、脚踏板;9、控制把手;10、链条;11、连接板;12、U型块;13、限位螺母;14、连接盘;15、插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盘1,底盘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底盘1以活动杆5的垂直中线呈对称设置,底盘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轮,活动轮的内部设置有刹车片,底盘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固定柱2与活动柱3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固定柱2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插接螺母15,固定柱2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块12,U型块12的底部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母13,限位螺母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14,固定柱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柱3;
通过活动柱3、连接杆4、U型块12、限位螺母13、连接盘14、控制把手9、链条10和脚踏板8的搭配设置,使得人员在使用时,人员可以根据病床的宽度横向移动连接杆4,待移动至适合的距离后,在将其固定,进而便于人员将U型块12插入病床的两侧,待插入完毕后,在顺时针旋转限位螺母13,继而使得限位螺母13向上移动,进而使得连接盘14与床板相接触,从而将其固定在床板的两侧,从而提高了该结构的稳定性,之后在上下移动活动柱3,待移动至适合的高度后,在将插接螺母15插入螺纹孔内,从而将其固定,进而便于患者锻炼,当患者在锻炼时,可以将脚放在脚踏板8上,之后在旋转控制把手9,进而使得控制把手9旋转转动时,带动连接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脚踏板8旋转运动,从而使得患者下肢进行旋转运动,进而便于患者进行下肢训练,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活动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活动杆5与连接杆4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活动杆5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母,活动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6,立柱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斜柱7,斜柱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B,转轴B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9,立柱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A,转轴A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踏板8,转轴A的表面与转轴B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链条10。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使用时,通过活动柱3、连接杆4、U型块12、限位螺母13、连接盘14、控制把手9、链条10和脚踏板8的搭配设置,使得人员在使用时,人员可以根据病床的宽度横向移动连接杆4,待移动至适合的距离后,在将其固定,进而便于人员将U型块12插入病床的两侧,待插入完毕后,在顺时针旋转限位螺母13,继而使得限位螺母13向上移动,进而使得连接盘14与床板相接触,从而将其固定在床板的两侧,从而提高了该结构的稳定性,之后在上下移动活动柱3,待移动至适合的高度后,在将插接螺母15插入螺纹孔内,从而将其固定,进而便于患者锻炼,当患者在锻炼时,可以将脚放在脚踏板8上,之后在旋转控制把手9,进而使得控制把手9旋转转动时,带动连接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脚踏板8旋转运动,从而使得患者下肢进行旋转运动,进而便于患者进行下肢训练,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柱(3),所述活动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6),所述立柱(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斜柱(7),所述立柱(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A,所述转轴A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踏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柱(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B,所述转轴B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A的表面与转轴B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链条(10),所述固定柱(2)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块(12),所述U型块(12)的底部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母(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母(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14),所述底盘(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的内部设置有刹车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与活动柱(3)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柱(2)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插接螺母(15),所述活动杆(5)与连接杆(4)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活动杆(5)的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螺母,所述底盘(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底盘(1)以活动杆(5)的垂直中线呈对称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76254.3U CN214968576U (zh) | 2021-03-22 | 2021-03-22 | 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76254.3U CN214968576U (zh) | 2021-03-22 | 2021-03-22 | 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68576U true CN214968576U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916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76254.3U Active CN214968576U (zh) | 2021-03-22 | 2021-03-22 | 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68576U (zh) |
-
2021
- 2021-03-22 CN CN202120576254.3U patent/CN2149685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35424U (zh) | 一种肛肠外科康复护理活动器 | |
CN211935422U (zh) | 一种重症护理用辅助肢体锻炼装置 | |
CN210145399U (zh) |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 | |
CN210205162U (zh) | 一种辅助双腿康复用康复医疗床 | |
CN214968576U (zh) | 一种普外术后下肢康复护理装置 | |
CN210933594U (zh) | 一种心血管患者辅助康复设备 | |
CN210044405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骨科康复锻炼装置 | |
CN211132053U (zh) | 一种心脏康复小型锻炼器 | |
CN111920641B (zh) | 一种患者腿部恢复治疗用辅助行走装置 | |
CN213048030U (zh) | 一种骨科康复用辅助行走装置 | |
CN210301644U (zh) | 一种神经内科专用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装置 | |
CN208877829U (zh) | 一种康复科用下肢康复锻炼床 | |
CN209679418U (zh)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的腿部锻炼装置 | |
CN110898389A (zh)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1584122U (zh) | 一种骨科关节肌力锻炼恢复器 | |
CN214343310U (zh)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腿部锻炼装置 | |
CN215962039U (zh)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肢体锻炼装置 | |
CN215841408U (zh) | 一种内科医疗用心脏训练器 | |
CN215609137U (zh) | 一种关节外科术后肢体锻炼装置 | |
CN210330932U (zh) | 一种振动速率可调的轮椅律动装置 | |
CN214018331U (zh) | 一种神经内科专用瘫痪肢体关节康复治疗装置 | |
CN215081166U (zh) | 一种病床下肢功能锻炼装置 | |
CN111135017A (zh) | 骨科关节肌力锻炼恢复器 | |
CN215193430U (zh) | 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设备 | |
CN113101133B (zh) | 一种外科康复护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