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66113U - 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66113U
CN214966113U CN202121265750.3U CN202121265750U CN214966113U CN 214966113 U CN214966113 U CN 214966113U CN 202121265750 U CN202121265750 U CN 202121265750U CN 214966113 U CN214966113 U CN 214966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metal wire
propelling
thread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57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为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2657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66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66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66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推进件和第二推进件,分别置于皮肤创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内设有穿线通孔;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所述第一金属线穿过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且第一金属线的两端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穿出;所述第二金属线穿过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且第二金属线的两端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穿出;所述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内部中空,且中空结构内设有用于调节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松紧的锁线机构,所述第一推进件的锁线机构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配合,锁紧或松开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二推进件的锁线机构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配合,锁紧或松开第二金属线。

Description

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
背景技术
皮肤组织,是人体最外层的天然保护层,由于各种疾病或突发状况,皮肤创口缝合手术也是医学手术治疗中的常见医疗手术,现代医学一般是通过针线缝合的方式处理皮肤伤口。但尽管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经针线缝合后的伤口愈合后,还是会留下疤痕,影响了美观。特别是对于面积比较大的伤口,例如像产妇剖腹产后的伤口,即使已经愈合,但还是会在肚皮留下愈合后的疤痕。且由于剖腹产在肚皮上留下的创伤面积大、尺寸长,因此,其愈合后的疤痕面积也比较大,疤痕的尺寸也比较长,对人体皮肤的美观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现有的医疗技术中,为促进创伤的愈合,一般是在创伤部位贴附一种皮肤损害治疗用体。其中,以剖腹产在肚皮上形成的皮肤创口为例,由于剖腹产的皮肤创口是横向切开的,传统的皮肤损害治疗用体一般是贴附在该皮肤创口的上下面,以起到防止皮肤创口再次裂开的作用。但这样的皮肤损害治疗用体并不能缩小皮肤创口横向方向的长度,因此,愈合后的皮肤创口还是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疤痕。另外,传统的皮肤损害治疗用体一般只适用于像剖腹产一样,切口规整的皮肤伤口,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创口部位比较特殊的皮肤创口,传统的皮肤损害治疗用体并不能很好地适用,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此,这种皮肤损害治疗用体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伤口再次裂开。但这种皮肤损害治疗用体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位置,不同尺寸的皮肤,且其主要是通过贴附于伤口部位抑制皮肤的伸展,来帮助伤口愈合,但并不能缩小疤痕的长度或面积。另外,对于一些创口部位比较特殊,面积比较大或不规整的皮肤创口,这种皮肤损害治疗用体不好贴附于创口部位,也起不到帮助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不符合实际医疗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用于解决如何收缩创口尺寸的问题,达到缩小疤痕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包括:
对称设置的第一推进件和第二推进件,分别置于皮肤创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内设有穿线通孔;
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所述第一金属线穿过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且第一金属线的两端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穿出;所述第二金属线穿过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且第二金属线的两端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穿出;
所述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内部中空,且中空结构内设有用于调节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松紧的锁线机构,所述第一推进件的锁线机构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配合,锁紧或松开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二推进件的锁线机构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配合,锁紧或松开第二金属线。
本技术方案中,皮肤创口收缩系统的设置方向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设置于皮肤创口的纵向、横向或其他方向上,因此,其不仅可以设置在皮肤创口的纵向方向上,来促进伤口愈合,还可以在皮肤创口的横向方向上收缩创口的皮肤,缩短创口的长度,以达到缩小疤痕长度的效果。
具体地,由于人体的皮肤具有弹性和自我修复功能,通过在创口的左右两侧设置金属线收缩创口,可以起到在皮肤自我修复中,缩小疤痕的作用,特别是起到缩短疤痕长度的作用。通过设置推进件和锁线机构,起到固定和收缩金属线的作用,以保证金属线对创口具有收缩力。具体地,在创口慢慢修复过程中,可以逐步地收缩皮肤创口的长度,而皮肤在创口的长度改变下,慢慢闭合创口,进而起到减小疤痕的作用。其中,当松开锁线机构对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的作用力,即可在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上移动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通过拉动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使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相互靠近,以缩短创口之间的距离。
其中,金属线与皮肤创口接触,用于收缩和固定创口的长度或宽度,推进件上的锁线机构,用于固定皮肤收缩后的位置,以及用于固定和调节金属线。设置两组推进件以及金属线,能使皮肤收缩更稳定、均匀。
其中,第一金属线的两端部设在第一推进件上,第二金属线的两端部设在第二推进件上,当松开金属线后,将第一推进件和第二推进件逐渐往创口拉近,则可以收缩创口的长度或面积,起到缩小疤痕的目的。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的穿入方向位于第一推进件和第二推进件的同一侧,即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是呈方向相反的U字形穿入第一推进件和第二推进件,再从第一推进件和第二推荐件穿出,这样设置便于在后续皮肤恢复好后,拉出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
进一步地,所述锁线机构包括主锁线机构和设在主锁线机构两侧的副锁线机构;
所述第一金属线的两端部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副锁线机构内穿出,并通过第一推进件的主锁线机构和副锁线机构锁紧或松开;
所述第二金属线的两端部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副锁线机构内穿出,并通过第二推进件的主锁线机构和副锁线机构锁紧或松开。
其中,当主锁线机构和副锁线机构压紧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的两端部,则固定住金属线位于创口两端的位置;当主锁线机构和副锁线机构松开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的两端部,则可通过收紧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使推进件往创口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缩小创口的大小或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锁线机构为弹性件,设于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的中空结构内;
所述副锁线机构为按压件,设于弹性件的两端,且与弹性件固定连接;
所述按压件上设有第二通孔;当弹性件处于无拉伸状态时,所述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上的穿线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错开;当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二通孔与穿线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依次从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按压件上的第二通孔穿出;并在弹性件恢复原状时,被锁紧于穿线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按压件分别设在弹性件的两端,当按压按压件时,弹性件被压缩,按压件向弹性件方向移动,从而使按压件上的第二通孔与推进件的穿线通孔连通,此时即可穿入金属线。具体地,第一金属线的两端部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第二通孔穿出,第二金属线的两端部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第二通孔穿出。穿线后,通过拉动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的两端部,即可收缩创口的皮肤。当需要固定金属线时,松开按压件,则弹性件在恢复原位过程中,推动按压件外移,使按压件的第二通孔和推进件上的穿线通孔错开,从而使金属线卡紧固定于穿线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缝隙内,从而固定经金属线收缩固定后的皮肤。通过逐步地收缩创口的皮肤,从而使创口在逐步修复和皮肤弹性收缩的作用下,缩小疤痕的形成。
本技术方案中,副锁线机构的底部与弹性件连接,且副锁线机构的底部外壁设有凸点,使锁线机构的底部固定于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的中空结构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按照是否与皮肤创口接触,分为皮内段金属线和皮外段金属线;所述皮内段金属线为位于第一推进件和第二推进件之间的金属线,且皮内段金属线位于皮肤创口之下;所述皮外段金属线为位于第一推进件外侧和/或第二推进件外侧的金属线,且皮外段金属线裸露于创口之外。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在皮下组织之间,相互错动穿行,既可以对创口进行收缩,还可以把金属线对创口两边的拉力均匀地传递到中间各个位置,使创口的各个位置受力均匀,避免创口两边的拉力过大,出现压迫血管,造成局部皮肤营养不良而坏死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皮内段金属线被包络于皮肤创口的缝合线内。
本技术方案中,皮内段金属线被包络于皮肤创口的缝合线内,这样设置便于整理,在拉动金属线时,对创口也更友好,有利于创口修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线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线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活动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金属线的两端通过第一推进件固定或松开,调节松紧,而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活动连接,以便于通过拉动第一金属线,带动第二推进件移动;同理,第二金属线在第二推进件上松开时,也便于通过拉动第二金属线,带动第一推进件移动。
具体地,当松开第一推进件上的锁线机构,可将第一金属线从第二推进件的外侧方向拉出,当松开第二推进件上的锁线机构,可将第二金属线从第一推进件的外侧方向拉出。或者,在创口恢复完成后,通过松开副锁线机构,并剪开第一金属线与第二推进件、以及第二金属线与第一推进件之间的连接,也可将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拉出。
进一步地,所述主锁线机构内设有穿线通道,所述第一金属线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主锁线机构内的穿线通道穿出;所述第二金属线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主锁线机构的穿线通道穿出,所述主锁线机构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的两端部设有穿刺针。
穿刺针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可以调节穿刺针的形状,以便于适合穿线和穿刺。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辅助金属线进行皮肤穿刺的引线器,所述引线器为空心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橡胶套,所述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以及锁线机构被套于橡胶套内,所述橡胶套上设有便于金属线穿出的开合部。
进一步地,该橡胶套为硅胶套,设置橡胶套套住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以及锁线机构,可以避免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以及锁线机构在与皮肤接触时磕到皮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创口收缩系统通过两根金属线在皮下组织之间,相互错动穿行,既可以缩小皮肤创口的长度,还可以均匀地将金属线的作用力从创口两边传递到创口中间各个位置,使创口收缩且受力均匀,并通过推进件以及锁线机构固定金属线以及收缩后的皮肤创口,能有效起到缩小疤痕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创口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推进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心弧形引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包括第一推进件110和第二推进件120,该第一推进件110和第二推进件120对称设置于皮肤创口缝合方向的左右两侧。还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金属线130和第二金属线140,该第一金属线130和第二金属线140穿过第一推进件110和第二推进件120,且与皮肤接触。其中,第一推进件110和第二推进件120内设有锁线机构150,该锁线机构150与推进件配合,用于压紧或松开金属线。
如图2所示,具体地,该第一推进件110和第二推进件120呈空心圆柱形结构,该空心圆柱形结构的侧壁还设有穿线通孔160,用于金属线穿过。
其中,该锁线机构150包括主锁线机构151和副锁线机构152,该主锁线机构151为弹性件,设在第一推进件110和第二推进件120的空心圆柱形结构内,该弹性件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副锁线机构152的底部,实现将副锁线机构152固定于第一推进件110/第二推进件120上。
更进一步地,该副锁线机构152为按压件,按压件上设有第二通孔153,其中,弹性件与副锁线机构152的底部连接,且弹性件的端部穿出副锁线机构152底部的侧壁,形成凸点,用于将副锁线机构152的底部卡紧于推进件内。具体地,弹性件处于无压缩状态时,该副锁线机构152部分露于第一推进件110/第二推进件120的空心圆柱形结构外,其中,副锁线机构152的第二通孔153裸露于空心圆柱形结构外,使第二通孔153与推进件的穿线通孔160错开。而金属线被锁紧于第二通孔153与穿线通孔160之间的缝隙中。具体地,第一金属线130的两端部穿过第二推进件120的穿线通孔160和副锁线机构152的第二通孔153内,并被锁紧于两者之间的缝隙中;第二金属线140的两端部被锁线于第一推进件110的穿线通孔160和副锁线机构152的第二通孔153内,并被锁紧于两者之间的缝隙中。在压缩弹性件时,该第二通孔153处于第一推进件110/第二推进件120的空心圆柱形结构内,且与穿线通孔160连通,进而形成用于金属线穿过的贯通孔。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第一金属线130从第一推进件110的其中一侧贯通孔穿入后,再依次穿过第二推进件120的穿线通孔160,最后从第一推进件110的另一侧贯通孔穿出,形成U字形的穿线结构。而第二金属线140从第二推进件120的其中一侧贯通孔穿入后,再依次穿过第一推进件110的穿线通孔160,最后从第二推进件120的另一侧贯通孔穿出,形成与第一金属线130方向相反的U字形穿线结构。
其中,穿线后,第一金属线130与第二推进件120的穿线通孔160活动连接,第二金属线140与第一推进件110的穿线通孔160活动连接。具体地,第一金属线130的两端通过第一推进件110固定或松开,调节松紧,而与第二推进件120的穿线通孔160活动连接,以便于通过拉动第一金属线130,带动第二推进件120移动;同理,第二金属线140在第二推进件120上松开时,也便于通过拉动第二金属线140,带动第一推进件110移动。
具体地,当松开第一推进件110上的锁线机构150,可将第一金属线130从第二推进件120的外侧方向拉出,当松开第二推进件120上的锁线机构150,可将第二金属线140从第一推进件110的外侧方向拉出。或者,在创口愈合后,通过剪开第一金属线130/第二金属线140的U型底部,即可将金属线抽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病人友好,治疗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具体地,穿线后的第一金属线130和第二金属线140部分位于第一推进件110和第二推进件120之间,部分位于第一推进件110和第二推进件120的外侧,位于第一推进件110和第二推进件120之间的金属线为皮内段金属线A,该皮内段金属线A位于皮肤创口之下;位于第一推进件110和第二推进件120外侧的金属线为皮外段金属线B,该皮外段金属线B位于皮肤创口的外部。这样设置便于在创口恢复过程中,逐步拉拢伤口,进而缩小皮肤的疤痕。
进一步地,皮内段金属线被包络与皮肤创口的缝合线200内,以便于整理、抽出金属线。一般地,皮肤创口的缝合线是纵向缝合创口,使创口的闭合;而本实施例的金属线为横向依次穿过缝合线,在横向方向上拉拢伤口,缩小疤痕的形成。
进一步地,第一金属线130穿过第二推进件120的穿线通孔160时,与第二推进件120的穿线通孔160活动连接。当按压第一推进件110上的锁线机构150,使锁线机构150松开对第一金属线130的作用力,则可通过往外拉动第一金属线130,使第二推进件120往创口方向靠拢,缩小创口。同理,当按压第二推进件120上的锁线机构150,使锁线机构150松开对第二金属线140的作用力,则可拉动第二金属线140,使第一推进件110往创口方向靠拢,从而缩小创口。通过在创口的两侧同时收拢创口,能使伤口左右两边受力更均匀,也能更快速缩小疤痕。
如图1所示,其中,为便于穿线,可以第一金属线130/第二金属线140的两端部设置穿刺针170,在穿线后,可以剪掉或拔出穿刺针170,而金属线继续留在伤口处,以免穿刺针170误伤他人。
如图3所示,其中,也可以在第一金属线130、第二金属线140上套设一用于穿刺和穿线的空心弧形引线器180,通过该空心弧形引线器180进行穿刺以及穿出金属线。
进一步地,为避免第一推进件110/第二推进件120以及锁线机构150的外形磕到皮肤,本实施例还可在第一推进件110/第二推进件120以及锁线机构150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外套设一硅胶套,硅胶套上设置便于金属线穿出的开合部,从而对病人更友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称设置的第一推进件和第二推进件,分别置于皮肤创口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内设有穿线通孔;
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所述第一金属线穿过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且第一金属线的两端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穿出;所述第二金属线穿过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且第二金属线的两端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穿出;
所述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内部中空,且中空结构内设有用于调节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松紧的锁线机构,所述第一推进件的锁线机构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配合,锁紧或松开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二推进件的锁线机构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配合,锁紧或松开第二金属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线机构包括主锁线机构和设在主锁线机构两侧的副锁线机构;
所述第一金属线的两端部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副锁线机构内穿出,并通过第一推进件的主锁线机构和副锁线机构锁紧或松开;
所述第二金属线的两端部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副锁线机构内穿出,并通过第二推进件的主锁线机构和副锁线机构锁紧或松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锁线机构为弹性件,设于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的中空结构内;
所述副锁线机构为按压件,设于弹性件的两端,且与弹性件固定连接;
所述按压件上设有第二通孔;当弹性件处于无拉伸状态时,所述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上的穿线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错开;当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二通孔与穿线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依次从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按压件上的第二通孔穿出;并在弹性件恢复原状时,被锁紧于穿线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按照是否与皮肤创口接触,分为皮内段金属线和皮外段金属线;
所述皮内段金属线为位于第一推进件和第二推进件之间的金属线,且皮内段金属线位于皮肤创口之下;
所述皮外段金属线为位于第一推进件外侧和/或第二推进件外侧的金属线,且皮外段金属线裸露于皮肤创口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内段金属线被包络于皮肤创口的缝合线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线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锁线机构内设有穿线通道,所述第一金属线从第二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主锁线机构内的穿线通道穿出;所述第二金属线从第一推进件的穿线通孔和主锁线机构的穿线通道穿出,所述主锁线机构为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的两端部设有穿刺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辅助金属线进行皮肤穿刺的引线器,所述引线器为空心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套,所述第一推进件/第二推进件以及锁线机构被套于橡胶套内,所述橡胶套上设有便于金属线穿出的开合部。
CN202121265750.3U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 Active CN214966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5750.3U CN214966113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5750.3U CN214966113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66113U true CN214966113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30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5750.3U Active CN214966113U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66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8309B1 (ko) 피부조직거상술용 수술도구
CA2870460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read transection of a ligament
US20170209151A1 (en) Surgical ligation clip
US93810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read transection of a ligament
US11246600B1 (en) Surgical ligation clip with advanced incising means and bifurcated guide track
CN214966113U (zh) 一种皮肤创口收缩系统
RU2400162C2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й шов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CN210871789U (zh) 一种跟腱缝合器
CN214805029U (zh) 一种创口收缩辅助系统
CN113274144B (zh) 一种创口收缩辅助系统
CN214805002U (zh) 一种皮肤创口对合系统
CN206675557U (zh) 经皮牵引穿刺装置
CN205795743U (zh) 一种腹腔镜协助牵拉装置
CN107997798A (zh) 一种半月板缝合器
CN113545831A (zh) 套环带线式手术器
KR101344643B1 (ko) 매선용 도구
US10213222B2 (en) Methods for thread transection of a soft tissue
CN217219101U (zh) 一种盆底重建手术的指环套线器
CN217066460U (zh) 穿刺钩线器
CN212438718U (zh) 一种跟腱微创吻合器
CN217696744U (zh) 一种套环带线式手术器
CN203524725U (zh) 一种克氏针
CN212118200U (zh) 腔镜下可活动甲状腺拉钩
CN209966461U (zh) 泌尿外科手术保护装置
CN212490023U (zh) 一种pph肛窥缝合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