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8975U - 马达用支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马达用支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8975U
CN214958975U CN202120127951.0U CN202120127951U CN214958975U CN 214958975 U CN214958975 U CN 214958975U CN 202120127951 U CN202120127951 U CN 202120127951U CN 214958975 U CN214958975 U CN 214958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upport
transmission cavity
mount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279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浩
蓝振松
张雷刚
颜旺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zhif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zhifa Machinery &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zhifa Machinery &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zhifa Machinery &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279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8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8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8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用支架组件,其包括弹性支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其中弹性支架为一体的长条形框架结构,弹性支架包括固定板、传动腔体、第一形变部以及第二形变部,固定板两端相对设置有第一形变部以及第二形变部,传动腔体与第一形变部以及第二形变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与所述传动腔体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固定振子并进行振动传动;第二支架与所述传动腔体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用于连接产品。本实施例中的马达用支架组件整体结构紧凑,提升了振子与产品之间振动传动的精准性,且减小了电器外壳的振动感,提升了本实用新型马达用支架组件的实用性和平衡性。

Description

马达用支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组件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达用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对各类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终端设备中都设置有振动马达,该振动马达能够在设定的应用场合下产生振动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现有的振动马达在支架内部易发生前后窜动,导致振动马达和支架组装在电子产品内部结构不稳定,从而降低了振动马达在使用过程中的精度,甚至易导致振动马达在使用过程中短路损坏。
故需要提供一种马达用支架组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用支架组件其通过弹性支架的固定板安装在电器产品外壳上,振子通过第一支架与弹性支架的传动腔体连接,被振动产品组件通过第二支架与弹性支架的传动腔体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结构关于弹性支架对称设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振动马达和支架组装在电子产品内部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马达用支架组件;其包括:
弹性支架,长条形框架结构,其包括固定板、传动腔体、第一形变部以及第二形变部,所述固定板两端相对设置有第一形变部以及所述第二形变部,所述传动腔体与所述第一形变部以及所述第二形变部固定连接;
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另一端,且与所述传动腔体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固定振子并进行振动传动;
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一端,且与所述传动腔体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用于连接产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传动腔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且沿所述弹性支架轴线一端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传动腔体连接;以及
第一弯折部,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一端,由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形成,所述振子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结构与所述传动腔体一侧的外壁结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传动腔体远离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传动腔体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传动腔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动腔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
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收容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从而限定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传动腔体另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弹性支架轴线另一端延伸;以及
第二弯折部,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另一端,由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折形成,产品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安装板以及第四安装板;
其中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传动腔体远离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板与所述传动腔体另一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动腔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
所述第四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收容在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从而限定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以及所述第三安装板均位于所述传动腔体远离所述固定板一侧,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凸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限位凸部的避让缺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动腔体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传动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形变部与所述第一腔体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腔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形变部将所述第一腔体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腔体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线性驱动组件,所述线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相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通过设置弹性支架的固定板安装在电器产品外壳上,振子通过第一支架与弹性支架的传动腔体连接,被振动产品组件通过第二支架与弹性支架的传动腔体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结构关于弹性支架对称设置,且弹性支架的传动腔体通过第一形变部以及第二形变部和固定板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结构设计紧凑,提升了振子与产品之间振动传动的精准性,且减小了电器外壳的振动感,提升了本实用新型马达用支架组件的实用性和平衡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弹性支架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支架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弹性支架立体图。
第一实施例附图标记:弹性支架1、固定板11、传动腔体12、第一定位凸起121、第二定位凸起122、第一形变部13、第二形变部14、第一支架2、第一连接部21、第一安装板211、限位凸部211a、第二安装板212、第一定位孔 212a、形变槽213、第一弯折部22、第二支架33、第二连接部31、第三安装板 311、避让缺口311a、第四安装板312、第二定位孔312a、第二弯折部32、振子4、轴本体5。第二实施例附图标记:弹性支架6、固定板61、第一腔体62、第二腔体63、第一形变部64、第二形变部65、线圈组件装配腔66、线性驱动组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弹性支架立体图。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马达用支架组件;其包括弹性支架1、第一支架2以及第二支架3:其中弹性支架1为一体的长条形框架结构,弹性支架1包括固定板11、传动腔体12、第一形变部13以及第二形变部14,固定板11两端相对设置有第一形变部13以及第二形变部14,传动腔体12与第一形变部13以及第二形变部14固定连接。
第一支架2设置在弹性支架1另一端,且第一支架2与传动腔体12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用于固定振子4并进行振动传动;第二支架3,设置在弹性支架1一端,且与传动腔体12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架3用于连接产品,从而对产品进行振动。
本实施例中的马达用支架组件是通过弹性支架1的固定板11安装在电器产品外壳上,通过第一支架2与弹性支架1的传动腔体12连接,被振动产品组件通过第二支架3与弹性支架1的传动腔体12连接;且弹性支架1的传动腔体通过第一形变部13以及第二形变部14和固定板11进行连接;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结构关于弹性支架1对称设置,使得马达用支架组件整体结构紧凑,提升了振子4与产品之间振动传动的精准性,且减小了电器外壳的振动感,提升了本实用新型马达用支架组件的实用性和平衡性。
请参照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弹性支架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立体图。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架2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包括第一连接部21以及第一弯折部22;其中第一连接部21与传动腔体12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部21且沿弹性支架1轴线一端延伸,第一连接部21与传动腔体12连接;第一弯折部22设置在弹性支架1 一端,由第一连接部21一端弯折形成,振子4与第一弯折部2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的结构与传动腔体12一侧的外壁结构相匹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21包括第一安装板211以及第二安装板 212;其中第一安装板211与传动腔体12远离固定板11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212与传动腔体12一侧连接,第二安装板212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传动腔体 1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21的结构设计提升了第一支架2与传动腔体12的接触面积,提升了第一支架2与传动腔体12连接的稳定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腔体12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21,第二安装板212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凸起121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212a,第一定位凸起 121收容在第一定位孔212a内,从而限定第一支架2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与弹性支架1的结构设计紧凑,便于马达用支架组件的拼接组装。
结合图2、图4和图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弹性支架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支架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架3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架3将轴本体5与传动腔体12进行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架3包括第二连接部31以及第二弯折部32;其中第二连接部31 与传动腔体12另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部31沿弹性支架1轴线另一端延伸;第二弯折部32设置在弹性支架1另一端,由第二连接部31一端弯折形成,本实施例中的轴本体5与第二弯折部3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部31包括第三安装板311以及第四安装板312;其中第三安装板311与传动腔体12远离固定板11一侧固定连接;第四安装板312 与传动腔体12另一侧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3的第二连接部31结构设计提升了第二支架3与传动腔体12的接触面,提升了第二支架3与传动腔体 12连接的稳定性。
传动腔体12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122,第四安装板312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凸起122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12a,第二定位凸起122收容在第二定位孔312a内,从而限定第二支架3的位置,提升了马达用支架组件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板211以及第三安装板311均位于传动腔体 12远离固定板11一侧,且第一安装板211上设置有限位凸部211a,第三安装板311上设置有用于避让限位凸部211a的避让缺口311a。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架2与第三支架3的结构排布紧凑,且第二支架2与第三支架3关于弹性支架1的对角线轴对称,提升了马达用支架组件结构的平衡性。
请参照图6、图7和图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用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弹性支架立体图。如下提供本实施例中马达用支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支架包括固定板61、两组传动腔体、第一形变部64以及第二形变部65。固定板61用于与产品外壳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的两组传动腔体即第一腔体62以及第二腔体63,其中第一腔体62以及第二腔体63相对设置在固定板161两端,固定板61两侧设置相对设置有第一形变部64以及第二形变部65,第一形变部64与第一腔体62一端以及第二腔体63一端连接,第二形变部65将第一腔体62另一端以及第二腔体63另一端连接。
线性驱动组件7设置在第一腔体62以及第二腔体63之间,线性驱动组件 7用于驱动第一腔体62以及第二腔体63相向运动;本实施例中的轴本体5设置在弹性支架6一端,且轴本体5通过第二支架3与第一腔体62连接;振子4 设置在弹性支架6另一端,且振子4与第二腔体63通过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振子4与轴本体3相向运动,振子4用于保持驱动马达整体平衡。
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架2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包括第一连接部21以及第一弯折部22;其中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腔体63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部21且沿弹性支架1轴线一端延伸,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腔体63连接;第一弯折部22设置在弹性支架1 一端,由第二连接部31一端弯折形成,振子4与第一弯折部2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的结构与第二腔体63的外壁结构相匹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21包括第一安装板211以及第二安装板212;其中第一安装板211与第二腔体63远离固定板11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 212与第二腔体63一侧连接,第二安装板212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腔体63 固定连接。
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架3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架3包括第二连接部31以及第二弯折部32;其中第二连接部31与第一腔体62另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部31沿弹性支架1 轴线另一端延伸;第二弯折部32设置在弹性支架1另一端,由第二连接部31 一端弯折形成,本实施例中的轴本体5与第二弯折部3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部31包括第三安装板311以及第四安装板312;其中第三安装板311与第一腔体62远离固定板11一侧固定连接;第四安装板312 与第一腔体62另一侧固定连接。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支架6内还设置有弹簧片8,弹簧片8将第一腔体62以及第二腔体63连接,弹簧片8用于将振子4产生的振动通过弹性支架 6的两个腔体传递给轴本体5。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弹簧片8设置有两组,两组弹簧片8相对设置在线性驱动组件7排列方向两端。
结合图8,对本实施例中的线性驱动组件7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板61中心处设置有线圈装配腔66,线圈装配腔66位于第一腔体62以及第二腔体63之间。本实施例中的线性驱动组件7包括线圈组件、第一永久磁铁、第二永久磁铁;线圈组件设置在线圈装配腔66内,线圈组件沿弹性支架的轴向设置有n个,n为正整数;第一永久磁铁设置在第一腔体 62内,第一永久磁铁为极性交替相异的多极磁铁;第二永久磁铁设置在第二腔体63内,第二永久磁铁为极性交替相异的多极磁铁,且第二永久磁铁与第一永久磁铁之间相对应侧面的永磁铁磁极是同性磁极。
本实施例中,第一永久磁铁与第二永久磁铁分别相对设置在线圈组件两端,线圈组件与第一永久磁铁与第二永久磁铁之间均有间隙,且第一永久磁铁与第二永久磁铁中的永久磁铁极数均为n+个;单个线圈组件在第一腔体62上的投影,位于第一永久磁铁中相邻两个极数之间;单个线圈组件在第二腔体63上的投影,位于第二永久磁铁中相邻两个异性永久磁铁之间。
当n大于时,相邻线圈组件的绕制方向相反。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相邻线圈组件中心处的距离与第一永久磁铁中相邻磁极中心处的距离,以及第二永久磁铁中相邻磁极中心处的距离相等。此线性驱动组件7中的部件结构设计排列有序,提升了线性驱动组件7驱动第一腔体62以及第二腔体63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铁芯以及骨架。其中线圈缠绕在骨架上;铁芯设置在骨架内部,铁芯用于增加磁场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马达用支架组件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弹性支架1的两个腔体连接的分别固定轴本体5和振子4,轴本体3和振子4分开布置,且轴本体3和振子4可以在线性驱动组件7的作用下作相向往返运动,进一步优化了马达用支架组件的实用性,提升了使用本实用新型马达用支架组件的马达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马达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支架,长条形框架结构,其包括固定板、传动腔体、第一形变部以及第二形变部,所述固定板两端相对设置有第一形变部以及所述第二形变部,所述传动腔体与所述第一形变部以及所述第二形变部固定连接;
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一端,且与所述传动腔体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固定振子并进行振动传动;
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另一端,且与所述传动腔体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用于连接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传动腔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且沿所述弹性支架轴线一端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传动腔体连接;以及
第一弯折部,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一端,由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形成,所述振子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结构与所述传动腔体一侧的外壁结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传动腔体远离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传动腔体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传动腔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
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收容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从而限定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传动腔体另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弹性支架轴线另一端延伸;以及
第二弯折部,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另一端,由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折形成,产品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安装板以及第四安装板;
其中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传动腔体远离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板与所述传动腔体另一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体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
所述第四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收容在所述第二定位孔内,从而限定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以及所述第三安装板均位于所述传动腔体远离所述固定板一侧,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凸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限位凸部的避让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体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传动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形变部与所述第一腔体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腔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形变部将所述第一腔体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腔体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线性驱动组件,所述线性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相向运动。
CN202120127951.0U 2021-01-18 2021-01-18 马达用支架组件 Active CN214958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7951.0U CN214958975U (zh) 2021-01-18 2021-01-18 马达用支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7951.0U CN214958975U (zh) 2021-01-18 2021-01-18 马达用支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8975U true CN214958975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79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27951.0U Active CN214958975U (zh) 2021-01-18 2021-01-18 马达用支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8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1950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KR101255914B1 (ko) 선형 진동모터
US8299658B2 (en) Horizontal linear vibrator
CN109068244B (zh) 电磁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KR20110048104A (ko) 선형 진동자
US11870317B2 (en) Vibration motor vibration member with position limiting gap and protruding part from the weight
JP2017094317A (ja) 振動モーター
CN113991963B (zh) 线性马达和电子设备
CN111786529A (zh) 水平线性振动电机
US20200412228A1 (en) Vibration motor
CN215498695U (zh) 线性振动马达
WO2022000642A1 (zh) 线性振动电机
JP6824337B2 (ja) 振動モータ
WO2014079345A1 (zh) 一种多用途微型音圈电机
CN214958975U (zh) 马达用支架组件
US11212618B2 (en) Vibration sounding device
CN111987883B (zh) 线性马达和电子设备
WO2022000643A1 (zh) 线性振动电机
US20220209640A1 (en) Vibration motor
KR20130031528A (ko) 선형 진동모터
CN215580858U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3461507U (zh) 线性马达及电子设备
CN211830533U (zh) 振动马达和电子终端
CN215010009U (zh) 弹簧片及使用该弹簧片的线性驱动马达
CN109861486B (zh) 线性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1-5, building 3, No.42, Fuyuan 1st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ongzhifa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1-5, building 3, No.42, Fuyuan 1st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ONGZHIFA MACHINERY &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