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8789U - 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 Google Patents

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8789U
CN214958789U CN202121196376.6U CN202121196376U CN214958789U CN 214958789 U CN214958789 U CN 214958789U CN 202121196376 U CN202121196376 U CN 202121196376U CN 214958789 U CN214958789 U CN 214958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ible
power electronic
way reversible
reversible charging
mechanism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963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ongjing Smart Gr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ongjing Smart Gr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ongjing Smart Gr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ongjing Smart Gr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963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8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8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8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涉及充电单元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充电单元安全防护性一般,运作时热量容易堆集,内部元件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的外壁安装有防护外壳体,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的上方安装有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所述温度检测器的下方安装有下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所述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与下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的一端均安装有导热板,所述防护外壳体的上方安装有铝合金插片散热器,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的下方安装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的上端安装有阻尼弹簧减震器,且阻尼弹簧减震器安装有若干个。

Description

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单元技术领域,具体为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背景技术
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就是一种能够进行双向充电的同时达到逆向反充效果的充电元件装置。
但是,现有充电单元安全防护性一般,运作时热量容易堆集,内部元件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充电单元安全防护性一般,运作时热量容易堆集,内部元件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包括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的外壁安装有防护外壳体,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的上方安装有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所述温度检测器的下方安装有下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所述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与下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的一端均安装有导热板,所述防护外壳体的上方安装有铝合金插片散热器,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的下方安装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的上端安装有阻尼弹簧减震器,且阻尼弹簧减震器安装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的两侧均安装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外壁安装有对接螺孔。
优选的,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下方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外壁安装有连接螺孔,且连接螺孔安装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体上方两侧的外壁均安装有前后端安装件,所述前后端安装件的外壁安装有安装螺孔。
优选的,相邻所述前后端安装件之间安装有抓握杆。
优选的,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的前端面安装有前盖板,所述前盖板的前端面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的输入端与温度检测器电性连接,的所述显示屏的下方安装有插口,所述插口的一侧安装有线体连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的外壁安装防护外壳体,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的内部安装温度检测器,防护外壳体用于加强外部的防护效果,温度检测器用于对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保障内部不会因过热而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与下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的一端均安装导热板,导热板用于将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上的热量进行传导,铝合金插片散热器用于将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处的热量进行再次传导向外散热,达到了对双向可逆充电机构进行安全防护的效果,底部安装阻尼弹簧减震器,可加强双向可逆充电机构的减震温稳定性,使整体的安全防护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相较于一般的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双向可逆充电机构的安全与防护性,一方面对其使用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掌控,另一方面提高了放置时的减震效果,使得整个机构更加适合用户进行使用。
2、前后端安装件可用于和其他组件进行连接使用,抓握杆可方便用户将整体进行抓握拿取,提高了整体的安装与拿取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外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底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2、防护外壳体;3、前盖板;4、显示屏;5、插口;6、线体连接口;7、前后端安装件;8、安装螺孔;9、抓握杆;10、固定件;11、连接螺孔;12、铝合金插片散热器;13、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4、下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5、温度检测器;16、减震底座;17、对接块;18、对接螺孔;19、阻尼弹簧减震器;20、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包括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的外壁安装有防护外壳体2,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温度检测器15,温度检测器15的上方安装有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3,温度检测器15的下方安装有下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4,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3与下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4的一端均安装有导热板20,防护外壳体2的上方安装有铝合金插片散热器12,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减震底座16,减震底座16的上端安装有阻尼弹簧减震器19,且阻尼弹簧减震器19安装有若干个。
进一步,减震底座16的两侧均安装有对接块17,对接块17的外壁安装有对接螺孔18,对接块17与对接螺孔18和其他底部组件进行组合使用。
进一步,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下方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件10,固定件10的外壁安装有连接螺孔11,且连接螺孔11安装有若干个,固定件10处的连接螺孔11可在不需要使用下方减震底座16时进行螺纹连接使用。
进一步,防护外壳体2上方两侧的外壁均安装有前后端安装件7,前后端安装件7的外壁安装有安装螺孔8,前后端安装件7可用于和其他组件进行连接使用。
进一步,相邻前后端安装件7之间安装有抓握杆9,抓握杆9可方便用户将整体进行抓握拿取。
进一步,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的前端面安装有前盖板3,前盖板3的前端面安装有显示屏4,显示屏4的输入端与温度检测器15电性连接,的显示屏4的下方安装有插口5,插口5的一侧安装有线体连接口6,显示屏4便于用户观测充电和温度数据。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的外壁安装防护外壳体2,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的内部安装温度检测器15,防护外壳体2用于加强外部的防护效果,温度检测器15用于对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保障内部不会因过热而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3与下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4的一端均安装导热板20,导热板20用于将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上的热量进行传导,铝合金插片散热器12用于将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3处的热量进行再次传导向外散热,达到了对双向可逆充电机构进行安全防护的效果,底部安装阻尼弹簧减震器19,可加强双向可逆充电机构的减震温稳定性,使整体的安全防护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前后端安装件7可用于和其他组件进行连接使用,抓握杆9可方便用户将整体进行抓握拿取,提高了整体的安装与拿取便捷性,对接块17与对接螺孔18和其他底部组件进行组合使用,固定件10处的连接螺孔11可在不需要使用下方减震底座16时进行螺纹连接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包括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的外壁安装有防护外壳体(2),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温度检测器(15),所述温度检测器(15)的上方安装有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3),所述温度检测器(15)的下方安装有下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4),所述上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3)与下双向可逆充电控制板(14)的一端均安装有导热板(20),所述防护外壳体(2)的上方安装有铝合金插片散热器(12),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减震底座(16),所述减震底座(16)的上端安装有阻尼弹簧减震器(19),且阻尼弹簧减震器(19)安装有若干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底座(16)的两侧均安装有对接块(17),所述对接块(17)的外壁安装有对接螺孔(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下方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件(10),所述固定件(10)的外壁安装有连接螺孔(11),且连接螺孔(11)安装有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体(2)上方两侧的外壁均安装有前后端安装件(7),所述前后端安装件(7)的外壁安装有安装螺孔(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前后端安装件(7)之间安装有抓握杆(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可逆充电机构本体(1)的前端面安装有前盖板(3),所述前盖板(3)的前端面安装有显示屏(4),显示屏(4)的输入端与温度检测器(15)电性连接,的所述显示屏(4)的下方安装有插口(5),所述插口(5)的一侧安装有线体连接口(6)。
CN202121196376.6U 2021-05-31 2021-05-31 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Active CN214958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6376.6U CN214958789U (zh) 2021-05-31 2021-05-31 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6376.6U CN214958789U (zh) 2021-05-31 2021-05-31 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8789U true CN214958789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7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96376.6U Active CN214958789U (zh) 2021-05-31 2021-05-31 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87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4633A (zh) * 2021-12-03 2022-03-18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4633A (zh) * 2021-12-03 2022-03-18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58789U (zh) 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CN208589692U (zh) 一种配电箱温度保护装置
CN114204633A (zh) 一种双向可逆电力电子充电单元
CN206726120U (zh) 用于可插拔cpu插件的无风扇式散热及抗震结构
CN211239239U (zh) 一种设置有固定支撑架的母线槽
CN213637519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逆变器
CN211320955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自动充电机
CN210296747U (zh) 一种通信设备拓展接口
CN211047693U (zh) 一种led屏显散热装置
CN216356494U (zh) 一种外部带有散热装置的电源适配器
CN206524359U (zh) 一种便携式背包电池
CN207164683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装置
CN211043734U (zh) 一种光纤适配器的安装结构
CN214775417U (zh) 一种电动自动车充电安全线
CN20644221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维护的减速电机
CN210924493U (zh) 一种计算机电源结构
CN212301737U (zh) 一种便捷式通信传输线路检测设备
CN213340057U (zh) 一种组合式防窃电互感器
CN216697801U (zh) 一种电子信息系统软件储存用多功能移动硬盘
CN214428690U (zh) 一种用钴酸锂材料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217693100U (zh) 一种安全性能强且高效散热的新型电源适配器
CN213185037U (zh) 铝锭烟尘处理风机控制柜
CN214043343U (zh) 一种5g通信电源变压器
CN212183926U (zh) 一种多种通信接口的数据传输装置
CN211266547U (zh) 便携式储能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Bi-directional reversible power electronic charging un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30

Pledgee: Nanjing Bank Co.,Ltd. Nanjing North Branch

Pledgor: NANJING HONGJING SMART GRI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199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