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7899U - 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7899U
CN214957899U CN202121598004.6U CN202121598004U CN214957899U CN 214957899 U CN214957899 U CN 214957899U CN 202121598004 U CN202121598004 U CN 202121598004U CN 214957899 U CN214957899 U CN 214957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computer
fixedly connected
fixed
box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80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亮
林青
刘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ld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ld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ld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ld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980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7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7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7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机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箱和微机主体,防护箱内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的底部开设有透气网孔,微机主体设置于安装框架内部,防护箱内壁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固定板的侧面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固定板顶部的中央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防护箱背面以及左右两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金属网板;本实用新型能对防护箱内全方位的进行风冷散热,也能够直接对微机主体进行吹风散热,避免微机主体过热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机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常将微机放入一个箱体内对其进行保护,但现有的微机保护装置具有一定的弊端,需要使用到微机保护装置的场合大多安装环境恶劣,为保护微机保护装置内部不受灰尘、虫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对保护装置做密封处理,而密闭的微机保护装置不利于其内部的微机装置进行散热,容易导致微机过热的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具备散热效果好、防尘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传动微机保护装置透气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箱和微机主体,所述防护箱内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开设有透气网孔,所述微机主体设置于安装框架内部,所述防护箱内壁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中央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所述防护箱背面以及左右两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金属网板,所述防护箱表面且与金属网板对应的位置处可拆卸固定有防尘网,所述防护箱内壁的顶部设置若干个有用于固定微机主体的挤压机构,所述防护箱背面且与微机主体接线端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接线窗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对防护箱内全方位的进行风冷散热,也能够直接对微机主体进行吹风散热,避免微机主体过热现象发生,还能防止虫类及灰尘进入防护箱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两个与防护箱内壁顶部固定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连接柱顶部与固定套筒内壁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对放入防护箱内的微机主体起到挤压固定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机构以防护箱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提高了挤压机构对微机主体挤压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尘网右侧的边缘处胶合固定有软磁条,所述软磁条与金属网板吸附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对防尘网进行拆装,为清洗防尘网提供了便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窗口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一体成型有尼龙软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阻挡外界灰尘和虫类通过接线窗口进入到防护箱内,进一步对防护箱内部起到了保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箱正面且与微机主体对应的位置处铰接有第一单开门,所述防护箱正面且与固定圆盘对应的位置处铰接有第二单开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对防护箱内部进行清理和维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箱左右两侧以及背面设置的金属网板,配合金属网板上通过软磁条固定的防尘网,能够有效的防尘外界灰尘以及虫类进入到防护箱的内部,并且防尘网安装在防护箱外部,方便拆卸进行清洗,通过在防护箱内壁底部设置的电机,配合电机输出轴上设置的固定圆盘,使得固定圆盘上的第一散热风扇能够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旋转,进而对防护箱内全方位的进行风冷散热,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性能,再配合固定圆盘顶部的第二散热风扇,能够直接对微机主体进行吹风散热,避免微机主体过热现象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箱背面开设的接线窗口,配合接线窗口内设置的连接板以及尼龙软毛,方便工作人员对微机主体进行接线的同时,还能阻挡外界灰尘和虫类通过接线窗口进入到防护箱内,进一步对防护箱内部起到了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圆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挤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箱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箱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尘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箱;2、支撑框架;3、安装框架;4、微机主体;5、金属网板;6、防尘网;61、软磁条;7、电机;8、固定圆盘;9、固定板;10、第一散热风扇;11、第二散热风扇;12、固定套筒;13、复位弹簧;14、连接柱;15、压板;16、接线窗口;161、连接板;162、尼龙软毛;17、第一单开门;18、第二单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的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箱1和微机主体4,防护箱1内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2,支撑框架2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框架3,安装框架3的底部开设有透气网孔,微机主体4设置于安装框架3内部,防护箱1内壁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机7,电机7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8,固定圆盘8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9,固定板9的侧面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10,固定板9顶部的中央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11,防护箱1背面以及左右两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金属网板5,防护箱1表面且与金属网板5对应的位置处可拆卸固定有防尘网6,防护箱1内壁的顶部设置若干个有用于固定微机主体4的挤压机构,防护箱1背面且与微机主体4接线端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接线窗口16,能对防护箱1内全方位的进行风冷散热,也能够直接对微机主体4进行吹风散热,避免微机主体4过热现象发生,还能防止虫类及灰尘进入防护箱1内。
请参阅图1和图3,挤压机构包括两个与防护箱1内壁顶部固定的固定套筒12,固定套筒12的内部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连接柱14,连接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5,连接柱14顶部与固定套筒12内壁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能够对放入防护箱1内的微机主体4起到挤压固定的作用,挤压机构有两个,两个挤压机构以防护箱1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提高了挤压机构对微机主体4挤压过程中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6,防尘网6右侧的边缘处胶合固定有软磁条61,软磁条61与金属网板5吸附固定,方便工作人员对防尘网6进行拆装,为清洗防尘网6提供了便利。
请参阅图4和图7,接线窗口1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1,两个连接板16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一体成型有尼龙软毛162,能阻挡外界灰尘和虫类通过接线窗口16进入到防护箱1内,进一步对防护箱1内部起到了保护作用。
请参阅图5,防护箱1正面且与微机主体4对应的位置处铰接有第一单开门17,防护箱1正面且与固定圆盘8对应的位置处铰接有第二单开门18,方便工作人员对防护箱1内部进行清理和维护。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工作人员首先打开第一单开门17,然后将各个数据线穿过接线窗口16并对应的插入微机主体4背面的接线槽内,然后将微机主体4放入安装框架3的顶部,并使压板15与微机主体4的顶面贴合,此时复位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产生回弹力使压板15压紧微机主体4,之后关闭第一单开门17,然后分别启动电机7、第一散热风扇10和第二散热风扇11,电机7旋转时带动固定圆盘8进行旋转,使第一散热风扇10全方位对防护箱1内部进行风冷,第二散热风扇11直接吹响微机主体4,降低其内部和外部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箱(1)和微机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内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框架(3),所述安装框架(3)的底部开设有透气网孔,所述微机主体(4)设置于安装框架(3)内部;
所述防护箱(1)内壁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盘(8),所述固定圆盘(8)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侧面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10),所述固定板(9)顶部的中央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11);
所述防护箱(1)内壁的顶部设置若干个有用于固定微机主体(4)的挤压机构;
所述防护箱(1)背面且与微机主体(4)接线端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接线窗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背面以及左右两侧且靠近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金属网板(5),所述防护箱(1)表面且与金属网板(5)对应的位置处可拆卸固定有防尘网(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两个与防护箱(1)内壁顶部固定的固定套筒(12),所述固定套筒(12)的内部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5),所述连接柱(14)顶部与固定套筒(12)内壁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机构以防护箱(1)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6)右侧的边缘处胶合固定有软磁条(61),所述软磁条(61)与金属网板(5)吸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窗口(1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1),两个所述连接板(16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一体成型有尼龙软毛(1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1)正面且与微机主体(4)对应的位置处铰接有第一单开门(17),所述防护箱(1)正面且与固定圆盘(8)对应的位置处铰接有第二单开门(18)。
CN202121598004.6U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Active CN214957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8004.6U CN214957899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8004.6U CN214957899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7899U true CN214957899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7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8004.6U Active CN214957899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7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78813A (zh) 一种防水防尘机箱
CN214957899U (zh) 一种微机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
CN209148062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水表采集器
CN205546361U (zh) 一种电力通信用散热设备
CN214177712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电子信息用设备箱
CN218587269U (zh) 一种主动散热核心交换机
CN214478841U (zh) 一种建筑电气设计减振隔音装置
CN213959342U (zh) 一种基于电力柜用的除湿装置
CN215263668U (zh) 一种交互方便的多功能低压电表箱
CN219248462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散热式拼控器机箱
CN212518111U (zh) 一种新型电力柜
CN218734549U (zh) 一种便于防护的高清化片区视频监控器
CN219718675U (zh) 一种散热电源箱
CN216871035U (zh) 一种多人物仿真互动展厅的控制系统
CN210895225U (zh) 一种无人安防机器人的机箱内部自散热装置
CN210760005U (zh) 一种3d纤维艺术打印机防护外壳
CN215119663U (zh)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减震散热电力柜
CN110571675A (zh) 一种多功能低压配电箱
CN214589792U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的防静电除尘装置
CN215647644U (zh) 一种防护性好的医疗自助终端
CN215681379U (zh) 一种新型电容柜
CN220795726U (zh) 一种具有防尘散热的超融合一体机
CN219738039U (zh) 一种基于EtherCAT总线的工业嵌入式控制装置
CN218770847U (zh) 一种具有防尘通风效果的动力柜
CN218557992U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功能的3d打印机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