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6492U - 一种转向柱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柱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6492U
CN214956492U CN202121223042.3U CN202121223042U CN214956492U CN 214956492 U CN214956492 U CN 214956492U CN 202121223042 U CN202121223042 U CN 202121223042U CN 214956492 U CN214956492 U CN 214956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column
column switch
framework
wall
rigid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230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其友
潘一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Peika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Peik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Peika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Peik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230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6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6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6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向柱开关,包括转向柱开关,所述转向柱开关的顶部设有保护机构,所述第一框体的顶部固接有橡胶套,所述第一框体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的内壁均卡接有簧片,两个所述簧片的外壁设有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框体固接于转向柱开关的顶部。该转向柱开关,使得将第一框体带动橡胶套嵌入第二框体的内部,使得第一框体的卡槽与第二框体内壁对应的簧片进行卡接,使得第一框体可带动橡胶套与转向柱开关进行稳定的固定,使得弹簧可给予板体、第二柱体和导线末端始终与转向柱开关竖直的力。进而对导线与转向柱开关连接处进行保护,避免导线长久处于弯曲状态,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柱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柱开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向柱开关。
背景技术
开关的词语解释为开启和关闭,它还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电子接点,接点的“闭合”(closed)表示电子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open)表示电子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
虽然现有的转向柱开关可以对转向柱进行控制,但存在现有的转向柱开关进行使用时,使用者直接与转向柱开关进行接触使用,使用时间较长后,转向柱开关的外表会出现磨损,并留有灰尘等污垢嵌入转向柱开关的缝隙,影响对转向柱开关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柱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存在现有的转向柱开关进行使用时,使用者直接与转向柱开关进行接触使用,使用时间较长后,转向柱开关的外表会出现磨损,并留有灰尘等污垢嵌入转向柱开关的缝隙,影响对转向柱开关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柱开关,包括转向柱开关,所述转向柱开关的顶部设有保护机构;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一框体、橡胶套、卡槽、簧片和第二框体;
所述第一框体贴合于转向柱开关的顶部,所述第一框体的顶部固接有橡胶套,所述第一框体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的内壁均卡接有簧片,两个所述簧片的外壁设有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框体固接于转向柱开关的顶部。将第一框体带动橡胶套嵌入第二框体的内部,使得第一框体的卡槽与第二框体内壁对应的簧片进行卡接,使得第一框体可带动橡胶套与转向柱开关进行稳定的固定,使得橡胶套将转向柱开关的接触面,进行包裹式保护,并可通过与橡胶套的接触,进而对转向柱开关进行使用,避免转向柱开关使用时间较长后,转向柱开关的外表会出现磨损,并留有灰尘等污垢嵌入转向柱开关的缝隙,影响对转向柱开关使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加工有拨片,所述橡胶套的顶部加工有两个图标。
优选的,所述转向柱开关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导线。
优选的,所述转向柱开关的底部设有排列机构;
所述排列机构包括板体、通孔和块体;
所述板体设于转向柱开关的底部,所述板体的顶部加工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的内壁分别与多个导线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板体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块体。当导线与转向柱开关进行安装时,使用者可将对应的导线移入板体对应的通孔,并穿出,进而与转向柱开关进行安装,使得导线可进行整齐排列安装,便于后续检测维修。
优选的,所述转向柱开关的底部设有复位机构;
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柱体、弹簧和第二柱体;
两个所述第一柱体分别固接于转向柱开关的底部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壁均固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内壁底部均固接有第二柱体,两个所述第二柱体的外壁一端分别与两个块体的外壁一端固接在一起。通过弹簧与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固定,使得弹簧可给予板体、第二柱体和导线末端始终与转向柱开关竖直的力。进而对导线与转向柱开关连接处进行保护,避免导线长久处于弯曲状态,造成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该转向柱开关,通过第一框体、第二框体、橡胶套和拨片等之间的配合,使得将第一框体带动橡胶套嵌入第二框体的内部,使得第一框体的卡槽与第二框体内壁对应的簧片进行卡接,使得第一框体可带动橡胶套与转向柱开关进行稳定的固定,使得橡胶套将转向柱开关的接触面,进行包裹式保护,并可通过与橡胶套的接触,进而对转向柱开关进行使用,避免转向柱开关使用时间较长后,转向柱开关的外表会出现磨损,并留有灰尘等污垢嵌入转向柱开关的缝隙,影响对转向柱开关使用。
通过板体、通孔和导线等之间的配合,使得当导线与转向柱开关进行安装时,使用者可将对应的导线移入板体对应的通孔,并穿出,进而与转向柱开关进行安装,使得导线可进行整齐排列安装,便于后续检测维修。
通过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弹簧等之间的配合,使得通过弹簧与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固定,使得弹簧可给予板体、第二柱体和导线末端始终与转向柱开关竖直的力。进而对导线与转向柱开关连接处进行保护,避免导线长久处于弯曲状态,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橡胶套、第二框体和第一框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导线、第二柱体和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向柱开关,2、导线,3、图标,4、拨片,5、保护机构,501、第一框体,502、橡胶套,503、卡槽,504、簧片,505、第二框体,6、排列机构,601、板体,602、通孔,603、块体,7、复位机构,701、第一柱体,702、弹簧,703、第二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转向柱开关,包括转向柱开关1,转向柱开关1的顶部设有保护机构5,保护机构5包括第一框体501、橡胶套502、卡槽503、簧片504和第二框体505,第一框体501贴合于转向柱开关1的顶部,第一框体501的顶部固接有橡胶套502,橡胶套502用于对转向柱开关1的接触面进行保护,第一框体502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卡槽503,两个卡槽503的内壁均卡接有簧片504,簧片504和卡槽503的卡接,使得第一框体501可固定在第二框体505的内壁,进而使得第一框体501余橡胶套502可与转向柱开关1进行快速的安装,两个簧片504的外壁设有第二框体505,第二框体505固接于转向柱开关1的顶部,第一框体5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加工有拨片4,拨片4用于带动第一框体501进行移动,橡胶套502的顶部加工有两个图标3,转向柱开关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导线2。
转向柱开关1的底部设有排列机构6,排列机构6包括板体601、通孔602和块体603,板体601设于转向柱开关1的底部,板体601的顶部加工有多个通孔602,通孔602用于与导线2进行连接,多个通孔602的内壁分别与多个导线2的外壁间隙配合,板体6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块体603。
转向柱开关1的底部设有复位机构7,复位机构7包括第一柱体701、弹簧702和第二柱体703,两个第一柱体701分别固接于转向柱开关1的底部左右两侧,两个第一柱体701的外壁均固接有弹簧702,弹簧702给予第二柱体703、板体601和导线2进行竖直放置的力,避免导线2弯曲,两个弹簧702的内壁底部均固接有第二柱体703,两个第二柱体703的外壁一端分别与两个块体603的外壁一端固接在一起。
当使用转向柱开关该时,将第一框体501带动橡胶套502嵌入第二框体505的内部,使得第一框体501的卡槽503与第二框体505内壁对应的簧片504进行卡接,使得第一框体501可带动橡胶套502与转向柱开关1进行稳定的固定,使得橡胶套502将转向柱开关1的接触面,进行包裹式保护,并可通过与橡胶套502的接触,进而对转向柱开关1进行使用,避免转向柱开关1使用时间较长后,转向柱开关1的外表会出现磨损,并留有灰尘等污垢嵌入转向柱开关1的缝隙,影响对转向柱开关1使用,并当导线2与转向柱开关1进行安装时,使用者可将对应的导线2移入板体601对应的通孔602,并穿出,进而与转向柱开关1进行安装,使得导线2可进行整齐排列安装,便于后续检测维修,使得通过弹簧702与第一柱体701和第二柱体703的固定,使得弹簧702可给予板体601、第二柱体703和导线2末端始终与转向柱开关1竖直的力。进而对导线2与转向柱开关1连接处进行保护,避免导线2长久处于弯曲状态,造成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 “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转向柱开关,包括转向柱开关(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开关(1)的顶部设有保护机构(5);
所述保护机构(5)包括第一框体(501)、橡胶套(502)、卡槽(503)、簧片(504)和第二框体(505);
所述第一框体(501)贴合于转向柱开关(1)的顶部,所述第一框体(501)的顶部固接有橡胶套(502),所述第一框体(5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卡槽(503),两个所述卡槽(503)的内壁均卡接有簧片(504),两个所述簧片(504)的外壁设有第二框体(505),所述第二框体(505)固接于转向柱开关(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柱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5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加工有拨片(4),所述橡胶套(502)的顶部加工有两个图标(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柱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开关(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导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柱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开关(1)的底部设有排列机构(6);
所述排列机构(6)包括板体(601)、通孔(602)和块体(603);
所述板体(601)设于转向柱开关(1)的底部,所述板体(601)的顶部加工有多个通孔(602),多个所述通孔(602)的内壁分别与多个导线(2)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板体(6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块体(6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柱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开关(1)的底部设有复位机构(7);
所述复位机构(7)包括第一柱体(701)、弹簧(702)和第二柱体(703);
两个所述第一柱体(701)分别固接于转向柱开关(1)的底部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柱体(701)的外壁均固接有弹簧(702),两个所述弹簧(702)的内壁底部均固接有第二柱体(703),两个所述第二柱体(703)的外壁一端分别与两个块体(603)的外壁一端固接在一起。
CN202121223042.3U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转向柱开关 Active CN214956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3042.3U CN214956492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转向柱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3042.3U CN214956492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转向柱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6492U true CN214956492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3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23042.3U Active CN214956492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转向柱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6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3965U (zh) 一种监测电池性能的太阳能控制器
CN214956492U (zh) 一种转向柱开关
CN211125522U (zh) 一种一体式阻燃漏电空气开关
KR101734249B1 (ko) 차량용 고전압 커넥터
CN216015257U (zh) 一种低压智能断路器
CN215731514U (zh) 一种多断点直流继电器
CN1746055A (zh) 汽车电源防危装置
CN2287343Y (zh) 自调节悬浮面接触式插头、插座
CN208753184U (zh) 一种电器开关的保护装置
CN214753592U (zh) 一种电子塑壳式断路器
CN221009357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电源控制器
CN212322851U (zh) 一种带缓冲的接触式送电装置
CN220233057U (zh) 一种电路保护器
CN21656369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电气插座
CN107871989A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防触电插座
CN220233059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及其取电结构
CN209516041U (zh) 一种一体式电连接器
CN213583553U (zh) 一种地铁设备用限位开关保护装置
CN214313104U (zh) 一种漏电保护器
CN204204727U (zh) 一种隔离开关熔断器组
CN109841463B (zh) 一种触头系统
CN214588667U (zh) 塑壳断路器
CN214099481U (zh) 一种防尘电门锁结构
CN210984671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静触头组件
CN216624142U (zh) 一种用于远程控制系统的电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