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9829U -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9829U
CN214949829U CN202120121860.6U CN202120121860U CN214949829U CN 214949829 U CN214949829 U CN 214949829U CN 202120121860 U CN202120121860 U CN 202120121860U CN 214949829 U CN214949829 U CN 214949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clamping
section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218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仁壮
王明
卢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218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9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9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9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管组件和热水器。所述水管组件包括: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伸入内胆的水管接头内,所述连接水管的外管壁面凸设有第一连接凸部;转接头,所述转接头设于所述连接水管外,所述转接头包括与所述连接水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转接段、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段一端的第二转接段,所述第一转接段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所述第一转接段的外管壁面凸设有第二连接凸部;所述第二转接段用于与所述水管接头密封连接;以及卡接件,所述第一连接凸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通过所述卡接件连接。如此,可通过连接第一连接凸部于第二连接凸部来实现连接转接头与连接水管,并可降低两者的连接难度。

Description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热水器的内胆上设置水管接头,连接水管(如进水管、或出水管、或进出水水管等)通过该水管接头伸入内胆,且连接水管与水管接头连接,以使连接水管固定于内胆。这样,可通过该连接水管向内胆内送水,或将连接水管内的水送出。
相关技术中,提出可通过转接头连接水管接头和连接水管,这样亟需提出一种转接头与连接水管连接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水管组件,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如何实现连接水管与转接头连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管组件,用于热水器,所述水管组件包括:
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伸入内胆的水管接头内,所述连接水管的外管壁面凸设有第一连接凸部;
转接头,所述转接头设于所述连接水管外,所述转接头包括与所述连接水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转接段、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段一端的第二转接段,所述第一转接段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所述第一转接段的外管壁面凸设有第二连接凸部;所述第二转接段用于与所述水管接头密封连接;以及卡接件,所述第一连接凸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通过所述卡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凸部设于所述第一转接段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凸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抵接。
可选地,所述卡接件包括连接基片、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基片的两端的两个卡接弹片,所述卡接弹片上设有沿所述卡接弹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接孔,两所述卡接弹片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水管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凸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卡接在所述卡接孔内。
可选地,所述卡接弹片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基片的弹性支撑段、及与所述弹性支撑段连接的卡接段,所述卡接段呈弧形设置,所述卡接段弹性抵接在所述第一转接段和所述连接水管外。
可选地,所述卡接段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卡接孔两侧的第一卡接子段和第二卡接子段,所述第一卡接子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卡接子段的直径,以使所述第一卡接子段适配设于所述第一转接段外,所述第二卡接子段适配设于所述连接水管外。
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接子段的侧缘设有第一侧压片,所述第一侧压片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和/或,
所述第一卡接子段的侧缘设于第二侧压片,所述第二侧压片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
可选地,所述连接水管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位所述卡接件转动;和/或,
所述第一转接段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位所述卡接件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凸设于所述连接水管的外管壁面的两个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在所述连接水管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均位于两个所述弹性支撑段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其中一个所述弹性支撑段抵接,另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另一个所述弹性支撑段抵接,以用于限位所述卡接件转动;或者,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设于所述连接水管的外管壁面的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设于两个所述弹性支撑段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的两个侧面分别用于与两个所述弹性支撑段抵接,以用于限位所述卡接件转动。
可选地,所述卡接弹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卡接段的导向段,所述导向段向远离另一所述卡接弹片的方向倾斜延伸。
可选地,所述卡接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基片或所述卡接弹片上的插接片,所述插接片用于与漏电保护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插接片设于所述卡接孔的靠近所述连接基片的侧缘,或者,所述插接片设于所述连接基片的下侧缘。
可选地,所述卡接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水管的两侧的第一卡接半环和第二卡接半环,所述第一卡接半环具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半环具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凸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所述第一卡接半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半环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或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接半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卡接半环的第二端通过卡接结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接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转接段的内径,所述第二转接段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以用于与内胆的水管接头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凸部为环形,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凸部为环形。
可选地,所述转接头采用耐腐蚀性的材料制成;或者,
所述转接头的表面设有耐腐蚀层。
可选地,所述连接水管包括:
连接基部,所述连接基部具有出水通孔;
出水内管,所述出水内管的一端一体设于所述连接基部,所述出水内管与所述出水通孔连通;
进水外管,所述进水外管的一端一体设于所述连接基部,所述进水外管位于所述出水内管外,所述进水外管、所述出水内管以及所述连接基部之间形成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外管上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的侧进水口;所述第一转接段与所述进水外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凸部凸设于所述进水外管的外管壁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水器,所述热水器包括:
内胆,所述内胆具有通水口;以及
如上所述的水管组件,所述水管组件设于所述通水口处。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设转接头来连接内胆的水管接头和连接水管,可降低两者的连接难度。同时,通过在连接水管的外管壁面凸设第一连接凸部,并在所述第一转接段的外管壁面凸设第二连接凸部,以通过连接第一连接凸部于第二连接凸部来实现连接转接头与连接水管,可降低连接难度;而且,通过卡接件连接第一连接凸部与第二连接凸部,可有利于实现快速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热水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水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水管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连接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转向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中水管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连接水管下部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转向头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图4中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4中水管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水管主体的侧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另一实施例中,水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水管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8为图16中过水管主体的两分流道的中心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9为图16中过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的中心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又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连接水管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再一实施例中,水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水管组件;10、连接水管;11、连接基部;111、出水通孔;112、出水接口;1121、出水内接口;1122、出水金属外接口;12、出水内管;13、进水外管;131、侧进水口;132、送水孔;133、安装段;134、送水段;135、安装环槽;136、支撑部;137、进水凸部;1371、入水流道;1372、转道流道;138、环形容置槽;139、第一连接凸部;13a、第一限位板;14、进水通道;20、胆内出水管;21、连接环凸;22、金属外管;23、塑料内管;30、连接接头;31、过水通道;32、间隔凸部;33、连接环槽;34、容置台阶; 40、导流管;41、导流孔;51、胆内进水管;52、连接套;521、限位叉槽; 53、叉扣;531、U形叉;532、固定基部;54、长连接柱;55、第一环形密封件;56、第二环形密封件;60、转接头;61、第一转接段;611、第二连接凸部;62、第二转接段;70、卡接件;71、连接基片;72、卡接弹片;721、卡接孔;722、弹性支撑段;723、卡接段;7231、第一卡接子段;7232、第二卡接子段;7233、第一侧压片;724、导向段;725、插接片;73、第一卡接半环;731、倒扣;74、第二卡接半环;741、扣孔;80、外置进水管;81、进水流道;82、水管主体;821、分流道;821a、第一流道;821b、第二流道; 821c、第三流道;83、转向头;831、转向流道;832、转向连接流道;8321、第一流段;8322、第二流段;833、安装口;834、转向柱;8341、安装平面; 835、连接柱;84、堵头;841、止抵凸柱;85、辅助固定脚;86、进水接口; 90、流量传感器;91、磁性转子;92、霍尔元件;1000、热水器;200、内胆; 210、水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 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管组件和热水器,所述水管组件用于热水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热水器1000包括外壳、内胆200和水管组件100,所述内胆200设于外壳内,所述内胆200上设有通水口,所述水管组件100设于通水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通水口为进出水口,所述水管组件100包括连接水管10,所述连接水管10为进出水水管,即所述连接水管 10具有向内胆200内送水的进水通道14和将内胆200内的水送出的出水通道,所述进出水水管连接在进出水口处。
进一步地,如图1-15所示,所述连接水管10包括连接基部11、出水内管12和进水外管13。所述连接基部11具有出水通孔111,所述出水内管12 的一端一体设于连接基部11,所述出水内管12与出水通孔111连通;所述进水外管13的一端一体设于连接基部11,所述进水外管13位于出水内管12外,所述进水外管13、出水内管12以及连接基部11之间形成有进水通道14,所述进水外管13上设有与进水通道14连通的侧进水口131。
其中,所述出水通孔111与出水内管12的管内通道共同形成出水通道。
其中,所述出水内管12的外管壁面用于形成进水通道14的内壁面,进水外管13的内管壁面用于形成进水通道14的外壁面,所述连接基部11用于封堵出水内管12与进水外管13之间的空间的一端,以形成进水通道14。
当连接水管10应用到内胆200上时,连接水管10通过内胆200上的进出水口伸入内胆200内,且侧进水口131位于内胆200外。外部供水可从侧进水口131进入进水通道14内,并通过进水通道14进入内胆200内;内胆 200内的(热)水可经出水内管12伸入内胆200内的一端(即上端)流入出水内管12内,并经出水内管12和出水通孔111流出,以送往热水器1000的用水端(如花洒或水龙头等)。
可选地,可使出水内管12和送水外管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管,且所述出水通孔111的延伸方向与出水内管12的长度方向一致,以简化结构。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出水通孔111为折弯孔等。
具体的,所述连接基部11的下端(即背向出水内管12和进水外管13的一端)设有出水接口112,以用于连接用水出水管,所述出水接口112的延伸方向与出水内管12的延伸方向一致。可选地,所述出水接口112包括与连接基部11一体设置的出水内接口1121和设于所述出水内接口1121外的出水金属外接口1122。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出水内管12和进水外管13的一端均设于连接基部11上,可使得进水外管13、出水内管12以及连接基部11之间形成进水通道14,以使外部供水可通过该进水通道14送入内胆200内;同时使出水内管 12与连接基部11上的出水通孔111连通,可形成出水通道,以使内胆200内的(热)水可经该出水通道流出,即,使得连接水管10既具有向内胆200内送水的进水通道14,又具有将内胆200内的水送出的出水通道,从而可减少在热水器1000的外壳和内胆200上开孔,只需在内胆200上焊接一个水管接口即可,从而可简化内胆200的加工工艺,且可简化热水器1000的组装过程,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减少由于焊接等工艺造成漏水等加工质量问题。
而且,由于出水内管12和进水外管13的一端均一体设于连接基部11,一方面可避免相应组装步骤,简化安装过程;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漏水的风险。
具体的,所述连接水管10采用绝缘材料,如塑料等,制成。
进一步地,如图9和11所示,所述出水内管12与进水外管13间隔设置,以在所述出水内管12与进水外管13之间形成进水通道14。如此,可较大化利用空间。
可选地,所述出水内管12与进水外管13呈同心设置。如此,便于设计模具,以降低生产难度。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出水内管12在进水外管13内偏置设置,以使出水内管12的一侧与进水外管13一体设置,这样也可在出水内管12与进水外管13之间形成进水通道14。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进水外管13设置在出水内管12外,以利用出水内管12在出水内管12与进水外管13之间形成进水通道14,可有利于减小进水外管13(即连接水管10)的外径或等效外径,如此可有利于减小内胆200 上进出水口的直径或等效直径,以有利于增强/保证内胆200的强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外管13既可以设置为圆管,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的管,如方管等;可以理解,当进水外管13为圆管时,可采用外径来表示进水外管13的粗细;当进水外管13为非圆管时,可采用等效直径来表示进水外管13的粗细。其中,等效外径为与非圆管的横截面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同样地,所述出水内管12也既可以设置为圆管,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的管,如方管等。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外管13的外径或等效外径大于或等于22毫米,且小于或等于50毫米,如可取23毫米、24毫米、25毫米、26毫米、27毫米、 28毫米、29毫米、30毫米、31毫米、32毫米、33毫米、34毫米、35毫米、 36毫米、37毫米、38毫米、39毫米、40毫米、41毫米、42毫米、43毫米、 44毫米、45毫米、46毫米、47毫米、48毫米或49毫米等。
可以理解,若进水外管13的外径或等效外径过小,则会严重压缩进水通道14和出水通道,不利于提高水流量;若进水外管13的外径或等效外径过大,则会使得内胆200上进出水口的直径或等效直径过大,容易降低内胆200 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降低生产难度和与其他部件的配合难度,所述进水外管13和出水内管12均设为圆管。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理解,外部向内胆200内送水时,通常送到内胆200 的底部,这样有利于水温分层;当内胆200内的(热)水送出时,通常将内胆200内上部的(热)水送出;这样就需要使出水内管12的上端(即远离连接基部11的一端)向上凸处于进水外管13的上端(即远离连接基部11的一端),以使出水内管12的上端位于内胆200的上部;但这样无疑会增大连接水管10的生产难度,如出模困难(甚至无法出模)、或模具制作难度大(甚至无法制作)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改进中,对连接水管10的长度进行限制,并增设胆内出水管20;换而言之,即将出水管分成两段,一段一体设于连接基部11以形成连接水管10,另一段后续进行组装。如此,可降低连接水管10的制作难度。
具体来说,所述水管组件100还包括胆内出水管20,所述胆内连接于所述出水内管12的上端(即远离连接基部11的一端)。如此,通过在出水内管 12的上端分体设置胆内出水管20,可减小出水内管12的长度,从而可减小连接水管10的长度,从而可降低连接水管10的出模难度,从而可降低连接水管10的制作难度。
具体的,可使胆内出水管20设置为通用标准件,以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胆内出水管20的长度L1与连接水管10的长度L2的比值大于或等于0.9,且小于或等于3,如可取0.95、1、1.1、1.2、 1.3、1.4、1.5、1.6、1.7、1.8、1.9、2、2.1、2.2、2.3、2.4、2.5、2.6、2.7、 2.8或2.9等。
可以理解,若胆内出水管20的长度L1与连接水管10的长度L2的比值过小,则会使连接水管10的制作难度过大;若过大,则会使连接水管10的长度过小,从而增大连接水管10与内胆200的安装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进水外管13的上端设有多个送水孔132,所述送水孔132与进水通道14连通。如此,进水通道14内的水可通过送水孔132送入内胆200内。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直接从进水外管13的上管口处送入内胆200内。
进一步地,如图9和10所示,所述水管组件100还包括连接接头30,所述出水内管12与进水外管13的上端(即远离连接基部11的一端)均连接于连接接头30的一端,所述胆内出水管20的下端(即朝向连接基部11的一端) 连接于连接接头30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接头30具有连通出水内管12与胆内出水管20的过水通道31。
如此,通过设置连接接头30,可便于连接胆内出水管20与连接水管10。
具体的,所述出水内管12的上端密封连接于过水通道31内,以使出水内管12与过水通道31连通;所述进水外管13的下端密封连接于过水通道31 内,以使进水外管13与过水通道31连通。如此,可实现过水通道31连通出水内管12与胆内出水管20。
当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出水内管12的上端与连接接头30、即进水外管13的下端与连接接头30,如可使进水外管13的下端密封套设于连接接头30外,如可使出水内管12的上端密封套设于连接接头30外、或埋设在连接接头30的内壁内。
进一步地,如图9和10所示,所述过水通道31的内壁面凸设有间隔凸部32,所述胆内出水管20和出水内管12分别设于间隔凸部32的两侧。如此,间隔凸部32可在装配时对胆内出水管20和出水内管12定位,且可避免两者抵接。
具体的,所述间隔凸部32可设置为环形,或呈环形地分布有多个(即大于或等于两个)等。
进一步地,如图9和10所示,所述连接接头30还具有位于连通通道外的连接环槽33,所述进水外管13密封连接于连接环槽33内。如此,可便于提高进水外管13与连接接头30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可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连接胆内出水管20与连接接头30。
可选地,可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水管10与连接接头30。
进一步地,如图3、9和11所示,所述进水外管13包括与连接基部11 连接的安装段133、及与安装段133连接的送水段134,所述安装段133的管壁厚度大于送水段134的管壁厚度。
具体的,所述送水孔132设于送水段134。
可以理解,所述进水外管13的下部需要与内胆200连接,为提高连接可靠性,对强度要求较高,即需要较厚的管壁厚度;而进水外管13的上部仅需要向内胆200内送水,对强度要求较低,可使其管壁厚度减薄设置。如此,可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3、9和11所示,所述水管组件100还包括导流管40,所述导流管40设于进水外管13外,所述导流管40对应送水段134设置,所述导流管40上设有多个导流孔41,所述导流孔41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小于送水孔132的直径或等效直径。
具体的,所述导流管40与送水段134间隔设置。
如此,可再次分流进入内胆200内的水,使进入到内胆200内的水分布较均匀,以便于加热。
具体的,如图3、9和11所示,所述导流管40的管壁厚度小于送水段134 的管壁厚度。
进一步地,如图3、9和11所示,所述安装段133的外管壁面向外凸出于送水段134的外管壁面,以使所述安装段133的管壁厚度大于送水段134 的管壁厚度。如此,可使出水内管12的内管壁面为一平整的面。
进一步地,如图3、9和11所示,所述安装段133的外管壁面的远离连接基部11的一端设有安装环槽135,所述导流管40的一端(即下端)安装于该安装环槽135内。如此,可便于对导流管40的下端进行限位,且便于使导流管40不侧向凸出于安装段133,以便于水管组件100通过通水口伸入内胆 200内。
可选地,可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连接导流管40的下端与安装段133。
进一步地,如图3、9和11所示,所述连接接头30还具有位于连接环槽 33外的容置台阶34,所述导流管40的另一端(即上端)安装于容置台阶34 处。如此,可便于对导流管40的上端进行限位。
可选地,可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连接导流管40的上端与连接接头30。
具体的,所述导流管40的外管壁面与所述安装段133的外管壁面齐平设置。如此,一方面可便于使水管组件100通过通水口伸入内胆200内,另一方面还可提高美观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部分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导流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降低连接水管10的制作难度,可进一步地减小连接水管10的长度,但需要增设另一段进水管,以形成送水结构。即,如图16-19所示,可使得所述水管组件100还包括胆内进水管 51和胆内出水管20,所述胆内出水管20与出水内管12连接,所述胆内进水管51与进水外管13连接,所述胆内进水管51设于所述胆内出水管20外,所述胆内进水管51与胆内出水管20之间形成与进水通道14连通的胆内送水通道。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所述胆内进水管51的管壁小于进水外管13的管壁厚度。如此,可降低胆内进水管51的成本。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所述胆内进水管51上设有与送水通道连通的多个送水孔132。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送水孔132分布在胆内进水管51的中部。
可以理解,由于胆内进水管51为独立结构件,所以其上的送水孔132可以加工的很小,所以可以不用再增设导流件。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所述胆内出水管20的外管壁面凸设有连接环凸21,所述胆内进水管51的上端密封连接于连接环凸21。
如此,一方面可对胆内进水管51的上端进行限位,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对胆内进水管51的上端封口。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6、17和19所示,所述水管组件100 还包括连接套52,所述连接套52密封设于所述胆内进水管51与进水外管13 的连接处外。如此,通过设置连接套52,一方面可提高胆内进水管51与进水外管13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也可有利于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可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将连接套52焊接在胆内进水管51外。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9所示,所述连接套52与进水外管13之间设有密封圈。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6、17和19所示,所述水管组件100 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进水外管13的外管壁面上凸设有支撑部136,所述连接件连接支撑部136和连接套52,以使所述连接套52固定于胆内进水管51与进水外管13的连接处。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6、17和19所示,所述连接件包括叉扣 53和长连接柱54,所述叉扣53叉接于连接套52,所述长连接柱54连接所述叉扣53与支撑部136。
可选地,所述叉扣53包括固定基部532、及连接于固定基部532的U形叉531,所述连接套52的侧面设有限位叉槽521,所述U形叉531叉接在限位叉槽521内,所述长连接柱54连接固定基部532和支撑部136。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长连接柱54可选为螺栓或连接销等。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6、17和19所示,所述出水内管12的内管壁面的上端形成有内限位台阶,所述胆内出水管20的下端设该内限位台阶处。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的,如图16、17和19所示,所述进水外管13的外管壁面的上端形成有外限位台阶,所述胆内进水管51的下端设该外限位台阶处。
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以上实施例中的连接水管10的结构形式,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其他形式使所述连接水管10具有向内胆200内送水的进水通道14和将内胆200内的水送出的出水通道,如可在连接水管10内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直板状、或弧形、或S形分隔板,以在连接水管10内分隔形成进水通道14和出水通道;且可在该连接水管10的下端设有与出水通道连通的出水接口112,所述出水接口112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水管10的长度方向一致;且该连接水管10上设有与进水通道14连通的侧进水口 131;等等。
可以理解,对于以上实施例中的水管组件100,还需要解决进水防电墙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4、5和9,或16-19所示,所述水管组件100还包括外置进水管80,所述外置进水管80设于连接水管10(以下以连接水管10包括连接基部11、出水内管12和进水外管13为例进行说明)外,所述外置进水管80具有与进水流道81连通的进水流道81。
具体的,所述进水流道81与侧进水口131连通,以通过侧进水口131与进水通道14连通。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进水外管13外设置具有进水流道81 的外置进水管80,可在内胆200外形成水电阻,以在内胆200外形成进水防电墙结构,从而一方面可避免在内胆200内设置进水防电墙结构,以节省胆内空间;另一方面还可便于使送水孔132靠近内胆200的底部设置,以在向内胆200内送水时,送到内胆200的底部,以形成水温分层,这样可利用热水的分层原理,使内胆200底部的冷水将内胆200顶部的热水依次从胆内出水管20挤出内胆200,从而可提高热水器1000的热水输出率。
进一步地,如图14或18所示,所述进水流道81迂回延伸或回转延伸。如此,可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在有限体积下有效增长进水流道81的总长度,以便于增大水路电阻,防漏电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如图4、5和9,或16-19所示,所述外置进水管80设于所述进水外管13的一侧。
如此,通过使外置进水管80设于进水外管13的一侧,可便于使该水管组件100的整体结构形式与现有技术中分别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整体结构形式一致或相似,以便于采用现有共用部件,以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还可以便于组装外置进水管80和进水水管(当两者分体设置时)。
进一步地,如图4、5和9,或16-19所示,所述外置进水管80包括水管主体82和转向头83,所述水管主体82具有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即大于或等于两个)分流道821,所述水管主体82的一端连接于进水外管13,其中一所述分流道821与侧进水口131连通;所述转向头83安装于水管主体 82的另一端,所述转向头83内设有转向流道831,所述转向流道831连通两个所述分流道821,以使其中一所述分流道821内的水转向后流至另一所述分流道821,以形成回转延伸的进水流道81。
如此,通过将外置进水管80分为水管主体82和转向头83等部分,并使水管主体82具有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分流道821,转向头83具有连通两个分流道821的转向流道831以使其转向,从而可形成回转延伸的进水流道81。而且,还可降低制作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4、5和9,或16-19所示,所述水管主体82包括多个分管体,每一个所述分管体内设有一个分流道821。如此,可降低水管主体82 的制作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4、5和9,或16-19所示,多个所述分管体一体设置。具体的,相邻分管体的管壁一体设置。如此,可简化组装过程。
可以理解,所述分流道821的数量通常多于转向流道831的数量。可根据分流道821的数量、进水接口86的位置、进水的初始流向等因素来设计所述转向流道831与分流道821,下文举例进行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水管主体82或转向头83上设置进水接口86(该进水接口86与其中一分流道821连通),以用于与外部供水管连接,以使外部供水通过进水接口86进入进水流道81内,并通过该进水流道81流入进水通道14,下文分别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进水接口86设在转向头83的设计,对于与进水接口86连通的分流道821,不必再与转向流道831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5和9所示,所述外置进水管80还包括进水接口86,所述进水接口86位于所述转向头83的下侧,并连接于所述转向头83,所述转向头83还具有连通所述进水接口86与其中一所述分流道821的转向连接流道832。
可以理解,由于进水接口86设在转向头83上,则进水流道81的初始进水方向为朝向连接基部11的方向,则可将分流道821的数量设置为大于或等于3的奇数个,如3或5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5和9所示,所述分流道821设有三个,并分别为第一流道821a、第二流道821b、及与侧进水口131连通第三流道821c,所述转向连接流道832连通进水接口86与第一流道821a,所述转向流道831设有一个,以连通第二流道821b和第三流道821c;所述第一流道821a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道821b的另一端连通。相应地,所述水管主体82包括三个分管体,每个分管体内设有一分流道821;可选地,既可以采用“两个分管体在上,一个分管体在下”的方式排列,也可采用“一个分管体在上,两个分管体在下”的方式排列。
可以理解,若分流道821设有5个时,则相应增加一个转向流道831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4、5和9所示,所述进水外管13外凸设有进水凸部137,所述水管主体82连接于进水凸部137,所述进水凸部137具有连通侧进水口 131与第三流道821c的入水流道1371、及连通所述第一流道821a的另一端与第二流道821b的另一端的转道流道1372。
如此,进水接口86、第一流道821a、转道流道1372、第二流道821b、转向流道831及第三流道821c等形成回转延伸的进水流道81。
可选地,所述水管主体82的一端可插设入进水凸部137内,以提高连接可靠性。
可选地,可通过热熔焊接连接水管10主体与进水凸部137。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参阅图4、5和9,可使所述进水接口86位于水管主体82的下侧,并连接于所述水管主体82,所述进水接口86与其中一分流道821连通。
可以理解,与进水接口86连通的分流道821既可以向靠近连接基部11 的方向延伸,以使进水流道81的初始进水方向为朝向连接基部11的方向,此时可将分流道821的数量设置为大于或等于3的奇数个,如3或5等。与进水接口86连通的分流道821也可以向靠近转向头83的方向延伸,以使进水流道81的初始进水方向为朝向转向头83的方向,此时可将分流道821的数量设置为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个,如2或4等,且所述转向流道831的数量比分流道821的数量少一个。
如,如图16-19所示,可使所述分流道821设有两个,所述转向流道831 设有一个,以连通该两个分流道821,且其中一个与进水接头连通,另一个与侧进水口13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以上实施例,特别当分流道821和分流管的数量较少时,如2或3个时,可使水管主体82与进水外管13一体设置,以减少组装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流道81的总长度大于或等于 10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300毫米,如可取110毫米、120毫米、130毫米、 140毫米、150毫米、160毫米、170毫米、180毫米、190毫米、200毫米、 210毫米、220毫米、230毫米、240毫米、250毫米、260毫米、270毫米、 280毫米或290毫米。
可以理解,由水电阻计算公式R=ρL/S,及泄漏时,泄漏电流计算公式 I=U/R,其中,ρ为1250Ωm,U通常为220V,可知,当进水流道81的总长度越小时,为使泄漏电流满足国家标准,则进水流道81的内径或等效内径也越小,不利于提高水流量;当进水流道81的总长度越大时,则在使泄漏电流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可增大进水流道81的直径或等效直径,以提高水流量;故而,需要使进水流道81的总长度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如使进水流道81 的总长度大于或等于12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250毫米。
进一步地,可使进水流道81的内径或等效内径大于或等于3.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8毫米。如此,不仅可使泄漏电流的范围在1.69-8.84mA,以满足国家标准;还可使进水流道81具有较大的水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以上实施例,可使出水接头与进水接头的位置,与现有技术中分别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位置一致,以能够采用现有防电墙罩,从而可节省新开防电墙罩模具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设置外置进水管80,如可使外置进水管80弯曲或折弯设置,以迂回于连接水管10周侧的进水流道81;等等。
可以理解,相较于以上实施例中的水管组件100,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地实施例中,还需要解决水流量监控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4、5、8、9和12所示,所述水管组件100还包括流量传感器90,所述流量传感器90包括设于进水流道81内的磁性转子91、及设于所述外置进水管80外的霍尔元件92。具体的,所述霍尔元件92位于磁性转子91的转动轴线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磁性转子91采用磁性材料,如磁铁等,制成,其具有磁性。当进水流道81内的水流动时,会带动磁性转子91转动,磁性转子91转动时磁极的变化可以被霍尔元件92感应到,从而可以发送反馈信号至热水器1000 的控制单元,从而可实现对进水流道81内的水流量进行监控,以使得控制单元可以实现用水量统计、出水断电功能等。而且,还可以提示用户定时清理整机等。
在具体应用时,所述流量传感器90既可以设置在水管主体82上,此时,可使磁性转子91设置在其中一分流道821内,霍尔元件92设于水管主体82 外;所述流量传感器90也可以设置在转向头83上,此时,可使磁性转子91 设置在转向流道831或转向连接流道832内,霍尔元件92设于转向头83外。
具体的,如图4、5、8、9和12所示,所述磁性转子91设置在转向流道 831内,所述霍尔元件92设于转向头83外。
进一步,如图4、5、8、9和12所示,所述转向连接流道832包括延伸方向与水管主体82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流段8321、及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水接口86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二流段8322,所述第一流段8321与第二流段8322相交且连通,所述第一流段8321与一所述分流道821连通,所述第二流段8322与进水接口86连通。如此,可使进水接口86内的水经第二流段8322和第一流段8321转向后送入分流道821内。
进一步,如图4、5、8、9和12所示,所述磁性转子91设于所述第二流段8322内。
进一步,如图4、5、8、9和12所示,所述外置进水管80还包括堵头84,所述转向头83上还具有与第二流段8322连通的安装口833,所述安装口833 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流段8322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磁性转子91用于经所述安装口833安装在第二流段8322内,所述堵头84密封连接于安装口 833。如此,可使得磁性转子91的安装变得简单、方便。
具体的,所述堵头84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口833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以使堵头84与安装口833螺纹连接。
进一步,如图4、5、8、9和12所示,所述第二流段8322内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堵头84包括止抵凸柱841,所述磁性转子91的一端限位于限位台阶处,所述止抵凸柱841抵接于磁性转子91的另一端。如此,可使磁性转子 91限位在第二流段8322内。
进一步,如图4、5、8、9和12所示,所述转向头83包括转向柱834、及凸设于转向柱834一侧的连接柱835,所述进水接口86连接于转向柱834 的下端,所述安装口833和第二流段8322均设于转向柱834,所述霍尔元件 92设在转向柱834外;所述连接柱835与水管主体82连接。具体的,既可以使所述第一流道821a段与转向流道831均设于连接柱835,也可以使所述第一流道821a段与转向流道831均部分设于连接柱835、部分设于转向柱834,还可以使所述第一流道821a段部分设于连接柱835、部分设于转向柱834,但所述转向流道831设于连接柱835,等等。
如此,可便于转向头83与水管主体82连接。
具体的,所述转向流道831既可以设置为U形流道,也可设置为汇流槽,等。
进一步,如图4、5、8、9和12所示,所述转向柱834的一侧形成有安装平面8341,所述霍尔元件92安装在安装平面8341上。如此,可便于安装霍尔元件92,且可提高霍尔元件92的安装可靠性。
具体的,所述安装平面8341设于转向柱834的背离连接基部11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转向柱834的表面凸设有固定柱,所述霍尔元件92连接于该固定柱。
可选地,所述固定柱设有两个,并分别设于转向柱834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固定柱为螺孔柱。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磁性转子91设在第一流段8321 内,并在转向头83的侧面上设置侧装入口,以安装该磁性转子91;并使霍尔元件92设在转向头83的上端。
需要指出的是,在部分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流量传感器90。
可以理解,对于以上实施例中的水管组件100,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地实施例中,还需要解决连接水管10容易受损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2、4、5、8、9和12所示,所述外置进水管80还包括辅助固定脚85,所述辅助固定脚85用于与热水器1000的外壳连接。
具体的,所述辅助固定脚85可设于水管主体82上或转向头83上。
如此,通过在外置进水管80上增设辅助固定脚85与热水器1000的外壳连接,可增加水管组件100与内胆200和外壳的连接强度、稳定性,可降低连接水管10被扭损、及外置进水管80与连接水管10连接处开裂的风险,从而可增加水管组件100和热水器10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2、4、5、8、9和12所示,所述外置进水管80设于连接水管10的一侧,所述辅助固定脚85位于所述外置进水管80的远离连接水管10的一端。
具体的,所述辅助固定脚85既可以设于水管主体82的远离连接水管10 的一端,也可以设于转向头83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4、5、8、9和12 所示,所述辅助固定脚85设于转向头83。
如此,使辅助固定脚85与外壳的连接位置远离连接水管10。
具体的,如图2、4、5、8、9和12所示,所述辅助固定脚85设于转向头83的转向柱834。
进一步地,如图2、4、5、8、9和12所示,所述辅助固定脚85设于所述转向柱834的远离连接水管10的一侧。如此,一方面可使辅助固定脚85 与外壳的连接位置更加远离连接水管10,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安装干涉,以便于连接辅助固定脚85与外壳。
具体的,所述辅助固定脚85设于所述转向柱834的上端。
具体的,所述辅助固定脚85位于安装平面8341的上方。
进一步地,如图2、4、5、8、9和12所示,所述辅助固定脚85与转向柱834一体设置。如此,一方面可简化结构,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相应组装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固定脚85呈板状设置。如此,可便于简化结构,以便于与外壳连接。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辅助固定脚85设置为块状或柱状等,如使辅助固定脚85为螺孔柱等。
可选地,所述辅助固定脚85与转向柱834之间还设有连接筋。
进一步地,如图2、4、5、8、9和12所示,所述辅助固定脚85上设有螺钉过孔(图未标)。具体的,螺钉穿过螺钉过孔而连接辅助固定脚85于外壳。
如此,可使辅助固定脚85与外壳的连接变得简单、方便,且连接牢固。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连接辅助固定脚85与外壳,如使辅助固定脚85上设有用于与外壳卡接的卡扣结构,以通过卡接结构连接辅助固定脚85与外壳;等。
可以理解,对于以上实施例中的水管组件100,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地实施例中,还需要考虑连接水管10与内胆200连接的问题。
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时,所述内胆200上通常在通水口处设置有水管接头210,所述连接水管10通过水管接头210和通水口伸入内胆200内,且所述连接水管10会与水管接头210连接,以使所述连接水管10固定于内胆 200,下文将基于水管接头210对水管组件100与内胆200的连接问题作进一步地说明。
进一步地,如图2-7、9和11所示,所述水管组件100还包括转接头60,所述转接头60设于连接水管10外,所述转接头60包括与连接水管10密封连接的第一转接段61、及连接于第一转接段61一端的第二转接段62,所述第二转接段62用于与水管接头210密封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转接段61与进水外管13(该部分内容以连接水管10 包括连接基部11、出水内管12和进水外管13为例进行说明)密封连接。
具体的,通过第一转接段61密封连接在连接水管10外,可防止内胆200 内胆200水从第一转接段61与连接水管10的连接处泄漏;通过使第二转接段62与水管接头210密封连接,可防止内胆200内胆200水从第二转接段62 与水管接头210的连接处泄漏,从而可实现防止内胆200内的泄漏。
如此,通过增设转接头60来连接内胆200的水管接头210和连接水管10,可降低两者的连接难度,有利于提高连接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进水外管13包括安装段133和送水段134”的方案来说,所述第一转接段61与安装段133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7、9和11所示,所述第二转接段62的内径大于第一转接段61的内径,所述第二转接段62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以用于与水管接头210螺纹连接。
具体的,所述水管接头210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组装时,可通过旋转转接头60来使第二转接段62与水管接头210螺纹连接,以使转接头60固定在内胆200上。
如此,通过在第二转接段62的内表面设置内螺纹,使其与水管接头210 螺纹连接,不仅可使转接头60与水管接头210的连接变得简单、方便、连接牢固,且还有利于提高连接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基于工艺需要,内胆200的内部一般需做搪瓷处理的,搪瓷处理后需要高温固化,温度高达800℃以上。由于内胆 200内部搪瓷的流动性,会导致水管接头210的内壁面凹凸不平,这样就不利于连接水管10与水管接头210径向密封连接。
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转接头60,并使转接头60的第二转接段62 的内壁面与水管接头210的外周面螺纹连接,可使连接水管10与水管接头210 的连接不会受水管接头210内壁面的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2-7、9和11所示,所述水管组件100还包括第一环形密封件55,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55用于设于第一转接段61的端面与水管接头 210的接头端面之间。
具体的,所述第一环形密封件55设于进水外管13外。
可以理解,由于第二转接段62的内径大于第一转接段61的内径,可使得第一转接段61与第二转接段6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即第一转接段61的端面;从而可使得第一转接段61的端面与水管接头210的接头端面抵接,并可在该两个端面之间设置第一环形密封件55,从而可形成端面密封,进而可形成螺纹连接加端面密封的连接结构。
换而言之,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转接段62的内壁面与水管接头210的外周面螺纹连接实现紧固功能,并通过端面密封实现密封功能,即使得密封功能和紧固功能分开。
具体的,所述第一环形件为密封垫,如橡胶密封垫等。
进一步地,如图2-7、9和11所示,所述水管组件100还包括第二环形密封件56,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56设于第一转接段61的内管壁面与连接水管 10的外管壁面之间。
如此,通过在第一转接段61的内管壁面与连接水管10的外管壁面之间设置第二环形密封件56,可实现径向密封。
具体的,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56设于第一转接段61的内管壁面与进水外管13的外管壁面之间。
具体的,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56可选地密封圈,如O型圈等。
进一步地,如图2-7、9和11所示,所述连接水管10的外管壁面设有环形容置槽138,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56设于环形容置槽138内。具体的,所述环形容置槽138设于进水外管13的外管壁面。
如此,可便于对第二环形密封件56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如图2-7、9和11所示,所述第二环形密封件56在连接水管 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即大于或等于2个),如可取2、3或4个等。
具体的,所述环形容置槽138在连接水管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即大于或等于2个),每一所述环形容置槽138均设有一第二环形密封件 56。
进一步地,如图2-7、9和11所示,所述连接水管10的外管壁面凸设有第一连接凸部139,所述第一转接段61的外管壁面凸设有第二连接凸部611,所述第一转接段61抵接于第一连接凸部139,且所述第二连接凸部611与第一连接凸部139连接,以使所述连接水管10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接段61。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设于进水外管13的外管壁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转接段61设于水管接头210与水管接头210之间,第一转接段61的上端面与水管接头210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一转接段61的下端面与第一连接凸部139的侧面抵接。
具体的,所述转接头60通过第一转接段61固定连接于内胆200的水管接头210,所述连接水管10通过第二转接段62连接于转接头60,从而使连接水管10固定连接于内胆200。
而且,通过在连接水管10的外管壁面凸设第一连接凸部139,并在所述第一转接段61的外管壁面凸设第二连接凸部611,从而可通过连接第一连接凸部139于第二连接凸部611来实现连接转接头60与连接水管10,从而可降低连接难度。
进一步地,如图2-7、9和1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凸部611设于第一转接段61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凸部611与第一连接凸部139抵接。如此,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小型化设计,另一方面可提高连接稳定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第二连接凸部611设于第一转接段61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凸部611与第一连接凸部139之间具有间隔。
进一步地,如图2-7、9和1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为环形,和/ 或,所述第二连接凸部611为环形。如此,可简化设计。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第一连接凸部139包括呈环形分布的多个第一凸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凸部611包括呈环形分布的多个第二凸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7、9和11所示,所述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为环形,且所述第二连接凸部611为环形。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头60采用耐腐蚀性的材料(如不锈钢等)制成;或者,所述转接头60的表面设有耐腐蚀层(如在(Q235)钢制成的转接头60 表面镀镍和/或铬,或者,在锌合金制成的转接头60表面镀镍和/或铬,等)。
如此,可提高转接头60的防腐蚀性,以提高使用寿命。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与第二连接凸部611之间的连接形式有多种,以下举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如图2-7、9、11和13所示,所述水管组件100还包括卡接件 70,所述卡接件7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与第二连接凸部611,即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611通过所述卡接件70连接。
如此,通过卡接件70连接第一连接凸部139与第二连接凸部611,可实现快速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70为卡箍。
具体来说,如图2-7、9、11和13所示,所述卡接件70包括连接基片71、及分别连接于连接基片71的两端的两个卡接弹片72,所述卡接弹片72上设有沿所述卡接弹片7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接孔721,两所述卡接弹片72分别设于连接水管10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与第二连接凸部611卡接在卡接孔721内。
具体的,两所述卡接弹片72分别设于进水外管13的两侧。
具体的,既可以使每一卡接弹片72上设置一卡接孔721,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与第二连接凸部611均卡接在该卡接孔721内;也可使每一卡接弹片72上均设置有两个卡接孔721,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与第二连接凸部611 分别卡接在该两个卡接孔721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7、9、11和13所示,每一卡接弹片72上设置一卡接孔721。
具体的,两所述卡接弹片72分别抵接于连接水管10的两侧。
装配时,外力将两卡接弹片72张开,从而使第一连接凸部139与第二连接凸部611卡接在卡接孔721内,两所述卡接弹片7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并分别抵接于连接水管10的两侧,从而主要在连接水管10的长度方向 (即轴向)上对第一连接凸部139与第二连接凸部611限位。
进一步地,如图2-7、9、11和13所示,所述卡接弹片72包括连接于连接基片71的弹性支撑段722、及与弹性支撑段722连接的卡接段723,所述卡接段723呈弧形设置,所述卡接段723弹性抵接在第一转接段61和连接水管10外。
如此,通过使卡接段723呈弧形设置,可增强对第一转接段61和连接水管10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2-7、9、11和13所示,所述卡接段723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卡接孔721两侧的第一卡接子段7231和第二卡接子段7232,所述第一卡接子段7231的直径大于第二卡接子段7232的直径,以使所述第一卡接子段7231 适配设于第一转接段61外,所述第二卡接子段7232适配设于连接水管10外。
具体的,可以理解,由于所述第一转接段61设于连接水管10外,则第一转接段61的外径或等效外径大于连接水管10的外径,所以为提高适配性,使第一卡接子段7231的直径大于第二卡接子段7232的直径。
如图2-7、9、11和13所示,所述第一卡接子段7231位于第二卡接子段 7232的上方。
进一步地,如图2-7、9、11和13所示,所述第二卡接子段7232的侧缘设有第一侧压片7233,所述第一侧压片7233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和/或,所述第一卡接子段7231的侧缘设于第二侧压片,所述第二侧压片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611。
如此,一方面可提高第一卡接子段7231和/或第二卡接子段7232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也可提高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子段7232的侧缘设有第一侧压片7233,所述第一侧压片7233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
进一步地,如图2-7、9、11和13所示,所述连接水管10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位卡接件70转动;和/或,所述第一转接段61 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位卡接件70转动。
如此,可防止卡接件70与连接水管10和转接头60相对转动,从而可实现防止连接水管10和转接头60相对转动,以实现对连接水管10与转接头60 完全限位。
在具体应用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或第二限位部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以下举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如图2-7、9、11和13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凸设于连接水管10的外管壁面的两个第一限位板13a,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13a在所述连接水管10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13a均位于两个弹性支撑段722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13a与其中一个弹性支撑段722 抵接,另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13a与另一个弹性支撑段722抵接,以用于限位所述卡接件70转动。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板13a设于进水外管13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板13a还连接于第一连接凸部139,以增强结构强度。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设于连接水管10的外管壁面的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设于两个弹性支撑段722之间,该第一限位凸块的两个侧面分别(用于)与两弹性支撑段722抵接,以用于限位所述卡接件70转动;等等。
同样地,也可使第二限位部包括凸设于第一转接段61的外管壁面的两个第一限位板13a;或者,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凸设于第一转接段61的外管壁面的第二限位块。
进一步地,如图2-7、9、11和13所示,所述卡接弹片72还包括连接于卡接段723的导向段724,所述导向段724向远离另一所述卡接弹片72的方向倾斜延伸。如此,可便于装配卡接件70。
可以理解,相较于以打螺钉的方式连接第一连接凸部139与第二连接凸部611,通过以上卡接件70连接第一连接凸部139与第二连接凸部611,可实现快速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2-7、9、11和13所示,所述卡接件7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基片71或卡接弹片72上的插接片725,所述插接片725用于与漏电保护装置连接。
具体的,所述插接片725可用于接漏电保护指示灯。
如此,可提高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所述插接片725设于卡接孔721的靠近连接基片71的侧缘,或者,所述插接片725设于连接基片71的下侧缘。
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其他方式连接第一连接凸部139 与第二连接凸部611,如可使所述水管组件100还包括紧固件(如螺钉或连接销等),所述紧固件连接第一连接凸部139与第二连接凸部611;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卡接件70设置为其他结构形式。
如在卡接件70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所述卡接件70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水管10的两侧的第一卡接半环73和第二卡接半环74,所述第一卡接半环73具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半环74具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凸部139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611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所述第一卡接半环7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半环74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或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接半环7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卡接半环74的第二端通过卡接结构连接。
具体的,如图22所示,所述第一卡接半环7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卡接半环74的第二端其中之一设有倒扣731,另一设有卡孔,所述倒扣731卡接在该卡孔内。
可选地,如图22所示,所述第一卡接半环7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半环74的第一端可通过锁螺钉结构或卡接结构等,实现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其他方式使第一转接段61与连接水管10连接,如可使所述第一转接段61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水管10的外管壁面设有外螺纹,以使所述第一转接段61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水管10外;等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通过转接头60连接内胆200上水管接头210与连接水管10的方案,也可应用于现有技术中的单个进水管或出水管与内胆200 上水管接头210的连接,其并不存在无法克服的障碍,即,使连接水管10为单独的进水管或出水管即可,相应地,内胆200上的通水口为胆上进水口或胆上出水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可选地,在以上部分实施例中,可使胆内出水管20 包括金属外管22和设于金属外管22内的塑料内管2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20和2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未设置导流件和流量传感器90。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水管主体82包括三个分管体,每个分管体内设有一分流道821,且其中两个分管体在上,剩余一个分管体在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70采用包括第一卡接半环73和第二卡接半环74的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水管组件,用于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组件包括:
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伸入内胆的水管接头内,所述连接水管的外管壁面凸设有第一连接凸部;
转接头,所述转接头设于所述连接水管外,所述转接头包括与所述连接水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转接段、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接段一端的第二转接段,所述第一转接段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所述第一转接段的外管壁面凸设有第二连接凸部;所述第二转接段用于与所述水管接头密封连接;以及
卡接件,所述第一连接凸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通过所述卡接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设于所述第一转接段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凸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连接基片、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基片的两端的两个卡接弹片,所述卡接弹片上设有沿所述卡接弹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接孔,两所述卡接弹片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水管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凸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卡接在所述卡接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弹片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基片的弹性支撑段、及与所述弹性支撑段连接的卡接段,所述卡接段呈弧形设置,所述卡接段弹性抵接在所述第一转接段和所述连接水管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段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卡接孔两侧的第一卡接子段和第二卡接子段,所述第一卡接子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卡接子段的直径,以使所述第一卡接子段适配设于所述第一转接段外,所述第二卡接子段适配设于所述连接水管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子段的侧缘设有第一侧压片,所述第一侧压片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和/或,
所述第一卡接子段的侧缘设于第二侧压片,所述第二侧压片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水管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位所述卡接件转动;和/或,
所述第一转接段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位所述卡接件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凸设于所述连接水管的外管壁面的两个第一限位板,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在所述连接水管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板均位于两个所述弹性支撑段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其中一个所述弹性支撑段抵接,另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板与另一个所述弹性支撑段抵接,以用于限位所述卡接件转动;或者,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凸设于所述连接水管的外管壁面的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设于两个所述弹性支撑段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的两个侧面分别用于与两个所述弹性支撑段抵接,以用于限位所述卡接件转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弹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卡接段的导向段,所述导向段向远离另一所述卡接弹片的方向倾斜延伸。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基片或所述卡接弹片上的插接片,所述插接片用于与漏电保护装置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片设于所述卡接孔的靠近所述连接基片的侧缘,或者,所述插接片设于所述连接基片的下侧缘。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水管的两侧的第一卡接半环和第二卡接半环,所述第一卡接半环具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半环具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凸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凸部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内;所述第一卡接半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半环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或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卡接半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卡接半环的第二端通过卡接结构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转接段的内径,所述第二转接段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以用于与内胆的水管接头螺纹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为环形,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凸部为环形。
15.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采用耐腐蚀性的材料制成;或者,
所述转接头的表面设有耐腐蚀层。
16.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水管包括:
连接基部,所述连接基部具有出水通孔;
出水内管,所述出水内管的一端一体设于所述连接基部,所述出水内管与所述出水通孔连通;
进水外管,所述进水外管的一端一体设于所述连接基部,所述进水外管位于所述出水内管外,所述进水外管、所述出水内管以及所述连接基部之间形成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外管上设有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的侧进水口;所述第一转接段与所述进水外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凸部凸设于所述进水外管的外管壁面。
17.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包括:
内胆,所述内胆具有通水口;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管组件,所述水管组件设于所述通水口处。
CN202120121860.6U 2021-01-15 2021-01-15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Active CN214949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1860.6U CN214949829U (zh) 2021-01-15 2021-01-15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1860.6U CN214949829U (zh) 2021-01-15 2021-01-15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9829U true CN214949829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79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21860.6U Active CN214949829U (zh) 2021-01-15 2021-01-15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9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62886U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215523765U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112682962A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214949829U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215062885U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214276166U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214276167U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214307639U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214307637U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114763939A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213313733U (zh) 水龙头净水器及其主机
CN213236247U (zh) 双把龙头
CN105757280A (zh) 一种带隔电墙的多功能混水阀
CN218625525U (zh) 三水路水龙头
CN217422474U (zh) 一种组合连接式的不锈钢水管
CN214889147U (zh) 一种双层隔热多头出水的淋浴龙头
CN219639740U (zh) 一种非接触式加热器管路连接结构
CN213625853U (zh) 一种多功能拼接的埋墙组装阀
CN210686471U (zh) 一种户用电动喷射泵扩散管
CN217815464U (zh) 软管组件及龙头
CN204004581U (zh) 水龙头组件
CN212903420U (zh) 一种应用于管道的流量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20818102U (zh) 一种前置控温热水器系统
CN212203186U (zh) 一种新型切换阀
CN214305897U (zh) 一种水管用快速防堵的堵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