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9021U - 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9021U
CN214949021U CN202121155287.7U CN202121155287U CN214949021U CN 214949021 U CN214949021 U CN 214949021U CN 202121155287 U CN202121155287 U CN 202121155287U CN 214949021 U CN214949021 U CN 214949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burner
annular
smal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52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斌强
翁速峰
李修福
许望明
伍笑天
伍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nd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nd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nd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nd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52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9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9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9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包括引射管及头部,所述头部设置有环形的火盖形成一圈均匀的连通燃气混合腔的开口向上的环形火孔通道,所述环形火孔通道的轴线与火盖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α为45°~65°,所述环形火孔通道的上口部为环形火孔,所述火盖的中空部分为二次空气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燃气燃烧更充分,降低烟气负面影响的同时提高热效率,更环保节能。

Description

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具,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烹饪过程中重要的厨房器具,而燃烧器则是燃气灶实现烹饪目的的重要装置。热效率和干烟气中CO浓度是家用燃气灶的两个重要指标,以大气式嵌入式灶为例,国家标准GB16410-2020《家用燃气灶具》规定,热效率≥55%,干烟气中CO浓度≤0.05%;GB30720-2014 《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规定,一级能效热效率≥63%;团体标准T/CNHA1023-2020《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家用燃气灶具》规定,先进水平要求热效率≥70% ,干烟气中CO浓度≤0.03%。因此,如何使燃气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烟气的排放、提升灶具热效率,非常重要。
相较于直火以及旋流火,环形火在提高以上性能时更具优势。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871626U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环火旋流燃烧器,环形火盖与燃烧器盖之间有缝隙形成开口向上的环形火孔通道,环形火孔通道内燃烧器盖开设有旋转对称且均布的若干直条形缝隙出气孔,火焰呈环形且窄瘦,二次空气可以从火焰两侧充分补充,使燃气燃烧更充分,烟气中C0含量有所降低,还可降低火焰对火盖的热传导和辐射传热,提升热负荷。但是其开设有若干直条形缝隙出气孔的燃烧器盖结构,增加了燃气的流动阻力,减弱了燃烧器的引风性能,燃气燃烧造成烟气中的C0浓度仍较高,而且燃烧器盖形状较复杂,加工工艺繁琐,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的环形薄火燃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包括引射管及头部,所述头部设置有环形的火盖形成一圈均匀的连通燃气混合腔的开口向上的环形火孔通道,所述环形火孔通道的轴线与火盖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α为45°~ 65°,所述环形火孔通道的上口部为环形火孔,所述火盖的中空部分为二次空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火孔通道的轴线与火盖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α为60°。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还包括环形的燃烧器盖,所述燃烧器盖内高外低,所述环形火孔通道为燃烧器盖与火盖之间的均匀间隙。
进一步地,上述燃烧器中心部位还装有小火燃烧器,所述火盖与小火燃烧器之间设有空隙为二次空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小火燃烧器包括小火引射管和小火燃烧器头部,所述小火燃烧器头部设置有环形的小火盖形成一圈均匀的连通燃气混合腔的开口向上的小火环形火孔通道,所述小火环形火孔通道的轴线与小火盖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为20°~ 60°,所述小火环形火孔通道的上口部为小火环形火孔,所述小火盖的中空部分为二次空气通道。
进一步地,小火环形火孔通道的轴线与环形火盖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为40°。
进一步地,所述小火燃烧器头部还包括环形的小火燃烧器盖,所述小火燃烧器盖内高外低,所述小火环形火孔通道为小火燃烧器盖与小火盖之间的均匀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小火燃烧器头部还包括环形的小火盖外环,所述小火环形火孔通道为小火盖外环与小火盖之间的均匀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小火盖开有两条引火槽。
进一步地,所述小火燃烧器为直火小火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化了燃烧器盖的结构,取消了条形缝隙孔,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燃烧器引风能力,结合环形火孔角度的优化,火焰形式采用环形薄火,使燃气燃烧更充分,降低烟气负面影响的同时提高热效率,更环保节能。燃烧器采用主火、小火双环形薄火,环形火盖、燃烧器盖使用薄板冷冲工艺,可套材,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薄火主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薄火主燃烧器及小火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薄火主燃烧器及另一小火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环形薄火主燃烧器,完全上进风燃烧器,包括主引射管11及头部,所述头部包括盘状的主燃烧器座12、环形的主燃烧器盖13和环形的主火盖14,主燃烧器盖13和主火盖14分别与主燃烧器座12的外沿和内圈密封配合,主燃烧器座12、主燃烧器盖13和主火盖14合围成燃气混合腔15,主燃烧器盖13和主火盖14之间的均匀间隙为主环形火孔通道16,主环形火孔通道16连通燃气混合腔15,主环形火孔通道16的上口部为整圈的主环形火孔17。主火盖14的中空部分为二次空气通道一18;主燃烧器盖13内高外低,方便从燃烧器的四周向主环形火孔17补充二次空气。主引射管11布置在主燃烧器座12下方,燃气与一次空气沿切线方向进入燃气混合腔15,充分混合后再从主环形火孔通道16的主环形火孔17喷出燃烧,燃烧火焰呈向上环形薄火形式,二次空气可以从火焰两侧充分补充,二次空气分别从燃烧器四周及二次空气通道一18进行补充,使燃气燃烧更充分,降低烟气中C0含量,主环形火孔17位于上方,火焰较窄,不与主火盖14贴合,因此火焰对主火盖14的热传导和辐射传热降低,对燃烧器下方的辐射传热也减少,燃烧器下方各零部件的温升较一般燃烧器下降明显,提升热效率的同时还提升灶具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火焰角度由主环形火孔通道16决定,对燃气燃烧的性能影响很大,所述环形火孔通道16的轴线与主火盖14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α过小,火焰向上接触锅底面积更大,热效率提高的同时烟气含量也会更高;夹角α过大,火焰向上接触锅底面积变小,往外围散失的热量会更多,烟气含量下降的同时热效率将变得更低,为了均衡热效率与烟气中的C0浓度这两个重要指标,选择夹角α为45°~ 65°,60°为最优值。
如图2、图3所示,一种双环形薄火燃烧器,完全上进风燃烧器,包括上述的主燃烧器,还包括位于主燃烧器中心部位的小火燃烧器,小火燃烧器包括小火引射管21和小火燃烧器头部,所述小火燃烧器头部包括盘状的小火燃烧器座22、环形的小火燃烧器盖23和环形的小火盖24,小火燃烧器盖23和小火盖24分别与小火燃烧器座22的外沿和内圈密封配合,小火燃烧器座22、小火燃烧器盖23和小火盖24合围成小火燃气混合腔25,小火燃烧器盖23和小火盖24之间的均匀间隙为小火环形火孔通道26,小火环形火孔通道26连通燃气混合腔25,小火环形火孔通道26的上口部为整圈的小火环形火孔27。小火盖24的中空部分为二次空气通道二28,小火燃烧器与主燃烧器之间为二次空气通道一18;小火燃烧器盖23内高外低,方便从二次空气通道一18向小火环形火孔27补充二次空气。小火引射管21布置在小火燃烧器座22下方,燃气与一次空气沿切线方向进入小火燃气混合腔25,充分混合后再从小火环形火孔通道26的小火环形火孔27喷出燃烧,燃烧火焰呈环形薄火形式,二次空气可以从火焰两侧充分补充,二次空气分别从二次空气通道一18及二次空气通道二28进行补充(此时二次空气通道一18同时向主火及小火提供二次空气),使燃气燃烧更充分,与主燃烧器一样达到降低烟气含量、提升热效率的目的。与主燃烧器同理,小火环形火孔通道26的轴线与小火盖24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需要有限制,同时为了防止主火与小火相互干涉造成燃烧不充分,选择夹角β为20°~ 60°,40°为最优值。灶具点火针及热电偶布置在二次空气通道二28,小火盖24对应开设有两条引火槽29。经检测,热效率和干烟气中CO浓度两项指标完全满足并优越于国家标准要求及一级能效要求。
采用薄板冷冲工艺进行加工时,主燃烧器盖13的余料可用来加工小火燃烧器盖23或小火盖24,主火盖14的余料可用来加工小火盖24,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
如图4所示,上述小火燃烧器的小火燃烧器盖23可以替换为小火盖外环30,小火环形火孔通道26为小火盖外环30与小火盖24之间的均匀间隙,夹角α为60°,夹角β为55°。灶具点火针及热电偶布置在二次空气通道一18,小火盖24不需开引火槽,二次空气通道二28内还可以布置温度传感器31及传感器隔热套32,以辅助实现燃气灶防干烧或智能烹饪功能。所述传感器隔热套32,包括支座、支撑管、隔热套筒及压缩弹簧,所述隔热套筒可沿支撑管上下滑动。
一种燃烧器,主燃烧器采用上述的环形薄火燃烧器,小火燃烧器采用普通的直火小火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其它进风形式的燃烧器。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包括引射管及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设置有环形的火盖形成一圈均匀的连通燃气混合腔的开口向上的环形火孔通道,所述环形火孔通道的轴线与火盖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α为45°~ 65°,所述环形火孔通道的上口部为环形火孔,所述火盖的中空部分为二次空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火孔通道的轴线与火盖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α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还包括环形的燃烧器盖,所述燃烧器盖内高外低,所述环形火孔通道为燃烧器盖与火盖之间的均匀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心部位还装有小火燃烧器,所述火盖与小火燃烧器之间设有空隙为二次空气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燃烧器包括小火引射管和小火燃烧器头部,所述小火燃烧器头部设置有环形的小火盖形成一圈均匀的连通燃气混合腔的开口向上的小火环形火孔通道,所述小火环形火孔通道的轴线与小火盖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为20°~ 60°,所述小火环形火孔通道的上口部为小火环形火孔,所述小火盖的中空部分为二次空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环形火孔通道的轴线与小火盖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β为4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燃烧器头部还包括环形的小火燃烧器盖,所述小火燃烧器盖内高外低,所述小火环形火孔通道为小火燃烧器盖与小火盖之间的均匀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燃烧器头部还包括环形的小火盖外环,所述小火环形火孔通道为小火盖外环与小火盖之间的均匀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盖开有两条引火槽。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燃烧器为直火小火盖。
CN202121155287.7U 2021-05-27 2021-05-27 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 Active CN214949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5287.7U CN214949021U (zh) 2021-05-27 2021-05-27 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5287.7U CN214949021U (zh) 2021-05-27 2021-05-27 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9021U true CN214949021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9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5287.7U Active CN214949021U (zh) 2021-05-27 2021-05-27 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90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77835Y (zh) 一种燃气灶外环火盖
CN110410785B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111878809B (zh) 一种基于tvc驻涡结构的家用燃气灶
CN201992654U (zh) 一种中心火盖及应用该中心火盖的节能燃烧器
CN214949021U (zh) 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
CN101556058B (zh) 通风塔式下进风燃气灶
CN201289080Y (zh) 防回火聚能节能炉头
CN113108282A (zh) 燃气灶环形薄火燃烧器
CN203464276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内喷式燃烧器
CN210165427U (zh) 一种农家用空气能节能回风灶
CN109869765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201110546Y (zh) 一种新型燃气灶燃烧器
CN110906330A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灶具及点火方法
CN213453754U (zh) 一种带有无定位分火器的燃气灶
CN212777332U (zh) 一体式二次空气大进气炉头
CN202253638U (zh) 设有二次进风道和双喷分火器的燃气灶头
CN211476013U (zh) 一种红外线节能猛火炉头及猛火灶
CN211781069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及灶具
CN210772326U (zh) 户外高压猛火燃气节能炉
CN211146485U (zh) 防水稳焰炉头
CN210772302U (zh) 一种高压猛火柴气两用节能炉
CN216010836U (zh) 一种猛火炉燃烧器
CN217737198U (zh) 一种灶具双旋火燃烧器
CN220750185U (zh) 一种用于灶具的火盖组件
CN208332329U (zh) 一种节能柴火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