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13993U - 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13993U
CN214913993U CN202120749101.4U CN202120749101U CN214913993U CN 214913993 U CN214913993 U CN 214913993U CN 202120749101 U CN202120749101 U CN 202120749101U CN 214913993 U CN214913993 U CN 214913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ewage
detection
filter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91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玉明
夏青
冯学俊
左远洋
王燕
孙龙海
高姣
莫开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yi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yi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yi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yi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491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13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13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13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污水泵的输入端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壳体侧壁并延伸至壳体外部,污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与过滤装置的进液端连接,过滤装置的出液端通过第二管道与检测装置的进液端连接,检测装置的出液端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内设置有电磁阀,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罐以及设置于检测罐内的污水监测模块,监控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信号传输器和电源,污水检测模块和信号传输器均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通过将监控设备设置于排水井外,利用污水泵将污水由排水井抽出并送入检测装置内对污水的进行检测,既实现了实时监测排水井内的水质等数据,又避免了污水浸泡,造成设备腐蚀,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未达到排放标椎的工业废水排入河流会导致水体污染,给城市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传统的排水井监控设备多设置于井内,经常会出现设备本体被污水浸泡的情况,不仅对监控设备的密封性能要求较高,同时长期浸泡在污水中会腐蚀监控设备,缩短监控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了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通过将监控设备设置于排水井外,利用污水泵将污水由排水井抽出并送入检测装置内对污水的进行检测,既实现了实时监测排水井内的水质等数据,又避免了污水浸泡,造成设备腐蚀的情况,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污水泵、过滤装置、检测装置和监控装置,污水泵的输入端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壳体侧壁并延伸至壳体外部,污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与过滤装置的进液端连接,过滤装置的出液端通过第二管道与检测装置的进液端连接,检测装置的出液端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内设置有电磁阀,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罐以及设置于检测罐内的污水监测模块,监控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信号传输器和电源,污水检测模块和信号传输器均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内筒、滤网、第一电机、钢丝绳和扣环,过滤罐内开设有过滤腔,内筒设置于过滤腔内,内筒的侧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过滤腔底壁嵌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内筒底部固定连接,滤网固定于内筒的内壁,过滤罐顶端开设有与过滤腔连通的观察孔,钢丝绳的一端通过观察孔伸入过滤腔内与滤网网口固定连接,扣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顶壁,且扣环位于过滤罐上方,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扣环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观察孔上方设置有防尘网。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罐内还设置有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一齿轮、分流总管、第二齿轮、齿轮盘、第三齿轮、橡胶辊轮和清洁液箱,检测罐内开设有检测腔,第二电机嵌于检测腔顶壁内,第一齿轮固定于第二电机的自由端,检测罐顶部开设有与检测腔连通的进水孔,齿轮盘设置于检测腔内,分流总管的一端与进水孔孔壁转动连接,分流总管的另一端与齿轮盘固定连接,齿轮盘内开设有分流支管,且分流总管与分流支管连通,分流总管管身上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检测腔侧壁上开设有齿轮槽,第三齿轮啮合设置于齿轮槽内,且第三齿轮与齿轮盘啮合连接,橡胶辊轮固定于第三齿轮底部且橡胶辊轮与检测腔侧壁贴合,检测罐的一侧还设置有清洁液箱,清洁液箱通过清洁液输送管与分流总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电源与太阳能板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水检测模块包括重金属离子传感器、PH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通过将监控设备设置于排水井外,利用污水泵将污水由排水井抽出并送入检测装置内对污水的进行检测,既实现了实时监测排水井内的水质等数据,又避免了污水浸泡,造成设备腐蚀的情况,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利用过滤装置将污水内较大的固体杂质过滤,从而提高了检测装置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在内筒内设置滤网,并将滤网通过扣环与壳体顶壁连接,使得操作人员提起扣环即可将滤网由内筒内拉出,方便了滤网的更换。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利用清洁装置对检测罐进行定期清理,有助于防止污水内的杂质在检测罐内壁堆积,减少人工清洗的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监控装置与污水监测模块的连线图。
图中:
1-壳体、2-污水泵、3-过滤装置、301-过滤罐、302-过滤腔、303-内筒、304-滤网、305-第一电机、306-钢丝绳、307-扣环、308-通孔、309-观察孔、4-检测装置、401-检测罐、4011-检测腔、4012-进水孔、4013-齿轮槽、402-污水监测模块、4021-重金属离子传感器、4022-PH传感器、4023-浊度传感器、4024-温度传感器、5-监控装置、501-中央处理器、502-信号传输器、503-电源、601-第二电机、602-第一齿轮、603-分流总管、604-第二齿轮、605-齿轮盘、606-第三齿轮、607-橡胶辊轮、608-清洁液箱、609-清洁液输送管、610-分流支管、7-进水管、8-出水管、9-第一管道、10-第二管道、11-电磁阀、12-太阳能板、13-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4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污水泵2、过滤装置3、检测装置4和监控装置5,进水管7的一端伸入排水井内,污水泵2的输入端与进水管7连接,进水管7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外部,污水泵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9与过滤装置3的进液端连接,过滤装置3的出液端通过第二管道10与检测装置4的进液端连接,检测装置4的出液端与出水管8连接,出水管8内设置有电磁阀11,检测装置4包括检测罐401以及设置于检测罐401内的污水监测模块402,监控装置5包括中央处理器501、信号传输器502和电源503,污水检测模块402和信号传输器502均与中央处理器501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501的型号为ZYJR-1,信号传输器502的型号为RFM63,使用时,进水管7伸入排水节点井中,污水泵2将排水井内的污水由进水管7抽出并由第一管道9排入过滤装置3内,过滤装置3将污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过滤后将污水送入检测装置4,检测装置4对污水内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中央处理器501进行数据处理,然后中央处理器501控制信号传输器502将结果发送至终端,最后污水由出水管8排出检测装置4,达到了既能实时监测排水井内的水质等数据,又能避免污水浸泡设备,造成设备腐蚀的情况,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为了防止污水内的杂质(如塑料片、石块、纸片等)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进一步的,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罐301、内筒303、滤网304、第一电机305、钢丝绳306和扣环307,过滤罐301内开设有过滤腔302,内筒303设置于过滤腔302内,内筒303的侧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308,过滤腔302底壁嵌有第一电机305,第一电机305的动力输出轴与内筒303底部固定连接,滤网304固定于内筒303的内壁,过滤罐301顶端开设有与过滤腔302连通的观察孔309,钢丝绳306的一端通过观察孔309伸入过滤腔302内与滤网304网口固定连接,扣环307固定于壳体1的顶壁,且扣环307位于过滤罐301上方,钢丝绳306的另一端与扣环307固定连接。污水由第一管道9进入到过滤腔302内的内筒303内,此时第一电机305启动,第一电机305带动内筒303转动,使得内筒303内的污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通孔308甩至过滤腔302内,污水的杂质在滤网304的作用下被留在内筒303内,当内筒303内的杂质积累的较多时,通过扣环307将滤网304由内筒303取出,从而将内筒303内的杂质带出过滤罐301,方便了操作人员更换滤网。
为了防止外界杂质落入过滤罐301内,进一步的,观察孔309上方设置有防尘网13。通过在观察孔309上方设置防尘网13,将过滤装置3外部的灰尘等杂质阻挡,避免杂质由观察孔309落入过滤罐301内,进而影响过滤装置3的过滤效果。
为了防止污垢在检测罐401内堆积,进一步的,检测罐401内还设置有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第二电机601、第一齿轮602、分流总管603、第二齿轮604、齿轮盘605、第三齿轮606、橡胶辊轮607和清洁液箱608,检测罐401内开设有检测腔4011,第二电机601嵌于检测腔4011顶壁内,第一齿轮602固定于第二电机601的自由端,检测罐401顶部开设有与检测腔4011连通的进水孔4012,齿轮盘605设置于检测腔4011内,分流总管603的一端与进水孔4012孔壁转动连接,分流总管603的另一端与齿轮盘605固定连接,齿轮盘605内开设有分流支管610,且分流总管603与分流支管610连通,分流总管603管身上套设有与第一齿轮602啮合的第二齿轮604,检测腔4011侧壁上开设有齿轮槽4013,第三齿轮606啮合设置于齿轮槽4013内,且第三齿轮606与齿轮盘605啮合连接,橡胶辊轮607固定于第三齿轮606底部且橡胶辊轮607与检测腔4011侧壁贴合,检测罐401的一侧还设置有清洁液箱608,清洁液箱608通过清洁液输送管609与分流总管603连接。通过第二电机601带动第一齿轮602转动,第二齿轮602通过齿轮啮合结构带动分流总管603转动,分流总管603转动带动齿轮盘605转动,齿轮盘605转动带动第三齿轮606在齿轮槽4013内转动,第三齿轮606转动带动橡胶辊轮607转动,同时清洁液箱608内的清洁液依次经过清洁液输送管609、分流总管603和分流支管610并由喷洒至检测腔4011内壁,从而对检测腔4011内壁进行清洁,防止污垢在过滤腔4011内壁堆积,减少了人工清洗的次数。
为了节约能源,进一步的,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12,电源503与太阳能板12电性连接。白天太阳能板12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源503内,晚上电源503将储存的电能释放,供给中央处理器501、信号传输器502及污水监测模块402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为了实现对污水水质的监测,进一步的,污水检测模块402包括重金属离子传感器4021、PH传感器4022、浊度传感器4023和温度传感器4024。本实施例中重金属离子传感器4021的型号为SS01-A001,PH传感器4022的型号为PH BTA312-800B,浊度传感器4023的型号为Y510-A,温度传感器4024的型号为TSYS03,利用重金属离子传感器4021、PH传感器4022、浊度传感器4023和温度传感器4024,对污水的内的重金属离子浓度、PH值、浊度和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工作人员的终端,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监测,节约了人力。
工作原理:
使用时,污水泵2将排水节点井内的污水抽出并通过第一管道9输送至过滤装置3,此时第一电机305启动带动内筒303转动,内筒303转动产生离心力,从而将污水由通孔308甩至过滤腔302内,污水中的杂质则在滤网304的作用下被留在内筒303内,过滤后的污水由第二管道10输送至检测模块4,检测腔4011内的重金属离子传感器4021、PH传感器4022、浊度传感器4023和温度传感器4024,对污水的内的重金属离子浓度、PH值、浊度和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中央处理器501,中央处理器501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后控制信号输送器502将数据发送至工作人员的终端,检测完成后电池阀11开启,检测腔4011内的污水由出水管8排出。
当工作至设定的时间后,污水泵2停止工作,此时第二电机601启动带动第一齿轮602转动,第二齿轮602通过齿轮啮合结构带动分流总管603转动,分流总管603转动带动齿轮盘605转动,齿轮盘605转动带动第三齿轮606在齿轮槽4013内转动,第三齿轮606转动带动橡胶辊轮607转动,同时清洁液箱608内的清洁液依次经过清洁液输送管609、分流总管603和分流支管610并喷洒至检测腔4011内壁,从而对检测腔4011内壁进行清洁,防止污垢在过滤腔4011内壁堆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污水泵(2)、过滤装置(3)、检测装置(4)和监控装置(5),污水泵(2)的输入端与进水管(7)连接,进水管(7)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外部,污水泵(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管道(9)与过滤装置(3)的进液端连接,过滤装置(3)的出液端通过第二管道(10)与检测装置(4)的进液端连接,检测装置(4)的出液端与出水管(8)连接,出水管(8)内设置有电磁阀(11),检测装置(4)包括检测罐(401)以及设置于检测罐(401)内的污水监测模块(402),监控装置(5)包括中央处理器(501)、信号传输器(502)和电源(503),污水检测模块(402)和信号传输器(502)均与中央处理器(50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罐(301)、内筒(303)、滤网(304)、第一电机(305)、钢丝绳(306)和扣环(307),过滤罐(301)内开设有过滤腔(302),内筒(303)设置于过滤腔(302)内,内筒(303)的侧壁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通孔(308),过滤腔(302)底壁嵌有第一电机(305),第一电机(305)的动力输出轴与内筒(303)底部固定连接,滤网(304)固定于内筒(303)的内壁,过滤罐(301)顶端开设有与过滤腔(302)连通的观察孔(309),钢丝绳(306)的一端通过观察孔(309)伸入过滤腔(302)内与滤网(304)网口固定连接,扣环(307)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顶壁,且扣环(307)位于过滤罐(301)上方,钢丝绳(306)的另一端与扣环(30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309)上方设置有防尘网(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罐(401)内还设置有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第二电机(601)、第一齿轮(602)、分流总管(603)、第二齿轮(604)、齿轮盘(605)、第三齿轮(606)、橡胶辊轮(607)和清洁液箱(608),检测罐(401)内开设有检测腔(4011),第二电机(601)嵌于检测腔(4011)顶壁内,第一齿轮(602)固定于第二电机(601)的自由端,检测罐(401)顶部开设有与检测腔(4011)连通的进水孔(4012),齿轮盘(605)设置于检测腔(4011)内,分流总管(603)的一端与进水孔(4012)孔壁转动连接,分流总管(603)的另一端与齿轮盘(605)固定连接,齿轮盘(605)内开设有分流支管(610),且分流总管(603)与分流支管(610)连通,分流总管(603)管身上套设有与第一齿轮(602)啮合的第二齿轮(604),检测腔(4011)侧壁上开设有齿轮槽(4013),第三齿轮(606)啮合设置于齿轮槽(4013)内,且第三齿轮(606)与齿轮盘(605)啮合连接,橡胶辊轮(607)固定于第三齿轮(606)底部且橡胶辊轮(607)与检测腔(4011)侧壁贴合,检测罐(401)的一侧还设置有清洁液箱(608),清洁液箱(608)通过清洁液输送管(609)与分流总管(60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12),所述电源(503)与太阳能板(12)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检测模块(402)包括重金属离子传感器(4021)、PH传感器(4022)、浊度传感器(4023)和温度传感器(4024)。
CN202120749101.4U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 Active CN214913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9101.4U CN214913993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9101.4U CN214913993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13993U true CN214913993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44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9101.4U Active CN214913993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13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2807A (zh) 一种基于水流速进行杂质清理和污水检测的污水管路结构
CN21336474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质监测站
CN110672807A (zh) 一种入河排污口溯源方法与装置
CN212383306U (zh) 一种用于生态治理的污水预过滤装置
CN115267105A (zh) 一种河道水质监控装置
CN214913993U (zh) 一种排水节点井集成监控设备
CN108862471B (zh)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池液面浮油处理装置
CN113105007B (zh) 基于物联网的污水处理末端排放集成化应急处理方法
CN112142265A (zh) 一种水处理用新型废水池
CN208345883U (zh) 工业废水处理排放监控管理系统
CN115924009A (zh) 一种无人船用水质取样检测装置
CN210855743U (zh) 一种可监测出水质的化粪池
CN111474314B (zh) 一种重金属水质检测装置
CN111825273B (zh) 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管网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8145589U (zh) 全自动工业滤水器
CN21504939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远程在线监测操控装置
CN108975557B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8121942U (zh) 一种废水重金属监测装置
CN216513051U (zh) 一种工业废水臭氧高级氧化装置
CN210133970U (zh) 具有水质监控功能的水处理设备
CN212770196U (zh) 一种一体式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CN219297326U (zh) 一种生活用水净化设备
CN217247105U (zh) 堵塞预警式过滤装置
CN218330872U (zh) 一种用于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水质预处理装置
CN210751478U (zh) 一种带超声波清洗结构的电站给水系统反冲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