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11401U - 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11401U
CN214911401U CN202120875763.6U CN202120875763U CN214911401U CN 214911401 U CN214911401 U CN 214911401U CN 202120875763 U CN202120875763 U CN 202120875763U CN 214911401 U CN214911401 U CN 214911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ste liquid
wall
seat
low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757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应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8757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11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11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11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包括下水杯、中继控制箱、储存箱、供压泵、中继传输泵、集中座、下水管、排出接头和过滤呼吸座,所述下水杯顶部靠近中端处螺纹连接第一清洗管,所述下水杯顶部左端设有排出接头,所述下水杯顶部右端设有过滤呼吸座,所述排出接头顶部设有下水口,所述排出接头通过下水口螺纹连接第二废液管,所述排出接头底部通过下水杯内壁螺纹连接排出口,所述下水杯底部一周设有软硅胶套,涉及废液排放装置技术领域,通过减少长时间使用后细菌逆生长,提升了符合排放要求能力,减少了空气的持续进出时异味跟随排出的问题,提升了操作人员直接观察废液排出情况时的便捷性,缓解了结构更换安装时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机简称为血透机,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给系统两部分,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等,透析液供给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透析用浓缩液和透析用水经过透析液供给系统配制成合格的透析液,通过血液透析器,与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引出的病人血液进行溶质弥散、渗透和超滤作用,作用后的病人血液通过血液监护警报系统返回病人体内,同时透析用后的液体作为废液由透析液供给系统排出,不断循环往复,完成整个透析过程,所以血透机在使用时需要用到废液排放装置,但是传统的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在使用时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传统的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装置在运行时内部废液管和排出管存在分离性不足,且长时间使用时会存在细菌逆生长,不符合排放要求的问题;
2.装置在运行时存在空气进入和排出的需求,正是因为空气的持续进入和排出,所以存在异味跟随排出的问题;
3.装置在运行时会持续排出废液,操作人员若想直接观察废液排出情况,查看便捷性不足的问题;
4.装置在使用时拥有诸多结构,部分结构属于一次性或高跟换频率结构,所以该类型结构进行更换时安装便捷性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通过减少长时间使用后细菌逆生长,提升了符合排放要求能力,减少了空气的持续进出时异味跟随排出的问题,提升了操作人员直接观察废液排出情况时的便捷性,缓解了结构更换安装时的便捷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包括下水杯、中继控制箱、储存箱、供压泵、中继传输泵、集中座、下水管、排出接头和过滤呼吸座,所述下水杯顶部靠近中端处螺纹连接第一清洗管,所述下水杯顶部左端设有排出接头,所述下水杯顶部右端设有过滤呼吸座,所述排出接头顶部设有下水口,所述排出接头通过下水口螺纹连接第二废液管,所述排出接头底部通过下水杯内壁螺纹连接排出口,所述下水杯底部一周设有软硅胶套,所述下水杯底部通过软硅胶套螺纹连接下水管,所述中继控制箱右侧通过螺栓连接供压泵,所述中继控制箱左侧通过螺纹连接中继传输泵,所述中继控制箱顶部设有储存箱,所述供压泵左端顶部通过管路螺纹连接储存箱,所述供压泵左端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清洗管,所述供压泵右端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清洗管,所述第二清洗管底部热熔连接下水管,所述中继传输泵左端设有排水座,所述中继传输泵右端设有排液座,所述排水座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排水管,所述排液座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废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座顶部中端内壁一周嵌合连接第一排水管,所述排液座顶部中端内壁一周嵌合连接第一废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呼吸座顶端外壁一周螺纹连接有呼吸出口,所述过滤呼吸座底端通过下水杯内壁螺纹连接呼吸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下水杯中端外壁一周设有透明层,所述下水管底端外壁一周设有透明层,所述第二排水管底端外壁设有透明层。
进一步的,所述供压泵底部外壁中端一周螺纹连接有过滤进气管,所述中继传输泵底部外壁中端一周螺纹连接有过滤进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集中座左端外壁一周嵌合连接废水瓶,所述集中座右端外壁一周嵌合连接废液瓶。
进一步的,所述废液瓶内壁一周设有废液临储腔,所述废水瓶内壁一周设有废水临储腔,所述储存箱顶部外壁左端焊接有消毒液供给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水管底部外壁一周设有瓶口接头,所述第二排水管底部通过瓶口接头螺纹连接废水瓶。
进一步的,所述下水管底部外壁一周设有瓶口接头,所述下水管底部通过瓶口接头螺纹连接废液瓶,所述瓶口接头底部外壁一周均粘接有抗菌密封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通过设有下水杯、中继控制箱、中继传输泵、第一排水管、第一废液管、第二排水管、第二废液管、下水管和集中座,第一排水管顶部可以连接血透机的废水排出管道,第一废液管可以连接血透机的废液排出管道,所以可以进行双管路有效分离,减少细菌逆生长,因为排水座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排水管,排液座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废液管,排水座顶部中端内壁一周嵌合连接第一排水管,排液座顶部中端内壁一周嵌合连接第一废液管,所以当中继传输泵得电运行时,会产生负压,两端排水座和排液座均会将负压传递,所以第一排水管内的废水便会顺畅的向第二排水管内传输,第二排水管底部通过瓶口接头螺纹连接了集中座区域的废水瓶,所以可以将废水持续顺畅的传输至废水瓶内设有的废水临储腔内,进行临时储存,当使用完毕后集中排放处理,当第二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传输的同时,第一废液管区域受到负压后,会将废液持续将第二废液管内传输,因为排出接头通过下水口螺纹连接第二废液管,所以第二废液管内的废液会持续由排出接头处通过排出口进入下水杯,再由下水杯内经过软硅胶套区域传输至下水管,因为下水管底部通过瓶口接头螺纹连接了集中座区域的废液瓶,所以可以将废液持续顺畅的传输至废液瓶内设有的废液临储腔内,进行临时储存,当使用完毕后集中排放处理,同时中继控制箱区域设有供压泵,供压泵通过管路连接储存箱,储存箱可以通过消毒液供给口处填补消毒液,所以当供压泵得电运行时会产生负压,会将储存箱内的消毒液增压传输至第一清洗管和第二清洗管内,因为下水杯顶部靠近中端处螺纹连接第一清洗管,第二清洗管底部热熔连接下水管,所以第一清洗管可以将消毒液持续传输至下水杯内部进行定期清洗,第二清洗管可以将消毒液传输至下水管内部进行定期清洗,共同减少细菌逆生长,通过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通过减少长时间使用后细菌逆生长,提升了符合排放要求能力;
(2)、该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通过设有过滤进气管和过滤呼吸座,因为供压泵底部外壁中端一周螺纹连接有过滤进气管,中继传输泵底部外壁中端一周也螺纹连接有过滤进气管,所以进气区域均带过滤性,可以减少内外压失衡,且减少灰尘杂质进入,可以减少废液和废水粘覆管路造成的异味蔓延,同时过滤呼吸座区域也带过滤性,当内部空气通过呼吸进口进入再由呼吸出口排出时,可以减少异味排出,通过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减少了空气的持续进出时异味跟随排出的问题;
(3)、该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通过设有下水杯、下水管、第二排水管,因为下水杯中端外壁一周设有透明层,下水管底端外壁一周设有透明层,第二排水管底端外壁也设有透明层,所以当废液进入下水杯或由下水管内传输时,透明层全透明设计,操作人员均可以由外壁直接观察,同时第二排水管在传输废水时,也便于直接外部观察,通过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提升了操作人员直接观察废液排出情况时的便捷性;
(4)、该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通过设有下水杯、第一排水管、第一废液管、第二排水管、第二废液管和下水管,该装置以上大量结构均采取医用一次性材质,且连接设置形式均属于快捷插入嵌合、螺纹转动拧紧或通过螺栓紧固,所以无论是使用完毕后的拆卸还是使用前的安装,操作人员均可以保持快速更换安装,通过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缓解了结构更换安装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水杯区域局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水杯区域局部剖面机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中座区域局部剖面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水管区域局部剖面结构图。
图中:下水杯-1、中继控制箱-2、储存箱-3、供压泵-4、中继传输泵-5、集中座-6、废水瓶-7、废液瓶-8、排水座-9、排液座-10、第一排水管-11、第一废液管-12、过滤进气管-13、第二排水管-14、第二废液管-15、第一清洗管-16、第二清洗管-17、下水管-18、透明层-19、排出接头-20、下水口-21、排出口-22、过滤呼吸座-23、呼吸出口-24、呼吸进口-25、瓶口接头-26、抗菌密封环-27、废液临储腔-28、废水临储腔-29、消毒液供给口-30、软硅胶套-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包括下水杯1、中继控制箱2、储存箱3、供压泵4、中继传输泵5、集中座6、下水管18、排出接头20和过滤呼吸座23,所述下水杯1顶部靠近中端处螺纹连接第一清洗管16,可以顺畅的将消毒液传输至下水杯1内,所述下水杯1顶部左端设有排出接头20,便于连接废液管路,所述下水杯1顶部右端设有过滤呼吸座23,便于空气排出,所述排出接头20顶部设有下水口21,所述排出接头20通过下水口21螺纹连接第二废液管15,可以在保持便捷连接的同时维持传输稳定性,所述排出接头20底部通过下水杯1内壁螺纹连接排出口22,可以稳定的将废液输送至下水杯1内,所述下水杯1底部一周设有软硅胶套31,所述下水杯1底部通过软硅胶套31螺纹连接下水管18,可以保持下水杯1与下水管18之间的传输密封性,所述中继控制箱2右侧通过螺栓连接供压泵4,得电运行会后会产生负压,提供消毒液传输时的需求压力,所述中继控制箱2左侧通过螺纹连接中继传输泵5,得电运行后会产生负压,提供废液和废液传输时的需求压力,所述中继控制箱2顶部设有储存箱3,所述供压泵4左端顶部通过管路螺纹连接储存箱3,储存箱3内可以储存消毒液供运行时使用需求,供压泵4通过管路连接储存箱3可以保持运行时的抽取稳定性,所述供压泵4左端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清洗管16,所述供压泵 4右端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清洗管17,双清洗管可以保持消毒液传输后的底部均匀性,所述第二清洗管17底部热熔连接下水管18,消毒液可以均匀的进入下水管18内部,所述中继传输泵5左端设有排水座9,所述中继传输泵 5右端设有排液座10,便于上下两端的排水和废液管路连接,所述排水座9 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排水管14,所述排液座10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废液管15,可以保持高效的连接设置性。
所述排水座9顶部中端内壁一周嵌合连接第一排水管11,所述排液座10 顶部中端内壁一周嵌合连接第一废液管12,便于第一排水管11和第二废液管 15的快速设置连接,也可以保持废液和废水传输时的稳定性。
所述过滤呼吸座23顶端外壁一周螺纹连接有呼吸出口24,所述过滤呼吸座23底端通过下水杯1内壁螺纹连接呼吸进口25,当内部空气通过呼吸进口 25进入,被过滤呼吸座23过滤后再由呼吸出口24排出时,可以减少异味排出。
所述下水杯1中端外壁一周设有透明层19,所述下水管18底端外壁一周设有透明层19,所述第二排水管14底端外壁设有透明层19,多管路区域均设有透明层19,便于操作人员直接由外部观察废液废水排出情况。
所述供压泵4底部外壁中端一周螺纹连接有过滤进气管13,所述中继传输泵5底部外壁中端一周螺纹连接有过滤进气管13,均设有过滤进气管13,可以使得进气区域均带过滤性,可以减少内外压失衡,且减少灰尘杂质进入,可以减少废液和废水粘覆管路造成的异味蔓延。
所述集中座6左端外壁一周嵌合连接废水瓶7,所述集中座6右端外壁一周嵌合连接废液瓶8,废液瓶8可以在运行时持续接收和临储储存废液,废水瓶7可以在运行时持续接收和临储储存废水,集中收纳后均在运行后进行统一排放处理。
所述废液瓶8内壁一周设有废液临储腔28,所述废水瓶7内壁一周设有废水临储腔29,所述储存箱3顶部外壁左端焊接有消毒液供给口30,内部大面积腔洞设计,可以保持足够容量的临储储存空间,消毒液供给口30便于在运行使用时为储存向箱区域添加消毒液。
所述第二排水管14底部外壁一周设有瓶口接头26,所述第二排水管14 底部通过瓶口接头26螺纹连接废水瓶7,可以保持使用前,第二排水管14底部与废水瓶7之间的快捷设置性。
所述下水管18底部外壁一周设有瓶口接头26,所述下水管18底部通过瓶口接头26螺纹连接废液瓶8,所述瓶口接头26底部外壁一周均粘接有抗菌密封环27,可以保持使用前,下水管18底部与废液瓶8之间的快捷设置性,均设有抗菌密封环27,可以减少内部的细菌滋生。
工作原理:使用时,第一排水管11顶部可以连接血透机的废水排出管道,第一废液管12可以连接血透机的废液排出管道,所以可以进行双管路有效分离,减少细菌逆生长,因为排水座9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排水管14,排液座10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废液管15,排水座9顶部中端内壁一周嵌合连接第一排水管11,排液座10顶部中端内壁一周嵌合连接第一废液管12,所以当中继传输泵5得电运行时,会产生负压,两端排水座9和排液座10均会将负压传递,所以第一排水管11内的废水便会顺畅的向第二排水管14内传输,第二排水管14底部通过瓶口接头26螺纹连接了集中座6区域的废水瓶7,所以可以将废水持续顺畅的传输至废水瓶7内设有的废水临储腔29内,进行临时储存,当使用完毕后集中排放处理,当第二排水管14和第二排水管14传输的同时,第一废液管12区域受到负压后,会将废液持续将第二废液管15 内传输,因为排出接头20通过下水口21螺纹连接第二废液管15,所以第二废液管15内的废液会持续由排出接头20处通过排出口22进入下水杯1,再由下水杯1内经过软硅胶套31区域传输至下水管18,因为下水管18底部通过瓶口接头26螺纹连接了集中座6区域的废液瓶8,所以可以将废液持续顺畅的传输至废液瓶8内设有的废液临储腔28内,进行临时储存,当使用完毕后集中排放处理,同时中继控制箱2区域设有供压泵4,供压泵4通过管路连接储存箱3,储存箱3可以通过消毒液供给口30处填补消毒液,所以当供压泵4得电运行时会产生负压,会将储存箱3内的消毒液增压传输至第一清洗管16和第二清洗管17内,因为下水杯1顶部靠近中端处螺纹连接第一清洗管16,第二清洗管17底部热熔连接下水管18,所以第一清洗管16可以将消毒液持续传输至下水杯1内部进行定期清洗,第二清洗管17可以将消毒液传输至下水管18内部进行定期清洗,共同减少细菌逆生长,供压泵4底部外壁中端一周螺纹连接有过滤进气管13,中继传输泵5底部外壁中端一周也螺纹连接有过滤进气管13,所以进气区域均带过滤性,可以减少内外压失衡,且减少灰尘杂质进入,可以减少废液和废水粘覆管路造成的异味蔓延,同时过滤呼吸座23区域也带过滤性,当内部空气通过呼吸进口25进入再由呼吸出口24排出时,可以减少异味排出,多处均设有透明层19,所以当废液进入下水杯1或由下水管18内传输时,透明层19全透明设计,操作人员均可以由外壁直接观察,同时第二排水管14在传输废水时,也便于直接外部观察,瓶口接头26底部均设有的抗菌密封环27可以减少内部的细菌滋生。
本实用新型的:下水杯-1、中继控制箱-2、储存箱-3、供压泵-4、中继传输泵-5、集中座-6、废水瓶-7、废液瓶-8、排水座-9、排液座-10、第一排水管-11、第一废液管-12、过滤进气管-13、第二排水管-14、第二废液管-15、第一清洗管-16、第二清洗管-17、下水管-18、透明层-19、排出接头-20、下水口-21、排出口-22、过滤呼吸座-23、呼吸出口-24、呼吸进口-25、瓶口接头-26、抗菌密封环-27、废液临储腔-28、废水临储腔-29、消毒液供给口-30、软硅胶套-3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1.装置在运行时内部废液管和排出管存在分离性不足,且长时间使用时会存在细菌逆生长,不符合排放要求的问题,2.装置在运行时存在空气进入和排出的需求,正是因为空气的持续进入和排出,所以存在异味跟随排出的问题,3.装置在运行时会持续排出废液,操作人员若想直接观察废液排出情况,查看便捷性不足的问题,4.装置在使用时拥有诸多结构,部分结构属于一次性或高跟换频率结构,所以该类型结构进行更换时安装便捷性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减少长时间使用后细菌逆生长,提升了符合排放要求能力,减少了空气的持续进出时异味跟随排出的问题,提升了操作人员直接观察废液排出情况时的便捷性,缓解了结构更换安装时的便捷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杯(1)、中继控制箱(2)、储存箱(3)、供压泵(4)、中继传输泵(5)、集中座(6)、下水管(18)、排出接头(20)和过滤呼吸座(23),所述下水杯(1)顶部靠近中端处螺纹连接第一清洗管(16),所述下水杯(1)顶部左端设有排出接头(20),所述下水杯(1)顶部右端设有过滤呼吸座(23),所述排出接头(20)顶部设有下水口(21),所述排出接头(20)通过下水口(21)螺纹连接第二废液管(15),所述排出接头(20)底部通过下水杯(1)内壁螺纹连接排出口(22),所述下水杯(1)底部一周设有软硅胶套(31),所述下水杯(1)底部通过软硅胶套(31)螺纹连接下水管(18),所述中继控制箱(2)右侧通过螺栓连接供压泵(4),所述中继控制箱(2)左侧通过螺纹连接中继传输泵(5),所述中继控制箱(2)顶部设有储存箱(3),所述供压泵(4)左端顶部通过管路螺纹连接储存箱(3),所述供压泵(4)左端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清洗管(16),所述供压泵(4)右端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清洗管(17),所述第二清洗管(17)底部热熔连接下水管(18),所述中继传输泵(5)左端设有排水座(9),所述中继传输泵(5)右端设有排液座(10),所述排水座(9)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排水管(14),所述排液座(10)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废液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座(9)顶部中端内壁一周嵌合连接第一排水管(11),所述排液座(10)顶部中端内壁一周嵌合连接第一废液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呼吸座(23)顶端外壁一周螺纹连接有呼吸出口(24),所述过滤呼吸座(23)底端通过下水杯(1)内壁螺纹连接呼吸进口(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杯(1)中端外壁一周设有透明层(19),所述下水管(18)底端外壁一周设有透明层(19),所述第二排水管(14)底端外壁设有透明层(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压泵(4)底部外壁中端一周螺纹连接有过滤进气管(13),所述中继传输泵(5)底部外壁中端一周螺纹连接有过滤进气管(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座(6)左端外壁一周嵌合连接废水瓶(7),所述集中座(6)右端外壁一周嵌合连接废液瓶(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瓶(8)内壁一周设有废液临储腔(28),所述废水瓶(7)内壁一周设有废水临储腔(29),所述储存箱(3)顶部外壁左端焊接有消毒液供给口(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管(14)底部外壁一周设有瓶口接头(26),所述第二排水管(14)底部通过瓶口接头(26)螺纹连接废水瓶(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18)底部外壁一周设有瓶口接头(26),所述下水管(18)底部通过瓶口接头(26)螺纹连接废液瓶(8),所述瓶口接头(26)底部外壁一周均粘接有抗菌密封环(27)。
CN202120875763.6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 Active CN214911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5763.6U CN214911401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5763.6U CN214911401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11401U true CN214911401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67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75763.6U Active CN214911401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11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6182B (zh) 一种废弃口罩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14911401U (zh) 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
CN210884508U (zh) 一种用于消毒巾加工的传输装置
CN203195431U (zh) 一种臭氧消毒饮水机
CN113082334A (zh) 一种血透机用废液排放装置
JP6120737B2 (ja) 内視鏡洗浄消毒具、内視鏡洗浄消毒装置
CN211999369U (zh) 一种地下污水排放系统
CN106422511A (zh) 一种饮用水循环处理装置
CN211024276U (zh) 一种麻醉科专用消毒桶
CN112451754A (zh) 一种乳腺外科用引流清洗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207591457U (zh) 工业用空气净化系统
CN105780163A (zh) 一种化纤生产线上的浸油槽装置
CN112663720A (zh) 一种自来水自动消毒型二次供水设备
CN107089740B (zh) 具备消毒灭菌功能的纯水设备
CN217838598U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净化装置
CN213085728U (zh) 一种化工用污水净化装置
CN216006124U (zh) 一种带有杀菌功能的梳棉机
CN215133476U (zh) 一种中药分离提纯装置
CN109392819A (zh) 一种棒花鱼培育池充气水循环的装置与方法
CN211272557U (zh) 一种蚕丝消毒装置
CN221296295U (zh) 一种明胶生产污水处理回收利用装置
CN217247820U (zh) 一种挤出机真空排气净化过滤装置
CN110357333A (zh) 一种低碳环保污水处理设备
CN212127849U (zh) 一种改进型生物技术污水处理装置
CN217782234U (zh) 一种智慧水务用带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无负压供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