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10201U - 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10201U
CN214910201U CN202120356247.2U CN202120356247U CN214910201U CN 214910201 U CN214910201 U CN 214910201U CN 202120356247 U CN202120356247 U CN 202120356247U CN 214910201 U CN214910201 U CN 214910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latable cuff
connecting belt
protection device
arteriovenous fistula
vascular mal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562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爽
谭若芸
孙黎
陈浩
桂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3562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10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10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102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包括充气袖带、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柔软吸湿层;充气袖带为长条状,充气袖带的宽为5‑15cm;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充气袖带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柔软吸湿层活动连接在充气袖带的正面;充气袖带背面设有防水纤维层,充气袖带背面设有充气口,充气口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密封盖。本实用新型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使用简单,具有加压、缓冲、保护等功能,可缓解前臂血管畸形扩张,减少因外部挤压而导致的动静脉瘤出血,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尤其适用于尿毒症动静脉内瘘术后前臂出现静脉畸形扩张的患者;方便携带,使用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属于动静脉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手术主要应用于尿毒症患者,动静脉造瘘术是运用血管外科技术人为的建立一条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为患者血液透析提供血管条件,为血液透析提供充足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
然而临床上我们观察到大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容易出现前臂血管畸形扩张,影响美观,且容易出现外部挤压导致动静脉瘤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同时部分肾移植术后患者暂不需要使用动静脉内瘘时,长期的血管畸形及扩张对患者心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可预防前臂血管畸形,以及缓解前臂血管畸形进一步扩张,减少因外部挤压而导致的动静脉瘤出血的发生,整体结构简单,方便携带,使用舒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包括充气袖带、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柔软吸湿层;充气袖带为长条状,充气袖带的宽为5-15cm;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充气袖带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柔软吸湿层活动连接在充气袖带的正面;充气袖带背面设有防水纤维层,充气袖带背面设有充气口,充气口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密封盖。
使用时,靠近患者皮肤的一侧为正面,反之,为背面。
使用时,使柔软吸湿层与患者皮肤接触,将充气袖带缠绕在有动静脉瘘的前臂上,将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活动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充气口向充气袖带内侧充气,充气结束后,将密封盖盖在充气口上即可。
上述充气袖带的设置,可满足不同压力需求的患者;因充气袖带里面有气体缓冲,因此受外力冲击时可有效缓解压力从而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充气袖带背面设有充气口,可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实际需求,充入所需压力的气体;充气口设在充气袖带背面,既便于使用时的充气,也不会对手臂形成挤压;密封盖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充气袖带的气密性;柔软吸湿层的设置,使用时,直接与皮肤接触,一方面可以对动静脉瘘形成更好的防护,另一方面可及时吸收产生的汗液,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柔软吸湿层活动连接在充气袖带上,方便了柔软吸湿层的拆卸更换;充气袖带背面防水纤维层的设置,可有效防水,方便使用。
充气袖带上的充气口结构直接采用现有篮球、车胎的等的充气口结构即可,本申请对充气口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并没有特别改进,因此不再赘述。
柔软吸湿层可采用吸湿棉或纯棉等制备;防水纤维层采用防水纤维布料制备。
为了满足前臂动静脉瘘的保护需求,充气袖带的宽为5-15cm,制备时,可将充气袖带制备为宽度不等的不同规格,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宽度的规格即可。
为了提高充气袖带内侧气体分布的均匀性,充气袖带背面内侧设有平行设置的限位筋条,限位筋条沿长度方向连接在充气袖带的内侧面上。充气袖带背面内侧,指充气袖带内侧、且为与背面相靠的内侧,也即充气袖带内远离正面的一侧。将限位筋条设在充气袖带背面内侧,既不影响使用舒适性,为了提高充气袖带内侧气体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充气时,中间过分凸出。
为了方便充气袖带的缠绕固定,限位筋条的长度方向与充气袖带的宽度方向一致。
为了同时兼顾轻质和结构强度的要求,限位筋条所用材质为塑料或合金。
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起到更好的缓解保护作用,对上述装置还包括弹性层,弹性层可拆卸地连接在防水纤维层与充气袖带之间。
为了方便制造和使用,防水纤维层与弹性层之间、及弹性层与充气袖带之间均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这样方便根据需要进行拆装更换,且能确保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为了提高压力控制的精准性,充气袖带背面设有显示充气袖带内侧气压的气压显示表。不同情况,所需压力不同,曲张小需要的压力就小,曲张大需要的压力就大。气压显示表可直观显示充气袖带内的气压,利于气压的精准控制。气压显示表直接购买现有市售产品即可。
为了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提高使用安全性,可在第一次佩戴时,行动静脉内瘘B超,以确定患者所需的最佳压力,从而达到个体化、精准化治疗。之后每次佩戴时,将充气袖带内压力充气至最佳压力即可。同时,需要记住第一次使用时,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连接位置,以确保在之后的每次佩戴时,都尽可能的确保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连接位置的一致性,以确保每次受压的一致性。
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连接方式,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在一起。这样方便调节,可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且方便使用。
为了便于连接位置的精准控制,第一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一排挂钩,第二连接带的背面设有三排以上的挂环,第一连接带上的挂钩挂在第二连接带其中一排挂环上。这样可更好地确保每次佩戴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连接位置的均一性。
为了方便使用,上述装置,还包括配套设置的充气球,用于给充气袖带充气。
充气球的结构,可采用现有的篮球充气筒的结构等。
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使用简单,具有加压、缓冲、保护等功能,可预防前臂血管畸形,以及缓解前臂血管畸形进一步扩张,减少因外部挤压而导致的动静脉瘤出血,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尤其适用于尿毒症动静脉内瘘术后前臂出现静脉畸形扩张的患者;方便携带,使用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背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背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前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背面示意图;
图中,1为充气袖带,11为充气口,12为防水纤维层,13为限位筋条,14为气压显示表,2为第一连接带,3为第二连接带,4为柔软吸湿层,5为魔术贴,6为挂钩,7为挂环,8为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方位词为基于附图所示或使用状态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包括充气袖带、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柔软吸湿层;充气袖带为长条状,充气袖带的宽为5-15cm;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充气袖带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柔软吸湿层活动连接在充气袖带的正面;充气袖带背面设有防水纤维层,充气袖带背面设有充气口,充气口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密封盖。
使用时,使柔软吸湿层与患者皮肤接触,将充气袖带缠绕在有动静脉瘘的前臂上,将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活动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充气口向充气袖带内侧充气,充气结束后,将密封盖盖在充气口上即可。
上述充气袖带的设置,可满足不同压力需求的患者;因充气袖带里面有气体缓冲,因此受外力冲击时可有效缓解压力从而达到保护血管的目的;充气袖带背面设有充气口,可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实际需求,充入所需压力的气体;充气口设在充气袖带背面,既便于使用时的充气,也不会对手臂形成挤压;密封盖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充气袖带的气密性;柔软吸湿层的设置,使用时,直接与皮肤接触,一方面可以对动静脉瘘形成更好的防护,另一方面可及时吸收产生的汗液,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柔软吸湿层活动连接在充气袖带上,方便了柔软吸湿层的拆卸更换;充气袖带背面防水纤维层的设置,可有效防水,方便使用。柔软吸湿层可采用吸湿棉或纯棉等制备;防水纤维层采用防水纤维布料制备。为了满足前臂动静脉瘘的保护需求,充气袖带的宽为5-15cm,制备时,将充气袖带制备为5cm、10cm、15cm等宽度不等的不同规格,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宽度的规格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如图3-4所示,为了提高充气袖带内侧气体分布的均匀性,充气袖带背面内侧设有平行设置的限位筋条,限位筋条沿长度方向连接在充气袖带的内侧面上,为了方便充气袖带的缠绕固定,限位筋条的长度方向与充气袖带的宽度方向一致。充气袖带背面内侧,指充气袖带内侧,且为与背面相靠的内侧,也即充气袖带内远离正面的一侧。将限位筋条设在充气袖带背面内侧,既不影响使用舒适性,为了提高充气袖带内侧气体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充气时,中间过分凸出。限位筋条所用材质为塑料或合金。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如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起到更好的缓解保护作用,对上述装置还包括弹性层,弹性层可拆卸地连接在防水纤维层与充气袖带之间。为了方便制造和使用,防水纤维层与弹性层之间、及弹性层与充气袖带之间均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这样方便根据需要进行拆装更换,且能确保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压力控制的精准性,充气袖带背面设有显示充气袖带内侧气压的气压显示表。不同情况,所需压力不同,曲张小需要的压力就小,曲张大需要的压力就大。气压显示表可直观显示充气袖带内的气压,利于气压的精准控制。为了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提高使用安全性,可在第一次佩戴时,行动静脉内瘘B超,以确定患者所需的最佳压力,从而达到个体化、精准化治疗。之后每次佩戴时,将充气袖带内压力充气至最佳压力即可。同时,需要记住第一次使用时,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连接位置,以确保在之后的每次佩戴时,都尽可能的确保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连接位置的一致性,以确保每次受压的一致性。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在一起。这样方便调节,可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且方便使用。
实施例6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连接位置的精准控制,第一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一排挂钩,第二连接带的背面设有6排挂环,第一连接带上的挂钩挂在第二连接带其中一排挂环上。这样可更好地确保每次佩戴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连接位置的均一性。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方便使用,上述装置,还包括配套设置的充气筒,用于给充气袖带充气。充气筒的结构,采用现有的篮球充气筒的结构。
上述各例的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使用简单,具有加压、缓冲、保护等功能,可预防前臂血管畸形,以及缓解前臂血管畸形进一步扩张,减少因外部挤压而导致的动静脉瘤出血,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尤其适用于尿毒症动静脉内瘘术后前臂出现静脉畸形扩张的患者;方便携带,使用舒适。

Claims (10)

1.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袖带、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和柔软吸湿层;充气袖带为长条状,充气袖带的宽为5-15cm;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充气袖带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柔软吸湿层活动连接在充气袖带的正面;充气袖带背面设有防水纤维层,充气袖带背面设有充气口,充气口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密封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袖带背面内侧设有平行设置的限位筋条,限位筋条沿长度方向连接在充气袖带的内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筋条的长度方向与充气袖带的宽度方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筋条所用材质为塑料或合金。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层,弹性层可拆卸地连接在防水纤维层与充气袖带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水纤维层与弹性层之间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弹性层与充气袖带之间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袖带背面设有显示充气袖带内侧气压的气压显示表。
8.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活动连接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带的端部设有一排挂钩,第二连接带的背面设有三排以上的挂环,第一连接带上的挂钩挂在第二连接带其中一排挂环上。
10.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球。
CN202120356247.2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10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6247.2U CN214910201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6247.2U CN214910201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10201U true CN214910201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21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5624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10201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102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0035A (zh) * 2022-08-19 2022-11-08 上海畅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的促成熟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0035A (zh) * 2022-08-19 2022-11-08 上海畅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的促成熟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10201U (zh) 一种动静脉瘘术后血管畸形保护装置
CN107303192B (zh) 环形气囊压迫止血胸罩
CN215534780U (zh) 一种乳腺临床术后加压止血装置
CN202875425U (zh) 永久起搏器术后专用加压器
CN210541688U (zh) 颈部压力固定装置
CN209789946U (zh) 一种自动化压力止血装置
CN217390803U (zh) 一种简易式颈部切口加压保护围脖
CN220608629U (zh) 马镫型多功能腿架联合间歇式充气压力装置
CN216091056U (zh) 一种乳腺癌单侧切除术后加压胸带
CN215821296U (zh) 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保护气囊
CN212996607U (zh) 一种乳腺外科患者微创手术后止血压迫装置
CN217744496U (zh) 一种适合儿童使用的单侧动脉压迫器
CN217245274U (zh) 一种剖宫产充气床垫
CN213910883U (zh) 一种乳腺切除术后用的胸部绑带
CN219307156U (zh) 一种颧骨加压装置
CN110314029A (zh) 医疗用头部支撑固定装置
CN210784522U (zh) 一种新型压迫器
CN215652035U (zh) 一种术后护理腹带
CN216985402U (zh) 可调式乳腺术后胸部加压固定带
CN212439274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全麻手术用头部支撑装置
CN214595947U (zh) 血液肿瘤患者picc穿刺点止血压迫器
CN211583837U (zh) 一种腹股沟气压式压迫绑带
CN218922958U (zh) 一种膝关节增压矫直冰敷袋
CN214073455U (zh) 一种透气防闷的手腕桡动脉止血带
CN218186873U (zh) 一种可调式腮腺术后加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