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9723U - 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09723U CN214909723U CN202120461153.1U CN202120461153U CN214909723U CN 214909723 U CN214909723 U CN 214909723U CN 202120461153 U CN202120461153 U CN 202120461153U CN 214909723 U CN214909723 U CN 2149097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outside
- support ring
- rod
- threaded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扎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间位置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竖筒,所述竖筒的外部一侧位置设置有集液池,所述集液池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所述竖筒的内部竖直方向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杆体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座,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升降式支撑环,滑座在转盘转动的状态下可以沿螺纹杆发生竖直方向上的平移运动从而可以带动其外部的支撑环结构进行升降运动,在外科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病患所需要进行包扎的伤口肢体部位调整支撑环的工作高度从而更加方便且高效的对病患肢体进行支撑,相应的提高了对于病患进行包扎处理的工作质量以及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是以手术切除、修补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专业科室,在外科护理进行的过程中,包扎是外伤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以及减少疼痛等目的,为了更加方便的进行外科护理包扎工作,可以使用到辅助包扎装置。
而现有的外科护理包扎装置结构较为单一,在工作过程中不能根据病患包扎部位的不同对支撑工作高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且不能较为方便的对纱布筒以及纱布进行更换,也没有在包扎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消毒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外科护理包扎装置不能较为方便的根据病患所需要包扎的肢体部位不同进行相应的工作高度调整的问题以及在包扎过程中没有提供一定的消毒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间位置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竖筒,所述竖筒的外部一侧位置设置有集液池,所述集液池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所述竖筒的内部竖直方向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杆体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座,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
优选的,所述滑座远离螺纹杆的一端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环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圈,所述支撑环的外部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支撑环的外部另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的内部水平方向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竖筒的外部上方一侧位置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竖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消毒结构。
优选的,所述消毒结构包括药液筒,所述药液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雾头,所述药液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方一侧位置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板体上方外部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远离竖板的一端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弹簧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伸缩杆的外部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远离弹簧的一端设置有辊筒,所述辊筒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辊筒的筒体外部设置有纱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升降式支撑环,滑座在转盘转动的状态下可以沿螺纹杆发生竖直方向上的平移运动从而可以带动其外部的支撑环结构进行升降运动,在外科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病患所需要进行包扎的伤口肢体部位调整支撑环的工作高度从而更加方便且高效的对病患肢体进行支撑,相应的提高了对于病患进行包扎处理的工作质量以及效率。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消毒结构,消毒结构设置于支撑环的上方位置,在对病患进行包扎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可以推动推板使得活塞杆带动活塞向药液筒内部的药液提供一定的压力从而使得喷雾头对病患伤口进行消毒喷雾处理,优化了包扎装置的工作性能。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拆卸式辊筒,利用辊筒端部的弹簧发生缩短状态的改变从而可以解除竖板由两端对于辊筒的限位,进而较为简便的对辊筒进行拆卸更换作业,方便了对于纱布筒以及纱布进行及时的补充更换处理,优化了包扎装置的工作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辊筒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竖筒;3、集液池;4、螺纹杆;40、滑座;41、转盘;5、支撑环;50、海绵垫圈;51、第一连接座;52、第二连接座;6、螺杆;60、旋钮;7、连杆;70、套环;8、消毒结构;80、药液筒;81、喷雾头;82、活塞;83、活塞杆;84、推板;9、竖板;10、弹簧座;11、伸缩杆;12、弹簧;13、轴承座;14、辊筒;15、连接头;16、纱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中间位置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竖筒2,底座1的底部几何四角位置固定连接有橡胶支座,起到了一定的防滑作用,竖筒2的外部一侧位置设置有集液池3,集液池3主要是对完成消毒后下落的些许喷雾药液进行收集处理,集液池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1,竖筒2的内部竖直方向设置有螺纹杆4,螺纹杆4的杆体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座40,螺纹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41。
进一步的,滑座40远离螺纹杆4的一端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撑环5,支撑环5的环体具有一定弹性,支撑环5的环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圈50,支撑环5的外部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51,支撑环5的外部另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52,第一连接座51与第二连接座52相对于支撑环5的环体中心线对称设置,且两个连接座内部水平方向均开设有螺纹孔,第一连接座51与第二连接座52的内部水平方向设置有螺杆6,螺杆6的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60,旋紧旋钮60即可使得螺杆6与螺纹孔发生紧密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支撑环5对病患肢体部位提供稳定支撑。
更进一步的,竖筒2的外部上方一侧位置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连杆7,连杆7远离竖筒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70,套环7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消毒结构8,套环70通过连杆7与竖筒2外壁发生固定连接。
具体的,消毒结构8包括药液筒80,药液筒8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雾头81,药液筒8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82,活塞8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83,活塞杆83远离活塞8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84,推板84可以带动活塞杆83以及活塞82在药液筒80的内部进行运动从而为药液提供一定的压力并通过喷雾头81喷出。
值得说明的,底座1的上方一侧位置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竖板9,竖板9的板体上方外部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座10,弹簧座10远离竖板9的一端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远离弹簧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3,轴承座13内部设置有轴承从而使得辊筒14可以发生相对于竖板9的轴向转动,伸缩杆11的外部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弹簧座10,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承座13。
进一步的,轴承座13远离弹簧12的一端设置有辊筒14,辊筒14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头15,辊筒14的筒体外部设置有纱布16,竖板9以及轴承座13均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辊筒14的两端位置,为其提供稳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使用新型时,首先将装置移动至需要进行工作的相应的外科科室并将底座1平稳放置,根据病患所需要进行包扎的部位对支撑环5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医务人员通过转动转盘41使得螺纹杆4发生转动,与螺纹杆4螺纹连接的滑座40会沿螺纹杆4发生竖直方向上的平移运动进而可以带动外部的支撑环5进行升降调整,接着将病患需要进行包扎的部位放置于支撑环5的内部,通过转动旋钮60使得螺杆6将支撑环5端部的第一连接座51和第二连接座52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将包扎部位进行固定,在进行包扎之前可以推动推板84从而使得活塞杆83带动活塞82向下移动将药液筒80内部的药液通过喷雾头81雾化喷出至伤口部位进行消毒,医务人员通过设置于竖筒2一侧位置的辊筒14进行对于纱布16的拿取从而较为方便的进行包扎处理,当纱布16存量不够时,利用弹簧12以及伸缩杆11的弹性缩短工作使得辊筒14脱离于轴承座13并更换新的纱布筒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中间位置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竖筒(2),所述竖筒(2)的外部一侧位置设置有集液池(3),所述集液池(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1),所述竖筒(2)的内部竖直方向设置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杆体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座(40),所述螺纹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41);
所述滑座(40)远离螺纹杆(4)的一端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撑环(5),所述支撑环(5)的环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圈(50),所述支撑环(5)的外部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51),所述支撑环(5)的外部另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52),所述第一连接座(51)与第二连接座(52)的内部水平方向设置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筒(2)的外部上方一侧位置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远离竖筒(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环(70),所述套环(7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消毒结构(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结构(8)包括药液筒(80),所述药液筒(8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雾头(81),所述药液筒(8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82),所述活塞(8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83),所述活塞杆(83)远离活塞(8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8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一侧位置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竖板(9),所述竖板(9)的板体上方外部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座(10),所述弹簧座(10)远离竖板(9)的一端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远离弹簧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3),所述伸缩杆(11)的外部设置有弹簧(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3)远离弹簧(12)的一端设置有辊筒(14),所述辊筒(14)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头(15),所述辊筒(14)的筒体外部设置有纱布(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61153.1U CN214909723U (zh) | 2021-03-03 | 2021-03-03 | 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61153.1U CN214909723U (zh) | 2021-03-03 | 2021-03-03 | 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09723U true CN214909723U (zh) | 2021-11-30 |
Family
ID=79117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461153.1U Active CN214909723U (zh) | 2021-03-03 | 2021-03-03 | 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09723U (zh) |
-
2021
- 2021-03-03 CN CN202120461153.1U patent/CN2149097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87232U (zh) | 一种新型职业病科专用消毒装置 | |
CN108904963A (zh) | 一种儿科上药装置 | |
CN204890466U (zh) | 一种骨科护理换药架 | |
CN111870463A (zh) | 一种用于外科伤口护理的多功能消毒上药装置 | |
CN113633879A (zh) | 一种烧伤科用手掌烧伤辅助上药机器 | |
CN110897791A (zh) | 一种适用于外科护理的包扎装置 | |
CN214909723U (zh) | 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 | |
CN209033518U (zh) |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创面消毒器 | |
CN214343196U (zh) | 一种骨科护理换药架 | |
CN109009832B (zh) | 手部受伤用手术台 | |
CN206896479U (zh) | 一种急诊科用清洁护理器 | |
CN212631429U (zh) | 一种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消毒装置 | |
CN209864051U (zh) | 麻醉器械架 | |
CN113018666A (zh) | 一种防止感染的皮肤烧伤外科用的护理设备 | |
CN208229076U (zh) | 一种新型骨外科操作台 | |
CN210020119U (zh) | 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换药装置 | |
CN209236995U (zh) | 一种普外科清洗装置 | |
CN111685955A (zh) | 一种可便于调节的神经内科用护理架 | |
CN207654378U (zh) | 一种手术四肢消毒装置 | |
CN212067101U (zh) | 一种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用检查床 | |
CN219148298U (zh) | 一种便于消毒的伤口清理装置 | |
CN219423206U (zh) | 一种伤口护理用肢体支撑装置 | |
LU503102B1 (en) | Multifunctional trauma cleaning bed | |
CN211751399U (zh) | 一种皮肤科临床清创装置 | |
CN209827380U (zh) | 一种新型骨科换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