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9204U - 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9204U
CN214909204U CN202121671685.4U CN202121671685U CN214909204U CN 214909204 U CN214909204 U CN 214909204U CN 202121671685 U CN202121671685 U CN 202121671685U CN 214909204 U CN214909204 U CN 214909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essing
fixed part
layer
skin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716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6716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9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9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9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属于敷料贴器具技术领域。所述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包括敷料贴本体,所述敷料贴本体与皮肤接触的一侧表面上设置功效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功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末端内表面的第一粘接区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末端外表面的第二粘接区将所述敷料贴本体固定在患处。该敷料贴可牢靠地固定在使用部位,且敷贴黏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降低到最小,减少了黏胶对皮肤的不良刺激,有效减少皮肤过敏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敷贴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
背景技术
敷料贴是一种类似“创口贴”的敷贴,是常用的医疗用品,热敷贴、热灸贴、艾灸贴、暖足贴、膏贴等均属于这类保健贴敷器具,它们在结构上都包括功效部(吸水垫、敷垫、药粉包、发热包、膏贴、磁石、砭石等)和黏胶部(覆盖有无毒膜、纸的胶布、胶纸)。在使用时,撕去覆膜(纸),将功效部对准使用部位,将胶布(纸)黏贴于皮肤部位,使功效部能够附着固定于使用部位,在使用期间发挥功效部的医疗保健作用。
上述敷料贴通常为对称结构,即黏胶部对称分布于功效部两端,少数为了增强固定效果而采取了三边胶、四边胶结构。这类敷料贴在足、小腿、膝关节、肘关节、手臂等部位使用时,由于这些部位活动较多,使得黏胶脱离、导致敷料贴脱落。而三边胶、四边胶等加大黏胶面积的敷贴,由于增加了黏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因而也增加了黏胶刺激皮肤瘙痒、发红、溃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针对敷料贴可能从使用部位脱落的情况,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021594619.7公开了一种术后创口用无菌敷料贴,包括基层,所述基层顶部中心位置处设有加固层,位于所述基层内表面上与所述加固层对应位置处设有敷料层,所述敷料层包括吸液层、抗菌层、敷药层以及防水层,所述基层上还设有起到固定作用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然而,该实用新型在制作时需要分别制造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且第一固定带在制造时工艺相对复杂些,第二固定带仍然是整面都铺满了黏胶,与皮肤接触的黏胶面积并没有减少,皮肤过敏问题没有解决。
因此,如何既能保证敷料贴的牢靠度,同时又能减少黏胶刺激皮肤瘙痒、发红、溃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通过设置非对称的黏胶部,使得敷料贴在皮肤使用部位固定牢靠,同时黏胶部与皮肤接触的面积达到最小,从而将黏胶对皮肤的刺激降到最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敷料贴容易脱落、对皮肤刺激大造成皮肤过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包括敷料贴本体,所述敷料贴本体与皮肤接触的一侧表面上设置功效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功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末端内表面设有第一粘接区,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末端外表面设有第二粘接区,所述第一固定部环绕后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区与所述第二粘接区的粘合作用将所述敷料贴本体固定在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内表面设有黏胶部,所述黏胶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靠近所述功效部的一侧设有辅助部,所述辅助部的内部设置辅料层,所述辅料层中填充有吸液棉、水凝胶或者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敷料贴本体包括基层和敷料层,所述敷料层布设在位于所述功效部处的所述基层的内表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敷料层包括抗菌层、敷药层及防水层,所述抗菌层布设在靠近伤口的一侧,所述敷药层和防水层依次设置在所述抗菌层的外侧,所述基层为无纺布材料制成的背胶透气膜。
另外,所述第一粘接区、第二粘接区及黏胶部的表面均设有粘合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长度不同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在功效部对准使用部位后,将第一固定部环绕使用部位后通过第一粘接区和第二粘接区粘合,使得敷料贴本体能够牢固在患处;
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皮肤接触的表面设置黏胶部,可进一步提高敷料贴本体在使用部位的牢靠度;
3、本实用新型的敷料贴在使用时,仅仅是黏胶部与皮肤接触,而该黏胶部的面积与现有敷料贴黏胶部的面积相比大大减少,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敷料贴本体与皮肤接触的面积也大大减少,进而减少了黏胶对皮肤的刺激,降低了皮肤瘙痒、发红、溃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本实用新型的敷料贴本体上设置有辅助部,可在辅助部中添加吸液棉,用于伤口渗出液、脓液或汗液等液体的吸收,或者在辅助部中添加与敷药层中的药物不同的药物,避免药物相互影响,从而使得不同的药物可以发挥各自的功效;
5、本实用新型的敷料贴,其功效部和固定部的基层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部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成本低,是一种可广泛使用的敷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非对称皮肤敷料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非对称皮肤敷料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敷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敷料贴本体,11-基层,12-敷料层,121-抗菌层,122-敷药层,123-防水层,2-功效部,3-固定部,31-第一固定部,311-第一粘接区,32-第二固定部,321第二粘接区,4-黏胶部,5-辅助部,51-辅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包括敷料贴本体1,所述敷料贴本体1与皮肤接触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功效部2和固定部3,所述固定部3包括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所述功效部2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2的长度,相对于常规的两个固定部的长度相同(对称结构)来说,本实施例的两个固定部为非对称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可以将所述第一固定部31环绕在使用部位(比如小腿、手臂等)上,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31末端内表面的第一粘接区311和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32末端外表面的第二粘接区321的粘接作用将所述敷料贴本体1牢牢地固定在患处。
为了使所述敷料贴本体1能够更加牢靠地固定在患处,在所述第二固定部32的内表面上设置黏胶部4,所述黏胶部4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固定部32的宽度相同,所述黏胶部4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2的长度。
本实施例所述敷料贴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敷料贴本体1优选为长条形结构,其宽度在30-100mm之间,所述功效部2的长度在40-110mm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31的长度在100-180mm之间,所述第二固定部32的长度在30-80之间,本实施例1中所述敷料贴,具体为一种热敷足贴,本体1的宽度设置60mm,所述功效部2的长度设置为100mm,所述第一固定部31的长度设置为140mm,所述第二固定部32的长度设置为40mm,本实施例中,本体全部展开长度为280mm,多于中国成人足围30-40mm,即热敷足贴可绕足一圈后,将第一固定部31末端黏胶部粘贴在第二固定部32外表面,所述敷料贴本体1与皮肤粘结的部分仅为第二固定部32上的黏胶部4的面积,由于所述黏胶部4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2的面积,那么与现有敷料贴两个对称的黏胶部都与皮肤接触来说,至少减少了一半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少了黏胶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其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敷料贴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部5,具体的,所述辅助部5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31靠近所述功效部2的一侧,所述辅助部5的内部有设置辅料层51。
所述辅助部5的长度设置在30-100mm之间,在此结构中所述第一固定部31的长度由实施例1中的100-180mm调整为30-150mm,本实施例2中所述辅助部5的长度设置为60mm,所述第一固定部31的长度设置为80mm,其他尺寸均与实施例1的各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辅料层51中填充有吸液棉、水凝胶或者与所述功效部2中药物不同的药物,当填充吸液棉时,所述辅料层51可以吸收在伤口处产生的渗出液、脓液以及汗液等,这些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的炎症因子、蛋白酶和自由基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若长期停留在皮肤表面会减缓伤口的愈合速度,那么吸液棉能够对渗出液进行吸收,阻隔外界异物对伤口的刺激,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当辅料层51中填充药物时,该药物是与所述功效部2中的药物不同功效的药,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同功效的药物放在一起相互影响而减小药物功效的问题。
例如,一种用于手臂肌肉酸痛理疗的热敷贴,其功效部2由一次性发热包和药垫组成,药垫在发热包外侧,与皮肤直接接触,用于吸附、储存药物或理疗液,药物或理疗液以具有活络化瘀作用的艾叶油、桉叶油、辣椒油、樟脑、薄荷脑、丁香油、桂皮油、姜油为代表。使用时,发热包发热产生的热力刺激皮下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促进艾叶油等药理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如果手臂酸痛是挫伤或慢性劳损所致,则治疗宜活络化瘀、行气止痛,而行气止痛的川芎、延胡索、姜黄等,不便与艾叶油、辣椒油等混合制剂,这个时候,需要分开添加,此时,本实施例所述的辅料部5便发挥了其作用。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敷料贴本体1包括基层11和敷料层12,所述敷料层12布设在位于所述功效部2处的所述基层11的内表面上,也就是说所述功效部2是由基层11和敷料层12组成,所述固定部3就只有基层11,而所述功效部2上的基层11和所述固定部3上的基层11为一体化成型结构,在制作时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敷料层12包括抗菌层121、敷药层122及防水层123,所述抗菌层121布设在靠近伤口的一侧,所述敷药层122和防水层123依次设置在所述抗菌层121的外侧,所述药物填充在所述敷药层122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基层11是由无纺布材料制成的背胶透气膜,通过所含薄荷脑等有效成分与水凝胶物理作用达到冷敷治疗效果,可以降低关节组织损伤、消除肿胀疼痛、减少炎症的并发。由于基层11具有透气性,能够保证伤口处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避免伤口长时间被捂住造成伤口恶化的情况。
所述第一粘接区311、第二粘接区321以及黏胶部4的表面均设有粘合贴,所述粘合贴为离型纸。
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时,使用者撕下黏胶部4上的粘合贴,然后将功效部2对准患处,将基层11展平,黏胶部4粘贴在皮肤表面,最后将第一固定部31环绕后将第一粘接区311粘接在第二粘接区321上即可。所述辅助部5内辅料层51中的吸液棉可以吸收在伤口处产生的渗出液、脓液以及汗液等,能够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或者填充在其中的药物能够与功效部2中药物的功效互补,使敷料贴的功效更全面;所述抗菌层121能够有效阻止外界细菌进入患者伤口处,所述敷药层122上设有药物能够覆盖在伤口表面,所述防水层123能够有效阻止外界水进入伤口处,避免减缓患者伤口愈合的速度,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包括敷料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贴本体与皮肤接触的一侧表面上设置功效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功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末端内表面设有第一粘接区,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末端外表面设有第二粘接区,所述第一固定部环绕后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区与所述第二粘接区的粘合作用将所述敷料贴本体固定在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内表面设有黏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胶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靠近所述功效部的一侧设有辅助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的内部设置辅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层中填充有吸液棉、水凝胶或者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贴本体包括基层和敷料层,所述敷料层布设在位于所述功效部处的所述基层的内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层包括抗菌层、敷药层及防水层,所述抗菌层布设在靠近伤口的一侧,所述敷药层和防水层依次设置在所述抗菌层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无纺布材料制成的背胶透气膜。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区、第二粘接区及黏胶部的表面均设有粘合贴。
CN202121671685.4U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 Active CN214909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1685.4U CN214909204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1685.4U CN214909204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9204U true CN214909204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68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71685.4U Active CN214909204U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9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81612U (zh) 一种复合型泡沫敷料
CN107596574A (zh) 一种用于祛寒暖宫和调理痛经用的护理片
CN214909204U (zh) 一种非对称皮肤敷料贴
CN207575459U (zh) 一件式中药贴敷固定贴
CN213373008U (zh) 一种克氏针敷贴
CN112691287A (zh) 一种自发热肩颈贴
CN209270089U (zh) 一种提高生殖功能的护理贴
CN202950831U (zh) 一种医用敷贴装置
CN106806984A (zh) 外敷药用绑带
CN1231243C (zh) 一种治疗风湿疼痛的药物
CN214318613U (zh) 一种可调尺寸便于撕揭的中药敷贴膜
CN215131443U (zh) 一种多功能药敷理疗眼罩
CN206652083U (zh) 外用药敷贴带
CN213552906U (zh) 一种术后创口用无菌敷料贴
CN219185031U (zh) 一种用于肚脐眼部位的创可贴撕口式的膏药冷敷贴
CN209900138U (zh) 金黄散贴
CN205649632U (zh) 一种蕲艾温灸贴
CN211750463U (zh) 一种外敷装置
CN205268392U (zh) 一种消肿止痛药膏贴
CN215274487U (zh) 一次性液灸贴
CN214860568U (zh) 一种自发热肩颈贴
CN215960616U (zh) 一种具有理疗功能的自发热中药敷贴
CN209361082U (zh) 一种驻极体式泡沫敷贴
CN201333260Y (zh) 体表用药敷带
CN213310896U (zh) 一种医用泡沫敷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