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8017U - 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8017U
CN214908017U CN202023008602.1U CN202023008602U CN214908017U CN 214908017 U CN214908017 U CN 214908017U CN 202023008602 U CN202023008602 U CN 202023008602U CN 214908017 U CN214908017 U CN 214908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oaxial cable
insulating layer
wall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086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鼎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Tuas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eishan Free Trade Port Shishu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eishan Free Trade Port Shishu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 filed Critical Ningbo Meishan Free Trade Port Shishu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to CN2020230086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8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8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8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包括消融针主体,消融针主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不粘涂层,所述消融针主体包括针头、绝缘层Ⅰ、外针壁和同轴电缆,所述绝缘层Ⅰ设置在针头外侧面,绝缘层Ⅰ与外针壁连接,所述同轴电缆设置在外针壁内部,在同轴电缆与外针壁之间设置有容纳用于对该同轴电缆进行降温的冷却液的空腔体;同轴电缆包括同轴电缆内芯,该同轴电缆内芯向前延伸露出部位形成同轴电缆内芯前端,同轴电缆内芯前端与针头后端固定连接,在同轴电缆内芯前端与针头后端的连接处设置有金属粉。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采用焊接的方式,降低了工程实现的难度,加工也更加简单,并保证了消融针良好的导电性与导热性,在合适的应用场景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
背景技术
微波消融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包括肝、肺、甲状腺、乳腺、肾、骨肿瘤等肿瘤的治疗,具有创面小、出血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手术优势。通过微波源(如磁控管、固态微波源等)产生微波,通过连接线将微波传导到消融针,消融针相当于一个天线,释放微波,微波驱动组织中的极性分子(如水分子)做高频振荡运动,摩擦产生热,使病灶处肿瘤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效果。由于消融针较细,导致其内部的微波传输线较细,微波在较细的同轴电缆中传输会产生较大的损耗,具体表现为发热,此时如果不进行冷却,则会造成电缆烧毁,因此在消融针内部具有一套水冷系统,需要在接通微波之前先将水冷循环接通,保证电缆的安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4708984U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微波消融针。其包括由辐射天线、匹配绝缘套、微波传输电缆、针杆、手柄组成;辐射天线与微波传输电缆的内导体连接,匹配绝缘套在辐射天线和针杆之间起到阻抗匹配和电气绝缘作用。匹配绝缘套采用高强度、韧性好、低损耗、高介电常数的陶瓷作为辐射天线和针杆之间的阻抗匹配和绝缘材料。匹配绝缘套和针杆连接处的T型台阶处采用R型圆角过渡结构,避免直角过渡容易折断的结构缺陷。但是,从工艺角度,该实用新型采用热压铸成型的方法尚且存在凹坑、皱纹、气泡、变形、开裂等常见缺陷。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101711705B公开了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及其微波消融治疗仪,其涉及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的结构以及使用该微波消融针的微波消融治疗仪。微波消融针主要包括有消融针头、消融针管、微波同轴电缆、毛细管、带有曲柄的手柄、温度传感器;还包括含有高频接头、进水口接头、出水口接头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端子外接插口的固定架,以及含有锁卡簧片的高频接头和手柄内有用于冷水循环的水腔。循环水由进水口接头进入毛细管,再由消融针管进入水腔,最后由出水口接头流出。该实用新型用一根或多根毛细管传输冷却液,在本就细小的消融针中,不容易得到较好的冷却效果,并且毛细管容易堵塞。
以上的微波消融针内部针头与电缆导体的连接方式多采用焊接,焊接形式需要预留焊接点或者采用比较薄的管壁,并且焊接对工艺要求高,人工焊接的话很难保证产品一致性,容易造成虚焊等安全隐患;冷却水道的狭小容易造成堵塞,并且维护困难,冷却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该微波消融针能够应用于穿刺手术机器人,装配更方便、导电导热效率高、冷却散热性能优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包括消融针主体,消融针主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不粘涂层,并在每隔10mm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刻度线,便于医生判断深度,之所以要增加该不粘涂层,是因为针头发热之后,人体组织会粘连在针体上,如果没有该不粘涂层,则在拔针的时候会造成严重的撕裂损伤。所述消融针主体包括消融针主体,消融针主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不粘涂层,所述消融针主体包括针头、绝缘层Ⅰ、外针壁和同轴电缆,所述绝缘层Ⅰ设置在针头外侧面,绝缘层Ⅰ与外针壁连接,所述同轴电缆设置在外针壁内部,在同轴电缆与外针壁之间设置有空腔体;同轴电缆包括同轴电缆内芯,该同轴电缆内芯前端与针头后端固定连接,在同轴电缆内芯前端与针头后端的连接处设置有金属粉。
优选的,所述同轴电缆还包括绝缘层Ⅱ和屏蔽层,同轴电缆内芯、绝缘层Ⅱ和屏蔽层之间从内到外同轴心排列设置,绝缘层Ⅱ相对于屏蔽层向前延伸露出,同轴电缆内芯又相对于绝缘层Ⅱ向前延伸露出,在绝缘层Ⅱ与针头后端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Ⅰ密封连接;同轴电缆前端外侧面与外针壁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Ⅱ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基于微波天线原理设计而成,该微波天线原理为:微波在同轴电缆内芯内传播,但是如果周围有适当的绝缘层和屏蔽层,则不会将能量发射出去,而如果同轴电缆内芯从屏蔽层中露出来一小段,其尺寸形状接近于波长,则会变成一个单极子天线,能量就会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优选的,在外针壁内还设置有中空管,该中空管与位于同轴电缆外部的空腔体连通,冷却液能够沿着中空管进入该空腔体内;
所述中空管与同轴电缆之间并排设置,这样空腔体位于外针壁内部与中空管外部以及同轴电缆外部之间;
或者,所述中空管与同轴电缆之间同轴心设置,这样空腔体位于外针壁内部与中空管外部之间。
使用时,冷却液从中空管中流入,冷却液运动到头之后往回折返,冷却液流经过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外壁,带走大部分同轴电缆内产生的热量,实现同轴电缆的冷却。
其中,将同轴电缆外导体剥去一部分,露出一段内部的绝缘层Ⅱ,再剥去绝缘层Ⅱ一部分,露出一段同轴电缆内芯,同轴电缆内芯插入针头后端的槽孔中,周围通过金属粉填充,避免采用焊接的方式,降低了工程实现的难度,保持良好的导电性与导热性,然后再用密封连接圈Ⅰ和密封连接圈Ⅱ进行密封与隔离。
优选的,将针头后端加工成楔形面,该楔形面结构加工更加简单,同轴电缆内芯前端嵌置在针头后端的楔形面和绝缘层Ⅰ之间,位于该针头后端楔形面上的同轴电缆内芯外面采用金属粉填充包裹住。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前端连接在密封连接圈Ⅱ内,该密封连接圈Ⅱ设置在绝缘层Ⅰ后端,且该密封连接圈Ⅱ与外针壁内侧面密封连接,采用耐热密封胶材质的密封连接圈Ⅱ不但保证了连接强度和密封性,同时也避免了焊接流程,方便装配。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Ⅰ包裹住针头主体部位并向前延伸到针头三角锥面部位,该绝缘层Ⅰ是采用绝缘陶瓷管。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Ⅰ包裹住针头主体部位,由于陶瓷材料的附着性差(相对于金属材料),该绝缘层Ⅰ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绝缘管,其本身就具有较好的润滑性,同时也保证了针头和针外壁的绝缘,其缺点相对于陶瓷管的刚度较低,在高温情况下可能变形甚至融化,有可能出现针头脱落的情况,这样减少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绝缘管刚度较低带来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不粘涂层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涂层。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英文缩写为PTFE,(俗称"塑料王,哈拉"),在中国,由于发音的缘故,"Teflon"这一商标又被称之为"特氟龙"、"铁氟龙"、"铁富龙"、"特富龙"、"特氟隆"等等,皆为"Teflon"的音译。这种材料的产品一般统称作"不粘涂层";是一种使用了氟取代聚乙烯中所有氢原子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途,亦成为了不沾锅和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消融针针头采用了搭接和金属粉填充的方式实现了针头和同轴电缆的连接,避免采用焊接工艺,降低了工程实现的难度,保持良好的导电性与导热性;从装配顺序上,避免采用绝缘陶瓷管或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绝缘管的内径大于同轴电缆的外径(否则无法焊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绝缘层Ⅰ厚度,提高了针头的强度,避免术中针头断裂,提高了消融针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的实施例1中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的实施例2中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的实施例3中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的实施例4中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中同轴电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的中空管与空腔体之间同轴心设置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针头;11-针头三角锥面部位;12-针头主体部位;2-绝缘层Ⅰ;3-外针壁;41- 密封连接圈Ⅰ;42-密封连接圈Ⅱ;5-金属粉;6-同轴电缆内芯;7-绝缘层Ⅱ;8-屏蔽层;9-中空管;10-空腔体;13-同轴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包括消融针主体,所述消融针主体包括针头1、绝缘层Ⅰ2、外针壁3和同轴电缆13,消融针主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不粘涂层,并在每隔10mm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刻度线,便于医生判断深度,所述不粘涂层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涂层,之所以要增加该涂层,是因为针头1发热之后,人体组织会粘连在针体1上,如果没有该涂层,则在拔针的时候会造成严重的撕裂损伤。所述绝缘层Ⅰ2采用绝缘陶瓷管,设置在针头主体部分12的外侧面,所述外针壁3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外壁,外针壁3与绝缘层Ⅰ2连接,所述同轴电缆13设置在外针壁3内部,在同轴电缆与外针壁3之间设置有空腔体10,该空腔体10 用于容纳对同轴电缆13进行降温的冷却液,在外针壁3内还设置有中空管9,该中空管9与位于同轴电缆13外部的空腔体10连通,使用时,冷却液从中空管9中流入,冷却液运动到头之后往回折返,冷却液流经屏蔽层8外壁,带走大部分同轴电缆内芯6产生的热量,实现同轴电缆13的冷却。所述中空管9与同轴电缆13之间并排设置,这样空腔体10位于外针壁3内部与中空管9外部以及同轴电缆13外部之间;或者,如图6所示,所述中空管9与同轴电缆之间同轴心设置,这样空腔体10位于外针壁3内部与中空管9外部之间,这样中空管9相对于并排设置的截面积更大,更不容易堵塞管路。
如图5所示,同轴电缆13包括同轴电缆内芯6,该同轴电缆内芯6向前延伸露出部位形成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与针头1后端固定连接,具体表现为:所述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插接在针头1后端内,在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与针头1后端的连接处采用金属粉5填充包裹住,该金属粉5采用银粉,保证了优秀的导热导电性能,避免采用焊接的方式,降低了工程实现的难度。
所述同轴电缆13还包括绝缘层Ⅱ7和屏蔽层8,同轴电缆内芯6、绝缘层Ⅱ7和屏蔽层 8之间从内到外同轴心排列设置,绝缘层Ⅱ7相对于屏蔽层8向前延伸露出,同轴电缆内芯 6又相对于绝缘层Ⅱ7向前延伸露出,在绝缘层Ⅱ7与针头1后端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Ⅰ41密封连接;同轴电缆13前端外侧面与外针壁3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Ⅱ42密封连接。所述屏蔽层8前端连接在密封连接圈Ⅱ42内,该密封连接圈Ⅱ42设置在绝缘层Ⅰ2后端,且该密封连接圈Ⅱ42与外针壁3内侧面密封连接。其中,密封连接圈Ⅰ41和密封连接圈Ⅱ42均是采用耐热密封胶;所述屏蔽层8为同轴电缆外导体。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包括消融针主体,所述消融针主体包括针头1、绝缘层Ⅰ2、外针壁3和同轴电缆13,消融针主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不粘涂层,并在每隔10mm 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刻度线,便于医生判断深度,所述不粘涂层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涂层,之所以要增加该涂层,是因为针头1发热之后,人体组织会粘连在针体1上,如果没有该涂层,则在拔针的时候会造成严重的撕裂损伤。所述绝缘层Ⅰ2采用绝缘陶瓷管,设置在针头主体部分12的外侧面,所述外针壁3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外壁,外针壁3与绝缘层Ⅰ2连接,所述同轴电缆13设置在外针壁3内部,在同轴电缆13与外针壁3之间设置有空腔体10,该空腔体10用于容纳对同轴电缆13进行降温的冷却液,在外针壁3内还设置有中空管9,该中空管9与位于同轴电缆13外部的空腔体10连通,使用时,冷却液从中空管9中流入,冷却液运动到头之后往回折返,冷却液流经屏蔽层8外壁,带走大部分同轴电缆内芯6产生的热量,实现同轴电缆13的冷却。所述中空管9与同轴电缆之间并排设置,这样空腔体10位于外针壁3内部与中空管9外部以及同轴电缆13外部之间;或者,如图6 所示,所述中空管9与同轴电缆之间同轴心设置,这样空腔体10位于外针壁3内部与中空管9外部之间,这样中空管9相对于并排设置的截面积更大,更不容易堵塞管路。
如图5所示,同轴电缆13包括同轴电缆内芯6,该同轴电缆内芯6向前延伸露出部位形成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与针头1后端固定连接,具体表现为:针头1后端加工成楔形面,这样加工更加简单,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嵌置在针头后端的楔形面和绝缘层Ⅰ2之间,位于该针头后端楔形面上的同轴电缆内芯6外面采用金属粉5填充包裹住,该金属粉5采用银粉,保证了优秀的导电性,避免采用焊接的方式,降低了工程实现的难度。
所述同轴电缆13还包括绝缘层Ⅱ7和屏蔽层8,同轴电缆内芯6、绝缘层Ⅱ7和屏蔽层 8之间从内到外同轴心排列设置,绝缘层Ⅱ7相对于屏蔽层8向前延伸露出,同轴电缆内芯 6又相对于绝缘层Ⅱ7向前延伸露出,在绝缘层Ⅱ7与针头1后端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Ⅰ41密封连接;同轴电缆13前端外侧面与外针壁3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Ⅱ42密封连接。所述屏蔽层8前端连接在密封连接圈Ⅱ42内,该密封连接圈Ⅱ42设置在绝缘层Ⅰ2后端,且该密封连接圈Ⅱ42与外针壁3内侧面密封连接。其中,密封连接圈Ⅰ41和密封连接圈Ⅱ42均是采用耐热密封胶;所述屏蔽层8为同轴电缆外导体。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包括消融针主体,所述消融针主体包括针头1、绝缘层Ⅰ2、外针壁3和同轴电缆13,消融针主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不粘涂层,所述不粘涂层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涂层,并在每隔10mm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刻度线,便于医生判断深度,之所以要增加该涂层,是因为针头1发热之后,人体组织会粘连在针体1上,如果没有该涂层,则在拔针的时候会造成严重的撕裂损伤。所述绝缘层Ⅰ2设置在针头主体部分12 的外侧面,由于陶瓷材料的附着性差(相对于金属材料),该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Ⅰ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绝缘管,其本身就具有较好的润滑性,同时也保证了针头1和针外壁3的绝缘,其缺点相对于陶瓷管的刚度较低,在高温情况下可能变形甚至融化,有可能出现针头 1脱落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层Ⅰ2包裹住针头主体部位12长度的1/3~1/2,根据需要预留出针头主体部位12靠前端部位,以减少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绝缘管刚度较低带来的影响。所述外针壁3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外壁,外针壁3与绝缘层Ⅰ2连接,所述同轴电缆13设置在外针壁3内部,在同轴电缆与外针壁3之间设置有空腔体10,该空腔体10用于容纳对同轴电缆13进行降温的冷却液,在外针壁3内还设置有中空管9,该中空管9与位于同轴电缆13外部的空腔体10连通,使用时,冷却液从中空管9中流入,冷却液运动到头之后往回折返,冷却液流经屏蔽层8外壁,带走大部分同轴电缆内芯6产生的热量,实现同轴电缆13的冷却。所述中空管9与同轴电缆之间并排设置,这样空腔体10位于外针壁3 内部与中空管9外部以及同轴电缆13外部之间;或者,所述中空管9与同轴电缆之间同轴心设置,这样空腔体10位于外针壁3内部与中空管9外部之间,这样中空管9相对于并排设置的截面积更大,更不容易堵塞管路。
如图5所示,同轴电缆13包括同轴电缆内芯6,该同轴电缆内芯6向前延伸露出部位形成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与针头1后端固定连接,具体表现为:所述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插在针头1后端内,在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与针头1后端的连接处采用金属粉5填充包裹住,该金属粉5采用银粉,保证了优秀的导电性,避免采用焊接的方式,降低了工程实现的难度。
所述同轴电缆13还包括绝缘层Ⅱ7和屏蔽层8,同轴电缆内芯6、绝缘层Ⅱ7和屏蔽层 8之间从内到外同轴心排列设置,绝缘层Ⅱ7相对于屏蔽层8向前延伸露出,同轴电缆内芯 6又相对于绝缘层Ⅱ7向前延伸露出,在绝缘层Ⅱ7与针头1后端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Ⅰ41密封连接;同轴电缆13前端外侧面与外针壁3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Ⅱ42密封连接。所述屏蔽层8前端连接在密封连接圈Ⅱ42内,该密封连接圈Ⅱ42设置在绝缘层Ⅰ2后端,且该密封连接圈Ⅱ42与外针壁3内侧面密封连接。其中,密封连接圈Ⅰ41和密封连接圈Ⅱ42均是采用耐热密封胶;所述屏蔽层8为同轴电缆外导体。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包括消融针主体,所述消融针主体包括针头1、绝缘层Ⅰ2、外针壁3和同轴电缆13,消融针主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不粘涂层,所述不粘涂层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涂层,并在每隔10mm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刻度线,便于医生判断深度,之所以要增加该涂层,是因为针头1发热之后,人体组织会粘连在针体1上,如果没有该涂层,则在拔针的时候会造成严重的撕裂损伤。所述绝缘层Ⅰ2设置在针头主体部分12 的外侧面,由于陶瓷材料的附着性差(相对于金属材料),该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Ⅰ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绝缘管,其本身就具有较好的润滑性,同时也保证了针头1和针外壁3的绝缘,其缺点相对于陶瓷管的刚度较低,在高温情况下可能变形甚至融化,有可能出现针头 1脱落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层Ⅰ2包裹住针头主体部位12长度的1/3~1/2,根据需要预留出针头主体部位12靠前端部位,以减少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绝缘管刚度较低带来的影响。所述外针壁3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外壁,外针壁3与绝缘层Ⅰ2连接,所述同轴电缆13设置在外针壁3内部,在同轴电缆与外针壁3之间设置有空腔体10,该空腔体10用于容纳对同轴电缆13进行降温的冷却液,在外针壁3内还设置有中空管9,该中空管9与位于同轴电缆13外部的空腔体10连通,使用时,冷却液从中空管9中流入,冷却液运动到头之后往回折返,冷却液流经屏蔽层8外壁,带走大部分同轴电缆内芯6产生的热量,实现同轴电缆13的冷却。所述中空管9与同轴电缆之间并排设置,这样空腔体10位于外针壁3 内部与中空管9外部以及同轴电缆13外部之间;或者,所述中空管9与同轴电缆之间同轴心设置,这样空腔体10位于外针壁3内部与中空管9外部之间,这样中空管9相对于并排设置的截面积更大,更不容易堵塞管路。
如图5所示,同轴电缆13包括同轴电缆内芯6,该同轴电缆内芯6向前延伸露出部位形成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与针头1后端固定连接,具体表现为:针头1后端加工成楔形面,这样加工更加简单,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嵌置在针头后端的楔形面和绝缘层Ⅰ2之间,位于该针头后端楔形面上的同轴电缆内芯6外面采用金属粉5填充包裹住,该金属粉5采用银粉,保证了优秀的导电性,避免采用焊接的方式,降低了工程实现的难度。
所述同轴电缆13还包括绝缘层Ⅱ7和屏蔽层8,同轴电缆内芯6、绝缘层Ⅱ7和屏蔽层 8之间从内到外同轴心排列设置,绝缘层Ⅱ7相对于屏蔽层8向前延伸露出,同轴电缆内芯 6又相对于绝缘层Ⅱ7向前延伸露出,在绝缘层Ⅱ7与针头1后端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Ⅰ41密封连接;同轴电缆13前端外侧面与外针壁3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Ⅱ42密封连接。所述屏蔽层8前端连接在密封连接圈Ⅱ42内,该密封连接圈Ⅱ42设置在绝缘层Ⅰ2后端,且该密封连接圈Ⅱ42与外针壁3内侧面密封连接。其中,密封连接圈Ⅰ41和密封连接圈Ⅱ42均是采用耐热密封胶;所述屏蔽层8为同轴电缆外导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消融针的产品工艺,降低了工程实现难度,保证了优质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各个结构能适应多种生产场景和使用场景。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消融针主体,消融针主体的外侧面设置有不粘涂层,所述消融针主体包括针头(1)、绝缘层Ⅰ(2)、外针壁(3)和同轴电缆(13),所述绝缘层Ⅰ(2)设置在针头(1)外侧面,绝缘层Ⅰ(2)与外针壁(3)连接,所述同轴电缆设置在外针壁(3)内部,在同轴电缆与外针壁(3)之间设置有空腔体(10);
同轴电缆(13)包括同轴电缆内芯(6),该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与针头(1)后端固定连接,在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与针头(1)后端的连接处设置有金属粉(5)。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13)还包括绝缘层Ⅱ(7)和屏蔽层(8),同轴电缆内芯(6)、绝缘层Ⅱ(7)和屏蔽层(8)之间从内到外同轴心排列设置,绝缘层Ⅱ(7)相对于屏蔽层(8)向前延伸露出,同轴电缆内芯(6)又相对于绝缘层Ⅱ(7)向前延伸露出,在绝缘层Ⅱ(7)与针头(1)后端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Ⅰ(41)密封连接;同轴电缆(13)前端外侧面与外针壁(3)之间通过密封连接圈Ⅱ(42)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在外针壁(3)内还设置有中空管(9),该中空管(9)与位于同轴电缆(13)外部的空腔体(10)连通,冷却液能够沿着中空管(9)进入该空腔体(10)内;
所述中空管(9)与同轴电缆之间并排设置,这样空腔体(10)位于外针壁(3)内部与中空管(9)外部以及同轴电缆(13)外部之间;
或者,所述中空管(9)与同轴电缆之间同轴心设置,这样空腔体(10)位于外针壁(3)内部与中空管(9)外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插在针头(1)后端内,位于该针头(1)后端内的同轴电缆内芯(6)与针头(1)后端之间连接处采用金属粉(5)填充包裹住。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内芯(6)前端嵌置在针头(1)后端的楔形面和绝缘层Ⅰ(2)之间,位于该针头(1)后端楔形面上的同轴电缆内芯(6)外面采用金属粉(5)填充包裹住。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8)前端连接在密封连接圈Ⅱ(42)内,该密封连接圈Ⅱ(42)设置在绝缘层Ⅰ(2)后端,且该密封连接圈Ⅱ(42)与外针壁(3)内侧面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Ⅰ(2)包裹住针头主体部位(12)并向前延伸到针头三角锥面部位(11),该绝缘层Ⅰ(2)是采用绝缘陶瓷管。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Ⅰ(2)包裹住针头主体部位(12)并向前延伸到针头三角锥面部位(11);该绝缘层Ⅰ(2)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绝缘管。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针壁(3)是采用不锈钢材质或者钛合金材质制成的外壁,所述金属粉(5)是采用银粉、金粉或锡粉。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的涂层。
CN202023008602.1U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 Active CN214908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8602.1U CN214908017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8602.1U CN214908017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8017U true CN214908017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3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08602.1U Active CN214908017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8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3096B2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dipole antenna
KR101521957B1 (ko) 초크된 유전체가 로드된 팁 다이폴 마이크로웨이브 안테나
EP3466364B1 (en) Antenna assembly for microwave ablation and microwave ablation needle using same
CN111012485A (zh) 一种微波消融针头及微波消融针
CN112472289B (zh) 一种微波消融针
US20110015626A1 (en) Microwave applicator
CN205903307U (zh) 一种可视化具有远端测温功能的内镜下微波消融针
CN107260302A (zh) 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弯曲形微波消融针形天线
US20210113267A1 (en) Non-puncturing microwave ablation antenna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214908017U (zh) 一种新型微波消融针
US20060271031A1 (en) Surgical probe
CN115721411A (zh) 温度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微波消融针
CN215821147U (zh) 一种医用消融天线
CN115813542A (zh) 一种微波消融针的温度控制方法、微波消融针及系统
CN208625844U (zh) 一种单边微波消融针
CN211024824U (zh) 一种无需水冷的肿瘤微波消融针
CN113576657A (zh) 一种医用消融天线
CN209529360U (zh) 具有水滴状针尖的牙科携热针
CN110523003A (zh) 一种无需水冷的肿瘤微波消融针
CN209018931U (zh) 一种具有v形部分的圈套器
CN107115146A (zh) 具有抽注液结构的囊肿微波消融治疗针形天线
CN211300307U (zh) 一种微波消融针头及微波消融针
CN112773499A (zh) 一种柔性射频消融导管
CN201949122U (zh) 经超声内镜引导下带冷循环回路的射频消融电极
CN218792473U (zh) 一种微型消融针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1

Address after: 313001 room 988-6, floor 9, building 6, No. 1366, Hongfeng Road, Kangshan street,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zhou Tuas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832 f0343, area C, Room 401, building 1, 88 Meishan Qixing Road,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Meishan free trade port ShiShu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artnership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