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7199U - 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7199U
CN214907199U CN202023303752.5U CN202023303752U CN214907199U CN 214907199 U CN214907199 U CN 214907199U CN 202023303752 U CN202023303752 U CN 202023303752U CN 214907199 U CN214907199 U CN 214907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eparation
baffle
arm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37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朝霞
程继芳
林心平
黄朝旭
李晶
姜声波
温春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Valgen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0233037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7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7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7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包括第一阻隔箱、第二阻隔箱和固定箱,所述第二阻隔箱内部一侧滑动连接有延伸至第二阻隔箱外部的第一阻隔箱,且调节结构设置在第一阻隔箱内部靠近第二阻隔箱一侧两端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底端的一侧的两端安装有固定箱,且固定结构设置在固定箱的内部,所述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内部靠近固定箱一侧的下端安装有手臂阻隔袖,且便捷结构等间距设置在手臂阻隔袖两侧的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手臂阻隔袖和夹持板,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安全的将手臂置于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的内部,提高医疗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使得医疗技术愈加智能科技化,其中利用放射性来进行诊断、治疗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了,而放射性一般含有较强的辐射,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佩戴专门的辐射阻隔装置,但是现有的辐射源阻隔装置还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第一,传统的辐射源阻隔装置,使用时没有固定结构,装置固定较为不便,降低工作效率。
第二,传统的辐射源阻隔装置,使用时没有调节结构,装置体积大小固定,不能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辐射医疗。
第三,传统的辐射源阻隔装置,使用时手臂无法通过,有时为了更方便医疗就诊,医护人员会将手臂伸入装置内部,而为了避免辐射危害,需要额外穿着对手臂的阻隔装置,十分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固定、不便调节和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包括第一阻隔箱、第二阻隔箱和固定箱,还包括便于提高装置体积的调节结构、便于安装固定的固定结构和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便捷结构;
所述第二阻隔箱内部一侧滑动连接有延伸至第二阻隔箱外部的第一阻隔箱,且调节结构设置在第一阻隔箱内部靠近第二阻隔箱一侧两端的顶端和底端;
所述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底端的一侧的两端安装有固定箱,且固定结构设置在固定箱的内部;
所述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内部靠近固定箱一侧的下端安装有手臂阻隔袖,且便捷结构等间距设置在手臂阻隔袖两侧的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内部。
优选的,所述便捷结构包括夹持箱,所述夹持箱等间距安装在手臂阻隔袖两侧的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内部,且夹持箱内部远离手臂阻隔袖的一侧等间距安装有夹持弹簧,所述夹持弹簧一侧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手臂阻隔袖内部的活动架,且活动架远离夹持弹簧的一侧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内部远离夹持箱的一侧等间距转动连接有柔性滚轮。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孔、调节槽、调节弹簧和调节块,所述调节槽开设在第一阻隔箱靠近第二阻隔箱一侧两端的顶端和底端,且调节槽内部的一端安装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一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二阻隔箱外部的调节块,且第二阻隔箱内部靠近第一阻隔箱一侧两端的顶端和底端等间距开设有与调节块相配合的调节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螺纹杆、活动板、卡槽、通孔、卡杆和摩擦块,所述卡槽安装在固定箱内部远离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一侧的四个拐角处,且固定箱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横向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侧延伸至固定箱的内部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一侧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杆,所述活动板靠近卡槽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摩擦块。
优选的,所述手臂阻隔袖下方的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一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内部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形状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部靠近活动板一侧的顶端横向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与活动板顶端焊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板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且夹持板关于手臂阻隔袖的竖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有固定结构和固定箱,将辐射源工作台上的固定板通过通孔插入固定箱内部,之后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活动板平稳往卡槽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卡杆穿过固定板上预设的插孔并卡入卡槽内部,同时活动板移动带动摩擦块紧贴固定板表面,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从而使得本装置拆卸安装更为便捷,降低传统方式安全固定的繁琐,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后续的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有第一阻隔箱、调节结构和第二阻隔箱,通过按压调节块滑动至完全脱离调节孔,之后拉动第一阻隔箱,使得第一阻隔箱在第二阻隔箱内部滑动至合适位置后,在调节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调节块移动卡入调节孔内部,进而实现第一阻隔箱调节后的固定,从而使得本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自身体积大小,便于适用不同情况下的辐射源阻隔,提高装置实用性;
(3)通过设置有支撑板、手臂阻隔袖和夹持板,当医护人员需要将手臂伸入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内部操作时,可将手臂伸入手臂阻隔袖内部,并使得夹持板移动带动活动架滑动压缩夹持弹簧,进而在夹持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夹持板对医护人员手臂产生一定的夹持力,使得手臂阻隔袖与手臂更加紧密,避免手臂阻隔袖过大导致使用的不便,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更加便捷、安全的将手臂伸入第一阻隔箱和第二阻隔箱内部,避免传统方式的繁琐,提高医疗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箱处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第一阻隔箱;3、调节结构;301、调节孔;302、调节槽;303、调节弹簧;304、调节块;4、第二阻隔箱;5、固定结构;501、螺纹杆;502、活动板;503、卡槽;504、通孔;505、卡杆;506、摩擦块;6、手臂阻隔袖;7、固定箱;8、夹持箱;9、夹持板;10、柔性滚轮;11、活动架;12、夹持弹簧;13、滑块;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包括第一阻隔箱2、第二阻隔箱4和固定箱7,还包括便于提高装置体积的调节结构3、便于安装固定的固定结构5和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便捷结构;
第二阻隔箱4内部一侧滑动连接有延伸至第二阻隔箱4外部的第一阻隔箱2,且调节结构3设置在第一阻隔箱2内部靠近第二阻隔箱4一侧两端的顶端和底端;
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底端的一侧的两端安装有固定箱7,且固定结构5设置在固定箱7的内部;
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内部靠近固定箱7一侧的下端安装有手臂阻隔袖6,且便捷结构等间距设置在手臂阻隔袖6两侧的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内部;
请参阅图1-4,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还包括便捷结构包,便捷结构包括夹持箱8,夹持箱8等间距安装在手臂阻隔袖6两侧的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内部,且夹持箱8内部远离手臂阻隔袖6的一侧等间距安装有夹持弹簧12,夹持弹簧12一侧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手臂阻隔袖6内部的活动架11,且活动架11远离夹持弹簧12的一侧安装有夹持板9,夹持板9内部远离夹持箱8的一侧等间距转动连接有柔性滚轮10;
手臂阻隔袖6下方的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一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内部的支撑板1,且支撑板1的形状为弧形;
夹持板9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且夹持板9关于手臂阻隔袖6的竖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当医护人员需要将手臂伸入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内部操作时,可将手臂伸入手臂阻隔袖6内部,并使得夹持板9移动带动活动架11滑动压缩夹持弹簧12,进而在夹持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夹持板9对医护人员手臂产生一定的夹持力,使得手臂阻隔袖6与手臂更加紧密,避免手臂阻隔袖6过大导致使用的不便,且设置倾斜的夹持板9,便于手臂的伸入,避免夹持板9一端对手臂的阻挡,同时设置弧形的支撑板1,对医护人员手臂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实施例2:调节结构3包括调节孔301、调节槽302、调节弹簧303和调节块304,调节槽302开设在第一阻隔箱2靠近第二阻隔箱4一侧两端的顶端和底端,且调节槽302内部的一端安装有调节弹簧303,调节弹簧303一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二阻隔箱4外部的调节块304,且第二阻隔箱4内部靠近第一阻隔箱2一侧两端的顶端和底端等间距开设有与调节块304相配合的调节孔301;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按压调节块304滑动至完全脱离调节孔301,之后拉动第一阻隔箱2,使得第一阻隔箱2在第二阻隔箱4内部滑动至合适位置后,在调节弹簧303的弹力作用下,使得调节块304移动卡入调节孔301内部,进而实现第一阻隔箱2调节后的固定,从而使得本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自身体积大小,高装置实用性。
实施例3:固定结构5包括螺纹杆501、活动板502、卡槽503、通孔504、卡杆505和摩擦块506,卡槽503安装在固定箱7内部远离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一侧的四个拐角处,且固定箱7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横向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01,螺纹杆501一侧延伸至固定箱7的内部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板502,且活动板502一侧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与卡槽503相配合的卡杆505,活动板502靠近卡槽503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摩擦块506;
固定箱7内部靠近活动板502一侧的顶端横向开设有滑槽14,且滑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的底端与活动板502顶端焊接;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将辐射源工作台上的固定板通过通孔504插入固定箱7内部,之后通过转动螺纹杆501,利用滑块13在滑槽14内部的滑动,使得活动板502平稳往卡槽503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卡杆505穿过固定板上预设的插孔并卡入卡槽503内部,同时活动板502移动带动摩擦块506紧贴固定板表面,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从而使得本装置拆卸安装更为便捷,便于后续工作人员的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调节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之间的间距,通过按压调节块304,使得调节块304在调节槽302内部滑动压缩调节弹簧303至完全脱离调节孔301,之后拉动第一阻隔箱2,使得第一阻隔箱2在第二阻隔箱4内部滑动至合适位置后,在调节弹簧303的弹力作用下,使得调节块304移动卡入调节孔301内部,进而实现第一阻隔箱2调节后的固定,从而使得本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自身体积大小,提高装置实用性;
之后将固定箱7放置在辐射源工作地点,并将辐射源工作台上的固定板通过通孔504插入固定箱7内部,之后通过转动螺纹杆501,利用滑块13在滑槽14内部的滑动,使得活动板502平稳往卡槽503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卡杆505穿过固定板上预设的插孔并卡入卡槽503内部,同时活动板502移动带动摩擦块506紧贴固定板表面,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从而使得本装置拆卸安装更为便捷,便于在不同辐射源下工作;
通过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组成的空腔,将辐射罩住,避免辐射直接作用于医护人员,造成医护人员的损坏,且当医护人员需要将手臂伸入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内部操作时,可将手臂伸入手臂阻隔袖6内部,并使得夹持板9往夹持箱8方向移动,带动活动架11在夹持箱8内部滑动压缩夹持弹簧12,进而在夹持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夹持板9对医护人员手臂产生一定的夹持力,使得手臂阻隔袖6与手臂更加紧密,避免手臂阻隔袖6过大导致使用的不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包括第一阻隔箱(2)、第二阻隔箱(4)和固定箱(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于提高装置体积的调节结构(3)、便于安装固定的固定结构(5)和便于医护人员使用的便捷结构;
所述第二阻隔箱(4)内部一侧滑动连接有延伸至第二阻隔箱(4)外部的第一阻隔箱(2),且调节结构(3)设置在第一阻隔箱(2)内部靠近第二阻隔箱(4)一侧两端的顶端和底端;
所述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底端的一侧的两端安装有固定箱(7),且固定结构(5)设置在固定箱(7)的内部;
所述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内部靠近固定箱(7)一侧的下端安装有手臂阻隔袖(6),且便捷结构等间距设置在手臂阻隔袖(6)两侧的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捷结构包括夹持箱(8),所述夹持箱(8)等间距安装在手臂阻隔袖(6)两侧的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内部,且夹持箱(8)内部远离手臂阻隔袖(6)的一侧等间距安装有夹持弹簧(12),所述夹持弹簧(12)一侧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手臂阻隔袖(6)内部的活动架(11),且活动架(11)远离夹持弹簧(12)的一侧安装有夹持板(9),所述夹持板(9)内部远离夹持箱(8)的一侧等间距转动连接有柔性滚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调节孔(301)、调节槽(302)、调节弹簧(303)和调节块(304),所述调节槽(302)开设在第一阻隔箱(2)靠近第二阻隔箱(4)一侧两端的顶端和底端,且调节槽(302)内部的一端安装有调节弹簧(303),所述调节弹簧(303)一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二阻隔箱(4)外部的调节块(304),且第二阻隔箱(4)内部靠近第一阻隔箱(2)一侧两端的顶端和底端等间距开设有与调节块(304)相配合的调节孔(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5)包括螺纹杆(501)、活动板(502)、卡槽(503)、通孔(504)、卡杆(505)和摩擦块(506),所述卡槽(503)安装在固定箱(7)内部远离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一侧的四个拐角处,且固定箱(7)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横向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01),所述螺纹杆(501)一侧延伸至固定箱(7)的内部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板(502),且活动板(502)一侧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与卡槽(503)相配合的卡杆(505),所述活动板(502)靠近卡槽(503)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摩擦块(5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阻隔袖(6)下方的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一端安装有延伸至第一阻隔箱(2)和第二阻隔箱(4)内部的支撑板(1),且支撑板(1)的形状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7)内部靠近活动板(502)一侧的顶端横向开设有滑槽(14),且滑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底端与活动板(502)顶端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9)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且夹持板(9)关于手臂阻隔袖(6)的竖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CN202023303752.5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 Active CN214907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3752.5U CN21490719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3752.5U CN21490719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7199U true CN214907199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6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3752.5U Active CN214907199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7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28546U (zh) 一种可调式电力电缆支撑架
CN212179731U (zh) 一种轴承检测用便于定位的检测装置
CN214907199U (zh) 一种经食管超声专用辐射源阻隔装置
CN209540405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拍照支架
CN210055210U (zh) 一种财务管理控制装置
CN210650015U (zh) 一种根雕用可调式打磨装置
CN208620017U (zh) 一种通信设备固定支架
CN211738420U (zh) 一种易调节的多功能底座
CN210904498U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机螺纹管支架
CN212337923U (zh) 高度可调式轴承安装座
CN218863446U (zh) 一种高效管道支吊架
CN208503800U (zh) 一种可定量调节位置与旋转角度的电镜
CN206602326U (zh) 计算机排线梳理装置
CN219775315U (zh) 一种虚拟现实用投影设备支撑装置
CN209070298U (zh) 一种便携式投影幕布架
CN211014871U (zh) 一种可悬挂医用干式胶片的辅助装置
CN220596901U (zh) 一种架空箱梁框架装置
CN217356415U (zh) 一种用于机电工程的抗震支吊架
CN217087267U (zh) 便携式故障录波主站用交流电源屏
CN212203781U (zh)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的便携支架装置
CN210423247U (zh) 一种工程液压缸组合定位装置
CN210831278U (zh) 一种移动拼接屏挂架
CN213822836U (zh) 一种甲乳外科引流固定器
CN215978766U (zh) 一种帐篷支架之间的锁紧装置
CN219744876U (zh) 一种可调节的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6

Address after: Room 101-108, 1st Floor, Building C, No. 58 Qiuyi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VALGEN MEDTECH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0027 No. 38, Zhejia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Xih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