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6384U - 吸尘机构和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吸尘机构和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6384U
CN214906384U CN202121113001.9U CN202121113001U CN214906384U CN 214906384 U CN214906384 U CN 214906384U CN 202121113001 U CN202121113001 U CN 202121113001U CN 214906384 U CN214906384 U CN 214906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ipe
air duct
head end
vacuum clea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130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菊
赵学勇
杨尚璇
武发思
徐瑞红
徐莉娜
赵雪芬
汪万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NHUANG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DUNHUANG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NHUANG ACADEMY filed Critical DUNHUANG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21211130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6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6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63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尘机构和吸尘器,涉及洞窟除尘设备技术领域,该吸尘器包括吸尘机构,集尘盒,运输管和风机,吸尘机构包括风筒和吸尘管,吸尘管设置于风筒的头端,且能够沿自身轴向伸缩,吸尘管的内腔与风筒的内腔相连通,风筒的尾端通过运输管连通集尘盒内的风机。由此,可以根据洞窟内地形状况使吸尘管伸缩,以适应吸走地面降尘。

Description

吸尘机构和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洞窟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尘机构和吸尘器。
背景技术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资源类型丰富,分布广泛,价值多元,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及古代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时期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手稿、图书资料及文献等可移动文物,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存在形式。文化遗产的保存受到其赋存环境的影响,多数文化遗产本身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例如洞窟内的壁画彩塑。
对于小型或极小型洞窟而言,其通常处于封闭及半封闭状态,受外界环境波动影响较小,但是游客参观、文保人员工作等活动会使得洞窟内的地面降尘受到扰动,引起尘土扬起,且不易向洞窟外扩散,导致洞窟内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较高,而且这些颗粒物也容易附着在壁画表面,污染画面,因此需要对洞窟内的地面降尘进行清理。
然而,鉴于洞窟形制、大小及分布位置的限制,地形复杂,传统的除尘装置难以对地面降尘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机构和吸尘器,其能够方便地对小型或极小型洞窟内的地面降尘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机构,包括:
风筒,所述风筒的尾端用于连通风机;
吸尘管,设置于所述风筒的头端,且能够沿自身轴向伸缩,所述吸尘管的内腔与所述风筒的内腔相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着所述风筒的头端至尾端的方向,所述吸尘管的外径逐渐增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尘管包括直径依次增大,且柔性连接的至少两个管体;
所述至少两个管体中直径最大的一者与所述风筒的头端连接;
每相邻两个管体中直径较小的一者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缩入直径较大的另一者,或从直径较大的另一者中伸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尘机构还包括:
缓冲垫,环绕于所述吸尘管的外周面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
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吸尘机构;
集尘盒;
运输管,两端分别与所述集尘盒和所述吸尘机构连通;
风机,设置于所述集尘盒内,用于产生从所述吸尘机构至所述集尘盒的气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筒的头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集尘盒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筒的头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光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尘盒可拆卸地设置有抽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筒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源的安装槽,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安装槽的封盖。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输管外套设有柔性保护管,所述保护管与所述运输管之间留有用于穿过电线的容置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在风筒的头端设置吸尘管,风筒的尾端用于连通风机,因此风机工作产生的气流,能够使吸尘管远离风筒的一端吸走地面上的降尘;并且在吸尘管相对于洞窟地面移动时被激起的降尘,也会由于气流的作用直接进行吸尘管内,从而保证清除地面降尘的过程中,地面降尘不会悬浮在空气中。同时,由于吸尘管能够沿自身轴向伸缩,因此用户可以手握风筒,针对洞窟形制、大小及分布位置的具体情况,例如洞窟地面不同区域的降尘分布状况灵活调整吸尘管的轴向长度,从而满足清理洞窟内复杂地形的地面降尘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尘机构的剖切示意图。
图标:100-吸尘器;1-吸尘机构;10-风筒;101-第一筒体;103-第二筒体;105-安装槽;107-光源;109-摄像头;12-吸尘管;121-第一管体;122-第二管体;123-第三管体;124-第四管体;125-第一柔性连接体;126-第二柔性连接体;127-第三柔性连接体;128-第四柔性连接体;14-电源;15-第一缓冲垫;16-第二缓冲垫;17-第三缓冲垫;18-第四缓冲垫;5-集尘盒;50-抽屉;52-显示屏;7-运输管;9-保护管;90-第一软管;92-第二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小型或极小型洞窟而言,其通常处于封闭及半封闭状态,受外界环境波动影响较小,但是游客参观、文保人员工作等活动会使得洞窟内的地面降尘受到扰动,引起尘土扬起,且不易向洞窟外扩散,导致洞窟内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较高,而且这些颗粒物也容易附着在壁画表面,污染画面,因此需要对洞窟内的灰尘等颗粒物进行清理。
目前,针对洞窟内大气颗粒物污染,文物保护工作者一般采用门窗、防沙网及玻璃防护等方法,可有效的阻止、隔离大气颗粒物进入洞窟与壁画接触;或者在洞窟地面铺设木质地板,不仅可以保护地面花砖,而且对进入窟内的大气颗粒物起到缓冲作用。对于已经沉降在地面的灰尘,常采用洒水清洁的方式,但是洒水清洁会引起洞窟内相对湿度升高,诱发壁画水-盐转转移,导致酥碱等病害发生,给文物保护带来新的困扰。因此,人们又想到利用机械式的除尘装置来对洞窟内的灰尘等颗粒物进行清理。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鉴于洞窟形制、大小及分布位置的限制,传统的除尘装置难以针对洞窟进行清理。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实施例进行改善。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尘器100,包括吸尘机构1、集尘盒5、运输管7和风机。吸尘机构1为工作执行部件,直接与地面等具有灰尘颗粒物的物体接触。风机用于产生从吸尘机构1经过运输管7至集尘盒5的气流,从而吸尘机构1能够吸走灰尘等颗粒物。集尘盒5用于收集随着气流而来的灰尘等颗粒物。其中,集尘盒5设置有可拆卸的抽屉50,经过运输管7而来的灰尘等颗粒物聚集在该抽屉50中,在吸尘机构1吸走洞窟内的灰尘等颗粒物的过程中或已经清理完毕后,可以将抽屉50从集尘盒5上抽出,从而将抽屉50中的聚集状颗粒物分装于塑料袋等容器中后,放置于4℃左右的环境内,便于后续进行颗粒物组分的测量。
请参照图1和图2,吸尘机构1包括风筒10和吸尘管12。风筒10的尾端用于连通风机。吸尘管12设置于风筒10的头端,且能够相对于风筒10沿吸尘管12的轴向伸缩,其中,风筒10的内部和吸尘管12的内部相连通。
由此,通过在风筒10的头端设置吸尘管12,风筒的尾端用于连通风机,因此风机工作产生的气流,能够使吸尘管12远离风筒10的一端吸走地面上的降尘;并且在吸尘管12相对于洞窟地面移动时被激起的降尘,也会由于气流的作用直接进行吸尘管12内,从而保证清除地面降尘的过程中,地面降尘不会悬浮在空气中。并且由于吸尘管12能够沿自身轴向伸缩,因此用户可以手握风筒10,针对洞窟形制、大小及分布位置的具体情况,例如洞窟地面不同区域的降尘分布状况灵活调整吸尘管12的轴向长度,从而满足清理洞窟内复杂地形的地面降尘的需要。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100进一步说明。
请再次参照图1和图2,风筒10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筒体103和第一筒体101,第二筒体103和第一筒体101的内部相连通,第二筒体103远离第一筒体101的一端通过运输管7与集尘盒5连通即可实现风筒10的尾端与集尘盒5的连通。第一筒体101远离第二筒体103的一端用于设置可伸缩的吸尘管12。由此,在启动风机后就可以产生从吸尘管12至集尘盒5的气流,用户握持第二筒体103,将吸尘管12远离风筒10的一端就对准地面,就能吸走降尘,降尘随着气流聚集在集尘盒5的抽屉50内。其中,运输管7为柔性材料制成,从而可以根据洞窟形制随意改变。
风筒10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源14的安装槽105,及用于打开或关闭安装槽105的封盖。具体的,安装槽105内设置于第二筒体103,其内部可以放置可循环电源14,例如可充电蓄电池等。电源14通过导线与风机电连接,以此摁下第二筒体103上的开关后,就能导通电源14与风机的电回路,给风机提供电能,使风机开始工作。封盖将安装槽105关闭,从而将电源14密封,避免在手握风筒10对灰尘进行清理时灰尘落入安装槽105内,影响电源14的传输功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筒体103也可以不设置安装槽105,电源14直接设置在集尘盒5内与抽屉50相隔绝的空间内。
请参照图2和图3,吸尘管12的外周表面用于接触地面,沿着风筒10的头端至尾端的方向,即气流方向,该吸尘管12的外径逐渐增大,从而能够更好地与地面接触。通过调节吸尘管12的轴向长度,改变吸尘管12的外周表面积,以适应洞窟内的不同地面状况,进而清理地面上的降尘。
吸尘管12包括直径依次增大,且柔性连接的至少两个管体。至少两个管体中直径最大的一者与风筒的头端连接。每相邻两个管体中直径较小的一者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缩回直径较大的另一者,或从直径较大的另一者中伸出。
具体的,吸尘管12包括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管体121、第二管体122、第三管体123和第四管体124,第一管体121、第二管体122、第三管体123和第四管体124均呈锥形,第一管体121的尾端与第二管体122的头端之间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体125连接,第二管体122的尾端和第三管体123的头端之间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体126连接,第三管体123的尾端和第四管体124的头端之间通过第三柔性连接体127连接,第四管体124和风筒10的头端,即第一筒体101远离第二筒体103的一端之间通过第四柔性连接体128连接。
因此,当用户需要增加吸尘管12用于接触地面的接触面积时,可以按压第一管体121,第一管体121将会沿着靠近风筒10的方向移动,第一柔性连接体125逐渐延伸,直至第一管体121的头端没入第二管体122的头端,从而改变了吸尘管12的整体轴向长度,相应的整个吸尘管12的外周面面积也会减少,即改变了吸尘管12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吸走可放置面积更小的地面上的降尘。同理,用户如有进一步减小接触面积的需要,可以再按压第二管体122,第二柔性连接体126逐渐延伸,直至第二管体122的头端没入第三管体123的头端;继续按压第三管体123,第三柔性连接体127逐渐延伸,直至第三管体123的头端没入第四管体124的头端;继续按压第四管体124,第四柔性连接体128逐渐延伸,直至第四管体124的头端没入风筒10的头端,即第一筒体101远离第二筒体103的一端。而且将四个管体缩入风筒10内后,还可以方便整个吸尘器100的携带,在需要使用该吸尘器100时,只要将各管体依次拉出即可,而在各管体依次拉出的过程中,各柔性连接体逐渐缩拢。
在其他实施例中,吸尘管12也可以是两个、三个、五个、六个等数量的管体,其具体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不进行限制。第四管体124的尾端与风筒10的头端之间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或一体式连接,从而第四管体124始终在风筒10外。吸尘管12也可以是一整个伸缩塑料。
请再次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吸尘机构1还包括缓冲垫,该缓冲垫包裹于吸尘管12的外周面上,从而增加吸尘管12与地面的摩擦力和缓冲力,避免吸尘管12损害地面花砖。具体的,吸尘机构1包括多个缓冲垫,各缓冲垫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呈环状结构。每个管体的头端分别有一个缓冲垫,从而缓冲垫包裹每个管体的外周面上的头端的区域,例如,多个缓冲垫包括第一冲垫、第二缓冲垫16、第三缓冲垫17、第四缓冲垫18,第一缓冲垫15环绕于第一管体121的外周面上的头端区域;第二缓冲垫16环绕于第二管体122的外周面上的头端区域;第三缓冲垫17环绕于第三管体123的外周面上的头端区域;第四缓冲垫18环绕于第四管体124的外周面上的头端区域。当然,每个缓冲垫也可以是完全覆盖对应的每个管体的外周面,即每个缓冲垫将对应的每个管体的外周面完全包裹。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垫也可以是一个,其尺寸能够将整个吸尘管12包裹。
请再次参照图1和图2,风筒10的头端设置有摄像头109,即第一筒体101的头端设置有摄像头109,集尘盒5设置有显示屏52,摄像头109和显示屏52电连接,并通过电源14供电,从而摄像头109能够采集洞窟内的图像信息,并通过信息处理芯片将图像信息处理后由显示屏52显示出洞窟内的图像,从而可以清晰地获取洞窟内地面及降尘分布状况,进而相应调节吸尘管12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面积。另外,为了增加洞窟内的亮度,在风筒10的头端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光源107,光源107只要是能够发出光线的发光元件即可,以照亮洞窟,从而能够方便摄像头109采集图像信息。光源107为多个时,多个光源107沿着风筒10的头端的周向等间隔分布,以使光线均匀,更好地保证摄像头109的图像信息采集。
请再次参照图1,运输管7外套设有柔性保护管9,该保护管9用于保护运输管7,以免运输管7破损,导致灰尘等颗粒物难以进入集尘盒5。保护管9与运输管7之间留有用于穿过电线的容置间隙,从而电线穿设在该容置间隙内,保护管9保护电线,防止电线的外皮破损,导致短接或漏电。
保护管9包括套设于运输管7外的第一软管90,及套设于第一软管90外的第二软管92,其中,第一软管90的两端分别连接筒体的尾端和集尘盒5,第二软管92的一端连接于筒体的尾端。第一软管90为橡胶材料等柔性材料制成,第二软管92为柔性金属材料制成,从而保护管9能够根据洞窟形制随意改变、固定运输管7的弯曲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机构1和吸尘器100,通过依次连通的吸尘管12、风筒10、运输管7和集尘盒5,并由风机产生由吸尘管12至集尘盒5的气流,由此在清理地面降尘时,能够使吸尘管12远离风筒10的一端吸走地面上的降尘;并且在吸尘管12相对于洞窟地面移动时被激起的降尘,也会由于气流的作用直接进行吸尘管12内,从而保证清除地面降尘的过程中,地面降尘不会悬浮在空气中。而且可以通过风筒10的头端设置的摄像头109和光源107采集洞窟内的图像信息,由显示屏52显示洞窟内的图像,以了解地面及降尘分布状况,从而根据实际状况调整吸尘管12的轴向长度,进而改变吸尘管12用于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面积,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机构1和吸尘器100不会受到洞窟内形制、大小及分布位置的限制,能够灵活调整,以对地面降尘进行清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筒,所述风筒的尾端用于连通风机;
吸尘管,设置于所述风筒的头端,且能够沿自身轴向伸缩,所述吸尘管的内腔与所述风筒的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风筒的头端至尾端的方向,所述吸尘管的外径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包括直径依次增大,且柔性连接的至少两个管体;
所述至少两个管体中直径最大的一者与所述风筒的头端连接;
每相邻两个管体中直径较小的一者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缩入直径较大的另一者,或从直径较大的另一者中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还包括:
缓冲垫,环绕于所述吸尘管的外周面上。
5.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尘机构;
集尘盒;
运输管,两端分别与所述集尘盒和所述吸尘机构连通;
风机,设置于所述集尘盒内,用于产生从所述吸尘机构至所述集尘盒的气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的头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集尘盒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摄像头和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的头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可拆卸地设置有抽屉。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电源的安装槽,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安装槽的封盖。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管外套设有柔性保护管,所述保护管与所述运输管之间留有用于穿过电线的容置间隙。
CN202121113001.9U 2021-05-24 2021-05-24 吸尘机构和吸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06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3001.9U CN214906384U (zh) 2021-05-24 2021-05-24 吸尘机构和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3001.9U CN214906384U (zh) 2021-05-24 2021-05-24 吸尘机构和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6384U true CN214906384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1300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06384U (zh) 2021-05-24 2021-05-24 吸尘机构和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63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0648A (zh) * 2022-12-28 2023-04-28 江苏三仪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吸式饲料粉碎搅拌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0648A (zh) * 2022-12-28 2023-04-28 江苏三仪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吸式饲料粉碎搅拌机
CN116020648B (zh) * 2022-12-28 2023-09-26 江苏三仪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吸式饲料粉碎搅拌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06384U (zh) 吸尘机构和吸尘器
CN204265039U (zh) 袋装水泥装车收尘装置
CN106733758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除尘装置
CN106924945A (zh) 一种乒乓球捡拾器
CN103654627A (zh) 吸尘器软管收纳组件
CN203591223U (zh) 吸尘器软管收纳组件
CN208766364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通讯光缆分纤箱
CN208447437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4487927U (zh) 一种金融经济用键盘的保护装置
CN208583100U (zh) 一种环保除尘装置
CN207951730U (zh) 一种空气除尘装置
CN214154653U (zh) 一种电力营销数据采集装置
CN205697524U (zh)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
CN202809542U (zh) 背负式电动吹风清扫机
CN215415089U (zh) 一种病理科观片装置
CN209328070U (zh) 一种用于农场养殖产品质量监管溯源的终端信息采集设备
CN216126163U (zh) 一种基于人脸特征的个性化广告投放装置
CN212188243U (zh) 一种多段无纺布的侧吹风装置
CN212731460U (zh) 一种涂料专用蜡的粉尘分级回收装置
CN209826646U (zh) 一种可清洁耳朵的可视耳镜
CN212049618U (zh) 一种燕麦机用上料装置
CN203555694U (zh) 一种吸尘器的地刷
CN212615484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防尘式吊扇灯
CN209035014U (zh) 一种计算机拆装检修用的吹灰装置
CN209935415U (zh) 一种计算机用小型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