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5260U - 靠背高度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靠背高度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5260U
CN214905260U CN202121111799.3U CN202121111799U CN214905260U CN 214905260 U CN214905260 U CN 214905260U CN 202121111799 U CN202121111799 U CN 202121111799U CN 214905260 U CN214905260 U CN 214905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witch
back frame
limiting
frame
bevel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117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Sanjiu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 Sanjiu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Sanjiu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 Sanjiu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117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5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5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5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背框和支撑框架,背框与支撑框架之间为滑动配合;在背框与支撑框架之间设有滑动限位机构,滑动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销、限位槽以及控制限位销横向运动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背框之间滑动配合且控制开关上、下两端均突出于背框后端形成上、下按压部;当背框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销插入于限位槽内;当背框处于调节状态时,上按压部受力向下使得下按压部向下突出形成第一调节方向标识体,或者下按压部受力向上使得上按压部向上突出形成第二调节方向标识体,同时限位销离开限位槽,背框受力沿控制开关的运动方向移动;操作快捷省力,简单实用。

Description

靠背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靠背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椅子靠背高度往往是出厂就设定好的,不方便调整,适用范围窄,有时对于身材较矮的人,靠背显得太高,而对于身材较高的人,靠背又太矮。同一个人有时需要靠背高一些,有时又需要靠背矮一些。现有的椅子不能满足这些个性化要求。所以,目前亟需一种即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可调节靠背高度的椅子。
CN201611224078.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靠背高度可调的椅子”,该椅子包括有座位、靠背和椅脚,所述靠背包括有固定部分和升降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包括有两侧的立柱和中间的宽靠板;所述升降部分包括有两侧的升降柱、中间的升降靠板和将它们连接起一体的横板;在所述立柱竖方向上设有多个高度定位孔,在所述升降柱中设有能从对应的高度定位孔中露出的弹片销,所述升降柱活动套入到立柱中;所述升降靠板、宽靠板背对面接触靠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按下弹片销来调节升降部分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靠背高度的求,当要收藏椅子时,将升降部分调到最低以节省存放空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合理、适用人群更广泛、收藏更方便。该椅子虽然可以对靠背进行高度调节,但是其通过按压弹片销与不同的定位孔配合实现,这样导致调节背框高度时只能一段一段按压调节,不能顺畅的实现背框自由高度调节;且弹片销有时会卡住,导致高度调节时发生卡顿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的靠背高度调节装置,该装置中通过调节控制开关调节背框的高度;控制开关具有上、下按压部,上按压部受力向下时下按压部再次向下突出形成第一调节方向标识,或者下按压部受力向上时上按压部再次向上突出形成第二调节方向标识,同时限位销离开限位槽,而背框受力沿着控制开关的运动方向移动;整体结构简单,能够使得背框调节过程中操作快捷省力,调节顺畅,能适用于各种不同体型的人们使用,满足不同个体差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框和支撑框架,所述的背框连接在支撑框架上且背框与支撑框架之间为滑动配合;在背框与支撑框架之间设有滑动限位机构,所述的滑动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背框上的一对限位销、竖直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多个限位槽以及控制限位销横向运动的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与背框之间滑动配合且控制开关上、下两端均突出于背框后端,控制开关突出部分形成上、下按压部;当背框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销插入于限位槽内;当背框处于调节状态时,上按压部受力向下使得下按压部再次向下突出形成第一调节方向标识体,或者下按压部受力向上使得上按压部再次向上突出形成第二调节方向标识体,同时限位销离开限位槽,背框受力沿控制开关的运动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按压控制开关的上、下按压部从而控制限位销所限位槽的锁定与解锁状态,即可调节背框的高度,操控方便实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开关上具有左、右对称的限位销导向槽,所述限位销导向槽具有镜像设置的上斜边和下斜边,所述的限位销上具有突出于限位销外壁的导向柱,所述的导向柱位于限位销导向槽内且导向柱与上斜边或下斜边相抵接,所述的上斜边是由上、下斜边交叉点处朝着控制开关的中间位置向上倾斜形成,所述的下斜边是由上、下斜边交叉点处朝着控制开关的中间位置向下倾斜形成。控制开关的纵向移动通过限位销导向槽的上、下斜边与导向柱的配合转化为限位销的横向移动。
作为优选,当背框处于调节状态时,控制开关向下运动,所述的导向柱与上斜边相抵配合并产生相对移动;控制开关向上运动,所述的导向柱与下斜边相抵配合并产生相对移动。当背框处于调节状态时,按压上、下按压部时,上按压部受力向下,所述的导向柱运动至上斜边的上顶点处;或者下按压部受力向上,导向柱运动至下斜边的下顶点处。
作为优选,所述的背框包括一下横杆和位于下横杆两侧的背侧杆,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横向的连接底板和纵向的支撑框;所述的下横杆与支撑框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下横杆后端连接一后盖,所述的控制开关处于支撑框内,且支撑框夹持在下横杆和后盖之间。通过后盖使得支撑框与下横杆连接更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框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杆,所述的下横杆的后端左、右对称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设有凸肋,在所述的侧杆前端对应设有竖直的导向槽;所述的侧杆位于安装槽内,凸肋嵌入在导向槽内。凸肋嵌入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使得背框与支撑框架间的滑动稳定,消除晃动感;侧杆位于安装槽内使背框与支撑框架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不易松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槽之间设有一横向槽,所述的限位销左、右对称设置在横向槽内,限位销夹持在下横杆与控制开关之间,且两个限位销之间连接有弹簧。设置横向槽,使限位销始终处于横向槽内移动,不会上下脱离,且限位销之间的弹簧使得限位销上的导向柱始终与限位销导向槽的斜边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开关竖直设置在下横杆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的下横杆与后盖上均对应设有滑槽,所述的控制开关夹持在下横杆和后盖之间,且控制开关位于所述的滑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背框中部横向设置一弹性腰靠,所述的弹性腰靠两端分别与背框两侧的背侧板连接固定。弹性支撑板提供人体使用时的背部支撑力,使人体感受更加舒适。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1,机构简单又巧妙,只是在背框与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控制开关和限位销,即可通过控制开关控制限位销插入或离开限位槽,从而进行背框高度调节。
2,操作方便且适应人体使用习惯,控制开关上具有上、下按压部,需要使背框高度上升时,只需向上按压下按压部即可使背框受力向上滑动;需要使背框高度下降时,向下按压上按压部即可使背框受力向下滑动;背框与沿控制开关的运动方向一致;松开上、下按压部,锁定销即在弹簧作用下复位与限位槽锁定,使用过程简单且非常人性化。
3,易于安装,能适配不同座椅,安装时只需将支撑框架上的连接底板连接固定在椅座上即可,通过螺丝连接,无需特定结构,安装快速,适配性高。
4,调节顺畅,有良好的阻尼感,在背框调节过程中背框上的凸肋在支撑框侧杆上的导向槽内滑动,滑动顺畅,不会有卡顿现象;且按压控制开关时,限位销之间的弹簧受力使得操作过程中有良好的阻尼感,操作感受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靠背高度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靠背高度调节装置的背面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靠背高度调节装置的正面爆炸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背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支撑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背框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调节背框沿支撑框架向上滑动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调节背框沿支撑框架向下滑动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背框1;支撑框架2;滑动限位机构3;上横杆4;下横杆 5;背侧杆6;连接底板7;支撑框8;侧杆9;安装槽10;导向槽11;凸肋12;后盖13;限位销14;限位槽14a;控制开关15;横向槽16;弹簧17;滑槽18;限位销导向柱19;上斜边20;下斜边21;导向柱22;上、下斜边交叉点23;弹性腰靠24;上按压部25;下按压部26;第一条件标识体27;第二调节标识体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背框1和支撑框架2,所述的背框1与支撑框架2之间设有滑动限位机构3。
如图1-5所示,所述的背框1连接在支撑框架2上,所述的背框1为“口”字型框架,背框1包括上、下横杆4、5和位于上、下横杆4、5两侧的背侧杆6,所述的支撑框架2包括横向的连接底板7和纵向的支撑框8;且下横杆5与支撑框8之间为滑动配合,具体的说:所述的支撑框8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杆9,在所述下横杆5的后端左、右对称设有对应的安装槽10,且安装槽10内设有向后突出的凸肋12,所述的侧杆9的前端设有竖直的导向槽11;安装时,将所述的侧杆9安装在安装槽10内,所述的凸肋12嵌入在导向槽11内,所述的凸肋12 沿导向槽11上、下滑移。所述的侧杆9与下横杆5的滑动配合后,如图3所示,在下横杆5的后端通过螺丝连接固定一后盖13,所述的支撑框8夹持在下横杆 5与后盖13之间,且后盖13的两侧分别抵接在侧杆9的后端面上,使得背框1 与支撑框8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如图2、3、4、6所示,所述的滑动限位机构3位于下横杆5和支撑框8之间,滑动限位机构3包括设置在背框1上的一对限位销14、竖直设置在支撑框 8上的多个限位槽14a以及控制限位销14横向运动的控制开关15。
如图4所示,在所述下横杆5的两个安装槽10之间设有一横向槽16,所述的两个限位销14左、右对称的设置在横向槽16内,且限位销14可在横向槽16 内横向移动,在两个限位销14之间还设有弹簧17,所述的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限位销14连接固定;所述的限位销14夹持在下横杆5和控制开关15之间,所述的控制开关15为矩形,且控制开关15与下横杆5之间为滑动配合,具体是指:所述的控制开关15竖直设置在下横杆5的中间位置处,在所述的下横杆 5与后盖13上均对应设有滑槽18,安装时,将后盖13与下横杆5连接后,所述的控制开关15处于支撑框8内,且控制开关15夹持在下横杆5和后盖13的滑槽18内,控制开关15在所述滑槽内上下滑移;所述的控制开关15的上、下两端均突出于后盖13,控制开关15的突出部分分别形成上、下按压部25、26;在控制开关15上具有左、右对称的限位销导向槽19,所述限位销导向槽19具有两个对称的上、下斜边20、21,所述的上斜边20是由上、下斜边交叉点23 处朝着控制开关15的中间位置向上倾斜形成,所述的下斜边21是由上、下斜边交叉点23处朝着控制开关15的中间位置向下倾斜形成。在所述的限位销14 上具有突出于限位销外壁的导向柱22,所述的导向柱22位于限位销导向槽19 内且导向柱20与上、下斜边20、21相抵接配合,并且两个限位销14之间的弹簧17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使得限位销14受到弹簧弹力,保证在控制开关15滑动过程中,导向柱22始终与上、下斜边20、21抵接配合。如图5所示,所述的限位槽14a沿纵向方向排布于侧杆9的内侧上。
如图1、4所示,安装时,只需将连接底板7连接固定在座椅的椅座上即可,通过螺丝连接,无需特定结构,安装快速,适配性高;且在所述的背框1中部还横向设置一弹性腰靠24,所述的弹性腰靠24的两端分别与背框1两侧的背侧板6连接,是人体使用时更舒适,背部受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工作原理:当背框1处于使用状态时,如图6所示,所述的限位销14插入在限位槽16内,所述的两个限位销14之间的弹簧19处于预紧状态,限位销14 上的导向柱22与限位销导向槽19的上、下斜边交叉点23相抵接,此时,背框 1与支撑框8之间滑动锁定。
当背框1处于调节状态时,如需要使背框1高度下降,如图8所示,则向下按压上按压部25,使得控制开关15向下滑动,下按压部26再次向下突出形成第一调节方向标识体27,同时导向柱22与上斜边20相抵配合并产生相对移动,所述的两个限位销14分别向内移动,限位销14之间的弹簧19被压缩,限位销14离开限位槽15,背框1即受力向下滑动;如需要使背框1高度上升时,如图7所示,则向上按压下按压部26,使得控制开关15向上滑动,上按压部 25再次向上突出形成第二调节方向标识体28,同时导向柱22与下斜边20相抵配合并产生相对移动,所述的两个限位销14分别向内移动,限位销14之间的弹簧19被压缩,限位销14离开限位槽15,背框1即受力向上滑动。当背框1高度调节完成后,松开上、下按压部25、26,锁定销14即在弹簧17复位弹力作用下反向复位插入限位槽14a内,使用过程简单且非常符合人体使用习惯,更加人性化。

Claims (8)

1.一种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框和支撑框架,所述的背框连接在支撑框架上且背框与支撑框架之间为滑动配合;在背框与支撑框架之间设有滑动限位机构,所述的滑动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背框上的一对限位销、竖直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多个限位槽以及控制限位销横向运动的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与背框之间滑动配合且控制开关上、下两端均突出于背框后端,控制开关突出部分形成上、下按压部;当背框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销插入于限位槽内;当背框处于调节状态时,上按压部受力向下使得下按压部再次向下突出形成第一调节方向标识体,或者下按压部受力向上使得上按压部再次向上突出形成第二调节方向标识体,同时限位销离开限位槽,背框受力沿控制开关的运动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开关上具有左、右对称的限位销导向槽,所述限位销导向槽具有镜像设置的上斜边和下斜边,所述的限位销上具有突出于限位销外壁的导向柱,所述的导向柱位于限位销导向槽内且导向柱与上斜边或下斜边相抵接,所述的上斜边是由上、下斜边交叉点处朝着控制开关的中间位置向上倾斜形成,所述的下斜边是由上、下斜边交叉点处朝着控制开关的中间位置向下倾斜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背框处于调节状态时,控制开关向下运动,所述的导向柱与上斜边相抵配合并产生相对移动;控制开关向上运动,所述的导向柱与下斜边相抵配合并产生相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框包括一下横杆和位于下横杆两侧的背侧杆,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横向的连接底板和纵向的支撑框;所述的下横杆与支撑框之间滑动配合,所述的下横杆后端连接一后盖,所述的控制开关处于支撑框内,且支撑框夹持在下横杆和后盖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框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杆,所述的下横杆的后端左、右对称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设有凸肋,在所述的侧杆前端对应设有竖直的导向槽;所述的侧杆位于安装槽内,凸肋嵌入在导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槽之间设有一横向槽,所述的限位销左、右对称设置在横向槽内,限位销夹持在下横杆与控制开关之间,且两个限位销之间连接有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开关竖直设置在下横杆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的下横杆与后盖上均对应设有滑槽,所述的控制开关夹持在下横杆和后盖之间,且控制开关位于所述的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靠背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框中部横向设置一弹性腰靠,所述的弹性腰靠两端分别与背框两侧的背侧板连接固定。
CN202121111799.3U 2021-05-21 2021-05-21 靠背高度调节装置 Active CN214905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1799.3U CN214905260U (zh) 2021-05-21 2021-05-21 靠背高度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1799.3U CN214905260U (zh) 2021-05-21 2021-05-21 靠背高度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5260U true CN21490526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11799.3U Active CN214905260U (zh) 2021-05-21 2021-05-21 靠背高度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5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59347A2 (en)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chair
KR101104214B1 (ko) 의자의 등판높이 조절장치
CN214905260U (zh) 靠背高度调节装置
CN110742431B (zh) 应用于沙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
KR100738392B1 (ko) 책걸상 높낮이 조절 장치
CN113142868A (zh) 一种靠背高度调节装置
CN110271590B (zh) 一种学生课桌用搬运装置
CN212729298U (zh) 一种座椅腰靠高度调节装置
KR101378063B1 (ko) 등판 위치조절 가능한 의자
CN210643366U (zh) 一种用于沙发的支撑结构
KR20190081417A (ko) 자세 유도형 의자 및 그의 처리 방법
CN209862945U (zh) 一种办公用便于休息的座椅
CN219645385U (zh) 沙发座椅用头枕调节装置及电动沙发
CN213940250U (zh) 一种靠背可调节的舒适型沙发
CN217415545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头靠调节机构
CN219629154U (zh) 一种具有推背感的座椅
CN220916963U (zh) 一种多维度调节的人体工学椅
CN209789147U (zh) 一种靠背联动调节型抗压大班椅
CN209983809U (zh) 一种多用途升降杆理发椅
CN210391145U (zh) 一种城轨列车折叠座椅装置
CN212203892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连接装置
KR101379961B1 (ko) 책걸상 높낮이 조절장치
KR101635091B1 (ko) 의자의 등받이 구조
CN220045299U (zh) 一种t型升降课桌椅
CN215604424U (zh) 一种用于智能沙发的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