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5085U - 一种折叠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5085U
CN214905085U CN202120345431.7U CN202120345431U CN214905085U CN 214905085 U CN214905085 U CN 214905085U CN 202120345431 U CN202120345431 U CN 202120345431U CN 214905085 U CN214905085 U CN 214905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olding
arm
rotating shaft
fixed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54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乐宏
陈宁宁
刘永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ctek Ergonom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54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5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5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5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机构,它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折叠组件,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臂、第二折叠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可绕第一销轴周向转动,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第二折叠臂铰接且可沿第二折叠臂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可绕第二销轴周向转动,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与第一折叠臂铰接且可沿第一折叠臂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围设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该折叠机构结构稳定性好,承重能力强,且能保持直线运动状态,不会与地面之间造成干涉。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中使用的可移动收折设备,具体讲的是一种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居住空间变的越来越小,室内空间的合理布局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为了节约室内空间且使室内空间的功能最大化,一些可移动收折设备被广泛应用到房间设施中,如折叠门、折叠楼梯以及在墙壁上安装的折叠椅等,均是为了节约室内空间而进行的设计。现有技术常见的折叠机构,其结构一般包括至少两个连杆,所述的连杆通过铰销铰接。如公开号为CN211380318U、名称为折叠支架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的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一承载及第二承载板之间,该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均设有滑动端和转动端,滑动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一端,转动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承载板及第二承载板的另一端,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该现有技术的折叠机构普遍存在结构稳定性差,承重能力弱等缺点。再如公开号为CN105793612B、名称为用于转换运动的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其折叠机构在展开时支撑臂的运动轨迹为下凹的弧形轨迹,且支撑臂在完全展开时支撑臂的底部会向上翘起,如果支撑臂的下方已经安装好有地板,则该折叠机构在展开时,支撑臂的底部与地面之间会造成干涉,导致折叠机构不能顺利折叠;另外,该折叠机构拉开的距离不可控,需要其他结构辅助定位,导致整体结构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好,承重能力强,且能保持直线运动状态,不会与地面之间造成干涉,展开距离可控的折叠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折叠机构:它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折叠组件,所述的折叠组件连接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用于调节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的折叠组件包括
第一折叠臂,其具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件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件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
第二折叠臂,其具有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件铰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件铰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
第一连接臂,其第一端与第一销轴连接且可绕第一销轴周向转动,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第二折叠臂铰接且可沿第二折叠臂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二连接臂,其第一端与第二销轴连接且可绕第二销轴周向转动,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与第一折叠臂铰接且可沿第一折叠臂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围设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折叠机构在第二支撑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移动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绕第一销轴转动,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第二端绕第二销轴转动,且第一折叠臂带动第一连接臂转动,且使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在转动的同时沿第二折叠臂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二折叠臂带动第二连接臂转动,且使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在转动的同时沿第一折叠臂的长度方向滑动,这样可保证第二支撑件的移动方向为水平移动,也即第二支撑件的下端及上端的运动均是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的直线运动。在第二支撑件移动时,第二支撑件的下端也不会与地面相干涉,且第一折叠臂、第二折叠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组成的折叠组件,其结构稳定性好且承重能力强;另外,第二支撑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移动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同步滑动,因此可通过控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二端滑动的距离来控制第二支撑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的移动距离,实现该折叠机构的展开距离可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交错设置,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位于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两侧。这样设置,在第二支撑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移动时,因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的交错设置,从而使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在展开状态时相互咬合,这样更进一步地增强了折叠组件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在展开或折叠时发生晃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沿第二连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内。这样设置,在第二支撑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移动时,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沿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保证第二支撑件的移动方向为与地面平行的直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连杆上设有沿第三连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滑动配合在第二滑槽内。这样设置,在第二支撑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移动时,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沿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保证第二支撑件的移动方向为与地面平行的直线。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连接一第一滑杆,所述的第一滑杆间隙配合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连接一第二滑杆,所述的第二滑杆间隙配合在第二滑槽内。这样设置,使第一连接臂第二端与第二滑槽的滑动配合以及第二连接臂第二端与第一滑槽的滑动配合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可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长度来限制第二支撑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的移动距离,也即限制第二支撑件的展开长度,使第二支撑件的展开长度可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均关于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之间的连接线对称设置。这样设置,使第二支撑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在移动时更加平稳,结构稳定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为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支杆。这样在第二支撑件相对于第一支撑件移动时,第二支撑件可始终保持水平移动,若在第二支撑件上设置平台,且平台上的物品在移动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不会掉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固定转轴,且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固定转轴,且第一固定转轴和第二固定转轴自上而下沿第一支撑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三固定转轴,且第二支撑件上设有与第四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的第四固定转轴,且第三固定转轴和第四固定转轴自上而下沿第二支撑件间隔设置。这样设置,使折叠组件的整体结构紧凑、整体稳定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转轴与第二固定转轴之间的连接线与第三固定转轴与第四固定转轴之间的连接线平行。这样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支撑件平移的水平度,也使折叠组件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稳定。
综上所述,该折叠机构结构稳定性好,承重能力强,且能保持直线运动状态,不会与地面之间造成干涉,展开距离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第一支撑件,100、第二支撑件,101、第一固定转轴,102、第二固定转轴,103、第三固定转轴,104、第四固定转轴,2、第一折叠臂,200、第一连杆,201、第二连杆,202、第一滑槽,203、第一滑杆,3、第二折叠臂,300、第三连杆,301、第四连杆,302、第二滑槽,303、第二滑杆,4、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6、第一连接臂,7、第二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机构,它包括第一支撑件1、第二支撑件100和折叠组件,所述的折叠组件连接在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100之间,用于调节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100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一支撑件1和第二支撑件100均为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支杆,当然所述的第一支撑件1也可以为支板,该支撑件可以与墙壁连接,也可以连接在其他支撑物上;所述的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臂2,其具有第一连杆200和第二连杆201,所述第一支撑件1上设有与第一连杆200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固定转轴101,第一连杆200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件1上的第一固定转轴101铰接;第二支撑件100上设有与第二连杆201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三固定转轴103,第二连杆20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件100上的第三固定转轴103铰接,第一连杆20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20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销轴4铰接;所述的折叠组件还包括第二折叠臂3,其具有第三连杆300和第四连杆301,第一支撑件1上设有第二固定转轴102,第三连杆300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件1上的第二固定转轴102铰接;第二支撑件100上设有供第四连杆301的第一端连接的第四固定转轴104,第四连杆30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件100上的第四固定转轴104铰接,第三连杆300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杆30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销轴5铰接;第一固定转轴101和第二固定转轴102自上而下沿第一支撑件1间隔设置,且第三固定转轴103和第四固定转轴104自上而下沿第二支撑件100间隔设置。
折叠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臂6和第二连接臂7,第一连接臂6的第一端与第一销轴4连接且可绕第一销轴4周向转动,第一连接臂6的第二端与第二折叠臂3铰接且可沿第二折叠臂3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二连接臂7的第一端与第二销轴5连接且可绕第二销轴5周向转动,第二连接臂7的第二端与第一折叠臂2铰接且可沿第一折叠臂2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连接臂6、第二连接臂7、第二连杆201和第三连杆300围设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该折叠机构在第二支撑件100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移动时,第一连杆200和第二连杆201的第二端绕第一销轴4转动,第三连杆300和第四连杆301的第二端绕第二销轴5转动,且第一折叠臂2带动第一连接臂6转动,且使第一连接臂6的第二端在转动的同时沿第二折叠臂3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二折叠臂3带动第二连接臂7转动,且使第二连接臂7的第二端在转动的同时沿第一折叠臂2的长度方向滑动,这样可保证第二支撑件100的移动方向为水平移动,也即第二支撑件100的下端及上端的运动均是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的直线运动。在第二支撑件100移动时,第二支撑件100的下端也不会与地面相干涉,且第一折叠臂2、第二折叠臂3、第一连接臂6和第二连接臂7组成的折叠组件,其结构稳定性好且承重能力强;另外,第二支撑件100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移动时,第一连接臂6和第二连接臂7的第二端同步滑动,因此可通过控制第一连接臂6和第二连接臂7第二端滑动的距离来控制第二支撑件100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的移动距离,实现该折叠机构的展开距离可控。
再次参见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折叠臂2和第二折叠臂3交错设置,且第一连杆200和第二连杆201分别位于第三连杆300和第四连杆301的两侧。这样设置,在第二支撑件100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移动时,因第一折叠臂2和第二折叠臂3的交错设置,从而使第一折叠臂2和第二折叠臂3在展开状态时相互咬合,这样更进一步地增强了折叠组件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在展开或折叠时发生晃动。
再次参见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杆201上设有沿第二连杆20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202,所述第二连接臂7的第二端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202内。所述第三连杆300上设有沿第三连杆300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302,所述第一连接臂6的第二端滑动配合在第二滑槽302内。
再次参见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臂7的第二端连接一第一滑杆203,所述的第一滑杆203间隙配合在第一滑槽202内;所述第一连接臂6的第二端连接一第二滑杆303,所述的第二滑杆303间隙配合在第二滑槽302内。这样设置,使第一连接臂6第二端与第二滑槽302的滑动配合以及第二连接臂7第二端与第一滑槽202的滑动配合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成本较低;且可设置第一滑槽202和第二滑槽302的长度来限制第二支撑件100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的移动距离,也即限制第二支撑件100的展开长度,使第二支撑件100的展开长度可控。
再次参见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杆200、第二连杆201、第三连杆300和第四连杆301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连杆200和第二连杆201以及第三连杆300和第四连杆301均关于第一销轴4和第二销轴5之间的连接线对称设置。这样设置,使第二支撑件100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在移动时更加平稳,结构稳定性更好。
再次参见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转轴101与第二固定转轴102之间的连接线与第三固定转轴103与第四固定转轴104之间的连接线平行。这样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支撑件100平移的水平度,也使折叠组件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折叠机构,它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折叠组件,所述的折叠组件连接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用于调节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组件包括
第一折叠臂,其具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件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件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
第二折叠臂,其具有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件铰接,第四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件铰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
第一连接臂,其第一端与第一销轴连接且可绕第一销轴周向转动,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第二折叠臂铰接且可沿第二折叠臂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二连接臂,其第一端与第二销轴连接且可绕第二销轴周向转动,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与第一折叠臂铰接且可沿第一折叠臂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围设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交错设置,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位于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沿第二连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上设有沿第三连杆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滑动配合在第二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连接一第一滑杆,所述的第一滑杆间隙配合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连接一第二滑杆,所述的第二滑杆间隙配合在第二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均关于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之间的连接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为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支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固定转轴,且第一支撑件上设有与第三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固定转轴,第一固定转轴和第二固定转轴自上而下沿第一支撑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三固定转轴,且第二支撑件上设有与第四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的第四固定转轴,第三固定转轴和第四固定转轴自上而下沿第二支撑件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转轴与第二固定转轴之间的连接线与第三固定转轴与第四固定转轴之间的连接线平行。
CN202120345431.7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折叠机构 Active CN214905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5431.7U CN214905085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折叠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5431.7U CN214905085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折叠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5085U true CN214905085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5431.7U Active CN214905085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折叠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5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2375B (zh) 垂直升降滑动折叠框架
AU2015203631A1 (en) High-Ceiling Tent Frame
EP2778316A1 (en) Retractable awnings
US6267169B1 (en) Vertically folding wall partitions
CA2886236C (en) Vertically folding wall partition
CN214905085U (zh) 一种折叠机构
CN110130789B (zh) 一种平开窗
CN214941808U (zh) 折叠机构
CN214834578U (zh) 一种铝模脚手架
CN111962677B (zh) 一种两侧开闭式二次折叠机械阁楼装置
CN110847469B (zh) 一种平动式屋顶开合系统
CN211584995U (zh) 消防车及其无人机升降平台
CN214465361U (zh) 一种新型折叠机构
KR20090060747A (ko) 천장고정형 디스플레이 마운팅 장치
CN218563428U (zh) 一种装配式可调转角折叠窗
WO2020156050A1 (zh) 防倾倒的儿童用娱乐装置
CN208899713U (zh) 一种用于大悬臂旋转开合屋盖的摇摆柱幕墙构件
CN111677333A (zh) 一种用于零时加强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快速反应装置
CN216107722U (zh) 一种室外晾衣装置
KR101907394B1 (ko) 암대 기능을 가지는 수직형 접이식 외여닫이 창호
JP3408204B2 (ja) 天井等のカバー装置
CN216617234U (zh) 一种居中的折叠剪刀臂铰链
CN212836393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转轴式装饰箱门
JPS6140846Y2 (zh)
CN216517136U (zh) 便于吊装医疗设备的建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