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3260U -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3260U
CN214903260U CN202120650040.6U CN202120650040U CN214903260U CN 214903260 U CN214903260 U CN 214903260U CN 202120650040 U CN202120650040 U CN 202120650040U CN 214903260 U CN214903260 U CN 214903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heightening
trapping device
insect
tr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500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Zhongnong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Zhongnong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Zhongnong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Zhongnong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500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3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3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3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诱捕装置、加高装置以及底部支架,所述诱捕装置包括开放式的诱虫装置和位于诱虫装置下方的收集装置,所述诱虫装置包括顶部基座、电网、诱虫灯以及底部基座,所述顶部基座和底部基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诱虫灯安装在顶部基座中部,所述电网围绕诱虫灯一圈设置,所述底部基座呈底部为空的碗状结构,所述底部基座与收集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本申请将防逃逸结构设计为开放式,方形漏斗仓连接防逃逸挡板结构,使得掉落进方形漏斗仓的虫子从两侧的防逃逸挡板落下,无法再飞出去;诱捕装置内设有网袋,只需定期拆下安装板,更换网袋即可方便收集虫害,卫生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田诱捕害虫的时候,通常采用害虫诱捕器对害虫进行捕杀,现有的大多数诱捕器利用灯光、信息素等方式将害虫吸引过来,再将害虫进行收集。中国专利CN202011097063.5一种智能害虫诱捕器,公开了一种智能害虫诱捕器,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诱捕装置,所述诱捕装置包括集虫筒、风扇、诱芯、引诱灯和电器盒,所述风筒的底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风筒内,所述风筒的出风口处安装有防逃逸机构,防逃逸机构包括两块可向下翻转的防逃逸板,此两块防逃逸板的一侧边相互拼接,且拼接形成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所述出风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此两块所述防逃逸板的拼接侧边分别通过翻转轴安装在所述风筒的出风口处,各所述翻转轴的一端端部设置有使得对应的所述防逃逸板处于水平状态的平衡杆,各根所述平衡杆上设置有平衡块。当风扇关闭时,出风口处的两块防逃逸板失去风力作用,在对应的平衡块的平衡作用下恢复水平状态,出风口关闭。其不足之处在于,当风扇不工作时,防逃逸板是闭合的,此时靠引诱灯吸引过来的害虫是无法掉落进集虫筒内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式的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使得吸引来的虫害都能落入收集装置内且回收时干净、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诱捕装置、加高装置以及底部支架,所述诱捕装置包括开放式的诱虫装置和位于诱虫装置下方的收集装置,所述诱虫装置包括顶部基座、电网、诱虫灯以及底部基座,所述顶部基座和底部基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诱虫灯安装在顶部基座中部,所述电网围绕诱虫灯一圈设置,所述底部基座呈底部为空的碗状结构,所述底部基座与收集装置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收集装置内空部分两侧设置有斜面侧板,两个斜面侧板之间安装有防逃逸组件;所述防逃逸组件包括方形漏斗仓,所述方形漏斗仓下方连接有防逃逸挡板,所述防逃逸挡板呈八字状,开口向下,所述方形漏斗仓四周设有可拆卸的网袋,所述网袋将防逃逸挡板包覆在内,从方形漏斗仓落入的虫害经过防逃逸挡板落入网袋内;
所述加高装置包括加高主体和两个可拆卸的侧板,所述收集装置倒置时与加高主体的内腔大小相适应;
所述底部支架具有一定高度,与所述加高装置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装置与加高装置为倒置可拼装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装置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加高主体框架的顶部为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形状相同,均为内空的框体结构。
进一步地,将所述加高装置的侧板拆下,所述诱捕装置倒置,沿所述加高主体的一侧插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呈十字交叉状上下相叠,重叠处均设有安装孔,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诱捕装置和加高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逃逸挡板水平方向的投影覆盖面大于方形漏斗仓底部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网位于诱虫灯和连接杆之间,电网的上端与顶部基座固定连接,电网的下端通过一过度件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网为一系列均匀分布排列的金属杆,金属杆上端与顶部基座固定连接,金属杆下端插在所述过度件上;所述过度件为一圆环结构,伸出4个叶耳,每个叶耳对应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叶耳与底部基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斜面侧板的边缘折弯成第一平板,所述方形漏斗仓的两侧伸出第二平板边,所述第二平板边与第一平板相适应的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漏斗仓外围设有一圈边缘部,用于固定网袋。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装置外立面左右两侧上方为凸出的弧形状,下方为平板状,所述收集装置外立面前后两侧为平板状,其中收集装置前后有一侧设有可拆卸的安装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申请将防逃逸结构设计为开放式,对于撞击在引诱灯上的虫子也能落入收集器内;方形漏斗仓连接防逃逸挡板结构,使得掉落进方形漏斗仓的虫子从两侧的防逃逸挡板落下,无法再飞出去;(2)诱捕装置内设有网袋,网袋安装在方形漏斗仓的底部,虫害从方形漏斗仓落入网袋内,只需定期拆下安装板,更换网袋即可方便收集虫害,卫生方便;(3)本申请中,诱虫装置和加高装置为分体式结构,且均为长方形内空的壳体结构,诱捕装置与加高装置加高主体内腔的大小相适应,在进行产品出厂包装时,可以将诱捕装置倒置插入加高装置加高主体内,通过螺母螺帽固定连接,这样每个产品所占的空间大大减小,搬运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诱捕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诱虫装置示意图;
图3是防逃逸组件示意图;
图4是斜面侧板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收集装置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加高装置示意图;
图7是收集装置倒置插入加高主体内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0、底部支架;100、加高装置;200、收集装置;300、诱虫装置;400、太阳能组件;顶部基座;320、底部基座;331、连接杆;332、电网;333、过度件;333-1、叶耳;方形漏斗仓;231、第二平板边;232、边缘部;234、竖形连接板;240防逃逸挡板;221、第一平板边;111、第二连接板;110、加高主体;120、侧板;211、第一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太阳能组件400、诱捕装置、加高装置100以及底部支架000,太阳能组件400、诱捕装置、加高装置100以及底部支架000从上到下依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中各部件的外形尺寸不限于图中所示出的一种情况。
诱捕装置包括开放式的诱虫装置300和位于诱虫装置300下方的收集装置200,诱虫装置300将虫害引诱进入诱虫装置周围,虫害撞击在诱虫灯上或是由于电网电击作用落入收集装置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诱虫装置300包括顶部基座310和底部基座320,顶部基座和底部基座通过4根连接杆331上下固定连接,顶部基座的中部设有诱虫灯,诱虫灯为长条状,向下伸入,4根连接杆绕着诱虫灯一圈均匀分布。诱虫灯四周设有一圈电网332,一圈电网位于诱虫灯和连接杆之间,电网的上端与顶部基座固定连接,电网的下端通过一过度件333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进一步地,电网为一系列均匀分布排列的金属杆,金属杆插在过度件上。过度件为一圆环结构,伸出4个叶耳333-1,每个叶耳对应一个连接杆,连接杆穿过叶耳与底部基座固定连接,同时将过度件固定。底部基座呈底部为空的碗状结构,碗口朝上,碗下方边沿与收集装置上端固定连接。
诱捕装置上方还设置有太阳能组件,为诱虫灯和电网供电,顶部基座上设有与太阳能组件、诱虫灯、电网联通的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图中未示出),分别控制太阳能组件,为诱虫灯、电网供电。
收集装置200上开口为与底部基座配合连接的圆形状,中间为内空结构,内空部分两侧设置有斜面侧板,两个斜面侧板之间安装有防逃逸组件。如图3所示,防逃逸组件包括方形漏斗仓230,方形漏斗仓下方连接有防逃逸挡板240,二者通过竖形连接板234连接,防逃逸挡板呈八字状,开口向下,方形漏斗仓四周设有可拆卸的网袋,网袋将防逃逸挡板包覆在内,从方形漏斗仓落入的虫害经过防逃逸挡板落入网袋内。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斜面侧板的边缘折弯成第一平板边221,方形漏斗仓的两侧伸出第二平板边231,第二平板边与第一平板相适应的固定在一起。方形漏斗仓外围设有一圈边缘部232,用于固定网袋。防逃逸挡板与方形漏斗仓之间设有空隙,以使得进入方形漏斗仓的虫害沿左右两侧的防逃逸挡板滑落,落入网袋内,由于防逃逸挡板水平方向的投影覆盖面大于方形漏斗仓底部的开口,因此落入网袋内的虫害内防逃逸挡板挡住,无法向上飞出。另外,方形漏斗仓和防逃逸挡板均为网状,便于透气,使得收集装置内不至于气味难闻。
进一步地,在防逃逸组件上方设置有风扇,有助于将被电网电晕或是撞击在诱虫灯上或是底部基座附近的虫害加速吸进收集装置200内。
收集装置200外立面左右两侧上方为凸出的弧形状,下方为平板状。收集装置外立面前后两侧为平板状,其中收集装置前后有一侧设有可拆卸的安装板,其中左右两侧之间的间距与加高装置第二连接板的长度相适应,以使得收集装置侧装可伸入加高主体内,即收集装置拆下后旋转90°后可插入加高主体内。安装板的高度与网袋的安装位置相适应,拆下安装板即可方便的更换网袋。收集装置和加高装置上下安装时,连接部位的四个面上下相接,保持整体结构的一致性。
安装在户外/野外的用于捕杀病虫害的装置往往高度较高,在诱捕装置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加加高装置。加高装置包括加高主体110和两个可拆卸的侧板120,收集装置倒置时与加高主体的内腔大小相适应。进一步地,侧板与加高主体之间可设置为抽拉式结构,便于侧板的拆卸。在加高底部的下方还设置有底部支架,底部支架与加高装置可拆卸连接,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
收集装置与加高装置为倒置可拼装结构。
收集装置的高度略小于加高装置的高度,收集装置最宽处横截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加高装置的长度。如图5所示,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收集装置底部的第一连接板211。如图6所示,加高主体框架的顶部为第二连接板111,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形状相同,均为内空的框体结构。正常安装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上下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申请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工作过程为:太阳能组件400为诱虫灯和电网供电,受到引诱的虫害向诱虫灯飞去,碰到周围的电网后被电晕/电死,经底部基座落入收集装置内,经过方形漏斗仓230后从防逃逸挡板滑落进网袋。每间隔一端时间,管理者可打开收集装置侧面的安装板,卸下网袋,收集虫害,再换上新的网袋。在需要拆装运输时,将加高装置的侧板拆下,收集装置倒置,沿加高主体的一侧插入,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呈十字交叉状上下相叠,重叠处均设有安装孔,通过固定件穿过安装孔将收集装置和加高装置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诱捕装置、加高装置以及底部支架,所述诱捕装置包括开放式的诱虫装置和位于诱虫装置下方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装置包括顶部基座、电网、诱虫灯以及底部基座,所述顶部基座和底部基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诱虫灯安装在顶部基座中部,所述电网围绕诱虫灯一圈设置,所述底部基座呈底部为空的碗状结构,所述底部基座与收集装置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收集装置内空部分两侧设置有斜面侧板,两个斜面侧板之间安装有防逃逸组件;所述防逃逸组件包括方形漏斗仓,所述方形漏斗仓下方连接有防逃逸挡板,所述防逃逸挡板呈八字状,开口向下,所述方形漏斗仓四周设有可拆卸的网袋,所述网袋将防逃逸挡板包覆在内,从方形漏斗仓落入的虫害经过防逃逸挡板落入网袋内;
所述加高装置包括加高主体和两个可拆卸的侧板,所述收集装置倒置时与加高主体的内腔大小相适应;
所述底部支架具有一定高度,与所述加高装置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与加高装置为倒置可拼装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加高主体框架的顶部为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形状相同,均为内空的框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加高装置的侧板拆下,所述诱捕装置倒置,沿所述加高主体的一侧插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呈十字交叉状上下相叠,重叠处均设有安装孔,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诱捕装置和加高装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逸挡板水平方向的投影覆盖面大于方形漏斗仓底部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位于诱虫灯和连接杆之间,电网的上端与顶部基座固定连接,电网的下端通过一过度件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为一系列均匀分布排列的金属杆,金属杆上端与顶部基座固定连接,金属杆下端插在所述过度件上;所述过度件为一圆环结构,伸出4个叶耳,每个叶耳对应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叶耳与底部基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侧板的边缘折弯成第一平板,所述方形漏斗仓的两侧伸出第二平板边,所述第二平板边与第一平板相适应的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漏斗仓外围设有一圈边缘部,用于固定网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外立面左右两侧上方为凸出的弧形状,下方为平板状,所述收集装置外立面前后两侧为平板状,其中收集装置前后有一侧设有可拆卸的安装板。
CN202120650040.6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Active CN214903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0040.6U CN214903260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0040.6U CN214903260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3260U true CN21490326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46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50040.6U Active CN214903260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32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9238A (zh) * 2021-03-31 2021-08-10 杭州智尚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9238A (zh) * 2021-03-31 2021-08-10 杭州智尚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29297U (zh) 一种农用灭虫装置
CN214903260U (zh)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CN112205374A (zh) 一种智能害虫诱捕器
CN213178029U (zh) 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路灯
CN213939423U (zh) 一种林业工程病虫害监测用防治装置
CN214015637U (zh) 一种林业防害杀虫灯
CN113229238A (zh)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装置
CN214903259U (zh) 一种防逃逸虫害诱捕器
CN217389745U (zh) 一种便于拆卸清理的灭蚊照明一体灯
CN213463558U (zh) 一种智能害虫诱捕器
CN214431260U (zh) 一种林业防害诱虫灯
CN218303012U (zh) 一种易清楚杂物的灭蝇灯
CN21560275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蟑螂诱捕装置
CN217958436U (zh) 一种便于清洁内部虫体的林业诱虫灯
CN217791135U (zh) 一种太阳能的悬挂式植物保护灭虫设备
CN22101160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杀虫灯
CN216775888U (zh) 一种双吸式害虫诱捕装置
CN213695397U (zh) 一种用于农业生态环保的灭虫灯
CN219612852U (zh) 一种林业防护捕虫装置
CN217242262U (zh) 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
CN220859265U (zh) 一种病虫害除虫柜
CN211983381U (zh) 一种室外led灭蚊灯
CN213214992U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太阳能害虫诱捕器
CN220529056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蚊虫诱杀装置
CN216853532U (zh) 一种用于灭蚊和捕鼠的诱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